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
化学学科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错误的是
A. 石膏- B. 绿矾-FeSO4·7H2O C. 酒精-CH3CH2OH D. 金刚砂-SiO2
【答案】D
【解析】
【详解】A.石膏成分为2CaSO4 H2O,故A正确;
B.绿矾的化学式为FeSO4 7H2O,故B正确;
C.酒精为乙醇,结构简式为CH3CH2OH,故C正确;
D.金刚砂化学式为SiC,故D错误;
故选:D。
2. 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稀释浓硫酸 B.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C. 稀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 镁与稀盐酸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稀释浓硫酸,能够放出热量,但没有发生化学反应,A不符合题意;
B.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需要吸收热量,B不符合题意;
C.稀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发生中和反应,能够放出热量,C符合题意;
D.镁与稀盐酸反应,能够放出热量,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的电子式: B. 的结构示意图:
C. 四氯化碳的空间填充模型: D. 丙烷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的电子式:,A错误;
B.的结构示意图:,B正确;
C.四氯化碳中碳原子半径要小于氯原子半径,C错误;
D.丙烷的结构简式为:,D错误;
答案选B。
4. 为了防止钢铁零件生锈,常采用化学处理使钢铁零件表面生成,致密保护层—“发蓝”。化学处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反应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铁做还原剂,被氧化 B. 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 氧化性: D. 反应中每转移3mol电子,生成11.2L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反应中铁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被氧化,A正确;
B.由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B正确;
C.该反应中铁化合价升高,N元素化合价降低,氧化剂为,氧化产物为,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C正确;
D.未指出是否在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气体的体积,D错误;
故选D。
5. 微观粒子在物质世界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下列微粒在给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加入镁粉产生氢气的溶液:Na+、NO、SO、Cl-
B. 常温下pH<7的溶液:Na+、Mg2+、NO、SO
C. 无色透明的溶液:K+、Fe3+、Cl-、OH-
D. 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NH、Al3+、SO、CH3COOH
【答案】B
【解析】
【详解】A.加入镁粉产生氢气说明溶液呈酸性,SO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且酸性溶液中NO和SO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B.常温下pH<7说明溶液呈酸性,B组离子可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B符合题意;
C.Fe3+在水溶液中呈棕黄色,且Fe3+与OH-在溶液中能反应生成Fe(OH)3而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
D.使pH试纸变蓝说明溶液呈碱性,NH、Al3+、CH3COOH均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存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将氯气通入水中:
B. 溶液与少量的溶液混合:
C. 使溴水褪色:
D. 向硫酸酸化的溶液中通入
【答案】C
【解析】
【详解】A.次氯酸是弱酸,不能拆,离子方程式为:,A项错误;
B.少量的中的与应全部参与反应,化学计量数之比应为,离子方程式为:,B项错误;
C.二氧化硫可以被溴氧化,离子方程式为:,C项正确;
D.酸性条件下不会有生成,离子方程式为:,D项错误。
故选C。
7. 乙烯基苯甲醇的结构如图,推测其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不正确的是
A. 能发生加聚反应 B. 能发生酯化反应
C. 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D. 与足量反应时,该有机物可产生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故A正确;
B.该有机物含有羟基,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故B正确;
C.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的碳碳双键、醇羟基可以发生氧化反应,故C正确;
D.分子中1个羟基与钠反应生成氢气,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的Na反应时,可产生0.5molH2,故D错误;
故选:D。
8.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塑料、纤维和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B. 聚氯乙烯可制成薄膜、软管等,其单体是
C. 与互为同系物
D. 合成顺丁橡胶()的单体是
【答案】D
【解析】
详解】A.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天然纤维和天然橡胶都不属于合成材料,故A错误;
B.聚氯乙烯可制成薄膜、软管等,其单体是CH2=CHCl,故B错误;
C.与分别属于醇类(烃的衍生生物)和芳香烃类,结构不相似,不能互为同系物,故C错误;
D.合成顺丁橡胶()的单体是,故D正确;
答案选D。
9. 除去下列气体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方法错误的是
A. CO(CO2):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B. CO2(SO2):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洗气瓶
C. Cl2(HCl):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D. CH4(CH2=CH2):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
【答案】D
【解析】
【详解】A.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洗气可除去杂质,故A正确;
B.二氧化硫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洗气可分离,故B正确;
C.HCl极易溶于水,食盐水可抑制氯气的溶解,洗气可分离,故C正确;
D.乙烯会被高锰酸钾氧化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引入新的杂质,故D错误;
