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晓雾将歇( )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024 中考文言文专项训练
05《答谢中书书》
(2)夕日欲颓( ) (3)沉鳞竞跃( ) (4)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
(1)答谢中书书 答: 书:
(2)山川之美 山川:
(3)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四时:
(4)晓雾将歇 歇:
(5)夕日欲颓 颓:
(6)沉鳞竞跃 沉鳞:
(7)实是欲界之仙都 欲界: 仙都:
(8)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夕日欲颓 实是欲界之仙都
B.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春冬之时
C.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入则无法家拂士
D.实是欲界之仙都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4.默写。
(1)山川之美, 。高峰入云, 。
(2)两岸石壁, 。 ,四时俱备。
(3)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
(4)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用“ , ”表达了自己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
5.翻译下列句子。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2022·北京门头沟市)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甲】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节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下山二里, 循旧路, 向五老峰。汉阳、五老, 俱庐南面之山, 如两角相向, 而犁头尖界于中, 退于后, 故两峰相望甚近。 自汉阳计之,且三十里。 余始至岭角,望峰顶坦夷,莫详五老面目。及至峰顶,风高水 绝,寂无居者。因遍历五老峰,始知是山之阴, 一冈连属;阳则山从绝顶平剖,列为五枝,凭空下坠者万 仞,外无重冈叠嶂之蔽,际目视野甚宽。然彼此相望,则五峰排列自掩, 一览不能兼收;惟登一峰,则两
旁无底。峰峰各奇不稍让,真雄旷之极观也!
(节选自徐霞客《游庐山日记》)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 俱庐南面之山 天之骄子 不毛之地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一览不能兼收 嫉贤妒能 难能可贵
C.实是欲界之仙都 始知是山之阴 实事求是 物是人非
D. 自康乐以来 则五峰排列自掩 泰然自若 妄自菲薄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甲】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翻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杂乱的鸣叫声。
理解:此句描写动景,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突出了猿、鸟鸣叫声的不和谐。
【乙】自汉阳计之,且三十里。
翻译:从汉阳开始计算路程,将近三十里。
理解:写出了到达五老峰路途遥远,无近路可抄,为下文描写五老峰做铺垫。
(3)甲乙两文都写到了山。甲文中陶弘景通过“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等语句突 出了山① 的特点;而乙文中徐霞客则通过“凭空下坠者万仞”“两旁无底”等语句突出了山② 的特点。甲乙两文分别用“③ ”和“④ ”表达了作者对所写景物的赞美之情。
7.(2019 广西玉林)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峰,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润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
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略无阙处 略无: 一点都没有
B.属引凄异 属引:连续不断
C.五色交辉 五色:指青、黄、白等多种颜色
D. 自康乐以来 康乐:指南朝年号
(2)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太阳或月亮的。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即使是乘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C.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翻译:树木和竹子, 一年四季都保持青翠的颜色。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不再有其他地方能比这里的景色更奇异的了。
(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文语言凝练生动,音韵和谐。【甲】文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乙】文散文的流畅之美和骈文
的整饬之美结合完美。
B.甲文以总分思路构文,先后给人以山壮、水急、趣多、凄清的美感:【乙】文以总分总思路构文,使读
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的印象,突出山川景色的秀美。
C.两文都是写景散文,都做到了情景交融,都直接抒发了对祖国奇山异水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D.两文作者寄情山水, 崇尚自然。山水各异, 其美略同, 古来共谈, 关注和热爱美好山河的情怀千古传流。
8.(2019 海南中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答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
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答(与)谢中书书》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
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小石潭记》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晓雾将歇(hé) B.沉鳞竞跃(yào) C.参差披拂(cī) D.佁然不动(tái)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五色交辉( ) ②四时俱备( ) ③青树翠蔓( ) ④俶尔远逝
( )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实是欲界之仙都。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4)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水,请说说作者笔下的水有何共同特点。2024中考文言文专项训练
05《答谢中书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晓雾将歇( ) (2)夕日欲颓( ) (3)沉鳞竞跃( ) (4)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
【答案】(1)xiǎo(2)tuí(3)yuè(4)yù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解答本题,要牢记汉语拼音的书写法则。平时要注重积累。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答谢中书书 答: 书:
