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4-15 23:40:15

文档简介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化学
测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 l-27 S-32 Cl-35.5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 的形成过程是:
B. 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为:
C. S2-的结构示意图:
D. 氯化铵的电子式:
【答案】D
【解析】
【详解】A.是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为 ,故A正确;
B.是正四面体结构,空间填充模型为,故B正确;
C.S2-核外有18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故C正确;
D.氯化铵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故D错误;
选D。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离子化合物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B.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 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D. 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是1:2,熔化时破坏的是离子键和共价键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过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含有氧氧共价键,故A错误;
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属于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
C.分子中氮原子和三个氯原子各形成三对共用电子对,剩余一对孤对电子,所有的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故C正确;
D.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是,熔化时电离生成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破坏的是离子键,故D错误;
故选C。
3. 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 和 B. 和
C. 和 D. 石墨和C60
【答案】D
【解析】
【详解】A.和,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不符合题意;
B.和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B不符合题意;
C.35Cl2和37Cl2属于不同核素组成的同一单质,故C不符合题意;
D.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 把a、b、c三块金属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b为正极;b、c相连时,电流由c到b;a、c相连时, c极质量增重;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a>b>c B. a>c>b C. c>a>b D. b>c>a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把a、b、c三块金属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b为正极,则a为负极,负极金属更为活泼,所以金属活动性a>b,b、c相连时,电流由c到b,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故c为正极,b为负极,所以金属活动性b>c,a、c相连时, c极质量增重,故c为正极,所以金属活动性a >c,综上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b>c,故选A。
5.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 正、逆反应的速率为0
B. 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C的同时生成1molA
C. A、B、C的浓度之比为1:3:2
D.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的速率不等于0,只能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A不符合题意;
B.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C,正向反应,同时生成1molA,逆向反应,两者反应生成量等于计量系数之比,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则达到平衡,故B符合题意;
C.A、B、C的浓度之比为1:3:2, 不能说明浓度不变,不能作为判断平衡标志,故C不符合题意;
D.密度等于气体质量除以容器体积,气体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密度始终不变,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不能作为判断平衡标志,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6. 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热ΔH=+(a-b)kJ·mol-1
B. 每生成2molAB(g)时吸收bkJ能量
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断裂1molA—A键和1molB—B键时放出akJ能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AB.依据图像分析判断1molA2和1molB2反应生成2molAB,每生成2molAB吸收(a b)kJ热量,该反应热ΔH=+(a-b)kJ·mol-1,故A正确,B错误;
C.依据能量图像分析可知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故C错误;
D.由图可知,断裂1molA A和1molB B键,吸收akJ能量,故D错误;
答案选:A。
7. 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A和3 mol B,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若经3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①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 mol·L-1·s-1
②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4 mol·L-1·s-1
③3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1.2 mol
④3s时B的浓度为0.6 mol·L-1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题意,B物质起始的浓度为1.5mol/L,经3s后测得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mol L-1,则
①反应中A为固体,不能用物质A表示反应的速率,故不选;
②根据上面的分析,B转化的浓度为0.9mol/L,所以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9mol/L÷3s=0.3mol L-1 s-1,故不选;
③3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0.6mol L-1×2L=1.2mol,故选;
④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3s时B的浓度为0.6mol L-1,故选,
故选D。
