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课题 二年级《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课型 识字 课时 第一课时
本单元 语文要素 本单元课文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和奇幻色彩,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提供了条件。教学重点是“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培养学生根据词句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或生活体验想象画面的能力。
学习目标 1.通过合作识字我能行活动,完成认识“曾、蒙”等13个字;会写“锋、昨、暖”3个字的任务,形成较强的识字能力。 2.通过读通课文知大意活动,完成朗读诗歌,读出问答的语气的任务,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
学习重点 1.认识“曾、蒙”等13个字;会写“锋、昨、暖”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读出问答的语气。
学习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读出问答的语气,初步感受雷锋形象。
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及时间分配 活动内容 活动规则 活动依据及设计意图
舒缓情绪 听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歌曲舒缓,又与课文主题相关。
一、创设情景,走近雷锋(3分钟) 1.教师简介雷锋事迹,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锋”。3.学生分享雷锋相关资料。 4.指导读好课题 5.读目标: 朗读识生字 读说知大意 激发学生兴趣,产生了解雷锋叔叔的愿望。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8分钟) 活动一 读通课文知大意 要求: 1.小组轮读,相互正音。 2.说一说诗歌有什么特点。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1 2.说出诗歌的特点+1 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三、合作识字(12分钟) 活动二:合作识字我能行 要求: 1.认读带拼音的词语,注意读好后鼻音的字。 2.小组内互相说说记生字的方法。 1.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1 2.巧记生字,有创意 +1 组内合作识记,养成交流习惯,培养合作意识。
四、自读感悟,自主表达(12分钟) 齐读诗歌,思考:雷锋叔叔究竟在哪里?找到他了吗? (引导表达) 2. 自由读诗歌,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为什么而感动。 采用导、读的教学方法,来学习课文。
五、指导书写(5分钟) 利用“看、描、写、比、练”五步法学习书写“昨、暖”2个字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总结出字的异同点。
板书设计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锋 昨 暖
作业设计
读本课生字给父母听
教学反思
年级、课题 二年级《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课型 识字、阅读 课时 第二课时
本单元 语文要素 本单元课文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和奇幻色彩,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提供了条件。教学重点是“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培养学生根据词句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或生活体验想象画面的能力。
学习目标 1.通过走进雷锋活动,完成在文中找出雷锋曾在哪里,雷锋怎样抱着孩子的任务,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 2.通过了解雷锋活动,完成理解“年迈、晶莹”的意思,想画面,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事迹的任务,形成较强的说话能力。
学习重点 1.巩固生字词语,会写“冒、留”等6个字。 2.能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学习难点 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体会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雷锋精神。
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及时间分配 活动内容 活动规则 活动依据及设计意图
一、亮标(1分钟)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巩固识字猜词意 2.读句子想画面 明确学习目标
二、复习字词、再读课文 (5分钟) 1.选择喜欢的方式练习读词语。 2.自由读课文,回忆主要内容。 复习巩固
三、学习1.2小节,感悟雷锋精神(10分钟) 活动一 走进雷锋 活动要求: 1.自由读一、二小节,思考雷锋叔叔曾在哪里?理解词语“泥泞”,想象画面。 2.想象雷锋是怎样抱着孩子? 1.正确朗读,读出问答语气+1 2.正确回答雷锋叔叔曾在哪里+1 3.大胆想象画面,表达清楚+1 抓住重点词语,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进一步感悟雷锋精神。
四、学习3.4.5小节,感悟雷锋精神(16分钟) 活动二 了解雷锋 活动要求: 1.自由朗读三、四、五小节,思考雷锋叔叔曾在哪里?理解词语“年迈、晶莹”。 2.想象周围环境,雷锋怎样背着年迈的大娘? 3.我们又在什么地方遇见了雷锋?他在帮助谁?怎么帮? 结合提示,想想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1.回答雷锋叔叔曾在哪里+1 2.正确理解词语意思+1 3.大胆想象画面,表达清楚+1 利用活动一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抓住重点词语,进一步感悟雷锋精神。
指导书写(8分钟) 利用“看、描、写、比、练”五步法学习书写“冒、留、弯、背、洒、温” 6个字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总结出字的异同点。
当堂训练 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找身边的雷锋,练写诗句。
板书设计
冒着 抱着 泥泞 雷锋叔叔, 你在哪里 背着 踏着 荆棘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活雷锋
作业设计
将雷锋叔叔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