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选考)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选考)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4-16 08:27:36

文档简介

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选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l:35.5 S:32 H:1 C:12 O:16 N:14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传统文化及工艺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我们应该弘扬与尊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孔雀石颜料的主要成分为碱
B. 明代《菽园杂记》中对海水提取食盐有如下记载:烧草为灰,布在摊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侯晒结浮白,扫而复淋。上述涉及的“灰”为纯净物
C.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先生于1943年创立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该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先析出了晶体
D.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描述的是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2. 氮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与过量反应可直接生成
B. 用浓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C. 氧化为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反应
D.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稀溶液,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不变蓝,则原溶液中不含
3. 下列现象或事实中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 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B. 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C. 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D. 二氧化硫和H2S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过量SO2与“84”消毒液反应:ClO-+H2O+SO2=HSO+HClO
B. 将SO2通入Ba(NO3)2溶液中:SO2+H2O+Ba2+=BaSO3↓+2H+
C. 向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Fe+NO+4H+=Fe3++NO↑+2H2O
D. 用氨水吸收少量SO2:2NH3·H2O+SO2=2NH+SO+H2O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几个
①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则铁与硫反应生成硫化铁
②氨气催化氧化制备硝酸属于氮的固定
③保存氢氟酸可用玻璃瓶,但不能用玻璃塞
④氨易液化,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用作制冷剂
⑤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⑥硅酸钠的水溶液可以用作黏合剂和防火剂
A. 3 B. 4 C. 5 D. 6
6. 下列装置进行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 用图1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B. 用图2装置可演示NO的喷泉实验
C. 用图3装置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SO2
D. 用图4装置检验铁粉与水蒸气反应产生的H2
7. 关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下列说法正确是
A. 氮化硅陶瓷、光导纤维、石英玻璃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 硅酸盐中Si和O构成了硅氧四面体,每个Si结合2个O,每个O与4个Si相结合
C. 石英、计算机芯片、水晶、玛瑙主要成分都是SiO2
D. 钾长石(K2Al2Si6O16)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K2O·Al2O3·6SiO2
8. 下列离子检验正确的是
A. 待测液中滴加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待测液含CO
B. 待测液中先滴加氯化钡,再滴加稀盐酸。出现白色沉淀且不消失,待测液含SO
C.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酒精灯灼烧,焰色为黄色。待测液有Na+无K+
D. 待测液中滴加硝酸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待测液有Cl-
9.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描绘了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缕缕光束美景,产生这种美景本质原因是
A. 水边夜色本身就很美 B. 颗粒直径约为的小水滴分散在空气中
C. 光线是一种胶体 D. 烟雾是一种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10. 下列关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11.2L水中含有0.5 NA个水分子
B. 常温常压下,2.24L NO2 和 CO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2 NA
C. 常温常压下,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有的原子数为0.1NA
D. 常温常压下,2L 0.5 mol/L K2SO4溶液中阳离子数为NA
11. 用NaOH溶液清洗试管壁上的硫,发生反应S+NaOH→Na2SO3+Na2S+H2O(未配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生成的Na2SO3和Na2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 也可以用CS2清洗试管壁上的硫
C. 该反应中硫单质既做氧化剂也做还原剂
D. 氧化产物是Na2SO3
12. X、Y、Z、R、T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Y与Z能形成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Y与T同主族。五种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 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T<Y B. Z2Y和Z2Y2的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T<R D. 由Y、Z、T三种元素组成的盐不止一种
13. 根据下列离子方程式判断,,,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B.