8. 如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说明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B. 用氯气代替氨气,利用此装置也可进行喷泉实验
C. 形成喷泉的原因是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D. 进入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呈碱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氨气在瓶中因为大量溶解于水,使得瓶内外压强差加大,所以产生喷泉,A正确;
B.氯气在水里的溶解度小,不能形成较大的压强差,故用氯气代替氨气不能利用此装置进行喷泉实验,B错误;
C.因为水被压回瓶内,说明瓶外的压强大于瓶内,C正确;
D.酚酞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则氨水有碱性:氨气溶于水形成一水合氨,是一种弱碱,D正确;
故选B。
9. 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柠檬酸与小苏打反应 B. 铝与稀盐酸
C. 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 甲烷与O2的燃烧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柠檬酸与小苏打反应发生会放出热量,但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不变,因此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铝与稀盐酸反应发生会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反应同时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
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发生会吸收热量,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反应同时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符合题意;
D.甲烷与O2的燃烧反应发生会放出热量,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反应同时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
10. 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相应实验(a、b、c中分别盛有试剂1、2、3),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试剂1 试剂2 试剂3 实验目的
A 双氧水 MnO2 浓硫酸 制取干燥的H2
B 浓硫酸 Cu片 浓硫酸 制取干燥的SO2
C 浓盐酸 KMnO4 饱和NaCl溶液 制取Cl2并除去HCl
D 浓硝酸 Fe片 H2O 制取干燥的NO2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双氧水在MnO2催化作用下分解放出氧气,故不选A;
B.常温下铜和浓硫酸不反应,故不选B;
C.浓盐酸和高锰酸钾在常温下反应放出氯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的氯化氢,故选C;
D.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钝化,故不选D;
选C。
11.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反应过程中能量关系可用右图表示
B. 用Fe(s)和(g)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时数值相等
C.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将发生氧化反应
D.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正极将析出气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故A正确;
B.Fe为固体,不能用于表示反应速率,故B错误;
C.反应中Fe被氧化生成FeSO4,当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时,Fe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C正确;
D.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上析出氢气,故D正确;
故选:B。
12. 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W的气态氢化物比X的稳定
B. 原子半径:WC. X的非金属性比Y的强
D. Z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是黄绿色气体,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设W的最外层电子数是a,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X、Y、Z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由题意可得:,解得a=5,则W是N、X是O、Y是S、Z是Cl。
【详解】A.W的气态氢化物是,X的气态氢化物是,根据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与氢气越易化合,得到的氢化物越稳定,可知X的气态氢化物比W的气态氢化物稳定,A项错误;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B项错误;
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非金属性:,C项正确;
D.氯元素的单质为,常温下是黄绿色气体,氯气在化学反应中化合价可以上升也可以下降,既可以表现氧化性也可以表现还原性,D项错误;
故答案选C。
13. 部分含氮物质的分类与其相应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推断不合理的是
A. a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保存食品
B. 液态b气化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C. b→a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D. b、f均易溶于水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c为-3价的N的碱,为NH3 H2O,b为-3价N的氢化物,b为NH3;a为N2,d为+2价N的氧化物,d为NO;e为+4价N的氧化物,e为NO2;f为+5价N的酸,则f为HNO3,以此来解答。
【详解】A.氮气分子中含有N≡N键,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于保存食品,故A正确;
B.b为NH3,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具有制冷作用,能够做制冷剂,故B正确;
C.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叫氮的固定,b为NH3,a为N2,则NH3→N2不属于氮的固定,故C错误;
D.b为NH3,f为HNO3,均易溶于水,故D正确;
故选:C。
14.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C(s) +H2O(g)CO(g) +H2(g), 增加碳的用量可加快反应速率
B.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H2,改用98%的浓硫酸可加快生成H2的速率
C. 工业合成氨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压缩容器体积,可使反应速率增大
D.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且都为0
【答案】C
【解析】
【详解】A.增加固体的量,浓度不变,所以反应速率不变,故A错误;
B.Fe在浓硫酸中钝化,不能生成氢气,所以不能加快反应速率,故B错误;
C.压缩容器体积,增大压强气体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C正确;
