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案例,能够描述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相互影响的关系。
2.通过分析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掌握人类对矿产资源、水资源及生物资源的不同利用。
【重点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分析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主学习】
一、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矿产资源的开采——以山西煤炭资源为例?
(1)开采条件:煤炭资源极为丰富,全国有 的产量和1/2以上的出口量来自山西省。?
(2)影响?
①有利:加快全省 进程、促进 建设、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 进程和农村小康建设
②不利: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地下水漏失等问题。
2.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1)大型工程:中国的 、引滦入津;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的 ;澳大利亚的
(2)影响:(对调入区而言)?
①增加水源,扩大水域,缓解 缺水;有利于净化污水和空气,补偿调节 水量。?
②利于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循环,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 。?
③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充足的 。?
(3)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工程?
①原因:北部 ,萨克拉门托河等水量丰沛;南部 ,水资源短缺,而需水量较大
②影响:不仅缓解了南部缺水地区城市和工农业用水需求,使其成为 生产出口基地和美国石油、电子和军事等尖端新兴工业中心,而且产生了水力发电、 、航运、养殖、 等综合效益。
3.生物资源利用?
(1)负面影响:森林的过度砍伐,直接导致 。
(2)正面影响:?
①使农产品产量有了大幅提高,提高了饲养的 。?
②灌溉、施肥、塑料大棚等使土地的 大幅度增加。
【合作学习】
1.人类开发矿产资源对区域环境影响的利与弊。
2.结合课本25——26页的阅读知识讨论:水电与火电相比具有什么优点??
【展示提升】小组选代表发表见解
【当堂达标】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加利福尼亚州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属于( )
A.西水东调 B.南水北调
C.东水西调 D.北水南调
2.洛杉矶所处的农业带是( )
A.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B.小麦和林牧业区
C.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D.亚热带作物区
3.影响上题所述农业带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光热 B.水源 C.土壤 D.地形
4.煤炭资源开采对区域地理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有( ) 扰动地表,造成水土流失
②采矿易导致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
③排放的废渣占据大量土地,同时还污染大气、水和土壤 ④阻碍了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读“下列两地区图”,回答5~6题。
5.两水域附近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 )
A.淡水资源 B.渔业资源
C.石油、天然气 D.煤炭、铁矿
6.该自然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若不慎会导致当地( ) A.水体富营养化 B.水体放射性污染
C.外来物种入侵 D.附近水域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7.读“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西省很多地区都能够建设露天煤矿的原因是 。
(2)露天煤矿建设易对自然环境产生哪些危害?
(3)图中复垦区对环境的改善将会起到哪些作用?
【本节收获】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试着总结一下吧!
1.3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案例,能够描述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相互影响的关系。?
2.联系生活实例,说明产业转移对移出地、移入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并能分析产业移入地承接产业转移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重点难点】
结合实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主学习】
2、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产业转移: 。
2.产业结构?
(1)劳动力及形态变化
产业 劳动力变化 产业结构形态 经济发展水平
第一产业 逐渐 低级 ↓[]高级 低 ↓[][] 高[]
第二产业[] 先增后降
第三产业 稳步
(2)地区差异?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 ,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
3.产业转移?
(1)原因:区域之间 存在差异。?
(2)过程:?
(3)部门: 、 密集型产业。
【合作学习】
根据图1—3—9列出的提示点,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将要点填入课本29页相应位置。
【展示提升】小组选代表发表见解
【当堂达标】
1.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在三大产业间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第一产业逐渐减少,第二产业逐渐增加,第三产业相对稳定
B.第一产业逐渐减少,第二产业先增后降,第三产业稳步增加
C.第一产业逐渐增加,第二产业逐渐增加,第三产业逐渐减少
D.第一产业逐渐减少,第二产业逐渐减少,第三产业逐渐增加
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异较大,目前相对发达的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这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从而实现苏南与苏北的双赢共振。结合苏南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回答2~3题。
投资地区 招商门槛 土地价格 平均工资 环保门槛
苏南某市 5000万元 100万元左右 3000元左右 要求高
苏北某市 1000万元 20万元左右 1000元左右 要求较低
2.苏南地区开始“腾笼换鸟”,被“逼走”的产业所具有的特点是( )
A.劳动力需求量大 B.生产规模大 C.技术含量高 D.环境污染较轻
3.江苏省内部出现的这种产业转移,对苏北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工业部门的地域转移是和结构升级相联系的。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4~6题。
4.如果图中三条曲线表示同一工业部门,则最可能是( )
A. 石油化工工业 B.航天工业
C.电视机装配工业 D.制糖工业
5.该工业的地域转移,按照先后顺序依次是( )
A.日本—美国—中国 B.中国—日本—美国
C.美国—日本—中国 D.日本—中国—美国
6.该工业迁入我国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迁出地环境优美 B.迁出地资源丰富
C.迁入地市场潜力大 D.迁入地劳动力素质高
【知识扩展】
产业转移的影响。?
(1)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可使发达地区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条件,也使不发达地区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2)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产业移出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但也会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引起失业人口增加。产业移入区会加重环境污染,但能够增加就业机会,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图示产业转移?
①区域内产业转移?
②区域间产业转移?
【本节收获】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试着总结一下吧!
4
年级 班级 小组 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