(2)山川之美 山川:
(3)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四时:
(4)晓雾将歇 歇:
(5)夕日欲颓 颓:
(6)沉鳞竞跃 沉鳞:
(7)实是欲界之仙都 欲界: 仙都:
(8)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
【答案】(1)回复/书信 (2)山河(3)四季(4)消散 (5)坠落 (6)指水中潜游的鱼
(7)欲界,没有摆脱世俗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这里指人间。仙都,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8)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
【解析】本题考查字词的翻译。文言文字词的翻译要做到“直译”。平时要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并
识记字词的含义。要注意通假字、 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常见的文言语法。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夕日欲颓
B.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C.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D.实是欲界之仙都
实是欲界之仙都
春冬之时
入则无法家拂士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 A 快要/欲望 B 季节/季节 C 耸入/国内 D 动词,表判断/指
示代词,这个(原因)。故选 B。
4.默写。
(1)山川之美, 。高峰入云, 。
(2)两岸石壁, 。 ,四时俱备。
(3)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
(4)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用“ , ”表达了自己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
得之情。
【答案】(1)古来共谈 清流见底 (2)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3)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4)自康乐以来 为复有能与其奇者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1)—(3)题为直接型默写题,学生根据上下句提示默写即可。(4)题
为理解型默写题,作答时要抓住关键信息来确定答案。
5.翻译下列句子。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案】((1)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
溪流清澈见底。
(2)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 一年四季都有。
(3)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猴、鸟雀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
儿争相跃出水面。
(4)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句子,要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语境原则,将所译句子放到原文中, 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切忌断章取义;二是直译原则,即尽量做到字字落实,要牢记 统编教材推荐的“留、替、调、补、删”五字翻译法,对句中的实词,尤其是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存在
活用现象的词等要准确翻译,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也要翻译到位。
6.(2022·北京门头沟市)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甲】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节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下山二里, 循旧路, 向五老峰。汉阳、五老, 俱庐南面之山, 如两角相向, 而犁头尖界于中, 退于后, 故两峰相望甚近。 自汉阳计之,且三十里。 余始至岭角,望峰顶坦夷,莫详五老面目。及至峰顶,风高水 绝,寂无居者。因遍历五老峰,始知是山之阴, 一冈连属;阳则山从绝顶平剖,列为五枝,凭空下坠者万 仞,外无重冈叠嶂之蔽,际目视野甚宽。然彼此相望,则五峰排列自掩, 一览不能兼收;惟登一峰,则两
旁无底。峰峰各奇不稍让,真雄旷之极观也!
(节选自徐霞客《游庐山日记》)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 俱庐南面之山 天之骄子 不毛之地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一览不能兼收 嫉贤妒能 难能可贵
C.实是欲界之仙都 始知是山之阴 实事求是 物是人非
D. 自康乐以来 则五峰排列自掩 泰然自若 妄自菲薄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 项,均为结构助词,看翻译为“的”; B 项,能够/能够/有才能的人/胜任;
C 项,判断动词/指示代词,这/正确/表存在; D 项,从/相互/自己/自己。故选 A。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甲】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翻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杂乱的鸣叫声。
理解:此句描写动景,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突出了猿、鸟鸣叫声的不和谐。
【乙】自汉阳计之,且三十里。
翻译:从汉阳开始计算路程,将近三十里。
理解:写出了到达五老峰路途遥远,无近路可抄,为下文描写五老峰做铺垫。
【答案】【乙】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和赏析。【甲】句“传来猿、鸟杂乱的鸣叫声 ”翻译有误,“猿鸟乱鸣 ”应 翻译为: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 突出了猿、鸟鸣叫声的不和谐 ”理解有误,这句话由静景转入对动
景的描写,描绘出早上这个特定的时间段的生物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出蓬勃的生命气息。
(3)甲乙两文都写到了山。甲文中陶弘景通过“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等语句突 出了山① 的特点;而乙文中徐霞客则通过“凭空下坠者万仞”“两旁无底”等语句突出了山②
的特点。甲乙两文分别用“③ ”和“④ ”表达了作者对所写景物的赞美之情。
【答案】①美 ②险 ③实是欲界之仙都 ④真雄旷之极观也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首先要能准确翻译相关语句,然后把握能够表达作者感情的 句子。甲文中“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的意思分别为: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 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这些都突出了山的秀美。乙文中“凭空下坠者万仞 ” “ 两旁无底 ”的意思分别为:从空中下坠万仞;而峰两旁似乎无底。这些都突出了山的险峻。“实是欲界
之仙都 ”的意思为:这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真雄旷之极观也”的意思为:真是雄伟宽广的极致景观。