D.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0,故D错误;
故选:C。
15. 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变成蓝色
B. 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
C. 如果将硫酸换成硫酸铜,导线中不会有电子流动
D. 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改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装置组成锌铜原电池,锌作负极失去电子变成锌离子,铜作正极,铜本身不参与反应,溶液不会变成蓝色,A项错误;
B.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产生的电能在电路中转化为LED灯的光能,所以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B项正确;
C.如果将硫酸换成硫酸铜,仍能形成原电池,导线中会有电子流动,C项错误;
D.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铁比铜活泼,铁仍旧作负极,电路中电流方向不改变,D项错误;
故选B。
16. SCR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是一种以NH3作为还原剂,将烟气中NOx,分解成无害的N2和H2O的干法脱硝技术,反应原理为
①6NO+4NH3=5N2+6H2O;
②6NO2+8NH3=7N2+12H2O;
③NO+NO2+2NH3=2N2+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O2为酸性氧化物
B. NO、NO2为大气污染气体,在大气中可稳定存在
C. 反应③中每生成22.4 L N2,转移电子数1.5NA
D. HNO3→NO→NO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完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反应2NO2+2NaOH=NaNO2+NaNO3+H2O知,生成的盐不只一种,说明NO2不是酸性氧化物,A错误;
B.NO与会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在大气中不能稳定存在,B错误;
C.未指明气体所处状况(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转移电子数,C错误;
D.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NO和O2反应生成NO2,均能通过一步完成,D正确;
故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7.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学习研究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主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1
2 ① ② ③
3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1)④和②组成的一种化合物颜色为淡黄色,请写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该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
(2)请写出元素①的简单氢化物的结构式_______。
(3)元素①、②、⑦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
(4)元素①、②、⑧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最高的是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
(5)元素③、⑤、⑨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用离子符号表示)_______ 。
(6)写出元素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稀溶液与铜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7)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有很多方法,其中比较⑧和⑨的非金属性强弱的研究方案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比较两种单质的颜色 B. 比较两种单质与化合的难易程度
C. 依据两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D. 比较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答案】(1) ①. ②. 离子键、共价键
(2) (3)H2O
(4)H2O (5)Cl- >F- >Al3+
(6)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7)AD
【解析】
【分析】根据元素周明表的位置可知①N、②O、③F、④Na、⑤Al、⑥Si、⑦P、⑧S、⑨Cl;
【小问1详解】
④和②组成的一种化合物颜色为淡黄色,则为过氧化钠,过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该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
【小问2详解】
元素①为N元素,简单氢化物分别为:NH3,其结构为;
【小问3详解】
元素①为N元素,②为O元素,⑦为P元素,简单氢化物分别为:NH3、H2O、PH3,非金属性:O>N>P,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氯化物越稳定,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最强的是H2O;
【小问4详解】
元素①、②、⑧简单氢化物分别为NH3、H2O、H2S,常温下水为液体,氨气、硫化氢均为气体,故沸点最高的是H2O;
【小问5详解】
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元素③为F元素、⑤为Al元素、⑨为Cl元素,对应的离子为:F-、Al3+、Cl-,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l- >F- >Al3+;
【小问6详解】
元素N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硝酸稀溶液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小问7详解】
元素⑧为S元素,⑨为Cl元素;
A.单质的颜色不能比较非金属性强弱,故A不可行;
B.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故B可行;
C.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以比较非金属性强弱,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故C可行;
D.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才能比较非金属性强弱,故D不可行;
故答案为AD。
18. I.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能更好地利用化学反应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1)已知、时,32g甲烷燃烧生成和液态水时放出1780.6kJ热量,则该条件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2)该反应为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如图三个装置中,不能证明“锌与稀硫酸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Ⅲ.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原电池示意图
(4)下列实验叙述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Cu极有产生 B. 锌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C. 向Zn极移动 D. 电子由Zn经导线流向Cu
