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7 回忆我的母亲
1.抓住文章的主线,即母亲“勤劳一生”,通过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
感受母亲的品格。
2.理解作者反复提及的“感谢母亲”,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
的深情。
3.找出议论抒情的句子,理解其含义,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4.细读文章,体会作者朴实无华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
返回目录
课前预习
返回目录
作家作品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其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助学资料
基础预练
新题秀场
背景资料
本文是朱德同志在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原题是《母亲的回忆》,原载于1944年4月5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朱德同志的母亲太夫人宽厚仁慈、坚忍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朱德投身于革命事业,是一位伟大的革命母亲。
返回目录
助学资料
基础预练
新题秀场
语文要素
回忆录
回忆录属于记叙文体裁,其作者通常把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议论。
返回目录
助学资料
基础预练
新题秀场
「本课链接」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并以此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返回目录
助学资料
基础预练
新题秀场
返回目录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nì
( )死了。
(2)我家是diàn nónɡ( )……母亲这样地整日láo lù( )着。
(3)记得那时我从sī shú( )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
(4)虽然自己不富裕,还zhōu jì( )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助学资料
基础预练
新题秀场
溺
佃农
劳碌
私塾
周济
(5)母亲那种kuān hòu( )rén cí( )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6)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lián yè( )分散。
(7)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wèi miǎn( )。
(8)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bù chuò( )劳作,尤喜纺棉。
(9)母亲在家庭里极能rèn láo rèn yuàn( )。
(10)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wéi fù bù rén( )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返回目录
助学资料
基础预练
新题秀场
宽厚
仁慈
连夜
慰勉
不辍
任劳任怨
为富不仁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每当我在学习中遇到挫折的时候,同桌都会给我许多慰勉。
B.他的脸上经常带着温和的、宽厚的、类乎歉意的表情。
C.为了瘦身,李婷婷节衣缩食,结果在上午第一节课时就昏倒了。
D.比尔·盖茨经常给许多国家的医疗和慈善机构捐款,没有人说他为富不仁。
【解析】C.节衣缩食:意思是省吃省穿,形容节俭。此处不合语境。
助学资料
基础预练
新题秀场
返回目录
C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活中不少食物都有预防大脑衰老,如核桃、葡萄、黑巧克力等等。 (在“衰老”的后面加上“的功效”)
B.为了解决人口过多、交通拥堵、生态环境恶化等“大城市病”,使京沪相继提出了人口控制和疏解的政策。 (删去“使”)
C.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体验阅读的快乐、感受阅读的力量,对于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十分重要。 (将“体验”和“感受”对调)
D.“给爸爸放天假”亲子活动吸引了来自附近的1000多个家庭,近一千多名爸爸携孩子参加。 (删去“近”或者“多”)
【解析】C.语序不当,应将“家庭”和“孩子”对调。
助学资料
基础预练
新题秀场
返回目录
C
情景语言综合运用
我班要开展“感恩母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语文老师要求每一位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1.写一句与母亲有关的俗语或格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目录
助学资料
基础预练
新题秀场
【示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在和母亲的相处中,你觉得母亲的爱像什么呢?仿写一句。
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爱是春夜无人知晓的细雨,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目录
助学资料
基础预练
新题秀场
它像冬
日的篝火,暖意洋溢在我们的全身
黄昏穿过林间的晚风
3.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请设计一句手机短信,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不少于1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没有您的含辛茹苦,就没有我的健康成长;没有您的无私付出,就没有我的未来与辉煌。在这个伟大的节日将要到来之际,我要对您说:我永远爱您!祝您母亲节快乐!
助学资料
基础预练
新题秀场
返回目录
名著阅读拓展演练
根据你对《红星照耀中国》选段的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A的全生涯与中国民众的命运有不可分离的联系,他从自身昭示出红军奋斗的原因。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两个孪生天才“A、B”有不可分离的联系,实际上许多中国人都把A、B看作一个人。B有一个冷静的政治头脑,A有一颗热烈的斗争的心,它决定了A一生的行动。中国共产党所以能够完全操纵红军,A对党的忠诚和对政治驾驭的服从,正是原因之一。从A、B直到所有军官和政治委员中间没有任何斗争。A、B的联合,非但不会冲突,而且有相辅的作用。A在各方面都没有政治的雄心,他能接受命令,因此也能发施命令——这是革命军队的领导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因素。
返回目录
助学资料
基础预练
新题秀场
1.这本书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填人名)。文段中所说的A是_______(填人名),B是__________(填人名)。
2.从文段中可以看出A的最优秀的品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目录
助学资料
基础预练
新题秀场
埃德加·斯诺
朱德
毛泽东
对党的忠诚和对政治驾驭的服从
课中研学
文脉梳理
返回目录
初读感知
课中品读
勤劳简朴
宽厚仁慈
教育和影响
文章主旨
文章回忆了母亲的一生,叙述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崇敬和怀念之情,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返回目录
初读感知
课中品读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返回目录
初读感知
课中品读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返回目录
初读感知
课中品读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返回目录
初读感知
课中品读
1.简要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②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③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初读感知
课中品读
返回目录
2.分析选段画线句的语言特点,体会其蕴含的情感。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语言质朴而富有深情,于平白中把一个儿子在失去母亲以后的悲痛表达得十分深切。
初读感知
课中品读
返回目录
3.作者感谢母亲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用了带有抒情笔调的议论的表达方式。这样承接上文的事实发议论,不仅高度评价了母亲对作者的教育与影响,而且抒发了作者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初读感知
课中品读
返回目录
4.“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文章的主题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抒发了对母亲的悼念之情,表达了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这样由爱母亲推广到爱劳动人民,由赞美母亲到赞颂劳动人民,升华感情,深化主题。
初读感知
课中品读
返回目录
课后精练
返回目录
我的母亲
老 舍
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做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返回目录
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留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返回目录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可是,母亲并不软弱。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返回目录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住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当我由师范毕业,被派为小学校的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
返回目录
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新年到了,正赶上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地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期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返回目录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选自《兔儿爷:老舍散文精选》,有删改)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写了关于母亲的哪些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了母亲辛苦持家,热情待客,应对变乱,助儿升学,宽仁离别等事。
返回目录
2.文章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到了母亲的“泪”。请结合上下文,揣摩语句,体会母亲的情感,完成下表。
返回目录
语句 情感
她的泪会往心中落 母亲在变乱中承受苦难的酸楚、隐忍
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和“我”分别的不舍
母亲对“我”学业有成的欣慰
3.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1)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因“我”回家过年而喜悦,又因“我”即刻就要返校而惊讶及无奈。
返回目录
运用反复、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我”对母亲去世的痛惜和不能奉养的遗憾之情,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4.结合文章内容,试比较老舍和朱德笔下母亲形象的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勤劳俭朴、任劳任怨;②坚强,敢于直面困难;③重视教育,富有远见;④宽厚仁慈;⑤都身体力行地教导子女,传递生命的教育。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