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一中2022级第一次阶段性诊断测试
生物试题
一、单选(每题3分,共60分)
1. 地球上瑰丽的生命画卷在常人看来千姿百态。但是在生物学家的眼中,它们却是富有层次的生命系统。下列能体现生命系统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是( )
①肝脏②血液③神经细胞④蓝细菌⑤细胞内各种化合物⑥病毒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羊⑧某草原上的全部荷斯坦奶牛⑨一片森林⑩某农田中的所有生物
A. 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B. ⑤②①④⑦⑩⑨
C. ③②①④⑦⑧⑩⑨
D. ③②①④⑧⑩⑨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详解】①肝脏属于器官层次;
②血液属于组织层次;
③神经元属于细胞层次;
④蓝细菌属于细胞层次和个体层次;
⑤细胞内各种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⑥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的层次;
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羊包括多种类型的羊,但又不包括所有生物,故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层次;
⑧某草原上的全部荷斯坦奶牛属于种群层次;
⑨一片森林属于生态系统层次;
⑩某农田中的所有生物属于群落层次。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综上所述,能体现生命系统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是③②①④⑧⑩⑨,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 脊髓灰质炎病毒已被科学家人工合成。该人工合成病毒能够引发小鼠脊髓灰质炎,但其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人工合成病毒的结构和功能与天然病毒的完全相同
B. 该人工合成病毒和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无细胞核
C. 该人工合成病毒和真核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D. 该人工合成病毒、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含有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结构简单,一般只有蛋白质和核酸,不能进行细胞呼吸,只能在宿主细胞中增殖。
【详解】A、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多,据此可推测二者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差异,A错误;
BC、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进行细胞呼吸,只能在宿主细胞中增殖,BC错误;
D、人工合成病毒、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含有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D。
3. 下列有关“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实例及结论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观察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单个细胞就能完成相应的生命活动
B. 人的生殖和发育→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长和发育建立在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基础上
C. 缩手反射→反射等神经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的参与
D. 病毒无细胞结构,可单独完成相应的生命活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细胞中进行生活。
【详解】A、草履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以细胞结构为基础,说明单细胞生物利用单个细胞就能完成相应的生命活动,A正确;
B、人是多细胞动物,其生命活动是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的,其生长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基础上的,B正确;
C、缩手反射需多种细胞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说明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仍然离不开细胞,C正确;
D、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不能单独完成相应的生命活动,D错误。
故选D。
4. 2012年12月1日是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其主题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关于艾滋病病毒(HI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HIV能在经高压蒸汽灭菌的培养基上增殖
B. HIV是一种原核生物,以寄生的方式生活
C. HIV不参与构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D. HIV体内存在DNA和RNA两种核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A、HIV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上增殖,A错误;
B、HIV是一种病毒,不是原核生物,B错误;
C、HIV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可参与构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正确;
D、HIV体内只存在RNA一种核酸,D错误。
故选C。
5. 在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下列所述科学家与其研究成果不相符的是( )
A.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是动植物的构成单位
B. 耐格里发现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C. 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对细胞学说进行了补充
D. 列文虎克观察红细胞、细菌等,并命名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施莱登和施旺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而提出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动植物构成单位,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
【详解】A、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动植物构成单位,A正确;
B、耐格里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发现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B正确;
C、魏尔肖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修正和补充,C正确;
D、列文虎克观察红细胞、细菌等,但命名细胞的为罗伯特虎克,D错误。
故选D。
6. 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未涉及到病毒
B. 将人类对生物体的研究带进了分子领域
C. 揭示了细胞统一性,但没有肯定细胞之间的差异性
D. 所有的细胞必定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后人根据他们分别于1838年和1839年发表的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并加以修正,综合为以下要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详解】A、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所以细胞学说未涉及到病毒,A正确;
