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试卷(含答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化学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试卷(含答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化学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4-15 21:3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时间:65分钟 分值:7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Ca-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在相应位置上。1~5题每小题1分,6~10题每小题2分,共15分)
1.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
2.塑料的回收再利用意义重大。下列属于可回收标志的是 (  )
3.202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
A.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减少负面作用
B.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水体污染
C.露天焚烧废旧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垃圾分类回收,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4.每年的 5 月 20 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下列有关饮食与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青少年正在长身体,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肉类,不吃或少吃蔬菜
B.大量使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类食物以延长其保质期
C.肉类产品中大量添加亚硝酸钠(NaNO2)用于保鲜
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属于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素
5.生活中我们要倡导“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指减少生活中的能耗,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
A.提倡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B.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C.多用电邮、QQ等即时通信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
D.购物时自行携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6.下图是一款变色眼镜,其镜片内含有溴化银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单质溴和银,镜片颜色变深;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化合成溴化银,镜片颜色变浅。下列有关该眼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
B.钛合金属于化合物
C.溴化银分解后,银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D.溴和银化合成溴化银前后,氧化铜化学性质不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8.人体缺少必需的微量元素不利于身体健康。下列膳食观点正确的是 (  )
A.只要是微量元素,人体都必须摄入
B.应多吃含有微量元素的营养补剂或保健品
C.缺什么微量元素就要大量吃含这种微量元素的食物及营养补品
D.不偏食,若摄取不足时,根据需要合理摄入
9.下列物质或其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的是 (  )
①酒精 ②食盐 ③石墨 ④甲烷 ⑤水 ⑥蔗糖 ⑦石灰石 ⑧味精 ⑨食用油 ⑩鸡蛋清
A.①②③④⑥
B.⑦⑧⑨⑩
C.①④⑥⑧⑨⑩
D.全部
10.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应用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健康
①用活性炭可以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②生活中用蒸馏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③用汽油可以洗掉衣服上的油污 ①烧烤食品美味可口,可以大量食用 ②缺少维生素A会导致坏血病 ③钙元素能防治大脖子病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环境
①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试验 ②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寻找泄漏源 ③在室内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①废旧电池应投入特定的垃圾桶内回收 ②使用乙醇汽油可一定程度减少空气污染 ③提倡低碳生活,倡导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其中选择1分,填充1分,共6分)
1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
A.普通玻璃 B.塑料薄膜
C.氮化硅陶瓷 D.     
12.下列关于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缺碘易患坏血病 B.缺钙易患夜盲症
C.缺铁易引起贫血 D.缺    易引起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13.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其中对人类危害程度较大的是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焦油和一氧化碳等。下列有关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尼古丁由三种元素组成
B.尼古丁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7∶1
C.一个尼古丁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分子
D.尼古丁属于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23分)
14.(4分)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标出Fe2(SO4)3中Fe的化合价:    。
(2)氯酸钾中的阴离子:    。
(3)最简单的有机物:    。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
15.(5分)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大米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2)中国古字画保存至今仍不褪色是因为碳具有    的化学性质。
(3)可用一种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检测仪器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在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价是    。
(4)生活中鉴别羊毛线和棉线的方法是    。
(5)炒菜用的铁锅手柄是用    (选填“热固性”或“热塑性”)塑料制成的。
16.(6分)下列是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谣言进行的破解。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专家证实“常喝碳酸饮料会导致骨质疏松”这一说法是不合理的,但是常喝碳酸饮料确实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人体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这里的“钙”是指    (选填“元素”或“原子”)。