故选:D。
10. 化学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面食点心加工时加入少量小苏打能使点心松软可口
B. 葡萄酒中添加的微量的作用是杀菌、抗氧化
C. 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D. 乙烯产量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小苏打是NaHCO3,加热时分解生成物中有CO2,能使面食疏松多孔,松软可口,可作面食的膨松剂,A正确;
B.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葡萄酒中添加适量二氧化硫可起到抗氧化和杀菌的作用,B正确;
C.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促进水中悬浮颗粒物的沉降,用于自来水的净化,不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错误;
D.乙烯产量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D正确;
答案选C。
11.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X元素的金属性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元素W、X组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B. 原子半径:r(X) > r(Y) > r(Z)
C. 若W、Y同主族,则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D. 若Y为非金属元素,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 > W
【答案】D
【解析】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W为O元素;X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则X为Na元素,根据题目信息可知Y、Z是第三周期Na之后的元素,据此解答。
【详解】A.元素W、X组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过氧化钠中含有非极性键,故A正确;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r(X)>r(Y)>r(Z),故B正确;
C.若W、Y同主族,则Z为S,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硫酸,硫酸为强酸,故C正确;
D.若Y为非金属元素,则可能为Si、P、S,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性是H2O,始终都有Y < W,故D错误;
故答案选D。
12. 已知某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进行一定需要加热或点燃
B 生成2molAB2(g),放出热量(E1-E2)kJ
C. 1molA2(g)和2molB2(g)的总能量高于2molAB2(g)的能量
D. 该反应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反应前后能量守恒可知,反应物能量之和小于生成物的能量之和,反应是吸热反应,吸热反应不一定都要加热,例如氢氧化钡和氯化铵在常温下就反应,A错误;
B.根据图象,该反应是吸热反应,生成2molAB2(g)则吸收的热量为(E1-E2)kJ,B错误;
C.1molA2(g)和2molB2(g)的总能量低于2molAB2(g)的能量,C错误;
D.断裂化学键吸收热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热量,由信息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D正确;
故选D。
13. 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经2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以C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速率为v(B)=0.125mol·L-1·min-1 B. 该化学方程式中,x=2
C. 时,的物质的量为 D. 时,的转化率为
【答案】D
【解析】
【分析】经2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v(D)= =0.25mol L-1 min-1,C表示的平均速率v(C)=0.25mol L-1 min-1,由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x=2,设A、B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n,生成D为2L×0.5mol/L=1mol,结合三段式分析解答。
【详解】经2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v(D)==0.25mol L-1 min-1,C表示的平均速率v(C)=0.25mol L-1 min-1,由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x=2,设A、B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n mol,生成D为2L×0.5mol/L=1mol,则
c(A)∶c(B)=3∶5,则=,解得n=3。
A.v(B)==0.125 mol L-1 min-1,故A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x=2,故B正确;
C.2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3mol-1.5mol=1.5mol,故C正确;
D.2min时,A的转化率为×100%=50%,故的D错误;
故选D。
1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92 g NO2 和 N2O4 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6NA
B. 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 2NA
C. 常温常压下,14g由 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NA
D. 高温下,0.2 mol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 0.3NA
【答案】D
【解析】
【详解】A.NO2与N2O4的最简式相同,都是NO2,所以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的物质的量=×3=6mol,其原子数为6NA,故A正确;
B.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相同,都是CH2,14g混合气体即14g CH2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氢原子数为 2NA,故B正确;
C.N2与CO均含2个原子且相对分子质量均为28,则14g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NA,故C正确;
D.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0.2 molFe生成的H2的物质的量为mo,H2分子数目为NA,故D错误;
故选:D。
15. 某氢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电池工作时,电子的流动方向为吸附层a→吸附层b→离子交换膜→吸附层a
B. 吸附层a发生的电极方程式为
