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2课时
童年的水墨画
课前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共同领略了两幅生动传神的童年水墨画,并一起品味了其中蕴含的趣味语言。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第三幅画作,一同探索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雨后林中
当我们追随作者的笔触来到溪边,我们深入体验了乡村孩子垂钓时的那份宁静与乐趣。接着,我们又在江上目睹了一群水乡孩子尽情嬉戏的欢乐场景。那么,假若我们漫步在雨后的林中,又会有哪些新的发现与感受呢?
通过学习上节课的内容,我们了解到,在解读一首小诗时,若其中有些句子显得尤为独特,我们便可以借助一些方法来辅助理解。这些方法包括结合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诗中的上下文内容相联系,以及参考诗中的插图等方式。通过这些方法,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小诗中的独特句子,从而更全面地把握诗歌的内涵。
林 中
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
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
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
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
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品读课文
林中采蘑菇
让我们迫不及待地跟随作者的步伐,一同踏入这片神秘的森林,去体验采蘑菇的乐趣吧。当我们深入林中,眼前展现出了这样的奇妙景象——
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
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
通过拟人的手法,将松树赋予了“刚洗过澡”的形象,使人仿佛能看到那水珠从松针上滑落,感受到松树身上散发出的清爽气息。“一身清清爽爽”不仅描述了松树的外观,更传达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雨后的松树仿佛洗去了尘埃,焕然一新,给人带来一种清新自然的享受。
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
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
“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则进一步展现了雨后的美景。雨珠挂在松针上,如同串串明亮的珍珠,闪烁着晶莹的光芒。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也是对生命活力的赞美。整段文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将雨后的松树展现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清新与宁静。同时,也传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
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这句话,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小蘑菇生动可爱的形象。它们从泥土中探出头来,仿佛戴着一顶斗笠,给人一种俏皮和活泼的感觉。
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
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色彩和意境。将小蘑菇比作山花,不仅描绘了它们的美丽和娇艳,也展现了它们在树下的自然生长状态。这样的比喻既生动又贴切,让人仿佛能够闻到山花的香气,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
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孩子们头上的斗笠宛如雨后林间的蘑菇,这一巧妙的比喻不仅生动地展现了孩子们天真活泼的形象,更深刻地揭示了他们在山里生活的无尽欢乐与趣味。
雨后初霁,小蘑菇纷纷破土而出,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吸引着山里的孩子们上山采摘。他们互相召唤着伙伴,欢声笑语洒满了林间小径。看那些头戴斗笠的孩子们,他们不正像是那些雨后从泥土中冒出的小蘑菇吗?他们的活泼与快乐,与这些小蘑菇的生机勃勃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林画卷。
这首诗中,“清清爽爽”和“明明亮亮”的使用相比“清爽”和“明亮”更为独特。请问叠词“清清爽爽”和“明明亮亮”相较于“清爽”和“明亮”在表达上起到了哪些作用?
小诗巧妙地运用了“清清爽爽”和“明明亮亮”这样的叠词,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使其读起来更加流畅悦耳,还增添了浓厚的童趣,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令人回味无穷。
当我们深入研读一首小诗,遇到其中某些独特或不易理解的句子时,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理解?
当我们深入研读一首小诗,遇到某些独特或不易理解的句子时,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帮助自己更好地领悟其内涵。首先,我们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将诗中的描绘与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相结合,从而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其次,联系上下文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通过分析句子在整首诗中的位置和与其他句子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此外,如果诗中配有插图,我们还可以结合插图来解读句子,因为插图往往能够直观地展示诗中的场景或形象,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诗句的含义。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我们能够更全面地把握小诗的精髓,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方法小结
课文巧妙地利用一系列生动的镜头,定格了乡村儿童生活的几个典型场景:溪边垂钓的静谧、江上戏水的欢乐、林中采蘑菇的探险,这些画面共同描绘出一幅幅令人心驰神往的童年画卷。它们不仅展示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更凸显了那份无法言喻的趣味与纯真,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
说说你在溪边、江上、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溪边》这首诗描述了溪边钓鱼的场景。我想象着一个小孩拿着钓竿安静地坐在溪边。溪水清澈,两岸的垂柳倒映在水中,仿佛溪水都被染成了绿色。一只红蜻蜓静静地停在钓竿上,好像也在欣赏这美丽的风景。突然,鱼儿咬住了鱼钩,挣扎着让水面荡起层层波纹。孩子的影子在溪水中变得模糊,他高兴地提起钓竿,把鱼儿甩向岸边的草地,那里立刻充满了孩子们快乐的笑声。
《江上》这首诗生动地展现了孩子们在江上尽情戏水的欢乐场景。我仿佛看到一群孩子兴高采烈地跃入水中,尽情拍打水花,尽情嬉戏。他们就像一群活泼的鸭子,在水中你推我搡,水花四溅,好不热闹!突然间,一个游泳技术高超的孩子潜入水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过了一会儿,他又从水中冒出,脸上带着调皮的笑容,露出两排整齐洁白的牙齿,引得大家欢笑不已。
《林中》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林中采蘑菇的美好画面。一场雨过后,整个森林变得清清爽爽,明明亮亮,充满了生机。我仿佛看到一群孩子头戴斗笠,兴高采烈地走进雨后的松林。地上,一朵朵小蘑菇如同盛开的山花般娇艳,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他们在林中欢快地穿梭,小心翼翼地采摘着蘑菇,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山溪之畔、江流之上以及茂密的松林间,都是孩子们尽情嬉戏的乐园。这些地方,他们自由自在地玩耍,尽情享受着童年的欢声笑语!童年的生活不仅为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更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因此,让我们以一颗感恩的心,记录下童年的每一个美好瞬间,将这些宝贵的回忆永远珍藏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我们生命中最美的风景。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这首诗描绘了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欢快地唱着歌,歌声在林间回荡的情景。牧童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蝉,于是突然闭口不言,静静地站立着,生怕惊扰了蝉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儿童天真烂漫、好奇心强的性格特点,充满了童趣和生动感。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乡村的场景,篱笆稀稀疏疏,小路深深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但新叶还没有形成树荫。这时,一群儿童急匆匆地追赶着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找不到它了。诗中充满了童真和童趣,表现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活泼可爱。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小孩偷采白莲的情景。他撑着小船,悄悄地采回白莲,却不懂得隐藏自己的踪迹。小船划过水面,将浮萍分开,留下了一道明显的痕迹。诗中展现了孩子的天真无邪和淘气可爱,充满了童趣和幽默感。
二、找到并诵读金波的《我们去看海》这首儿童诗。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溪边》。
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