B、细胞学说使生物学的研究随之由器官、组织水平进入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B错误;
C、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但未肯定细胞之间的差异性,C正确;
D、细胞学说提出来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因此所有的细胞必定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D正确。
故选B。
7. 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核细胞具有染色体,真核细胞也具有染色体
B. 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 原核细胞中没有核糖体,真核细胞中含有核糖体
D. 原核细胞DNA与真核细胞DNA的存在形式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前者的DNA主要存在于拟核中,后者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详解】A、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具体体现,原核细胞没有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其DNA没有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A错误;
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根本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正确;
C、原核细胞中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 C错误;
D、原核细胞的DNA分子是裸露的环状,而真核细胞的DNA分子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中,D错误。
故选B。
8. 下图所示的四个方框代表蓝细菌、新冠病毒、水绵和酵母菌,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阴影部分可能包含( )
A. 核糖体 B. 染色体
C. DNA D. RNA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题图中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水绵属于真核生物,它们都是细胞生物;新冠病毒属于病毒,无细胞结构;阴影部分代表它们共有的结构或物质。
【详解】AB、新冠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含核糖体和染色体(蓝细菌也不含染色体)等结构,AB错误;
C、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不含DNA,C错误;
D、据图分析,图示阴影部分是新冠病毒和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共同点,上述生物共有的成分是RNA,D正确;
故选D。
9. 下列为两种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蓝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 发菜、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衣藻等都属于蓝细菌
C. 蓝细菌没有细胞壁,水稻叶肉细胞有细胞壁
D. 以上两种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及动、植物,(有真正的细胞核)。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细菌、细菌、放线菌、乳酸菌、硝化细菌、支原体。(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
【详解】A、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
B、发菜、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等都属于蓝细菌,是原核生物,而衣藻属于真核生物,B错误;
C、蓝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有细胞壁,C错误;
D、图中两种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D正确。
故选D。
10. 对下列图示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B. 若需放大观察图②中的c细胞,则只需向左方移动装片即可
C. 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D. 若图④是在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下观察的,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视野中可检测到分生组织细胞数为4个
【答案】D
【解析】
【分析】1、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故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就是顺时针流动。
2、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详解】A、由图1观察可知,a、b表示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距离越近放大倍数越大,则b的放大倍数大于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是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变大,A错误;
B、c细胞位于视野的左方,若需放大观察图②中的c细胞,则需要先将玻片向左方移动,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再换上高倍物镜,调节光圈增加视野亮度,转动细准焦螺旋使视野变清晰,B错误;
C、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视野中看到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与实际细胞质流动方向相同,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C错误;
D、若图④是在显微镜下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放大倍数为原来的4倍,则视野中可检测到分生组织细胞数为64÷42=4个,D正确。
故选D。
11. 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 普通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实质是放大细胞面积的倍数
B. 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为了避免压碎载玻片应先提升镜筒
C.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D. 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低倍物镜下找到清晰的物像→移动装片,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应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物像清晰。
2.显微镜下观察的物像是倒像,物像与标本的关系是上下倒、左右倒,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3.物像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的长度和宽度,物像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反之亦然。
【详解】A、普通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实质是放大细胞长宽的倍数,A错误;
B、从低倍镜换高倍镜直接转动转换器,不应提升镜筒,B错误;
C、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的过程应该是找、移、转、调,C错误;