C. D.
14.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澄清透明的溶液中:、、、
B. 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
C. 可以与铁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中:、、、;
D. 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
15.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装置
选项 A B C D
目的 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I2 实验室制取氨气 排水法收集NO 实验室制取氯气
A. A B. B C. C D. D
16. 已知甲、乙、丙、丁是中学化学中四种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甲和丁可能是
①N2和O2 ②C12和Fe ③C和O2④SO2和NaOH溶液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二、非选择题
17. I.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进行分类,可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变化。
现有下列九种物质:
①HCl气体 ②固体Cu ③乙醇 ④三氧化硫 ⑤熔融NaCl ⑥AlCl3固体 ⑦NH4Cl溶液 ⑧NaHCO3固体 ⑨硫酸钡固体。按照不同依据对其进行分类:
(1)所给状态能导电的是_______(填序号)。
(2)属于酸式盐的物质为________(填序号),其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
(3)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
(4)属于酸的物质是______(填序号),其电子式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
II.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桥梁:
(5)40.5g某金属氯化物MCl2中含0.6molCl-,则该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6)标准状况下,与34g的H2S气体含相同H原子数的CH4的体积为_________。
(7)在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CO和CO2.其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
18. 人体必需的一些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情况如下:
(1)碳、氢、氧、氮是人体内的主要元素。碳有多种同位素,其中考古时用于测定文物年代的是___________。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剂,电子式为___________。
(2)钠离子和氯离子可以帮助我们维持机体的电解质平衡。常温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可以得到一种漂白液,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铁、铬、锰在人体内含量微乎其微,但对维持内分泌平衡和身体基础代谢有重要作用。向少量酸性H2O2溶液中加入FeSO4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前四周期同族元素的某种性质X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若a、b、c表示氧族元素,则X表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
B. 若a、b、c表示卤族元素,则X表示对应简单离子的还原性
C. 若a、b、c表示第IA族元素,则X表示对应离子的氧化性
D. 若a、b、c表示第IIA族元素,则X表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19.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I.硅在地壳中含量较高,硅及其化合物的开发由来已久,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玻璃是常用的硅酸盐材料,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材料有_______
(2)①H2Mg3Fe4Si4O17:_______
②H4Mg3Si2O9:_______
Ⅱ.我国空气质量预报内容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悬浮颗粒物等三种大气污染物的浓度。
(3)与氮氧化物有关的全球或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有 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酸雨    b.沙尘暴    c.光化学烟雾    d.白色污染
(4)酸雨是指pH<5.6的降水,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就可以减少酸雨的危害,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为避免硝酸生产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对环境的破坏作用。通常用以下两种方法处理。
①纯碱溶液吸收法。写出用纯碱溶液处理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氨催化转化法。写出用将NO还原为无害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0. 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实验装置(部分加热装置已省略)探究SO2与Mg的反应及SO2的某些性质。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1)A中盛装铜片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A装置中产生的SO2可能混有少量的,B装置中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填写序号)
a.NaOH溶液    b.浓硫酸     c.饱和溶液
(2)类比分析、模型认知与证据推理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从物质分类上分析,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从化合价态角度分析,SO2和CO2都具有 _______ (填具体的化学性质)。
(3)实验小组查阅相关资料整理出硫及其部分化合物的性质:①S单质难溶于水、非氧化性的酸溶液,微溶于酒精、易溶于;②MgS在冷水中易水解生成、、热水中易水解生成、;③是一种具有特殊臭味的气体。
实验1:取少量装置C的剩余固体样品加入稀盐酸,样品部分溶解,有黄色固体剩余,并伴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实验小组结合实验1现象,认为剩余固体中一定有S单质、MgO和MgS,MgS产生的原因点燃是:2Mg+SO22MgO+S;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并对实验1产生气体的组成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气体为H2
猜想2:气体为H2S
猜想3:气体为H2、H2S的混合气体
写出实验1中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由实验1现象可知_______不成立(填“猜想1”、或“猜想2”、或“猜想3”);
实验2:取少量装置C的剩余固体样品加入热水溶解、过滤,并往洗涤过后的滤渣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由实验2现象可知_______ 不成立(填“猜想1”、或“猜想2”、或“猜想3”)。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选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l:35.5 S:32 H:1 C:12 O:16 N:14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传统文化及工艺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我们应该弘扬与尊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孔雀石颜料的主要成分为碱