C. 该电池的总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 该电池工作时,移向吸附层a电极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示可知,吸附层a中H2反应生成H2O,故吸附层a负极,吸附层b中H+反应生成H2,故吸附层b正极。
【详解】A.该电池工作时,电子的流动方向为吸附层a→导线→电流表→导线→吸附层b,A错误;
B.吸附层a为负极,电极方程式为H2 2e +2OH =2H2O,B错误;
C.电池的总反应为H++OH-=H2O,反应中没有化合价的改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
D.吸附层b是正极,该电池工作时,Na+移向吸附层b电极,D错误;
故选C。
16.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溶液中加入足量氯水,再加萃取,层呈橙红色 的还原性强于
B 向乙醇中加入绿豆大小的钠块,有气泡产生 说明乙醇中含有水
C 将分别通入品红的乙醇溶液和品红的水溶液,品红的乙醇溶液不褪色,品红的水溶液慢慢褪色 说明使品红褪色的不是而是与水反应后的产物
D 将用稀硫酸酸化的溶液滴入溶液中,溶液变黄 氧化性: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向FeBr2溶液中加入足量氯水,,无法判断Br-与Fe2+还原性强弱,A错误;
B.乙醇也会和钠反应产生气体,B错误;
C.SO2的漂白性为与水反应生成无色不稳定的物质,C正确;
D.高锰酸钾、硝酸都有强氧化性,用稀硫酸酸化后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入硝酸亚铁溶液中,溶液变黄,不能证明氧化性KMnO4>Fe3+,D错误;
故选C。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
17. 烃A是一种基础化工原料,标准状况下密度为与G互为同系物。H是有芳香味的油状液体。有关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
请回答:
(1)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2)化合物F中所含的官能团是_________(填名称),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过程,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B. H在酸性条件下无法水解
C. 用碳酸钠溶液无法鉴别D、G和H
D. 相同物质的量的B、C、D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量依次减少
(4)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5)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H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种,写出分子中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氢原子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
①能与金属钠反应 ②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答案】(1)
(2) ①. 碳碳双键和醛基 ②. 加成反应 (3)AD
(4)
(5)
(6) ①. 4 ②. (CH3)3CCOOH
【解析】
【分析】烃A是一种基础化工原料,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25g·L-1,相对分子质量是28,所以A是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是乙醇,乙醇催化氧化生成C是乙醛,乙醛继续氧化生成D是乙酸,B与G互为同系物,G是醇,乙酸和G发生酯化反应生成H是有芳香味的油状液体,根据H的分子式可知G是丙醇,结合F→G时醛基转变为-CH2OH确定为1-丙醇,丙烯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G,发生氧化反应生成E,E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X,则E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据此解答。
【小问1详解】
化合物A是乙烯,结构简式为;
【小问2详解】
化合物F的结构简式为,其中所含的官能团的名称是碳碳双键和醛基;碳碳双键、醛基和氢气的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小问3详解】
A.是酯化反应,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A正确;
B.H为酯类化合物,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可以水解,B错误;
C.乙酸和碳酸钠反应,1-丙醇和碳酸钠溶液互溶,酯类不溶于碳酸钠溶液,可用碳酸钠溶液鉴别D、G和H,C错误;
D.B、C、D分子式分别是C2H6O、C2H4O、C2H4O2,可分别写为C2H4·H2O、C2H2·H2O、C2·2H2O,因此相同物质的量的B、C、D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量依次减少,D正确;
【小问4详解】
酯化反应,化学方程式:;
【小问5详解】
是碳碳双键的加聚反应,化学方程式:;
【小问6详解】
H的同分异构体满足:①能与金属钠反应;②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说明含有羧基官能团,则剩余部分烃基为丁基,故为C4H9COOH,丁基有4种,故同分异构体有4种;其中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氢原子的结构简式:(CH3)3CCOOH。
18. 乙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查阅资料得到下列数据:
物质 沸点 密度 相对分子质量 水溶性
乙醇 78.0 0.8 46 互溶
乙酸 118.0 1.1 60 可溶
乙酸乙酯 77.5 0.9 88 微溶
乙醚 0.7 74 微溶
浓硫酸 338.0 1.8 98 易溶
无水氯化钙 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
请回答:
(1)实验室常用下图装置来制备乙酸乙酯。
①配制反应混合液时,乙醇、冰醋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顺序是______;浓硫酸对反应有催化作用,但加入的浓硫酸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原因是______。
②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需要在试管加入碎瓷片,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了加碎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
A. 立即补加 B. 冷却后补加 C. 不需补加 D. 重新配料
(2)产品纯化。分液法从试管B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首先向乙酸乙酯中加入无水氯化钙,除去__________(填名称);然后再加入无水硫酸钠除去水,最后进行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3)该实验中用乙酸与乙醇反应,如果实际得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是,则该实验中乙酸乙酯的产率是________。(产率指的是某种生成物的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