D、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高,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高,放大倍数越高物镜距离载玻片越近,所以放大倍数最大的组合是②③⑤,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是一道实验操作题,形成清晰物像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之间的关系,只有记清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12. 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 1、3号试管内都呈蓝色,5号试管无色
B. 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C. 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D. 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
【答案】D
【解析】
【详解】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 蒸馏水,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组成成分是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铜离子呈现蓝色,因此1、3、5号试管中均呈蓝色;2、4号试管加入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发芽的小麦种子中淀粉水解形成了麦芽糖,麦芽糖是还原糖,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4号出现砖红色,2号试管室温条件下不出现砖红色,6号试管加入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因为小麦种子含有蛋白质,加入双缩脲试剂会呈现紫色反应。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1、3、5试管中只有蒸馏水,斐林试剂是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混合物,生成了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因此1、3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后呈蓝色,5试管加入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由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组成,因此,5号试管加入双缩脲试剂呈蓝色,A错误;甲组实验没有水浴加热,2号试管无砖红色出现,乙组实验有水浴加热,4号试管出现砖红色,B错误;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中含有蛋白质,6号试管加入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C错误;由C、B选项分析可知,D正确。
点睛:本题易错点是忽视注意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组成成分是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铜离子呈现蓝色,即试管内若没有鉴定试剂与鉴定物的反应,试管只要加入了这两种鉴定试剂也会出现蓝色。
13. 下列有关糖类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几丁质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
B. 葡萄糖是细胞内重要的能源物质
C. 发芽小麦种子中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果糖
D. 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
【答案】C
【解析】
【分析】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常见的二糖有麦芽糖、蔗糖和乳糖,常见的多糖有纤维素、淀粉、糖原等。
【详解】A、几丁质是一种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和真菌的细胞壁中,A正确;
B、葡萄糖是一种单糖,是细胞内重要的能源物质,B正确;
C、发芽小麦种子中的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而非果糖,C错误;
D、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D正确。
故选C。
14. 若“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
②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含有淀粉和麦芽糖
③上述关于糖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而糖原是动物特有的糖
④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
A. ①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在生物体中将淀粉分解最终合成糖原,可以看出是在动物体内完成的。
【详解】①该生物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应是动物,糖原是动物特有的多糖,①正确;
②因为有糖原的存在,此生物不可能是植物,②错误;
③此过程可以发生在动物体内,如动物吃进含淀粉的食物,将其水解为麦芽糖,进一步水解为葡萄糖被吸收、利用,③错误;
④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它们都是由多个葡萄糖连接而成,麦芽糖属于二糖,由两分子葡萄糖连接而成,④正确。
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5.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蓝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为自养生物,后者为异养生物
B.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生物体结构多样性
C. 脂肪、磷脂、固醇都属于脂质,且都是储能物质
D. 胆固醇是人体细胞膜的重要成分,高脂血症可能与胆固醇偏高有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1.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细菌、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A、蓝细菌为原核生物,变形虫为真核生物,二者结构上根本区别为是否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A错误;
B、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没有体现生物体结构的多样性,B错误;
C、脂肪、磷脂、固醇都属于脂质,不都是储能物质,其中脂肪是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C错误;
D、胆固醇是人体细胞膜和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胆固醇偏高可能会引起高脂血症,D正确。
故选D。
16. 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类重要的有机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多糖和脂肪都是由单体连接而成的大分子
B. 组成糖类和脂质的化学元素均只有C、H、O
C. 所有的多糖都是生物体的储能物质
D. 人体中的胆固醇可参与血脂的运输
【答案】D
【解析】
【分析】糖类一般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脂质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由C、H、O元素组成,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
【详解】A、脂肪是小分子,没有单体,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A错误;
B、糖类的元素组成一般是C、H、O,脂质是一类化合物,其中脂肪、固醇类的元素组成是C、H、O,磷脂还含有N、P,B错误;