B. 明代《菽园杂记》中对海水提取食盐有如下记载:烧草为灰,布在摊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侯晒结浮白,扫而复淋。上述涉及的“灰”为纯净物
C.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先生于1943年创立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该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先析出了晶体
D.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描述的是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为碱式盐,不是碱,故A错误;
B.草木灰为混合物,故B错误;
C.侯氏制碱法是将CO2、NH3通入饱和NaCl溶液中,发生以下反应: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H4Cl+NaHCO3↓,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故有NaHCO3的晶体析出,该工艺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故C正确;
D.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涉及到萃取的操作,没有生成新物质,为物理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故D错误。
答案选C。
2. 氮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与过量反应可直接生成
B. 用浓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C. 氧化为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反应
D.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稀溶液,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不变蓝,则原溶液中不含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与过量在高温或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故A错误;
B.用浓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是因为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从而隔绝了空气,故B错误;
C.的催化氧化生成,该反应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反应,故C正确;
D.反应后的溶液没有加热且使用稀NaOH溶液,因此不能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含有,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3. 下列现象或事实中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 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B. 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C. 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D. 二氧化硫和H2S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答案】C
【解析】
【详解】A.浓硝酸和氯水见光分解,所以用棕色试剂瓶保存,A不符题意;
B.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都会被空气氧化,B不符题意;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二者在空气中浓度都变低,但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C符题意;
D.二氧化硫和H2S都具有还原性,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不符题意;
故选C。
4.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过量SO2与“84”消毒液反应:ClO-+H2O+SO2=HSO+HClO
B. 将SO2通入Ba(NO3)2溶液中:SO2+H2O+Ba2+=BaSO3↓+2H+
C. 向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Fe+NO+4H+=Fe3++NO↑+2H2O
D. 用氨水吸收少量SO2:2NH3·H2O+SO2=2NH+SO+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量SO2与“84”消毒液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H2O+SO2=2H++Cl-+,故A错误;
B.硝酸根离子在酸性环境中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SO2,所以将SO2通入Ba(NO3)2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O2+2H2O+Ba2++2=BaSO4↓+2+2NO↑+4H+,故B错误;
C.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将铁氧化成Fe3+,过量的铁和生成的铁离子继续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所以向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NO+8H+=3Fe2++2NO↑+4H2O,故C错误;
D.用氨水吸收少量SO2,碱过量生成亚硫酸铵,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H3·H2O+SO2=2NH+SO+H2O,故D正确;
故答案:D。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几个
①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则铁与硫反应生成硫化铁
②氨气催化氧化制备硝酸属于氮的固定
③保存氢氟酸可用玻璃瓶,但不能用玻璃塞
④氨易液化,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用作制冷剂
⑤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⑥硅酸钠的水溶液可以用作黏合剂和防火剂
A. 3 B. 4 C. 5 D. 6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但铁与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铁,故错误;②氨气催化氧化制备硝酸不属于氮的固定,氮的固定是指氮气的固定而不是氮元素固定,故错误;③保存氢氟酸不可用玻璃瓶,也不能用玻璃塞,故错误;④氨易液化,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用作制冷剂,正确;⑤制作光导纤维的是二氧化硅,故错误;⑥硅酸钠的水溶液可以用作黏合剂和防火剂,正确;上述表述共有4个是错误的,故选B。
6. 下列装置进行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 用图1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B. 用图2装置可演示NO的喷泉实验
C. 用图3装置除去CO2气体中混有少量SO2
D. 用图4装置检验铁粉与水蒸气反应产生的H2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中为向上排空气法,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应采取向下排空气法,则图中氨气的收集方法不合理,故A错误;
B.NO不溶于水,则不能演示NO的喷泉实验,故B错误;
C.CO2气体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所以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故C错误;
D.氢气是可燃性气体,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淡蓝色火焰,所以图4装置可以检验铁粉与水蒸气反应产生的H2,故D正确;
故选D选项。
