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从国际气候大会看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碳排放 碳达峰 碳中和 碳交易 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 气候变暖
Carbon emissions and international emission reduction cooperation
湘教版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三 第三章第一节
一、里约气候峰会
与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是联合国主办的会议,该会议于1995年起每年在世界不同地区轮换举行。
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1979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会上科学家警告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将导致地球升温。气候变化第一次作为一个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也叫地球首脑会议,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包括中国在内的183个国家参与,超过102个国家首脑齐聚。
这次会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通过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是是世界上第一个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
公平
公正
1850年以来,全球75%的碳排放来自发达国家,而这些国家的人口仅占世界人口20%,所以发达国家理应必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减排任务,保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权利,
所有国家都统一按照GDP比例减少排放。
?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与
“
”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发达国家必须减少排放,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补助,技术支持;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的责任义务,但需要提供排放检测数据。
与
——1997年《京都协议书》
发达国家需要在承诺期内,将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5%。同时提出一个清洁发展机制,即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来交换碳排放权,获得双赢。
但是,
与
美国国会拒绝签订《京都协议书》,理由是:“不清楚气候变暖是不是真的,签署议定书会损害美国的利益。”
京都会议,名存实亡
碳排放
碳达峰
碳中和
碳交易
碳循环
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
全球气候变暖
碳源
碳汇
二、哥本哈根会议
与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
2009年末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15次会议努力通过一份新的《哥本哈根议定书》,以代替2012年即将到期的《京都议定书》。考虑到协议的实施操作环节所耗费的时间,如果《哥本哈根议定书》不能在2009年的缔约方会议上达成共识并获得通过,那么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全球将没有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导致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行动遭到重大挫折。因此,很大程度上,此次会议被视为全人类联合遏制全球变暖行动一次很重要的努力,被称作人类最后一次机会。
发达国家
与
哥本哈根
会议延续了
京都会议中以
发达国家和发展
中国家来进行责任区分
以美国与欧洲为代表
发展中国家
以基础四国(中巴南印)为代表
岛国联盟
情况危急,脱离发展中国家阵线
三、巴黎会议
与
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世界气候大会)于巴黎举行,超过150个国家首脑参加,并签署巴黎协定。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讲话,这也是中国最高领导人历史上首次出席气候变化缔约方大会。
巴黎气候大会将为2020年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定基调、定方向、定规则。大会的成果将关乎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乎全球低碳转型的未来,关乎世界各国的可持续发展。
《巴黎协定》
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基础上,所有国家自主提出减排目标,只要最终达到将气温升幅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保持在1.5℃以内。
在具体实施中,各国可以自行磋商,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技术援助,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利用率,节省的碳排放计入发达国家成绩。
发达国家保证,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的支持。
联合国每五年对国家进行一次盘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国目标。
大国责任
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以实现——
碳达峰2030年
碳中和2060年
大国责任
能源结构
交通
中国对能源电力发展做出重要部署,构建以新能源为主题的新型电力系统
①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增量中,占比超过50%
②2025年,风电和光电发电量实现翻倍
③建设超高压输电网络
①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占新车销售量20%,2035年达到50%。
②2030年,氢燃料汽车销量达到100万辆
大国责任
建筑
农林
①2022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70%
②绿色制冷、绿色供暖
①2025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1%
②2025年,60%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大国(不负)责任
2020年11月,中国宣布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两个月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成为唯一一个退出协定的国家。理由是:“气候变暖是中国创造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美国制造业失去竞争力。”
2021年2月,美国总统拜登在就职首日签署了行政令,美国重返《巴黎协定》。虽然美国重新回归协定,但其造成的恶劣影响,让《巴黎协定》的走向仍充满未知。
国际合作
合作,合作,合作,最重要的依旧是合作
从国际气候大会看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碳排放 碳达峰 碳中和 碳交易 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 气候变暖
Carbon emissions and international emission reduction cooperation
湘教版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三 第三章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