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文具的家 教案(表格式,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4文具的家 教案(表格式,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6 08:3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 文具的家
教学目标 1.认识“具、次”等13个生字和斤字旁1个偏旁;会写“文、平”等7个字;能够掌握“包”字的笔顺书写规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经验,读好人物的对话。 3.初步养成爱护文具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具、次”等13个生字和斤字旁1个偏旁;会写“文、平”等7个字;能够掌握“包”字的笔顺书写规则。
教学难点 观察插图,联系生活,体会心情,读好人物的对话;逐渐养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学习习惯。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具、次”等13个生字和斤字旁1个偏旁;会写“文、平”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通过师生互动,导入新课。 引言:“同学们,请打开你们的文具盒,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 继续引导:“铅笔、橡皮、转笔刀、尺子等都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具。” 2. 揭示课题。 提问:“我们都有家,文具有家吗?它们的家在哪里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随题识字,学习生字“具”。 指名读、齐读,指出“具”的韵母是“ü”不是“u”。 比较字形识记:“具”与“真”(里面都是三横)。 组词巩固:“文具、工具、玩具”。 1. 打开文具盒,查看并列举其中的文具。 2. 听取教师引导,理解文具的共同名称。 3. 观察板书,齐读课题。 4. 参与学习新字“具”,注意发音和字形。 5. 通过比较和组词,加深对“具”字的认识和记忆。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 范读课文,让学生思考“文具的家在哪里?”。 2. 出示自读要求,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借助拼音读课文,圈出课后生字,确保字音准确。 鼓励学生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并联系上下文思考,之后与同桌交流理解。 3. 出示词语,指导学生合作交流,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组织学生开火车认读、指名读,并在必要时正音。 强调“次、仔、所”是平舌音,“哪”是鼻音,“平”是后鼻音,“新、伴”是前鼻音。 指导字形识记,包括形近字比较和新偏旁的学习。 4. 将生字与熟字组成常用词,帮助学生巩固生字并了解字义。 5. 指导学生通读课文,同桌互读互纠,同时教师巡视课堂,随机正音。 1. 听教师范读课文,思考“文具的家在哪里?”的问题。 2. 根据自读要求,自主阅读课文。 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借助拼音读课文,圈出课后生字,确保字音准确。 在不理解的地方做记号,联系上下文思考后与同桌交流。 3. 参与合作交流,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参与开火车认读、指名读,注意正音。 通过形近字比较和新偏旁的学习来识记字形。 4. 将生字与熟字组成常用词,巩固生字学习并了解字义。 5. 通读课文,与同桌互读互纠,同时接受教师的巡视和随机正音。
三、指导书写,巩固提升 1. 出示写有会写字的卡片,组织学生开火车认读并口头组词。 2.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形,讨论书写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3. 边指导边示范书写,强调笔顺、笔画及占格位置,要求学生跟着书空练习。 指出“文”字第三笔撇起笔与点对齐,第四笔捺和撇的交叉点紧贴竖中线,要写得舒展。 说明“平”字点和撇的方向朝里,第五笔竖长且直,写在竖中线上。 解释“办”字笔顺规则是“先中间后两边”。“力”瘦长,左右两点大致从横中线起笔。 提示“让”字竖写在竖中线靠右一点的位置,第五笔横要穿插在左边言字旁的下方。 强调“包”字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第二笔横折钩的起笔在撇的中点偏下部位,折稍微靠里;竖弯钩的起笔对准撇的尾部,写得舒展。 指导“伙”字左窄右宽。“亻”撇略长伸;“火”的撇穿插到左下格。 讲解“伴”字“半”的点写在竖中线上,短横贴近横中线,竖起笔高于“亻”。 4. 学生进行描红、临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并随机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 5. 利用投影展示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分析哪些字写得好,好在哪里;哪些字写得不好,需要注意些什么。 6. 鼓励学生用会写字和熟字组成常用词,进行读写练习。 1. 参与开火车认读并口头组词。 2. 仔细观察字形,讨论并注意书写时的细节。 3. 跟随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书空练习书写,注意笔顺、笔画及占格位置。 4. 进行描红、临写练习,接受教师的巡视指导和纠正。 5. 观看投影展示的学生作品,学习他人书写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6. 使用已学会的字和熟悉的字组成常用词,进行读写练习。