7. 关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氮化硅陶瓷、光导纤维、石英玻璃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 硅酸盐中Si和O构成了硅氧四面体,每个Si结合2个O,每个O与4个Si相结合
C. 石英、计算机芯片、水晶、玛瑙主要成分都是SiO2
D. 钾长石(K2Al2Si6O16)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K2O·Al2O3·6SiO2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氮化硅陶瓷和光导纤维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石英玻璃不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错误;
B.硅酸盐中Si和O构成了硅氧四面体,每个Si结合4个O,每个O与2个Si相结合,故B错误;
C.石英、水晶、玛瑙主要成分都是SiO2,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Si,故C错误;
D.钾长石是硅酸盐,可以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K2O Al2O3 6SiO2,故D正确;
故选D。
8. 下列离子检验正确的是
A. 待测液中滴加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待测液含CO
B. 待测液中先滴加氯化钡,再滴加稀盐酸。出现白色沉淀且不消失,待测液含SO
C.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酒精灯灼烧,焰色为黄色。待测液有Na+无K+
D. 待测液中滴加硝酸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待测液有Cl-
【答案】D
【解析】
【详解】A.溶液中含有碳酸氢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氢根离子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A错误;
B.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不确定有SO存在,也可能是Ag+,B错误;
C.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实验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反应为紫色,没有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不确定是否含有钾离子,C错误;
D.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待测液有Cl-,D正确;
故选D。
9.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描绘了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缕缕光束美景,产生这种美景本质原因是
A. 水边夜色本身就很美 B. 颗粒直径约为的小水滴分散在空气中
C. 光线是一种胶体 D. 烟雾是一种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薄雾是胶体,而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约为1nm~100nm,所描绘的景色,其本质原因是颗粒直径约为1nm~100nm的小水滴分散在空气中,产生了丁达尔效应,从而形成了缥缈的美景。答案B。
10. 下列关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11.2L水中含有0.5 NA个水分子
B. 常温常压下,2.24L NO2 和 CO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2 NA
C. 常温常压下,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有的原子数为0.1NA
D. 常温常压下,2L 0.5 mol/L K2SO4溶液中阳离子数为NA
【答案】C
【解析】
【分析】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常温常压下,2.24L气体的物质的量不是0.1mol;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氧元素的质量为1.6g,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6g÷16g/mol=0.1mol; K2SO4溶液中阳离子有K+、H+。
【详解】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11.2L水的物质的量不是0.5mol,故A错误;常温常压下,2.24LNO2 和 C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是0.1mol,所含有的氧原子数不是0.2 NA,故B错误;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氧元素的质量为1.6g,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6g÷16g/mol=0.1mol,所含有的原子数为0.1NA,故C正确;K2SO4溶液中阳离子有K+,2L 0.5 mol/L K2SO4溶液中K+数为2NA,故D错误。
11. 用NaOH溶液清洗试管壁上的硫,发生反应S+NaOH→Na2SO3+Na2S+H2O(未配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生成的Na2SO3和Na2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 也可以用CS2清洗试管壁上的硫
C. 该反应中硫单质既做氧化剂也做还原剂
D. 氧化产物是Na2SO3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3S+6NaOH=Na2SO3+2Na2S+3H2O,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根据配平的方程式得到生成的Na2SO3和Na2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A错误;
B.S易溶于二硫化碳,所以也可以用CS2清洗试管壁上的硫,B正确;
C.S既升高又降低,故S在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C正确;
D.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是+4,是0价S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结果,所以Na2SO3是氧化产物,D正确;
故选D。
12. X、Y、Z、R、T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Y与Z能形成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Y与T同主族。五种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 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T<Y B. Z2Y和Z2Y2的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T<R D. 由Y、Z、T三种元素组成的盐不止一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并且由图知X、R、Y、Z、T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R是C元素,又因为X原子序数与原子半径都小于R,所以X是H元素,Y原子序数大于R,但是原子半径小于R,说明Y是第2周期,则Z与T是第三周期元素,Y与Z能形成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则Z是Na元素,Y是O元素,Y与T同主族,则T是S元素。
【详解】A.得电子能力O>S,所以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T<Y,A正确;
B.和的阴、阳离子个数比都是1∶2,B正确;
C.得电子能力S>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T>R,C错误;
D.可以组成与等盐,D正确;
故选C。
13. 根据下列离子方程式判断,,,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详解】①,MnO中Mn元素化合价由+7价变化为+2价,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氯气是氧化产物,氧化性MnO >Cl2;
②Cl2中氯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化为-1价,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Fe3+是氧化产物,氧化性Cl2>Fe3+;
