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区域可持续发展: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
2.通过案例探究,了解并掌握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整治的过程。
【重点难点】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过程
【自主学习】
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概况
1、田纳西河:全长1600千米,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上 的河流。
2、流域概况:
(1)位于美国的 部。
(2)流域内降水丰富,加上 ,因此 丰富。
(3)该流域内还蕴藏着丰富的 、 、 等矿产资源。
二、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过程
1、 综合开发治理前: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落后; 条件差;由于滥发森林, 严重,导致田纳西河经常发生洪水泛滥,造成 、田园荒芜,人口外流。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当时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
2、综合开发治理: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始终以 资源和 资源的治理为基础,以工业、农业、城镇和生态环境为目标,建立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治理协调系统。
3、综合开发治理后: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地区转变为工农业发达、环境优美的地区。
【合作学习】
结合课本中的图2—2—4和图2—2—5,说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内的地势变化情况,分析该区域应该如何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自然资源。
【展示提升】小组选代表发表见解
【当堂达标】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诺克斯维尔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流域内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
2.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
确的是( )
A.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
B.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
C.工业以高能耗的机电、塑胶等工业为骨干
D.农业以发展温室蔬菜生产为主
3.有关对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措施中,不利于提高水质的是 ( )
A.建设抽水蓄能电站 B.防治水污染 C.保护水源涵养林 D.改善库区生态环境
4.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因地制宜的利用土地资源,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当地实际的是( )
A.坡地多的地方以种植果树、蔬菜为主 B.平原集中种植玉米、棉花、大豆等
C.电厂附近,利用余热,发展温室蔬菜生产
D.由于大力发展种植业,近年来产值已超过畜牧业
5.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1)~(2)题。
材料一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矿产等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
材料二 19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强度加大(见下图),致使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到20世纪30年代初,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只及美国平均水平的45%。
(1)根据材料一,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田纳西河流域属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B. 田纳西河流域地形起伏大,水能资源丰富
C.田纳西河流域水系发达,支流众多,但由于地形起伏大,大部分不能通航
D.田纳西河流域矿产资源贫乏
(2)分析材料二,简要说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本节收获】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试着总结一下吧!
2.2区域可持续发展: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阅读文本资料,知道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和利用的过程。?
结合田纳西河流域成功开发的具体案例,指出我国河流流域今后开发的方向。?
【重点难点】
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
【自主学习】
三、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措施
1、从 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
(1)以田纳西河干流为重点,实行 ,通过修建众多大坝,控制河流径流量的变化,从而减少了洪涝灾害。
(2)在兴建防洪设施的同时,注意兼顾 ,建成了连接各水库和河道的巨大 ,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减轻了社会的就业压力。
2、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
(1)在农业方面:
坡地较多的地区,就以栽培 、种植 为主;平原地区则集中种植 、 、 等作物;在发电厂附近:可利用电厂余热,发展 生产。
(2)在林业方面:
发展林业,对于平衡生态、美化环境、 、改善气候、解决劳动力就业、稳
定 等方面都也重要作用。
(3)畜牧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近年来的产值已经超过了 。
(4)由于修建了的大量的水库, 发展有了很好的基础。
3、利用廉价水电,发展 工业。
4、把保护环境与开发 相结合,促进 的发展。
四、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经验的启示
中国江河众多,但水利、水电开发利用程度 ,许多水利工程没有从 的角度去考虑。
【合作学习】
右图为长江流域图,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我国长江流域的开发和治理与田纳西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提示:从流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分析)
【展示提升】小组选代表发表见解
【当堂达标】
以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位于田纳西州)和田纳西大学为基地的田纳西技术走廊是美国的一个高技术中心。总部设在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美国投放到日本广岛、长崎的原子弹就是在此研制的。回答1~3题。
1.19世纪后期对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造成的后果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期的棉花种植,造成土地退化 B.由于人口较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
C.矿山开采,植被破坏,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 D.炼铜工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2.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C.便利的航运条件 D.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3.由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经验得到的启示是( )
①我国也设置了与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一样的独立机构
②我国江河众多,水力、水电开发利用程度比较高
③我国许多水利工程没有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给进一步实现流域多目标开发和促进流域经济综合发展造成了障碍 ④对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部分经验我们可以直接借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梯级开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修建大坝,调节了径流量,改善了通航条件,利于航运发展
B.大坝的建设,调节了径流量,有利于枯水期的发电
C.大坝的建设,有利于雨季蓄洪,使流域内防洪标准达到千年一遇
D.梯级开发、水库的修建、流域内环境的改善,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下图为“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
A.发电 B.防洪 C.养殖 D.梯级开发
(2)田纳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 )
①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圈点荒漠化
②矿山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
③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一酸雨污染
④氟氯烃化合物大量使用—臭氧层空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知识扩展】
一、流域开发的分析方法
1.基础:了解该流域的地理条件
2.原则: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整体性、综合开发注重环保,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核心
3.流域可供开发的资源 4.流域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5.流域开发模式
二、流域开发模式
以水资源为主的开发模式(☆五水:水电、水利、水运、水产、水土保持)
(2)环境整治开发模式 上游:修水库,发展林业、使调洪调蓄与开发水资源相结合 中游:设置滞洪区和建设分洪工程 下游:修筑和加固堤坝,疏浚河道
(3)流域综合开发模式:以流域中生态环境效益为目标,充分合理开发流域内的各种自然资源,同时兼顾河流的整治。
【本节收获】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试着总结一下吧!
4
年级 班级 小组 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