(5)请写出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
(6)若有1mol电子流过导线,则理论上在标准状况下,产生的体积为___________L
(7)将稀换成溶液,电极质量增加的是___________(填“锌极”或“铜极”)。
【答案】(1) 或者
(2)放热 (3)Ⅲ (4)AD
(5)
(6)11.2 (7)铜极
【解析】
【小问1详解】
已知32gCH4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为1780.6kJ,即1molCH4燃烧放出的热量为890 kJ,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 CO2(g)+2H2O(1) ΔH=-890.3kJ/mol或者2CH4(g)+4O2(g)= 2CO2(g)+4H2O(1) ΔH=-1780.6kJ/mol。
【小问2详解】
从图看出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放热反应。答案为放热;
【小问3详解】
锌和稀硫酸反应放热,装置中的温度升高而Ⅰ、Ⅱ的压强增大,从而Ⅰ中左端红墨水下降,而Ⅱ中烧杯有气泡,但Ⅲ为敞开体系压强变化不大,所以无明显现象。答案为Ⅲ;
【小问4详解】
该电池的总反应为:Zn+H2SO4=ZnSO4+H2↑,Zn更活泼为电池的负极,而Cu为正极。
A.Cu发生还原反应,2H++2e-= H2↑,A项正确;
B.Zn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项错误;
C.H+移向Cu极,C项错误;
D.电子从负极流出经导线到达正极,即从Zn经导线到达Cu,D项正确;
故选AD。
【小问5详解】
Cu发生还原反应,2H++2e-= H2↑。答案为2H++2e-= H2↑;
【小问6详解】
2H++2e-= H2↑即当2mol电子转移时产生1molH2标况下的体积为22.4L。那么1mol电子时,产生的H2为11.2L。答案为11.2L;
【小问7详解】
若换成CuSO4,总反应为Zn+CuSO4=ZnSO4+Cu,Cu2+在Cu极发生还原反应而析出,故Cu电极质量增加。答案为铜极。
19. 研究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有利于人类的生产。
I.、、CO等都是重要的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为倡导“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工业上可以用CO2来生产甲醇燃料。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和,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经测得和C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2min时,CO2的平均反应速率 ___________。
②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2)工业上也可以用CO和为原料制备,反应方程式为:,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CO和气体进行上述反应。
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反应中CO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molCO,同时生成
D.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②在某一时刻采取下列措施能使该反应速率增大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选用催化效果更好的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保持CO量不变,通入更多的
D.充入适量氦气
II.某学生探究加入硫酸铜的量对锌与硫酸反应生成速率的影响,设计实验如下:
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5个盛有过量Zn粒的容器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变化)
实验混合溶液 A B C D E
40 V1 V2 V3 V4
饱和溶液(mL) 0 1 2 V5 10
V6 V7 V8 5 0
(3)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提高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②. 75% (或0.75)
(2) ①. BD ②. AC
(3) ①. 40 ②. 8
(4)锌把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离子置换出来,形成锌铜原电池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从反应开始到2min时,CO2的平均反应速率。
②达到平衡时,二氧化碳反应0.75mol,则氢气反应0.75×3mol,的转化率为;
【小问2详解】
①A.反应中CO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无法判断是否平衡,A不符合题意;
B.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在减小的化学反应,物质的量与压强成正比,则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达到平衡状态,B符合题意;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molCO,同时生成,描述的都是正反应,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不符合题意;
D.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说明平衡不再移动,D符合题意;
故选BD;
②A.选用催化效果更好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A符合题意;
B.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B不符合题意;
C.保持CO量不变,通入更多的,物质浓度变大可以加快反应速率,C符合题意;
D.充入适量氦气,不影响反应物的浓度,不可以加快反应速率,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小问3详解】
探究加入硫酸铜的量对锌与硫酸反应生成速率的影响,则控制的变量为硫酸铜溶液的浓度,此外其它变量应该相同,比较AE、AC组可知,40,8。
【小问4详解】
锌比铜活泼,锌能把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离子置换出来,形成锌铜原电池,加快了反应的速率。
20.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①自然界中实现路径Ⅰ的固氮方式可能是_______(任写一种)。
②在哈伯等科学家的努力下,路径Ⅱ已实现工业大规模合成氨,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实验室的硝酸一般储存在棕色瓶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除反硝化作用外,铵态氮()与亚硝态氮()也可以在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氮气。请写出所涉及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中,当产生0.02mol氮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为探究氨的还原性,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其中夹持装置略去),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现象:
A中氧化铜全部转化成光亮的红色固体
B中U形管内物质变蓝;
(4)C中集气瓶内收集到一种无色气态单质,该气体用排水法收集的理由是_______。
(5)从C中水槽里取适量液体于试管内,向试管里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_______色,原因是_______。
(6)氧化铜和氨气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答案】(1) ①. 生物固氮 ②.