③反应中Fe3+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化为+2价做氧化剂,氧化产物是Cu2+,氧化性Fe3+>Cu2+;
所以氧化性,答案选B。
14.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澄清透明的溶液中:、、、
B. 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
C. 可以与铁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中:、、、;
D. 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
【答案】A
【解析】
【详解】A.Fe2+、Ba2+、、Cl-相互间不反应,在澄清透明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A项符合题意;
B.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呈碱性,含大量OH-,与OH-反应生成NH3 H2O而不能大量存在,B项不符合题意;
C.可以与Fe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呈酸性,含大量H+,与H+反应生成H2O和CO2而不能大量存在,C项不符合题意;
D.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呈酸性,含大量H+,与H+反应生成H2O和CO2而不能大量存在,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15.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装置
选项 A B C D
目的 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I2 实验室制取氨气 排水法收集NO 实验室制取氯气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因为酒精与水互溶,所以不能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I2,A错误;
B.实验室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氨气,B正确;
C.排水法收集NO时,导管应该短进长出,C错误;
D.实验室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取氯气,缺少酒精灯,D错误;
故选B。
16. 已知甲、乙、丙、丁是中学化学中四种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甲和丁可能是
①N2和O2 ②C12和Fe ③C和O2④SO2和NaOH溶液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从图可知,甲与丁反应生成乙,乙进一步与丁反应生成丙,丙又能与甲生成乙,此为与量或反应条件等有关的物质转化关系,可结合每组物质的性质进行逐个分析。
【详解】①若甲和丁为N2和O2,N2和O2在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NO,NO与O2反应生成NO2,但NO2无法与N2反应生成NO,转化关系错误;
②若甲和丁Cl2和Fe,氯气和铁点燃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铁溶液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溶液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转化关系正确;
③若甲和丁为C和O2,氧气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转化关系正确;
④若甲和丁为SO2和NaOH溶液,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亚硫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转化关系正确;
所以符合题意的是②③④;
答案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二、非选择题
17. I.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进行分类,可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变化。
现有下列九种物质:
①HCl气体 ②固体Cu ③乙醇 ④三氧化硫 ⑤熔融NaCl ⑥AlCl3固体 ⑦NH4Cl溶液 ⑧NaHCO3固体 ⑨硫酸钡固体。按照不同的依据对其进行分类:
(1)所给状态能导电的是_______(填序号)。
(2)属于酸式盐的物质为________(填序号),其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
(3)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
(4)属于酸的物质是______(填序号),其电子式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
II.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桥梁:
(5)40.5g某金属氯化物MCl2中含0.6molCl-,则该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6)标准状况下,与34g的H2S气体含相同H原子数的CH4的体积为_________。
(7)在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CO和CO2.其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
【答案】(1)②⑤⑦;
(2) ①. ⑧; ②. NaHCO3=Na++HCO;
(3)①③④⑥; (4) ①. ①; ②. ;
(5)135g/mol;
(6)11.2L; (7)11:7。
【解析】
【小问1详解】
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离子的物质可导电,上述物质中,②Cu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⑤熔融NaCl、⑦NH4Cl溶液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均可导电;
【小问2详解】
属于酸式盐的物质为⑧NaHCO3固体,其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
【小问3详解】
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①HCl气体 ③乙醇 ④三氧化硫 ⑥AlCl3固体
【小问4详解】
属于酸的物质是①HCl气体;其电子式的形成过程
【小问5详解】
40.5g某金属氯化物MCl2中含0.6molCl-,MCl2的物质的量为0.3mol,则该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135g/mol;
【小问6详解】
标准状况下,34g的H2S气体含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2mol,则CH4的物质的量为0.5mol;CH4的体积为0.5mol×22.4L/mol=11.2L;
【小问7详解】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CO和CO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44:28═11:7,体积之比为物质的量之比11:7。
18. 人体必需的一些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情况如下:
(1)碳、氢、氧、氮是人体内的主要元素。碳有多种同位素,其中考古时用于测定文物年代的是___________。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剂,电子式为___________。
(2)钠离子和氯离子可以帮助我们维持机体的电解质平衡。常温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可以得到一种漂白液,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铁、铬、锰在人体内含量微乎其微,但对维持内分泌平衡和身体基础代谢有重要作用。向少量酸性H2O2溶液中加入FeSO4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前四周期同族元素的某种性质X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若a、b、c表示氧族元素,则X表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