这两句话都表达了作者对所写景物的赞美之情。
参考译文【乙】
下山走了二里路, 沿着旧路, 向五老峰前进。汉阳峰、五老峰, 都是庐山南面的山, 有如两支角相对, 而犁头尖则介于两者中间,退到后面,所以两座山峰相望很近。从汉阳开始计算路程,将近三十里。我刚 到岭角,遥望峰顶很平坦,不详悉五老峰的面目。等到到达峰顶,只见风很猛烈,没有流水,空寂而无人 居住。因游历遍五老峰,才知道这山的北面,一冈相互连属,山的南面,则是从山绝顶平剖,分成五支, 从空中下坠万仞,非常高险,其外没有重冈叠嶂的遮蔽,视野非常宽广。然而五座山峰排列一线,彼此互 相遮掩, 一望不能兼收五峰;只能登上一峰,而峰两旁似乎无底!座座山峰各有奇险景观,相互不稍逊色,
真是雄伟宽广的极致景观!
7.(2019 广西玉林)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峰,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润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
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略无阙处 略无: 一点都没有
B.属引凄异 属引:连续不断
C.五色交辉 五色:指青、黄、白等多种颜色
D. 自康乐以来 康乐:指南朝年号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翻译句子,理解句意然后再解 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ABC.正确;D 有误,句意: 自从南朝的谢灵
运以来。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故选: D。
(2)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太阳或月亮的。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即使是乘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C.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翻译:树木和竹子, 一年四季都保持青翠的颜色。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不再有其他地方能比这里的景色更奇异的了。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
思, 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 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 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运用“留 ”“删 ”
“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
整,达到词达句顺。 ABC.正确; D 有误,此句中重点的词有:复,又。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
之意。奇,指山水之奇异。句意: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故选: D。
(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文语言凝练生动,音韵和谐。【甲】文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乙】文散文的流畅之美和骈文
的整饬之美结合完美。
B.甲文以总分思路构文,先后给人以山壮、水急、趣多、凄清的美感:【乙】文以总分总思路构文,使读
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的印象,突出山川景色的秀美。
C.两文都是写景散文,都做到了情景交融,都直接抒发了对祖国奇山异水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D.两文作者寄情山水, 崇尚自然。山水各异, 其美略同, 古来共谈, 关注和热爱美好山河的情怀千古传流。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 项有误,《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寄给谢征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
BCD.正确。故选: A。
8.(2019 海南中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答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
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答(与)谢中书书》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
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小石潭记》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晓雾将歇(hé) B.沉鳞竞跃(yào) C.参差披拂(cī) D.佁然不动(tái)
【答案】C
【解析】A.“歇 ”应读“xiē ”; B.“跃 ”应读“yuè ”; D.“佁 ”应读“yí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五色交辉( ) ②四时俱备( ) ③青树翠蔓( ) ④俶尔远逝
( )
【答案】①交相辉映 ②四季 ③翠绿的藤蔓(翠绿的茎蔓) ④忽然
【解析】本题考查字词的翻译。文言文字词的翻译要做到“直译”。平时要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并
识记字词的含义。要注意通假字、 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常见的文言语法。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实是欲界之仙都。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答案】①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 (这里确实是人间的仙境。 )②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石潭里的鱼
大约有一百来条)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 思, 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 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 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运用“留 ”“删 ” “调 ”“换 ”“补 ”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 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字词有①: 欲界,没有摆脱世俗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这里指人间;仙都,
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②:可,大约。许,表示约数。
(4)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水,请说说作者笔下的水有何共同特点。
【答案】清澈、透明、纯净
【解析】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甲文中“清流见底 ”和乙文中“水尤清冽 ”“ 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都突出了水的清澈、透明、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