(2)
(3) ①. + N2+2H2O ②. 0.06
(4)氮气不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
(5) ①. 红 ②. 多余的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了一水合氨,使溶液呈碱性,故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6)
【解析】
【分析】制备的氨气与氧化铜反应,根据实验现象分析,A中氧化铜全部转化成光亮的红色固体则反应生成Cu单质、B中U形管内物质变蓝则生成水,C中集气瓶内收集到一种无色气态单质即氮气,体现氨气的还原性。
【小问1详解】
①路径Ⅰ中N2转化为NO和硝酸根,自然界中实现该过程的固氮方式可能是:生物固氮;
②路径Ⅱ中N2转化为NH3,在哈伯等科学家的努力下,路径Ⅱ已实现工业大规模合成氨,反应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硝酸见光易分解,一般储存在棕色瓶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铵态氮()与亚硝态氮()也可以在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氮气和水,涉及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N2+2H2O,该反应中,当产生0.02mol氮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2mol×3=0.06mol;
【小问4详解】
A中氧化铜全部转化为光亮的红色固体,则生成了Cu,B中U形管中物质变蓝,说明有水生成。C中收集到一种无色气态单质,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该气体单质为氮气,氮气不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故用排水法收集;
【小问5详解】
氨气溶于水生成的一水合氨为弱碱,C中有部分多余的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了一水合氨,故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小问6详解】
氧化铜与氨气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化学
测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 l-27 S-32 Cl-35.5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 的形成过程是:
B. 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为:
C. S2-的结构示意图:
D. 氯化铵的电子式: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离子化合物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B.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 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D. 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是1:2,熔化时破坏的是离子键和共价键
3. 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 和 B. 和
C. 和 D. 石墨和C60
4. 把a、b、c三块金属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b为正极;b、c相连时,电流由c到b;a、c相连时, c极质量增重;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a>b>c B. a>c>b C. c>a>b D. b>c>a
5.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 正、逆反应的速率为0
B. 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C的同时生成1molA
C. A、B、C的浓度之比为1:3:2
D.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6. 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热ΔH=+(a-b)kJ·mol-1
B. 每生成2molAB(g)时吸收bkJ能量
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断裂1molA—A键和1molB—B键时放出akJ能量
7. 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A和3 mol B,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若经3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①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 mol·L-1·s-1
②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4 mol·L-1·s-1
③3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1.2 mol
④3s时B的浓度为0.6 mol·L-1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③④
8. 如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说明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B 用氯气代替氨气,利用此装置也可进行喷泉实验
C. 形成喷泉的原因是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D. 进入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呈碱性
9. 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柠檬酸与小苏打反应 B. 铝与稀盐酸
C. 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 甲烷与O2的燃烧反应
10. 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相应实验(a、b、c中分别盛有试剂1、2、3),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试剂1 试剂2 试剂3 实验目的
A 双氧水 MnO2 浓硫酸 制取干燥的H2
B 浓硫酸 Cu片 浓硫酸 制取干燥的SO2
C 浓盐酸 KMnO4 饱和NaCl溶液 制取Cl2并除去HCl
D 浓硝酸 Fe片 H2O 制取干燥的NO2
A. A B. B C. C D. D
11.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反应过程中能量关系可用右图表示
B. 用Fe(s)和(g)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时数值相等
C.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将发生氧化反应
D.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正极将析出气体
12. 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W的气态氢化物比X的稳定
B. 原子半径:WC. X的非金属性比Y的强
D. Z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是黄绿色气体,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13. 部分含氮物质的分类与其相应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推断不合理的是
A. a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保存食品
B. 液态b气化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C. b→a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D. b、f均易溶于水
14.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C(s) +H2O(g)CO(g) +H2(g), 增加碳的用量可加快反应速率
B.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H2,改用98%的浓硫酸可加快生成H2的速率
C. 工业合成氨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压缩容器体积,可使反应速率增大
