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联系中国水土流失概况,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水土流失的概念。
2.结合黄土高原的范围和地形图,描述该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说明当地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重点难点】
水土流失的概念,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
【自主学习】
一、区域可持续发展?
1.包括的内容:环境、经济和 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其中 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2.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生态破坏主要有: 、荒漠化、森林破坏、 减少等。?
3.水土流失?
(1)概念:在 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2)分布:多分布在 ,我国以 地区最为严重。二、水土流失的原因(以黄土高原为例)?
1.自然原因:?
(1)黄土的特性:一般呈灰黄色,以 颗粒为主,垂直节理发育,土质 ,碳酸钙含量高,遇水易崩解。?
(2)降水特点: 。?
(3)地质构造:强烈的构造运动,使地形 变化明显,加剧了流水侵蚀。?
(4)植被:森林和草原的大面积被毁,造成河流水源枯竭, 和风沙加剧,水旱灾害日益频繁。?
2.人为原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垦陡坡、毁坏树木、过度放牧和 、 以及无计划地修建窑洞等。?
【合作学习】
陕北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中有一首这样唱道:“羊(啦)肚子手巾(呦)三道道蓝,(咱们)见(啦)面(那)容易(哎呀)拉话话难。一个在那山上(呦)一个在(呀)沟,(咱们)拉不上(那)话儿(哎呀)招一招(呦)手。”?
这首民歌反映了黄土高原地区什么样的景观特征?为什么陕北会出现这样的景观?陕北的地形对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展示提升】小组选代表发表见解
【当堂达标】
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的环境问题是( )
A.荒漠化 B.臭氧层空洞 C.水土流失 D.全球变暖
2.图示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东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
3.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黄土高原是由黄河流水搬运堆积而成?
B.黄土高原是由流水侵蚀而成?
C.地跨甘、晋、冀等七省区,地势由东向西倾斜?
D.粮食作物以谷子为主?
4.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直接原因是( )
A.地壳上升 B.地壳下沉 C.断裂作用 D.水土流失
5.读下面“黄土高原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处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形成这一问题的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 。?
(2)A处地形相对平坦,在农业土地利用上,通常用作 ,其传统的粮食作物是 。?
【知识拓展】
误区警示
一、黄土高原的形成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成因是不同的?(1)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我国西北内陆以及蒙古、西伯利亚一带深居亚欧大陆内部,气候干旱,风化严重,一些砂石、粉尘在强劲的西北季风的吹拂下向东南方向移动,在遇到太行山和秦岭的阻挡后,风力减小,粉尘堆积,历经上百万年堆积形成黄土高原。?
(2)黄土高原在长期流水侵蚀作用下,最终形成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面貌。
二、水土流失最严重≠经济损失最大?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但不是因水土流失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地区,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由于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缺乏,使植被遭受破坏,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且破坏后治理难度较大,其危害程度大于黄土高原地区。
图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本节收获】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试着总结一下吧!
2.1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在了解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知道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2.学会运用材料说明水土流失的危害,并通过案例分析归纳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措施。
【重点难点】
结合实际掌握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措施
【自主学习】
三、水土流失的危害(以黄土高原为例)?
1.破坏 ,造成农业减产。?
2.加剧沟壑发展,威胁 安全。?
3.造成 恶化。?
4.淤积 ,加剧洪涝灾情。?
5.影响 合理和有效利用。
四、水土流失的治理?
1.生物措施:因地制宜, 。?
2.工程措施: 、打坝淤地、修建 等。?
3.以 为单元的综合治理。?
(1)小流域:指相当于坳沟或 的沟道流域。?
(2)小流域水土流失过程:从 的产生到输水输沙,均在小流域内完成。?
(3)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原则: 措施和 措施紧密结合。
【合作学习】
一位外国朋友曾这样说过:“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毛细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这句话反映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何种危害??
【展示提升】小组选代表发表见解
【当堂达标】
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据此回答1~2题。
1.黄土地貌形态多姿,有沟坡塬峁墚等,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结合黄土峁形态图,判断黄土峁是指( )
A.切割较深的黄土沟 B.孤立的黄土丘
C.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D.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
2.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
①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 ②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
③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 ④在低处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读下图回答3~4题。
3.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 B.等高线基本平行
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 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4.梯田的修筑,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
A.形态 B.土壤类型
C.坡向 D.物质组成
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近日印发《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10~2030年)》,规划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通过建设淤地坝等措施,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结合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等高线图,回答5~7题。
5.“筑起一条坝,活了一条沟”指的是“小流域综合治理”,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适合建坝进行小流域治理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6.对黄土高原治理要注重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其原因有( ) ①小流域数量多 ②小流域分布广
③小流域是泥土沙源地和水土流失地
④小流域水土流失比大流域更严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在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时,非常注重植被的恢复,植被对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是通过( )
A.涵养水源,固结土壤 B.增强地面粗糙度,减少水土结合
C.增加温度,调节气候 D.防水挡沙,减少水沙的流量
8.读“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 ,B 。
省会名称:C ,D 。
(2)黄土高原区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该地存在的大量露天采矿点,对黄土高原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是 。
(3)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小流域综合治理应贯彻 的原则。
【知识拓展】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工程措施图解
【本节收获】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试着总结一下吧!
4
年级 班级 小组 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