(4)另一化学小组设计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铁架台、铁夹、加热装置均已略去)。此装置和上图装置相比的优点是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 ①. 乙醇、浓硫酸、冰醋酸 ②. 浓硫酸能够吸收反应产生的水,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浓硫酸同时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会使有机物碳化,降低酯的产率,因此浓硫酸不能过少,也不能过多 ③. B
(2) ①. 乙醇 ②. 蒸馏
(3)
(4)能够控制反应温度,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解析】
【分析】将乙醇、浓硫酸、冰醋酸依次加入,加热后发生酯化反应,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乙酸乙酯中混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加入无水氯化钙,无水氯化钙与乙醇反应将其除去,再加入无水硫酸钠除去水,最后进行根据乙酸乙酯与乙醚沸点的不同,采用蒸馏方法分离得到乙酸乙酯。
【小问1详解】
①浓硫酸遇乙醇会放出大量热,由于乙醇的密度比硫酸小,为防止酸滴飞溅,应先加入乙醇,然后沿器壁缓缓加入浓硫酸,并用玻璃塞不断搅拌,使热量迅速扩散,当混合溶液冷却后再加入乙酸,如先加浓硫酸就会出现酸液飞溅现象,故加入物质的先后顺序是乙醇、浓硫酸、乙酸;在该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由于该进行的比较缓慢,且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产生水,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同时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要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作催化剂,并在加热条件下进行;但由于浓硫酸同时具有强的氧化性和脱水性,若浓硫酸加入量过多,在加热时会将有机物脱水碳化,也不利用反应的发生,因此浓硫酸不能太多;
②为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需要在试管加入碎瓷片,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了加碎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冷却后补加,故合理选项是B;
【小问2详解】
分液法从试管B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首先向乙酸乙酯中加入无水氯化钙,无水氯化钙与乙醇反应产生CaCl2·6C2H5OH,可以达到除去其中含有的乙醇的目的;然后再加入无水硫酸钠除去水,最后进行根据乙酸乙酯与乙醚沸点的不同,采用蒸馏方法分离得到乙酸乙酯;
【小问3详解】
30 g乙酸的物质的量是,46 g乙醇的物质的量,由于二者反应的物质的量的比是1:1,所以反应产生乙酸乙酯要根据不足量的乙酸计算,反应产生的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n(乙酸乙酯)=0.5 mol,其质量m(乙酸乙酯)=0.5 mol×88 g/mol=44 g,实际得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是30.8 g,则该实验中乙酸乙酯的产率是:;
【小问4详解】
根据装置图可知:该装置中使用了温度计,可控制反应温度,能够减少副反应的发生,从而可提高物质的产率。
19. 燃煤火电厂产生的尾气(主要成分为)可以按如下流程脱除或利用。
请回答:
(1)写出途径I中转化成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途径I中的作用是催化剂
B. 途径I中的作用是还原剂
C. 若用氨水代替石灰乳吸收尾气,则可能最终转化成为或
D. 工业制硝酸的第一步是与反应得到
(3)写出途径Ⅱ中与混合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4)下列物质有可能代替途径Ⅱ中的是_________。
A. B. C. D.
(5)经测定可知尾气中,则每生成,消耗_________。
【答案】(1)2SO2+O2+2Ca(OH)2=2CaSO4+2H2O (2)ABC
(3)2CaCO3+4NO+3NaClO2=2Ca(NO3)2+3NaCl+2CO2 (4)AB
(5)0.625
【解析】
【分析】燃煤火电厂产生的尾气(主要成分SO2、NO)通入石灰乳中,SO2和石灰乳反应生成CaSO3,后CaSO3被氧化成CaSO4;Cu+和O2结合生成Cu+(O2)然后和尾气中的NO反应转化成Cu+(NO2),接着Cu+(NO2)和乙烯反应得到Cu+、N2、CO2、H2O;将燃煤火电厂产生的尾气(主要成分SO2、NO)通入CaCO3-NaClO2混合液中,反应得到CO2、CaSO4、Ca(NO3)2以及NaCl;
【小问1详解】
SO2和石灰乳反应生成CaSO3,后CaSO3被氧化成CaSO4,其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Ca(OH)2=2CaSO4+2H2O;
【小问2详解】
由图示可以看出,Cu+反应前后均有,且参加过反应,所以途径Ⅰ中的作用是催化剂,故A正确;
C2H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反应后生成的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了,即途径Ⅰ中的作用是还原剂,故B正确;
用氨水代替石灰乳,也能发生SO2和碱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盐的反应,后亚硫酸盐被氧化成硫酸盐,具体产物由碱和SO2的相对量的多少决定,可能生成或,故C正确;
工业制硝酸的第一步是以氨和空气为原料,用铂铑合金网为催化剂,在氧化炉进行氨催化氧化反应,不是N2与O2反应得到NO,故D错误;
答案为:ABC;
【小问3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反应的产物有CO2、Ca(NO3)2,Ca(NO3)2是NO的氧化产物,所以还有一种化合价降低的还原产物 Na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4NO+3NaClO2=2Ca(NO3)2+3NaCl+2CO2;
【小问4详解】
途径Ⅱ中作用是将NO氧化,所以NaClO和O3能代替NaClO2,所以选AB;
【小问5详解】
尾气中,则每生成反应的SO2和NO都是0.5mol,共失去2.5mol电子,反应中NaClO2生成NaCl,共消耗的物质的量为=0.625mol。
20. 对和进行回收利用是节能减排的重要课题。某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反应:。
(1)①只改变下列某一反应条件时,能使上述反应速率加快的是_______。
A.使用高效催化剂 B. 向容器中充入氩气
C. 降低温度 D. 减小的物质的量
②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原子总数不变
D.每生成的同时消耗
(2)在体积为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反应,测得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反应到达时,_______(填>“<”或“=)。
②内,_______。
③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保留1位小数)。
④a、b、c三点中代表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a点的正反应速率_______(填>、<或=)b点的逆反应速率
⑤“二甲醚酸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A电极为_______(填“正”或“负”)极: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当消耗的二甲醚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
