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化学平衡图像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2.4 化学平衡图像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4-16 10:58:42

文档简介

应用课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9课时 化学平衡图像
【学习目标】
掌握化学平衡图像类型及特点。
【学习活动】
学习任务
目标:掌握化学平衡图像类型及特点。 任务:根据下列各类化学平衡图像的特点与解题原则完成针对训练。 1.速率—时间图像(v t图像) (1)解题方法:分清正反应、逆反应及二者的相对大小,分清“渐变”、“突变”和“平台”;正确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熟记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 (2)常见的三种类型图像 ①“渐变”类v-t图像 图像分析结论t1时v′正突然增大,v′逆逐渐增大;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t1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反应物的浓度t1时v′正突然减小,v′逆逐渐减小;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t1时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反应物的浓度t1时v′逆突然增大,v′正逐渐增大;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t1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大生成物的浓度t1时v′逆突然减小,v′正逐渐减小;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t1时其他条件不变,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②“断点”类v t图像:mA(g)+nB(g)pC(g)+qD(g) ΔH=Q kJ·mol-1 图像分析结论t1时v′正、v′逆均突然增大,且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t1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且m+n>p+q(正反应为体积减小的反应)t1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且Q>0(吸热反应)t1时v′正、v′逆均突然增大,且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t1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且m+n<p+q(正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反应)t1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且Q<0(放热反应)t1时v′正、v′逆均突然减小,且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t1时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反应体系的压强且m+n<p+q(正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反应)t1时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且Q<0(放热反应)t1时v′逆、v′正均突然减小,且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t1时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反应体系的压强且m+n>p+q(正反应为体积减小的反应)t1时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且Q>0(吸热反应)
③“平台”类v t图像 图像分析结论t1时v′正、v′逆均突然增大且v′正=v′逆,平衡不移动t1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或增大压强(仅适用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
【针对训练1】对于H2(g)+I2(g)2HI(g),ΔH<0,根据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可能使用了催化剂 B.t3时可能采取减小反应体系压强的措施 C.t5时采取升温的措施 D.反应在t6时刻,HI体积分数最大 答案:D 解析:改变压强、使用催化剂,平衡均不移动,t2时可能增大压强或使用催化剂,A正确;t3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减小,可能为减小压强,B正确;t5时正、逆反应速率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改变条件为升高温度,C正确;平衡逆向移动,HI的体积分数减小,t1时HI的体积分数最大,D错误。 【针对训练2】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 ΔH<0已达平衡,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时,分别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产生影响,下列条件与图像不相符的是(O~t1:v正=v逆;t1时改变条件,t2时重新建立平衡)(  ) 答案:C 解析:分析时要注意改变条件瞬间v正、v逆的变化。增加O2的浓度,v正增大,v逆瞬间不变,A正确;增大压强,v正、v逆都增大,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B正确;升高温度,v正、v逆都瞬间增大,C错误;加入催化剂,v正、v逆同时同倍数增大,D正确。 【针对训练3】如图是可逆反应A+2B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D可能是气体 C.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A、B、C、D均为气体 答案:A 解析:降温后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放热;加压后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气体体积减小,则D不可能是气体。 【针对训练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正反应放热),如图是某次实验的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推断在t1时刻突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A.催化剂失效 B.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C.降低体系温度 D.增大容器的体积 答案:C 解析:从图像可以看出:改变条件后,反应速率与原平衡速率出现断点且低于原平衡反应速率,说明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降低温度或减压。从改变条件后的v′正与v′逆的大小关系,可得出化学平衡正向移动。降低温度,该平衡正向移动,必有v′正>v′逆,故选C。 【针对训练5】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3B(g)2C(g) ΔH<0,根据v t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时刻所改变的外界条件是:t1____________________;t3___________________;t4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速率最快的时间段是________。 (3)下列措施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 A.通入A(g)     B.分离出C(g) C.降温 D.增大容器容积 参考答案:(1)升高温度 加入催化剂 减小压强  (2)t3~t4  (3)A 解析:(1)t1时刻,改变条件,v′正、v′逆均增大,且v′逆>v′正,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t3时刻,改变条件,v″正、v″逆同等程度增大,且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故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t4时刻,改变条件,v″′正、v″′逆均减小,且v″′逆>v″′正,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改变的条件是减小压强。 (2)t3~t4时间段内,反应使用催化剂,由图像可知该时间段内反应速率最快。 (3)降温、增大容器容积均会使正、逆反应速率减小;分离出C(g)时,v正不变,v逆减小,随着反应的进行v正会减小,通入A(g),反应物的浓度增大,v正增大。 2.百分含量(或转化率)—时间—温度(或压强)图像 (1)解题方法 ①先拐先平数值大: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反应则先达到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表示的温度较高或压强较大。 ②看斜率的绝对值:在化学平衡图像中,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表示的温度较高或压强较大。 T2曲线先拐或斜率大,表示T2>T1,从T2到T1,可以理解为降低温度生成物的百分含量增多,即是: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因此正反应是放热反应P1曲线先拐或斜率绝对值大,表示P1>P2,从P2到P1,可以理解为增大压强反应物的百分含量增多,即是: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因此逆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则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
(2)常见图像:以mA(g)+nB(g)pC(g)+qD(g) ΔH为例,其中C%指生成物的百分含量,B%指反应物的百分含量 T2>T1,ΔH>0T2>T1,ΔH>0T2>T1,ΔH<0T2>T1,ΔH<0P2<P1,m+n>p+qP2<P1,m+n<p+qP2<P1,m+n<p+qP2<P1,m+n>p+qa曲线—使用催化剂a曲线—使用催化剂
【针对训练1】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pC(g) ΔH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图所示,反应在不同时间t、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1>T2,p1>p2,m+n>p,ΔH>0 B.T1>T2,p1p,ΔH>0 C.T1p2,m+n>p,ΔH<0 答案:A 解析:由“先拐先平数值大”可知T1>T2、p1>p2,温度越高,B%越小,说明升温平衡正向(吸热方向)移动,ΔH>0,压强越大,B%越小,说明增 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m+n>p。 【针对训练2】可逆反应:aA(g)+bB(s)cC(g)+dD(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过程中某物质在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10 B.T1>T2 ΔH<0 C.p1(2)常见图像:以mA(g)+nB(g)pC(g)+qD(g)为例,其中A%指反应物的百分含量 ①恒压线图像 m+n > p+q,ΔH > 0m+n > p+q,ΔH < 0
②恒温线图像 m+n > p+q,ΔH < 0m+n > p+q,ΔH > 0
【针对训练1】反应mA(s)+nB(g)eC(g)+fD(g),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C%增大 B.化学方程式中n<e+f C.达到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向左移动 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答案:C 解析:加入催化剂,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地增大,平衡没有移动,所以C的百分含量没有改变,A项错误;从图像上可以看出,温度一定时C的百分含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即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正反应方向气体体积减小,即n>e+f,B项错误;由图像可知,当压强一定时,温度升高(200 ℃→300 ℃→400 ℃),生成物C的百分含量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即向左)移动,C项正确;A是固体,固体浓度视为常数,增加A的量平衡不发生移动,D项错误。 【针对训练2】反应mX(g)nY(g)+pZ(g) ΔH,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体系中物质Y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ΔH>0 B.m<n+p C.A、C两点的反应速率v(A)<v(C) D.B、C两点化学平衡常数:KB>KC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温度升高,Y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增大压强,Y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m<n+p;A、C两点温度相同,C点压强大,则C点的速率大于A点;对吸热反应来说,温度升高,K增大,KB<KC。 4.速率—温度(压强)图 (1)解题方法:曲线的意义是外界条件(温度、压强)对正、逆反应速率影响的变化趋势及变化幅度。图中交点是平衡状态,压强增大(或温度升高)后正反应速率增大得快,平衡正向移动。 v-T图像:交点即为平衡状态,当温度升高,v正>v逆,表明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v-P图像:交点即为平衡状态,当压强增大,v正>v逆,表明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
【针对训练1】(双选)对于可逆反应:A2(g)+3B2(g)2AB3(g) ΔH<0,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 答案:AB 【针对训练2】可逆反应aA(g)+bB(g)cC(g)+dD(g) ΔH,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的是(  ) A.a+b>c+d T1>T2 ΔH>0 B.a+b>c+d T1T2 ΔH>0 D.a+bv逆;则L线的右下方(F点),v正<v逆;EF两点的反应速率:vE<vF
(2)凹凸型图像:全程百分含量—压强图像或全程百分含量—温度图像 对于化学反应mA(g)+nB(g)pC(g)+qD(g),M点前,表示从反应物开始,v正>v逆;M点为刚达到平衡点(如下图);M点后为平衡受温度的影响情况,即升温,A的百分含量增加或C的百分含量减少,平衡左移,故正反应ΔH<0