C、多糖主要有淀粉、糖原和纤维素,其中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之一,不是生物体的储能物质,C错误;
D、人体中的胆固醇可参与血脂的运输,胆固醇也是动物细胞膜的构成成分,D正确。
故选D。
17. 有关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只能折叠成一种空间结构
B. 数量相同的5种氨基酸可以组成不同的多肽链
C. 将鸡蛋清溶于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会造成其生物活性的丧失
D. 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等无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
蛋白质的多样性和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
【详解】A、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可能会折叠成多种空间结构,此时功能也不相同,A错误;
B、数量相同的5种氨基酸可以因为排列顺序的不同组成不同的多肽链,B正确;
C、盐析不会使蛋白质变性,C错误;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时生物活性也会降低或丧失,D错误。
故选C。
18. 某蛋白质由n条肽链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a,如果该蛋白质分子含有的氨基酸个数为c个,则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
A. [a+18(c-n)]/c B. [a-18(c-n)]/c
C. [c-18(c-n)]/a D. [c+18(c-n)]/a
【答案】A
【解析】
【分析】一般在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m条肽链的过程中,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则合成的蛋白质的分子质量=an-18(n-m)。
【详解】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X。根据题意可知,该蛋白质分子含有的氨基酸个数为c个,并由n条肽链组成,说明蛋白质在合成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数=c-n个,则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X×c-18(c-n),由此可以计算:X= [a+18(c-n)]/c。A正确。
故选A。
19. 经测定,某多肽分子式是C21HXOYN4S2,其中含有一个二硫键(—S—S—)。二硫键的形成过程:—SH+—SH→—S—S—+2H。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O2N)、天冬氨酸(C4H7O2N)、丙氨酸(C3H7O2N)、亮氨酸(C6H13O2N)、半胱氨酸(C3H7O2NS)。下列有关该多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多肽形成过程需要5个氨基酸参与
B. 该多肽中的H原子数和O原子数分别是30和8
C. 该多肽在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
D. 该多肽水解的产物是半胱氨酸、苯丙氨酸和亮氨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在苯丙氨酸(C9H11O2N)、天冬氨酸(C4H7O4N)、丙氨酸(C3H7O2N)、亮氨酸(C6H13O2N)、半胱氨酸(C3H7O2NS)中,每分子均含1个N原子、只有半胱氨酸含有1个S原子,若分子式是C21HxOyN4S2的多肽为以上几种氨基酸中的几种合成的,根据N原子数量可知,该多肽由4个氨基酸组成;根据S原子可知该多肽中含有2个半胱氨酸;根据C原子守恒,半胱氨酸含有3个C,所以另两个氨基酸共含有C原子个数为21-3×2=15个,可知为苯丙氨酸和亮氨酸。
【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组成该多肽的氨基酸都只有1个N原子,说明分子式为C21HxOyN4S2的多肽含有4个氨基酸,故形成过程需要 4 个氨基酸参与,A错误;
B、由A选项分析可知,该多肽是四肽,根据S原子可知该多肽中含有2个半胱氨酸,根据C原子守恒,半胱氨酸含有3个C,所以另两个氨基酸共含有C原子个数为21-3×2=15个,可知为苯丙氨酸和亮氨酸,故该多肽中H原子数=2×7+11+13-3×2-2=30个、O原子数=2×2+2+2-3=5个,B错误;
C、由A选项分析可知,该多肽是四肽,则该多肽在核糖体上形成时的脱水数为3个,另外由于形成一个二硫键失去二分子氢,所以该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3×18+2=56,C错误;
D、由B选项分析可知,该多肽是由2分子半胱氨酸、1分子苯丙氨酸和1分子亮氨酸组成,故水解后产生的氨基酸分别是半胱氨酸、苯丙氨酸和亮氨酸,D正确。
故选D。
20. 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同蛋白质分子的化学元素种类相同
B. 有些蛋白质能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性激素
C. 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使蛋白质的结构变得伸展、松散
D. 若氨基酸的种类、数目相同,则合成的蛋白质的功能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四种,有的蛋白质还含有S等元素。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以及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并不稳定,会随温度的升高发生改变,并且空间结构一旦发生不可逆的改变,便会失去生物学活性。蛋白质具有调节、运输、催化、免疫等功能,与蛋白质的结构密切相关。
【详解】A、不同蛋白质分子的化学元素种类不一定相同,如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元素,抗体则不含铁元素,A错误;
B、有些蛋白质能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但性激素不属于蛋白质,B错误;
C、高温可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导致蛋白质变性,使蛋白质的结构变得伸展、松散,C正确;
D、若氨基酸的种类、数目相同,但合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一定相同,导致合成的蛋白质的功能不一定相同,D错误。
故选C。
二、不定项(每题3分,共15分)
21.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无机盐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 微量元素在细胞中含量很少,但对细胞有重要作用
C. 同一细胞鲜重和干重的化合物及元素含量均有差异
D. 细胞中的元素大多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答案】AD
【解析】
【分析】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3)细胞的鲜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是O、C、H、N,干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是C、O、N、H,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质和核酸,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干重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体现在: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存在,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体现在: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界的含量和在无机自然界的含量差异很大。
【详解】A、无机盐的作用是参与细胞的结构,它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维持生物体的代谢活动,维持生物体内的酸碱平衡,维持细胞的渗透压。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错误;
B、微量元素在细胞中的含量很少,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成分,B正确;