B. 若a、b、c表示卤族元素,则X表示对应简单离子的还原性
C. 若a、b、c表示第IA族元素,则X表示对应离子的氧化性
D. 若a、b、c表示第IIA族元素,则X表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答案】(1) ①. ②.
(2)
(3) (4)BD
【解析】
【小问1详解】
碳有多种同位素,其中考古时用于测定文物年代的是,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剂,电子式为;
【小问2详解】
Cl2通入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问3详解】
H2O2具有氧化性,向少量酸性H2O2溶液中加入FeSO4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氧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增加,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A错误;卤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增加,对应简单离子的还原性增强,B正确;第IA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增加,对应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减弱,C错误;第IIA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增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增强,D正确;故选BD。
19.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I.硅在地壳中的含量较高,硅及其化合物的开发由来已久,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玻璃是常用的硅酸盐材料,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材料有_______
(2)①H2Mg3Fe4Si4O17:_______
②H4Mg3Si2O9:_______
Ⅱ.我国空气质量预报内容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悬浮颗粒物等三种大气污染物的浓度。
(3)与氮氧化物有关的全球或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有 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酸雨    b.沙尘暴    c.光化学烟雾    d.白色污染
(4)酸雨是指pH<5.6的降水,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就可以减少酸雨的危害,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为避免硝酸生产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对环境的破坏作用。通常用以下两种方法处理。
①纯碱溶液吸收法。写出用纯碱溶液处理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氨催化转化法。写出用将NO还原为无害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1)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
(2) ①. 3MgO·2FeO·Fe2O3·4SiO2·H2O ②. 3MgO·2SiO2·2H2O
(3)ac (4)
(5) ①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制造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
【小问2详解】
硅酸盐由盐的书写改写为氧化物的形式:一般方法归纳为: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水,(xMO nSiO2 mH2O),注意:①氧化物之间以“”隔开;②系数配置出现的分数应化为整数;③金属氧化物在前(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在后,若同一元素有变价,那么低价在前,高价在后,H2O一般写在最后:①H2Mg3Fe4Si4O17:3MgO·2FeO·Fe2O3·4SiO2·H2O;
②H4Mg3Si2O9:3MgO·2SiO2·2H2O;
【小问3详解】
与氮氧化物有关的全球或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有酸雨和光化学烟雾,选ac;
【小问4详解】
酸雨是指pH<5.6的降水,主要是由人为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成的,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就可以减少酸雨的危害,发生反应;
【小问5详解】
①纯碱溶液吸收法,由于纯碱溶液呈碱性,根据NO2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用纯碱溶液即Na2CO3溶液处理NO2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用NH3将NO还原为无害物质即N2和水,根据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原则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 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实验装置(部分加热装置已省略)探究SO2与Mg的反应及SO2的某些性质。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1)A中盛装铜片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A装置中产生的SO2可能混有少量的,B装置中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填写序号)
a.NaOH溶液    b.浓硫酸     c.饱和溶液
(2)类比分析、模型认知与证据推理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从物质分类上分析,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从化合价态角度分析,SO2和CO2都具有 _______ (填具体的化学性质)。
(3)实验小组查阅相关资料整理出硫及其部分化合物的性质:①S单质难溶于水、非氧化性的酸溶液,微溶于酒精、易溶于;②MgS在冷水中易水解生成、、热水中易水解生成、;③是一种具有特殊臭味的气体。
实验1:取少量装置C的剩余固体样品加入稀盐酸,样品部分溶解,有黄色固体剩余,并伴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实验小组结合实验1现象,认为剩余固体中一定有S单质、MgO和MgS,MgS产生的原因点燃是:2Mg+SO22MgO+S;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并对实验1产生气体的组成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气体为H2
猜想2:气体为H2S
猜想3:气体为H2、H2S的混合气体
写出实验1中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由实验1现象可知_______不成立(填“猜想1”、或“猜想2”、或“猜想3”);
实验2:取少量装置C的剩余固体样品加入热水溶解、过滤,并往洗涤过后的滤渣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由实验2现象可知_______ 不成立(填“猜想1”、或“猜想2”、或“猜想3”)。
【答案】(1) ①. 圆底烧瓶 ②. bc
(2)氧化性 (3) ①. ②. MgS+2HCl=MgCl2+H2S↑ ③. 猜想1 ④. 猜想3
【解析】
【分析】A装置中铜与浓硫酸加热反应,制备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中可能会有少量的三氧化硫,B装置除去二氧化硫中的三氧化硫,二氧化硫进入C装置与镁反应,D装置中的碱石灰用于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和生成的有毒气体。
【小问1详解】
由仪器的构造可知,其名称为圆底烧瓶;
a.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均属于酸性氧化物,都能和NaOH溶液反应,故a错误;
b.浓硫酸能溶解三氧化硫,不溶解二氧化硫,也不和二氧化硫反应,故b正确;
c.硫酸酸性强于亚硫酸,饱和溶液能吸收三氧化硫生成二氧化硫,同时不与二氧化硫反应,故c正确;
故答案为:bc;
【小问2详解】
SO2中S元素化合价为+4价,CO2中C元素化合价为+4价,+4价为硫元素的中间价、碳元素的最高价,所以从化合价态角度分析,SO2和CO2都具有氧化性;
【小问3详解】
MgS产生的原因是二氧化硫与Mg反应生成MgO和S,生成的S与Mg反应得到MgS,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1中取少量装置C的剩余固体样品加入稀盐酸,样品部分溶解,有黄色固体剩余,并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气体为硫化氢,是MgS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其化学方程式为MgS+2HCl=MgCl2+H2S↑,而氢气没有气味,所以猜想1不成立;实验2中取少量装置C的剩余固体样品加入热水溶解、过滤,并往洗涤后的滤渣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剩余固体中没有Mg,因此不会生成氢气,所以固体中只有MgS,生成的气体为硫化氢,故猜想3错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