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楚王听到伯乐对马的
介绍后,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半个月后,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
同学们,你们读了 “伯乐相马”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韩愈的《马说》,来进一步认识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
马
韩愈
说
1.了解本文作者及文体特征,积累文言字词,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把握文章的寓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正确认识千里马与伯乐之间的关系,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做有用之才。
素养目标
姓名:韩愈 字:退之
职业:唐朝诗人、思想家
籍贯:河阳(今河南孟州)
别称:韩昌黎、韩文公、韩吏部
主要成就: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
主要经历:25岁中进士后,长期得不到任用,他曾三次上书宰相,都没有得到赏识。加上当时政治黑暗,有才之士不受重用。这些都让他感到明主难遇,在这种悲愤心情下,写下了《马说》。
作者简介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虽是议论文体,却讲究文采,写法十分灵活,可以叙事,可以议论,托物寓意的一种体裁。“马说”即谈马、论马。
《爱莲说》:莲——人,托物言志
《马说》 :马——人,托物寓意
文体知识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伯乐相马
了解背景
马 说
韩 愈
听读课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
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 )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枥(cáo 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cè)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疏通文意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本名孙阳,字伯乐,春秋时秦国人,擅长相马。
同“只”只,仅。
奴仆。
(和普通马)一同死。骈,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
马槽。
不以千里马而著称,指人们并不知道。
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虽然有很名贵的马(即千里马),也只能在奴仆的手中受到屈辱,(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里,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疏通文意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吃一次。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有时。
同“饲”,喂。
这样。
表现在外面,同“现”。
犹,尚且。
等同。
怎么。
译文: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疏通文意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用马鞭赶它。策,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
指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
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材,才能、才干。
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面对。
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译文:用马鞭驱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马鞭面对(着)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文言词语积累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
才美不外见( )
通假字
“祗”同“袛(只)”,只、仅
“食”同“饲”,喂
“见”同“现”
文言词语积累
古今异义
一食或尽粟一石
(古义:有时。今义: )
安求其能千里也
[古义:疑问代词,表示反问,相当于“哪里”“怎么”。今义: ]
或者
平安;安全(跟“危”相对)
文言词语积累
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吃)
(同“饲”,喂)
一词多义
策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名词,马鞭)
(动词,用马鞭驱赶)
文言词语积累
而
而伯乐不常有
执策而临之
(连词,表示转折)
(连词,表示修饰)
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吃完)
(使……尽,竭尽)
文言词语积累
安求其能千里也
(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
策之不以其道
( )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日行千里
形容词作动词,让···竭尽
名词作动词,用马鞭驱赶
整体感知
行文脉络
1
2
点明中心论点
揭示被埋没的原因
1
讽刺食马者的无知
整体感知
1.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是什么
作用:提出中心论点。
关系: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有决定作用,千里马对伯乐有依赖性。
分析讨论
2.文中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什么人?
千里马
人才
伯乐
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
食马者
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整体感知
3.文中哪些语言体现出食马者不知马?刻画了食马者怎样的形象?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平庸浅薄
愚妄无知
不识千里马
深入探讨
4.在作者看来,千里马的重要特性是什么?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特性?
千里马的重要特性是“一食或尽粟一石”。而“食马者” 不知晓千里马的这个特性,导致其“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最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所以,强调这一特性,是为了谴责“食马者”的无知。
深入探讨
5.说说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什么观点,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有了伯乐,才能发现人才”的观点,并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寄托的情感:作者对人才遭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
深入探讨
6.结尾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这在全篇中有什么作用?
起到收束全篇的作用。结尾“其真无马邪”紧承上文“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其真不知马也”则是紧承结尾段前三句,因此结尾这一设问起到收束全篇的作用。
深入探讨
7.这篇短文仅一百余字,多次提到“千里马”,却不显得啰唆。作者提到“千里马”的方式有哪几种?各具有怎样的效果?
直称,如“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正面提及,表述严正。
暗称,如“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表意委婉,虽不直呼其名,而意在其中。
代称,如“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等句中的“其”“是”“之”等代词,都是指称千里马的,表意简洁含蓄。
写法探究
8.《马说》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陈述了作者的哪些看法?
表现手法:托物寓意。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
看法:①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
②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
③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文章主旨
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以伯乐比喻圣明的统治者,通过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描述,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观点,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的愚味和昏庸,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
板书设计
马 说
伯乐
千里马
食马者
千里马的
遭 遇
食马者……外见
祗辱于……称也
策之不……无马
以马喻人
托物寓意
意图:揭露统治者不识人
才、埋没人
才、摧残人才的愚昧与昏庸
情感: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痛惜
嘲讽
愤怒
写法探究
1.托物寓意,抨击现实
托物寓意写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寓深刻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文章以“伯乐”指代能够识别人才的人;以“千里马”比喻有突出才能的人;以“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不知人才的统治者,深入分析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抨击。
写法探究
2.脉络清晰,中心突出
全文围绕“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作者先从正面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伯乐对千里马来说是如此重要,而伯乐却不常有,千里马被埋没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接下来,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和“才美不外见”的原因,并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辛辣的讽刺。最后以“其真不知马也!”收束全文,点明文章的主旨。
你认为千里马和伯乐,谁更重要?如果你是千里马,如何获得伯乐的赏识呢?
大
家
谈
下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