C、细胞鲜重化合物含量最多的水,干重化合物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细胞元素鲜重含量最多的是氧,干重含量最多的是碳,C正确;
D、细胞中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D错误。
故选AD。
22. ①②③④为四类生物的部分特征:①仅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②具有核糖体和叶绿素,但没有形成叶绿体;③出现染色体和各种细胞器;④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下列对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含④的生物都是自养生物
B. 肯定属于原核生物的是②和④
C. 流感病毒最可能属于①
D. 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是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①仅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的生物是病毒;②具有核糖体和叶绿素,但没有形成叶绿体的生物为原核生物,比如蓝细菌;③出现染色体和各种细胞器的生物是真核生物;④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的生物是细菌。
【详解】A、④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的生物是细菌,细菌中既有自养型,也有异养型,因此含④的生物不一定是自养生物,A错误;
B、原核生物为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没有染色体,没有叶绿体等复杂的细胞器,①仅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的生物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②含有叶绿体,不是原核生物,③含有染色体和各种细胞器,不是原核生物,④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的生物是细菌,细菌是原核生物,故肯定属于原核生物的是②和④,B正确;
C、①仅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的生物是病毒,因此流感病毒最可能属于①,C正确;
D、③出现染色体和各种细胞器的生物是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D正确。
故选A。
23. 如下图1是细胞中3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A、B化合物共有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a
B. 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则A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图2中的b
C. 脂肪的组成元素为C、H、O,与糖类相比,其氢元素的比例较高
D. 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B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P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中含量最多物质是水,其次是蛋白质;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依次是O、C、H、N,干重含量最多的元素依次是C、O、N、H。
【详解】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A、B化合物分别是水(由H和O组成)、蛋白质(组成元素为C、O、N、H),图2细胞鲜重中a、b、c分别是O、C、H。所以A、B共有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a,即氧元素,A正确;
B、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含量扇形图,则A为蛋白质,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图2的b,即碳元素,B正确;
C、脂肪的组成元素为C、H、O,与糖类相比,其碳和氢元素的比例较高,而氧元素的含量低,C正确;
D、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B化合物为蛋白质,蛋白质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有的含有S、Fe等,D错误。
故选D。
24. 生活中生物常识无处不在,下列认识不正确是( )
A. 脂类物质都会使人发胖,最好不要摄入
B.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所以主食应该是富含糖类的粮食制品
C. 无糖八宝粥不添加蔗糖添加木糖醇,所以不含糖类
D. 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应该及时补充
【答案】ACD
【解析】
【分析】脂类物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对人体有利;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无糖八宝粥不添加蔗糖,但含有淀粉,属于糖类;人体每天需要量最多的是糖类,所以主食应该是粮食制品。
【详解】A、脂类物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对人体有利,可适当摄入,A错误,
B、人体每天需要量最多的是糖类,所以主食应该是富含糖类的粮食制品,B正确;
C、无糖八宝粥不添加蔗糖,但含有淀粉,属于糖类,C错误;
D、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D错误。
故选ACD。
25. 催产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的九肽类激素,具有催产及使乳腺排乳的作用。下图为催产素结构简式(图中三个字母代表不同氨基酸种类)。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催产素中含有九个肽键
B. 催产素彻底水解后共得到8种氨基酸
C. 催产素彻底水解需要九个水
D. 形成催产素的过程中相对分子量减少了146
【答案】B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由图可知,催产素含有9个氨基酸,其中有两个Cys通过二硫键相连,所以含有8种氨基酸;两个氨基酸之间的化学键有9个,其中8个是肽键,1个是二硫键。
【详解】A、由图分析可知催产素环状结构是由二硫键形成的,其为链状九肽,共有8个肽键,A错误;
B、由图可知,催产素含有9个8种氨基酸,因此催产素彻底水解后共得到8种氨基酸,B正确;
C、由于催产素中含有8个肽键,因此催产素彻底水解需要8个水,C错误;
D、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催产素过程脱去的水分子数目是8,1个二硫键脱去2个H,因此相对分子量减少8×18+2=146,D正确。
故选BD。
二、填空(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25分)
26. 有几位同学利用花生和豆浆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问题:
(1)图1为花生叶中脂肪鉴定的实验操作示意图。所用鉴定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还需滴加50%的酒精,其作用是______;显微镜下可见脂肪呈______色。
(2)图2为鉴定豆浆中蛋白质的实验操作示意图。所滴加试剂B的名称是______,试管中将会呈现______色。为什么试剂B不能过量?______
(3)煮沸的豆浆冷却后与______(试剂名称)______(能/否)反应呈紫色。
【答案】(1) ①. 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 ②. 洗去浮色 ③. 橘黄(红色)
(2) ①. CuSO4溶液 ②. 紫 ③. 防止过量的铜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掩盖反应产生的紫色
(3) ①. 双缩脲试剂 ②. 能
【解析】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
【小问1详解】
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50%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
【小问2详解】