【针对训练1】图1表示mA(g)+nB(g)pC(g)+qD(g) ΔH =-Q,在不同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的关系;图2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t时刻(温度不变)改变影响平衡的另一个条件重新建立新平衡的反应过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m+n>p+q Q>0 B.m+n>p+q Q<0 C.m+n<p+q Q>0 D.m+n<p+q Q<0 答案:A 【针对训练2】mA(s)+nB(g)qC(g) ΔH <0,在恒温条件下,B的体积分数(B%)与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n<q B.n>q C.X点,v正>v逆;Y点,v正<v逆 D.X点比Y点反应速率快 答案:AC 【方法导引】 解答化学平衡图像题的四个步骤 1.分析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的特点 (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状态 (2)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增大还是减小 (3)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 2.看图像 (1)一看面——即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意义 (2)二看线——即看线的走向、变化的趋势 (3)三看点——即看线是否通过原点,两条线的交点及线的原点、折点、终点 (4)四看辅助线——即要不要作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 (5)五看量的变化——即如浓度的变化、温度的变化 3.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将图像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再与化学平衡条件比较 4.做判断:根据图像中表现的关系与所学规律想对比,作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判断
【学习总结】
回顾本课所学,画出思维导图
2应用课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第10课时 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学习目标】
掌握化学平衡图像类型及特点。
【学习活动】
学习任务
目标:掌握化学平衡图像类型及特点。 任务:根据下列各类化学平衡图像的特点与解题原则完成针对训练。 1.速率—时间图像(v t图像) (1)解题方法:分清正反应、逆反应及二者的相对大小,分清“渐变”、“突变”和“平台”;正确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熟记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 (2)常见的三种类型图像 ①“渐变”类v-t图像 图像分析结论t1时v′正突然增大,v′逆逐渐增大;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t1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反应物的浓度t1时v′正突然减小,v′逆逐渐减小;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t1时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反应物的浓度t1时v′逆突然增大,v′正逐渐增大;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t1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大生成物的浓度t1时v′逆突然减小,v′正逐渐减小;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t1时其他条件不变,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②“断点”类v t图像:mA(g)+nB(g)pC(g)+qD(g) ΔH=Q kJ·mol-1 图像分析结论t1时v′正、v′逆均突然增大,且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t1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且m+n>p+q(正反应为体积减小的反应)t1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且Q>0(吸热反应)t1时v′正、v′逆均突然增大,且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t1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且m+n<p+q(正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反应)t1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且Q<0(放热反应)t1时v′正、v′逆均突然减小,且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t1时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反应体系的压强且m+n<p+q(正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反应)t1时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且Q<0(放热反应)t1时v′逆、v′正均突然减小,且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t1时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反应体系的压强且m+n>p+q(正反应为体积减小的反应)t1时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且Q>0(吸热反应)
③“平台”类v t图像 图像分析结论t1时v′正、v′逆均突然增大且v′正=v′逆,平衡不移动t1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或增大压强(仅适用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
【针对训练1】对于H2(g)+I2(g)2HI(g),ΔH<0,根据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可能使用了催化剂 B.t3时可能采取减小反应体系压强的措施 C.t5时采取升温的措施 D.反应在t6时刻,HI体积分数最大 【针对训练2】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 ΔH<0已达平衡,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时,分别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产生影响,下列条件与图像不相符的是(O~t1:v正=v逆;t1时改变条件,t2时重新建立平衡)(  ) 【针对训练3】如图是可逆反应A+2B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D可能是气体 C.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A、B、C、D均为气体 【针对训练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正反应放热),如图是某次实验的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推断在t1时刻突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A.催化剂失效 B.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C.降低体系温度 D.