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 虽有嘉肴》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 虽有嘉肴》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23 11:3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选自《学记》(《礼记集解》)
虽有嘉肴教学目标1.能够熟读背诵本文。
2.小组合作,翻译并理解课文内容。
3.当堂训练,积累掌握文中重点词句。
4、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并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资料助读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听读课文,对照自己预习情况注意纠正字音、句读停顿。
2、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及作者的情感
3、齐读课文。
读准字音嘉肴( ) 自强( )

兑命( ) 学学半( )
教学相长( )yáoqiǎngyuèxiào zhǎng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自由诵读  文意疏通 生以圈点、勾画、批注的形式结合课文下注释自由疏通课文,有疑问小组讨论,将组内不能理解的字词勾画出来交由全班讨论。翻译原则: 逐字译文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增添删补小组分工展示下列红色字词及句子翻译(5分钟)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1组)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2组)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组)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4组)
5.故曰:教学相长也。(5组)
6、《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6组)
展示要求:
1、板书迅速,简洁清晰,使用双色笔。
2.非展示同学迅速记忆、整理、总结,准备点评、质疑。
3.小组长搞好分工,安排好组内任务。
点评分工(5分钟)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4组)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5组)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6组)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7组)
5.故曰:教学相长也。(8组)
6、《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9组)
点评要求:
1、脱稿点评,语言简洁,声音宏亮,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和规律方法的总结。
2. 先点评书写规范;然后再补充完善,口头翻译;最后总结规律方法 ,打上分数,满分5分。
3. 所有同学认真倾听记录,整理完善答案,并勇于质疑。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得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反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字词句归纳
完成探究案上相关内容  小组分工展示下列问题(3分钟) 1、文章一开头写“虽有佳肴”有何作用? 2、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3、“教学相长”的结论在前面已经道明,课文最后《兑命》中的一段话是否多余?展示要求:
1、语言简洁清晰。
2.非展示同学迅速记忆、整理、总结,准备点评、质疑。拓展延伸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文章主题文章运用“类比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重视实践,在学和教的实践中“知不足”、“知困”,明事理,出真知,得到进步与发展。脉络梳理虽有佳肴类比引入逐层论证引用作结弗食佳肴,不知其旨弗学至道,不知其善学知不足,教后知困不足自反,知困自强——学学半,此之谓教学能相长
实践出真知 当堂检测及时反馈
拓展提升《礼记·学记》 ①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②民,(以)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注释】 ①第2节选自《学礼》。②君:这里的意思是统治。③念终始:始终想着。
【译文】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尚书.说命》中说:“自始自终想着学习。”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课堂反思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是没掌握的?作业 1.出题内容提示:
文学常识
字的音、形、义
名句默写
课文理解等
选题标准:常用、常考、易错的。
题目数量:5--8分钟作答完毕。
题目样式:题型可以丰富多样,具体样式自定。
要求:做到出题规范。书写认真无误,题干表述清晰明白,标注清楚,卷面整洁。我是基础知识测试官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