四、整体感知,作业设计 1. 出示两幅插图,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问题。 询问图中出现的人物以及人物表情前后的变化。 探讨人物表情变化的原因。 2.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组织开火车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3. 监督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询问贝贝为什么每天都弄丢文具,以及后来她是否还每天弄丢文具。 4. 出示填空,引导学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5. 鼓励学生和同桌交流上完本节课的收获,并完成本课对应的训练。 1. 观察插图,识别图中人物,并注意人物表情的变化。 思考并讨论人物表情变化的原因。 2. 听同学朗读课文,并进行评价。 参与开火车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3. 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回答贝贝为什么每天都弄丢文具,以及后来她是否还每天弄丢文具。 4. 参与填空活动,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5. 与同桌交流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并完成课后训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经验,读好人物的对话。 2.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平平安安”的意思。 3.学会整理自己的文具,初步养成爱护文具的习惯。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 复习旧知识。 出示写有7个会写字的卡片,任意抽取卡片,要求学生抢读并组词。 要求其他学生根据读出的字写出对应的词语,并与同桌进行互评互纠。 指名让学生选一两个词语造句。 2. 组织小组分段接力朗读课文,然后进行指名读和齐读。 在朗读活动后,通过谈话导入新课内容。 1. 参与抢读活动,并根据抽到的卡片快速组词。 听同学读出的字音,快速准确地写出对应的词语。 与同桌进行互评互纠,确保词语的准确性。 根据指定的词语,尝试造句。 2. 在小组内参与分段接力朗读课文,注意正确、流畅地朗读。 听取教师的指示,进行指名读或齐读。 聆听教师的谈话,准备迎接新课内容的学习。
二、图文结合,品读课文 1. 结合插图一,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让学生观察插图一,并思考相关问题,了解贝贝的家以及书桌上的状况,推测贝贝的行为和妈妈与贝贝的神情。 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与插图一相关的自然段(第1~3自然段)。 指名读第1、2自然段,讨论贝贝的性格特点和学生自己的相关习惯。 示范朗读并指导学生朗读第1、2自然段,强调句子的节奏感和语气。 让学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讨论妈妈为何感到吃惊和生气,并练习使用关联词“一……就……”。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妈妈和贝贝的对话,注意语气和表情。 范读第3自然段并进行朗读指导,关注人物的表情和动作。 引导学生总结贝贝的性格特点。 2. 结合插图二,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观察插图二,确定对应的自然段(第4、5自然段),并说明理由。 指导学生自由学习后与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让学生读出妈妈耐心教育贝贝时的语气,并解释“平平安安”的意思。 提问学生关于贝贝是否给文具找到家的问题,并出示第5自然段进行总结。 3. 想象图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读第6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引导同桌交流,想象根据第6自然段意思的画面。 讨论贝贝的文具是否会丢失,并从文中找出依据。 指导学生齐读第6自然段,注意语气词和轻声词的读法。 讨论现在贝贝的性格特点,并集思广益如何不丢文具。 4. 感悟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应养成的习惯。 通过贝贝的故事,讨论小学生应该养成的习惯。 1. 观察插图一,独立思考并交流汇报。 自由读课文,找出与插图一相关的自然段。 听同学朗读并讨论贝贝的性格特点。 练习朗读并模仿人物语气和表情。 分角色朗读对话,注意语气和表情。 2. 观察插图二,确定对应的自然段并说明理由。 自由学习后与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读出妈妈教育贝贝时的语气,并理解“平平安安”的含义。 参与讨论贝贝是否给文具找到家的问题。 3. 边读第6自然段边想象画面。 同桌交流想象的画面。 讨论贝贝的文具是否会丢失,并找出文中依据。 齐读第6自然段,注意语气词和轻声词的读法。 讨论贝贝的性格变化,并分享如何不丢文具的想法。 4. 通过贝贝的故事,讨论小学生应该养成的习惯。
三、拓展延伸,作业设计 1. 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爱惜学习用品的方法: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如何保护学习用品,例如包书皮、定期清理文具盒等。 讨论为何这些方法能够有效保护学习用品。 2. 进行思维训练: 展示“每样事物都有它自己的家”这句话,并给出几个例子,如衣柜是衣服的家。 鼓励学生思考并填充句子中的空白,如书架是书本的家。 3. 拓展延伸讨论: 提出问题,让学生探讨在平时生活中应该养成哪些好习惯。 听取学生的回答并给予正面的反馈,补充或总结学生可能未提及的习惯。 4. 布置和指导完成本课对应的训练。 1. 参与总结和分享: 回忆并分享自己保护学习用品的方式。 听取同学的分享,共同讨论各种方法的效果。 2. 参与思维训练: 思考并回答教师提供的“每样事物都有它自己的家”的句子填空题。 与同桌交流想法,共同完成句子。 3. 参与拓展延伸讨论: 思考并讨论在平时生活中需要养成的好习惯。 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听取他人意见。 4. 完成指定的训练任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本课的生字较多,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识字方法,如比一比、加一加、减一减、猜字谜、创设语境等,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汉字,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写字教学时,我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书写规则,明确各个字的重点笔画、书写要点,让学生先观察,再描红,后临帖,写字指导落实到位,也意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本课阅读教学,我采用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等方法,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神态,体会人物心理,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对话朗读,通过扎实有效地指导,学生能够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深刻地体会到了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