【答案】(1) ①. a ②. bd
(2) ①. > ②. 0.5 ③. 17.9% ④. c ⑤. > ⑥. 负极 ⑦. ⑧. 2.4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a.使用高效催化剂,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a符合题意;
b.向容器中充入氩气,容器体积不变,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b不符合题意;
c.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c不符合题意;
d.减小NO的物质的量,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②a.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是恒量,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反应不一定平衡, a不符合题意;
b.反应达到平衡,各物质浓度不再改变,SO2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b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原子总数是恒量,容器内混合气体原子总数不变,反应不一定平衡,c不符合题意;
d.每生成1mol SO3的同时消耗1mol NO,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d符合题意;
故选bd;
【小问2详解】
①反应到达3min时,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继续减少,反应正向进行,>;
②0~5min内,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减少2.5mol,;
③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由图可得三段式:,CH3OCH3(g)的体积分数等于物质的量分数:;
④c点后各物质浓度不再改变,a、b、c三点中代表达到平衡的是c;a点二氧化碳的浓度大于b点,a点的正反应速率>b点的正反应速率,b点后,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继续减少,反应正向进行,>,所以a点的正反应速率>b点的逆反应速率;
⑤根据图示,氧气得到电子,即B为正极,A为负极,该电极二甲醚失电子生成二氧化碳,电极反应式为,9.2g的二甲醚物质的量为,当消耗的二甲醚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4mol。温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
化学学科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错误的是
A. 石膏- B. 绿矾-FeSO4·7H2O C. 酒精-CH3CH2OH D. 金刚砂-SiO2
2. 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稀释浓硫酸 B.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C. 稀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 镁与稀盐酸反应
3.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的电子式: B. 的结构示意图:
C. 四氯化碳空间填充模型: D. 丙烷的结构简式为:
4. 为了防止钢铁零件生锈,常采用化学处理使钢铁零件表面生成,致密保护层—“发蓝”。化学处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反应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铁做还原剂,被氧化 B. 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 氧化性: D. 反应中每转移3mol电子,生成11.2L
5. 微观粒子在物质世界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下列微粒在给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加入镁粉产生氢气的溶液:Na+、NO、SO、Cl-
B. 常温下pH<7的溶液:Na+、Mg2+、NO、SO
C. 无色透明的溶液:K+、Fe3+、Cl-、OH-
D. 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NH、Al3+、SO、CH3COOH
6. 下列指定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将氯气通入水中:
B. 溶液与少量的溶液混合:
C. 使溴水褪色:
D. 向硫酸酸化的溶液中通入
7. 乙烯基苯甲醇的结构如图,推测其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不正确的是
A 能发生加聚反应 B. 能发生酯化反应
C. 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D. 与足量反应时,该有机物可产生
8.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塑料、纤维和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B. 聚氯乙烯可制成薄膜、软管等,其单体是
C. 与互为同系物
D. 合成顺丁橡胶()的单体是
9. 除去下列气体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方法错误的是
A. CO(CO2):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B. CO2(SO2):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C. Cl2(HCl):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D. CH4(CH2=CH2):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
10. 化学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面食点心加工时加入少量小苏打能使点心松软可口
B. 葡萄酒中添加的微量的作用是杀菌、抗氧化
C. 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
D. 乙烯产量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
11.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X元素的金属性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元素W、X组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B. 原子半径:r(X) > r(Y) > r(Z)
C. 若W、Y同主族,则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D. 若Y为非金属元素,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 > W
12. 已知某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进行一定需要加热或点燃
B. 生成2molAB2(g),放出热量(E1-E2)kJ
C. 1molA2(g)和2molB2(g)的总能量高于2molAB2(g)的能量
D. 该反应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