蛋白质的鉴定需要用双缩脲试剂,两者反应呈紫色,双缩脲试剂包括A液和B液,故所滴加试剂B的名称是CuSO4溶液,试管中将会呈现紫色。当CuSO4过量时,铜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掩盖反应产生的紫色,所以B液不能过量,一般使用4滴左右。
【小问3详解】
煮沸的豆浆蛋白质变性,但肽键不断,所以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27. 蛋白质内切酶作用于肽链内部特定区域,若蛋白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C9H11NO2)两侧的肽键,蛋白酶2作用于赖氨酸(C6H14N2O2)氨基端构成的肽键,某四十九肽经酶1和酶2作用后的情况如图。
(1)短肽A、B、C比四十九肽的氧原子数减少_____个,氢原子数目减少_____个。
(2)在该四十九肽中,苯丙氨酸存在于第_____号位上,而第_____号位为赖氨酸。
【答案】(1) ①. 1 ②. 23
(2) ①. 17、31、32 ②. 22、23、49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示是某四十九肽经酶l和酶2作用后的情况,其中酶作用于苯丙氨酸(C9H11NO2)两侧的肽键,经酶l处理后,形成1-16、18-30、33-49三个片段,说明第17、31和32位为苯丙氨酸;酶2作用于赖氨酸(C6H14N2O2)氨基端的肽键,经酶2处理后,形成1-21、23-48两个片段,说明第22和49位为赖氨酸。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蛋白酶l作用于苯丙氨酸两侧的肽键后,形成的短肽A、B、C中,肽键减少了5个,相当于增加了5个水分子,即增加了5个氧原子、10个氢原子,而苯丙氨酸减少了3个,即减少了6个氧原子、33个氢原子,所以短肽A、B、C比四十九肽的氧原子数少1个,氢原子数少了23个。
【小问2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在该四十九肽中,苯丙氨酸存在于第17、31、32号位上,赖氨酸位于第22、23、49号位上。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蛋白质的合成的知识,正确辨析图中的相关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前提,要求学生掌握其中的相关计算,能运用其规律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芜湖一中2022级第一次阶段性诊断测试
生物试题
一、单选(每题3分,共60分)
1. 地球上瑰丽的生命画卷在常人看来千姿百态。但是在生物学家的眼中,它们却是富有层次的生命系统。下列能体现生命系统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是( )
①肝脏②血液③神经细胞④蓝细菌⑤细胞内各种化合物⑥病毒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羊⑧某草原上的全部荷斯坦奶牛⑨一片森林⑩某农田中的所有生物
A. 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B. ⑤②①④⑦⑩⑨
C. ③②①④⑦⑧⑩⑨
D. ③②①④⑧⑩⑨
2. 脊髓灰质炎病毒已被科学家人工合成。该人工合成病毒能够引发小鼠脊髓灰质炎,但其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人工合成病毒的结构和功能与天然病毒的完全相同
B. 该人工合成病毒和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无细胞核
C. 该人工合成病毒和真核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D. 该人工合成病毒、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含有遗传物质
3. 下列有关“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实例及结论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观察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单个细胞就能完成相应的生命活动
B. 人的生殖和发育→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长和发育建立在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基础上
C. 缩手反射→反射等神经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的参与
D. 病毒无细胞结构,可单独完成相应生命活动
4. 2012年12月1日是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其主题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关于艾滋病病毒(HI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HIV能在经高压蒸汽灭菌的培养基上增殖
B. HIV是一种原核生物,以寄生的方式生活
C. HIV不参与构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D. HIV体内存在DNA和RNA两种核酸
5. 在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下列所述科学家与其研究成果不相符的是( )
A.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是动植物的构成单位
B. 耐格里发现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C. 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对细胞学说进行了补充
D. 列文虎克观察红细胞、细菌等,并命名细胞
6. 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未涉及到病毒
B. 将人类对生物体的研究带进了分子领域
C. 揭示了细胞统一性,但没有肯定细胞之间的差异性
D. 所有的细胞必定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
7. 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核细胞具有染色体,真核细胞也具有染色体
B. 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 原核细胞中没有核糖体,真核细胞中含有核糖体
D. 原核细胞DNA与真核细胞DNA的存在形式相同
8. 下图所示的四个方框代表蓝细菌、新冠病毒、水绵和酵母菌,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阴影部分可能包含( )
A. 核糖体 B. 染色体
C. DNA D. RNA
9. 下列为两种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蓝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 发菜、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衣藻等都属于蓝细菌
C. 蓝细菌没有细胞壁,水稻叶肉细胞有细胞壁
D. 以上两种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
10. 对下列图示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B. 若需放大观察图②中的c细胞,则只需向左方移动装片即可
C. 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D. 若图④是在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下观察的,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视野中可检测到分生组织细胞数为4个
11. 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 普通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实质是放大细胞面积的倍数
B. 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为了避免压碎载玻片应先提升镜筒
C.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D. 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12. 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 1、3号试管内都呈蓝色,5号试管无色