增大容器的体积 【针对训练5】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3B(g)2C(g) ΔH<0,根据v t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时刻所改变的外界条件是:t1____________________;t3___________________;t4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速率最快的时间段是________。 (3)下列措施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 A.通入A(g)     B.分离出C(g) C.降温 D.增大容器容积 2.百分含量(或转化率)—时间—温度(或压强)图像 (1)解题方法 ①先拐先平数值大: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反应则先达到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表示的温度较高或压强较大。 ②看斜率的绝对值:在化学平衡图像中,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表示的温度较高或压强较大。 T2曲线先拐或斜率大,表示T2>T1,从T2到T1,可以理解为降低温度生成物的百分含量增多,即是: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因此正反应是放热反应P1曲线先拐或斜率绝对值大,表示P1>P2,从P2到P1,可以理解为增大压强反应物的百分含量增多,即是: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因此逆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则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
(2)常见图像:以mA(g)+nB(g)pC(g)+qD(g) ΔH为例,其中C%指生成物的百分含量,B%指反应物的百分含量 T2>T1,ΔH>0T2>T1,ΔH>0T2>T1,ΔH<0T2>T1,ΔH<0P2<P1,m+n>p+qP2<P1,m+n<p+qP2<P1,m+n<p+qP2<P1,m+n>p+qa曲线—使用催化剂a曲线—使用催化剂
【针对训练1】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pC(g) ΔH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图所示,反应在不同时间t、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1>T2,p1>p2,m+n>p,ΔH>0 B.T1>T2,p1p,ΔH>0 C.T1p2,m+n>p,ΔH<0 【针对训练2】可逆反应:aA(g)+bB(s)cC(g)+dD(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过程中某物质在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10 B.T1>T2 ΔH<0 C.p1(2)常见图像:以mA(g)+nB(g)pC(g)+qD(g)为例,其中A%指反应物的百分含量 ①恒压线图像 m+n p+q,ΔH 0m+n p+q,ΔH 0
②恒温线图像 m+n p+q,ΔH 0m+n p+q,ΔH 0
【针对训练1】反应mA(s)+nB(g)eC(g)+fD(g),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C%增大 B.化学方程式中n<e+f C.达到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向左移动 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针对训练2】反应mX(g)nY(g)+pZ(g) ΔH,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体系中物质Y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ΔH>0 B.m<n+p C.A、C两点的反应速率v(A)<v(C) D.B、C两点化学平衡常数:KB>KC 4.速率—温度(压强)图 (1)解题方法:曲线的意义是外界条件(温度、压强)对正、逆反应速率影响的变化趋势及变化幅度。图中交点是平衡状态,压强增大(或温度升高)后正反应速率增大得快,平衡正向移动。 v-T图像:交点即为平衡状态,当温度升高,v正>v逆,表明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v-P图像:交点即为平衡状态,当压强增大,v正>v逆,表明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
【针对训练1】(双选)对于可逆反应:A2(g)+3B2(g)2AB3(g) ΔH<0,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 【针对训练2】可逆反应aA(g)+bB(g)cC(g)+dD(g) ΔH,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的是(  ) A.a+b>c+d T1>T2 ΔH>0 B.a+b>c+d T1T2 ΔH>0 D.a+bv逆;则L线的右下方(F点),v正<v逆;EF两点的反应速率:vE<vF
(2)凹凸型图像:全程百分含量—压强图像或全程百分含量—温度图像 对于化学反应mA(g)+nB(g)pC(g)+qD(g),M点前,表示从反应物开始,v正>v逆;M点为刚达到平衡点(如下图);M点后为平衡受温度的影响情况,即升温,A的百分含量增加或C的百分含量减少,平衡左移,故正反应ΔH<0
【针对训练1】图1表示mA(g)+nB(g)pC(g)+qD(g) ΔH =-Q,在不同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的关系;图2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t时刻(温度不变)改变影响平衡的另一个条件重新建立新平衡的反应过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m+n>p+q Q>0 B.m+n>p+q Q<0 C.m+n<p+q Q>0 D.m+n<p+q Q<0 【针对训练2】mA(s)+nB(g)qC(g) ΔH <0,在恒温条件下,B的体积分数(B%)与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n<q B.n>q C.X点,v正>v逆;Y点,v正<v逆 D.X点比Y点反应速率快 【方法导引】 解答化学平衡图像题的四个步骤 1.分析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的特点 (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状态 (2)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增大还是减小 (3)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 2.看图像 (1)一看面——即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意义 (2)二看线——即看线的走向、变化的趋势 (3)三看点——即看线是否通过原点,两条线的交点及线的原点、折点、终点 (4)四看辅助线——即要不要作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 (5)五看量的变化——即如浓度的变化、温度的变化 3.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将图像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再与化学平衡条件比较 4.做判断:根据图像中表现的关系与所学规律想对比,作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判断
【学习总结】
回顾本课所学,画出思维导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