13. 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经2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以C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速率为v(B)=0.125mol·L-1·min-1 B. 该化学方程式中,x=2
C. 时,的物质的量为 D. 时,的转化率为
1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92 g NO2 和 N2O4 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6NA
B. 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 2NA
C. 常温常压下,14g由 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NA
D. 高温下,0.2 mol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 0.3NA
15. 某氢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电池工作时,电子的流动方向为吸附层a→吸附层b→离子交换膜→吸附层a
B. 吸附层a发生的电极方程式为
C. 该电池的总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 该电池工作时,移向吸附层a电极
16.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溶液中加入足量氯水,再加萃取,层呈橙红色 的还原性强于
B 向乙醇中加入绿豆大小的钠块,有气泡产生 说明乙醇中含有水
C 将分别通入品红的乙醇溶液和品红的水溶液,品红的乙醇溶液不褪色,品红的水溶液慢慢褪色 说明使品红褪色的不是而是与水反应后的产物
D 将用稀硫酸酸化的溶液滴入溶液中,溶液变黄 氧化性:
A. A B. B C. C D. D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
17. 烃A是一种基础化工原料,标准状况下密度为与G互为同系物。H是有芳香味的油状液体。有关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
请回答:
(1)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2)化合物F中所含的官能团是_________(填名称),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过程,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B. H在酸性条件下无法水解
C. 用碳酸钠溶液无法鉴别D、G和H
D. 相同物质的量的B、C、D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量依次减少
(4)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5)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H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种,写出分子中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氢原子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
①能与金属钠反应 ②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18. 乙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查阅资料得到下列数据:
物质 沸点 密度 相对分子质量 水溶性
乙醇 78.0 0.8 46 互溶
乙酸 118.0 1.1 60 可溶
乙酸乙酯 77.5 0.9 88 微溶
乙醚 0.7 74 微溶
浓硫酸 338.0 1.8 98 易溶
无水氯化钙 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
请回答:
(1)实验室常用下图装置来制备乙酸乙酯。
①配制反应混合液时,乙醇、冰醋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顺序是______;浓硫酸对反应有催化作用,但加入的浓硫酸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原因是______。
②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需要在试管加入碎瓷片,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了加碎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
A. 立即补加 B. 冷却后补加 C. 不需补加 D. 重新配料
(2)产品纯化。分液法从试管B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首先向乙酸乙酯中加入无水氯化钙,除去__________(填名称);然后再加入无水硫酸钠除去水,最后进行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3)该实验中用乙酸与乙醇反应,如果实际得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是,则该实验中乙酸乙酯的产率是________。(产率指的是某种生成物的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
(4)另一化学小组设计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铁架台、铁夹、加热装置均已略去)。此装置和上图装置相比的优点是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9. 燃煤火电厂产生的尾气(主要成分为)可以按如下流程脱除或利用。
请回答:
(1)写出途径I中转化成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途径I中的作用是催化剂
B. 途径I中的作用是还原剂
C. 若用氨水代替石灰乳吸收尾气,则可能最终转化成为或
D. 工业制硝酸的第一步是与反应得到
(3)写出途径Ⅱ中与混合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4)下列物质有可能代替途径Ⅱ中的是_________。
A. B. C. D.
(5)经测定可知尾气中,则每生成,消耗_________。
20. 对和进行回收利用是节能减排的重要课题。某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反应:。
(1)①只改变下列某一反应条件时,能使上述反应速率加快的是_______。
A.使用高效催化剂 B. 向容器中充入氩气
C. 降低温度 D. 减小的物质的量
②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原子总数不变
D.每生成的同时消耗
(2)在体积为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反应,测得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反应到达时,_______(填>“<”或“=)。
②内,_______。
③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保留1位小数)。
④a、b、c三点中代表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a点的正反应速率_______(填>、<或=)b点的逆反应速率
⑤“二甲醚酸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A电极为_______(填“正”或“负”)极: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当消耗的二甲醚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