B. 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C. 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D. 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
13. 下列有关糖类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几丁质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
B. 葡萄糖是细胞内重要能源物质
C. 发芽小麦种子中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果糖
D. 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
14. 若“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
②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含有淀粉和麦芽糖
③上述关于糖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而糖原是动物特有的糖
④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
A. ①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
15.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蓝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为自养生物,后者为异养生物
B.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生物体结构多样性
C. 脂肪、磷脂、固醇都属于脂质,且都是储能物质
D. 胆固醇是人体细胞膜的重要成分,高脂血症可能与胆固醇偏高有关
16. 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类重要的有机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多糖和脂肪都是由单体连接而成的大分子
B. 组成糖类和脂质的化学元素均只有C、H、O
C. 所有的多糖都是生物体的储能物质
D. 人体中的胆固醇可参与血脂的运输
17. 有关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只能折叠成一种空间结构
B. 数量相同的5种氨基酸可以组成不同的多肽链
C. 将鸡蛋清溶于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会造成其生物活性的丧失
D. 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等无关
18. 某蛋白质由n条肽链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a,如果该蛋白质分子含有的氨基酸个数为c个,则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
A. [a+18(c-n)]/c B. [a-18(c-n)]/c
C. [c-18(c-n)]/a D. [c+18(c-n)]/a
19. 经测定,某多肽分子式是C21HXOYN4S2,其中含有一个二硫键(—S—S—)。二硫键的形成过程:—SH+—SH→—S—S—+2H。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O2N)、天冬氨酸(C4H7O2N)、丙氨酸(C3H7O2N)、亮氨酸(C6H13O2N)、半胱氨酸(C3H7O2NS)。下列有关该多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多肽形成过程需要5个氨基酸参与
B. 该多肽中的H原子数和O原子数分别是30和8
C. 该多肽在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
D. 该多肽水解的产物是半胱氨酸、苯丙氨酸和亮氨酸
20. 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同蛋白质分子的化学元素种类相同
B. 有些蛋白质能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性激素
C. 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使蛋白质的结构变得伸展、松散
D. 若氨基酸的种类、数目相同,则合成的蛋白质的功能相同
二、不定项(每题3分,共15分)
21.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和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
A. 无机盐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 微量元素在细胞中含量很少,但对细胞有重要作用
C. 同一细胞鲜重和干重的化合物及元素含量均有差异
D. 细胞中的元素大多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22. ①②③④为四类生物的部分特征:①仅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②具有核糖体和叶绿素,但没有形成叶绿体;③出现染色体和各种细胞器;④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下列对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含④的生物都是自养生物
B. 肯定属于原核生物的是②和④
C. 流感病毒最可能属于①
D. 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是③
23. 如下图1是细胞中3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A、B化合物共有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a
B. 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则A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图2中的b
C. 脂肪的组成元素为C、H、O,与糖类相比,其氢元素的比例较高
D. 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B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P
24. 生活中生物常识无处不在,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脂类物质都会使人发胖,最好不要摄入
B. 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所以主食应该是富含糖类的粮食制品
C. 无糖八宝粥不添加蔗糖添加木糖醇,所以不含糖类
D. 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应该及时补充
25. 催产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的九肽类激素,具有催产及使乳腺排乳的作用。下图为催产素结构简式(图中三个字母代表不同氨基酸种类)。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催产素中含有九个肽键
B. 催产素彻底水解后共得到8种氨基酸
C. 催产素彻底水解需要九个水
D. 形成催产素的过程中相对分子量减少了146
二、填空(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25分)
26. 有几位同学利用花生和豆浆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问题:
(1)图1为花生叶中脂肪鉴定的实验操作示意图。所用鉴定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还需滴加50%的酒精,其作用是______;显微镜下可见脂肪呈______色。
(2)图2为鉴定豆浆中蛋白质的实验操作示意图。所滴加试剂B的名称是______,试管中将会呈现______色。为什么试剂B不能过量?______
(3)煮沸的豆浆冷却后与______(试剂名称)______(能/否)反应呈紫色。
27. 蛋白质内切酶作用于肽链内部特定区域,若蛋白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C9H11NO2)两侧肽键,蛋白酶2作用于赖氨酸(C6H14N2O2)氨基端构成的肽键,某四十九肽经酶1和酶2作用后的情况如图。
(1)短肽A、B、C比四十九肽的氧原子数减少_____个,氢原子数目减少_____个。
(2)在该四十九肽中,苯丙氨酸存在于第_____号位上,而第_____号位为赖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