D.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且都为0
15. 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变成蓝色
B. 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
C. 如果将硫酸换成硫酸铜,导线中不会有电子流动
D. 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改变
16. SCR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是一种以NH3作为还原剂,将烟气中NOx,分解成无害的N2和H2O的干法脱硝技术,反应原理为
①6NO+4NH3=5N2+6H2O;
②6NO2+8NH3=7N2+12H2O;
③NO+NO2+2NH3=2N2+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O2为酸性氧化物
B. NO、NO2为大气污染气体,在大气中可稳定存在
C. 反应③中每生成22.4 L N2,转移电子数1.5NA
D. HNO3→NO→NO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完成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7.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学习研究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主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1
2 ① ② ③
3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1)④和②组成的一种化合物颜色为淡黄色,请写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该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
(2)请写出元素①的简单氢化物的结构式_______。
(3)元素①、②、⑦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
(4)元素①、②、⑧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最高的是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
(5)元素③、⑤、⑨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用离子符号表示)_______ 。
(6)写出元素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稀溶液与铜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7)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有很多方法,其中比较⑧和⑨的非金属性强弱的研究方案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比较两种单质的颜色 B. 比较两种单质与化合的难易程度
C. 依据两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D. 比较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18. I.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能更好地利用化学反应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1)已知、时,32g甲烷燃烧生成和液态水时放出1780.6kJ热量,则该条件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2)该反应为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如图三个装置中,不能证明“锌与稀硫酸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Ⅲ.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原电池示意图
(4)下列实验叙述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Cu极有产生 B. 锌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C. 向Zn极移动 D. 电子由Zn经导线流向Cu
(5)请写出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
(6)若有1mol电子流过导线,则理论上在标准状况下,产生的体积为___________L
(7)将稀换成溶液,电极质量增加是___________(填“锌极”或“铜极”)。
19. 研究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有利于人类的生产。
I.、、CO等都是重要的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为倡导“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工业上可以用CO2来生产甲醇燃料。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和,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经测得和C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2min时,CO2的平均反应速率 ___________。
②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2)工业上也可以用CO和为原料制备,反应方程式为:,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CO和气体进行上述反应。
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反应中CO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molCO,同时生成
D.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②在某一时刻采取下列措施能使该反应速率增大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选用催化效果更好的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保持CO量不变,通入更多的
D.充入适量氦气
II.某学生探究加入硫酸铜的量对锌与硫酸反应生成速率的影响,设计实验如下:
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5个盛有过量Zn粒的容器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变化)
实验混合溶液 A B C D E
40 V1 V2 V3 V4
饱和溶液(mL) 0 1 2 V5 10
V6 V7 V8 5 0
(3)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提高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
20. 自然界中氮循环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①自然界中实现路径Ⅰ的固氮方式可能是_______(任写一种)。
②在哈伯等科学家努力下,路径Ⅱ已实现工业大规模合成氨,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实验室的硝酸一般储存在棕色瓶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除反硝化作用外,铵态氮()与亚硝态氮()也可以在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氮气。请写出所涉及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中,当产生0.02mol氮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为探究氨的还原性,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其中夹持装置略去),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现象:
A中氧化铜全部转化成光亮的红色固体
B中U形管内物质变蓝;
(4)C中集气瓶内收集到一种无色气态单质,该气体用排水法收集的理由是_______。
(5)从C中水槽里取适量液体于试管内,向试管里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_______色,原因是_______。
(6)氧化铜和氨气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