(2)专家批驳了“可燃面条是问题食品”的谣言。面条由面粉制得。面粉不仅能燃烧,而且分散在空气中遇明火还可能发生爆炸。面粉厂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写出一条即可)。
(3)专家批驳了“春天买到仿真包菜”的谣言。仿真包菜用聚氨酯塑料制作,主要用于道具,成本比真包菜高很多,根本不会有人去造这种得不偿失的假。这种聚氨酯塑料属于    (填字母)。
A.复合材料  B.合成材料  C.金属材料
(4)专家现场拿出了一串带白霜的葡萄进行化验,证实“葡萄上的白霜并不是农药”,是天然产生的醇类、蜡质成分。农业上一般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配制成的波尔多液作为农药使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8分)“瓦罐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豆腐是历史悠久的美食。小明查到的豆腐制作过程如下:
(1)豆腐制作过程中利用了过滤原理的是    (选填上述流程中的一种操作)。
(2)“煮浆”时常用木材作燃料,通常将木材加工成木屑的原因是                。
(3)豆腐制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软水,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菠菜营养丰富,素有“蔬菜之王”的美称。民间流传:“菠菜与豆腐同食,易患结石。”这是因为豆腐中含有一种钙盐(CaSO4),菠菜中含有草酸(H2C2O4),两者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不溶性的草酸钙(CaC2O4)和一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豆腐中含有人们生活所需的各类营养素,每100 g豆腐中含有的各种营养成分如下表:
成分 水 X 油脂 糖类 钙 铁 磷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质量/g 89.3 4.7 1.3 2.8 0.24 1.4 0.064 0.00006 0.00003
 ①表中X代表六大营养素中的    。
 ②乙醇、淀粉、葡萄糖三种物质中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③某成年人食用了500 g豆腐,相当于补充了    mg的维生素B1。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18.(8分)“天宫课堂”上的趣味泡腾片实验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某研究小组将维生素C泡腾片(保健品,主要成分如图1所示)溶于水,发现也产生了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该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
小华猜想: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小明认为:不可能含有N2,因为                        。
小芳认为: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    。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①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得出结论】
(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      。
(2)由实验②    (选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                                                    。
探究二:维生素C泡腾片溶液的酸碱性。
向维生素C泡腾片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    性。
19.(8分)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些是用聚乙烯制成的,有些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小凤对包装食品的塑料袋进行探究,以验证其成分。
【作出猜想】①该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②该塑料袋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
【查阅资料】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聚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水变为蓝色。
【实验探究】小凤将装置按ABCD顺序连接好后,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BD中产生明显现象,C中无明显现象,说明塑料袋碎屑燃烧没有氯化氢气体生成。B装置的作用是          ;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证明,猜想    是正确的。
【交流反思】(1)从化学角度分析,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导致        。
(2)连接实验仪器时,    (选填“能”或“不能”)将BC位置进行交换,理由是                     。
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0.(10分)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缺钙时可通过食用补钙剂来增加摄入量。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1所示。现将100 g盐酸分成5等份,逐次加到用40片该补钙剂制成的粉末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得到数据与图像如图2所示。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35 30 25 a 20
(1)40片该补钙剂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气体质量为    g。
(2)人体缺钙易出现的疾病是    ,这时除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钙剂外,日常生活中要多摄入      等食物。
(3)第四次实验后,用蒸馏水反复洗涤沉淀多次,将沉淀过滤、烘干、称量,通过表格分析a的数值为    。过滤操作所需要的仪器除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
(4)求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
1.A 2.C 3.C 4.D 5.B 6.B 7.A 8.D 9.C 10.D
11.B 天然橡胶(合理即可)
12.C 锌
13.A 有机物
14.(4分)(1)(SO4)3
(2)Cl
(3)CH4
(4)H2O
15.(5分)(1)糖类
(2)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3)+6
(4)灼烧,闻气味
(5)热固性
16.(6分)(1)元素
(2)严禁烟火(合理即可)(2分)
(3)B
(4)Ca(OH)2+CuSO4CaSO4+Cu(OH)2↓(2分)
17.(8分)(1)过筛
(2)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3)煮沸
(4)CaSO4+H2C2O4CaC2O4↓+H2SO4(2分)
(5)①蛋白质 ②淀粉 ③0.3
18.(8分)【猜想与假设】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2分) 有毒
【得出结论】(1)CO2(或二氧化碳)
(2)不能 若生成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中氧气含量过少时,带火星的木条也不能复燃(2分) 酸
19.(8分)【实验探究】检验是否有水生成 CO2+Ca(OH)2CaCO3↓+H2O(2分)
【实验结论】①
【交流反思】(1)白色污染
(2)不能 若将BC位置交换,气体经过C装置会带出水,无法检验反应是否有水生成(2分)
20.(10分)(1)8.8(1分)
(2)骨质疏松(1分) 虾皮(或海带或牛奶或骨头汤,合理即可)(1分)
(3)20(1分) 漏斗(1分)
(4)解:设40片该补钙剂中碳酸钙完全反应消耗盐酸的溶质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1分)
73 44
x 8.8 g(1分)
=(1分)
x=14.6 g(1分)
由表格信息可知,80 g稀盐酸与40片补钙剂中的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所以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8.3%(1分)
答: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