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学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贾平凹的生平及其创作成就,了解秦腔、秦地、秦人的基本特点。
2.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本文出神入化的场面描写。
3. 体会中国民俗文化的特点,交流秦腔之类传统艺术发展前景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贾平凹的生平及其创作成就,了解秦腔、秦地、秦人的基本特点。
2.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本文出神入化的场面描写。
3. 体会中国民俗文化的特点,交流秦腔之类传统艺术发展前景的看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任务检测
1.作者介绍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人,生于1952年,中国当代作家。贾平凹的小说描写新时期的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涵,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
代表作:长篇小说《废都》《秦腔》,中短篇小说《黑氏》《美穴地》《五魁》及散文《丑石》《商州三录》《天气》等。
2.秦腔
秦腔,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成熟于秦国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因为早期秦腔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称“梆子腔”。秦腔成形后,流传到全国各地,对各地的剧种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秦腔的表演既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现已发现的秦腔传统剧目有三千多种,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各种神话及民间传说,其中包括《春秋笔》《和氏璧》《三娘救子》等代表性剧目。
3、读准字音
泾(jīng)阳 敦(dūn)厚 疙瘩(gē da) 涤(dí)荡 熨(yùn)平 帽翎(líng) 人头攒(cuán)拥
往外扛(gāng) 偌(ruò)大 冷颤(zhàn) 文绉绉(zhōu) 甭说(béng) 伺候(cì)
珍馐(xiū) 咂摸(zā) 嗻(zhē)
二、整体感知,把握结构
1、《秦腔》这篇散文的行文脉络是怎样的 请加以梳理。
答案:
示例1:文章第1—3段是第一部分,写秦腔源于秦川西府,与秦川农民有着血肉联系。
文章第4—8段是第二部分,写秦腔演出。先写秦腔排演(第4段),后写秦腔演出(第5—8段)。写秦腔演出时,首先写演出前台下的热闹情景(第5段),然后写演出时台上演员的情景(第6段),接着写演出时台下观众的情景(第7段),最后写与秦腔演出有关的逸事(第8段)。 文章第9—10段是第三部分,指出秦腔在八百里秦川有着神圣的不可动摇的基础。
示例2:一(1—3)指出秦腔的生成及秦腔与当地风土人情密不可分的特点。
二(4—9)通过排练和演出秦腔,表现了秦人对秦腔的喜爱与痴迷。
三(10)总结全文,强调只有也只能有秦腔才能承载起秦人的喜怒哀乐。
2、结合课文相关内容,概括形成秦腔厚重的文化意蕴的要素有哪些?
①秦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点;
②秦人独有的声韵发展;
③秦腔村村都有戏班,人人都会清唱的广泛普及性;
④秦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3、从内容与手法两方面思考:作者是如何具体表现秦川人对秦腔的痴迷的?
①在内容上,选取了戏班排演、修建戏台、演出前奏、演员表演时观众的表现、秦腔引出的悲喜剧、秦腔待客等事件或场面,或介绍,或描写,表现了秦川人对秦腔的痴迷。
②在手法上,作者主要运用场面描写、细节描写,将观众的痴迷表现出来。
三、品读文本,鉴赏手法
1、请大家重点读第4—5段,思考作者从哪些角度表现秦人对秦腔的喜爱的?
从排演时的演员的角度:
(1)演员的来源:以家庭为例,写在秦腔面前人人平等,进步表明秦川人喜爱秦腔的程度之深。
(2)排演的艰辛:夏天蚊子多,冬天寒冷,衬托对秦腔的热爱。
从看排演时的观众的角度:
(1)观众的年龄跨度大、观看时间长,写秦川人对秦腔的喜爱。
(2)观众的殷勤:有的“偷拿了红薯、土豆”“给演员作夜餐”。“三更鸡叫,月儿偏西”,孩子们还在“弯腰踢腿”等,生动地展现出秦川人对秦腔的喜爱程度之深。
从演出前热闹场景的角度:
①占位之早,观众之多②小吃丰富,叫卖不绝③台上锣鼓不停,台下你呼我应
④内外相互拥挤,喊声、骂声、哭声一片⑤秦腔宪兵维持秩序
2、研读第4段,思考:作者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写秦人喜爱秦腔
动作描写:“吹,拉,弹,奏,翻,打,念,唱,提袍,甩袖,吹胡瞪眼”。写出秦腔表演动作灵活多变、场面热闹。
细节描写:“抓住窗台死不滚去”“偷拿了红薯、土豆”“在火堆里煨熟给演员作夜餐”“月儿偏 西,孩子们还围了火堆弯腰踢腿,学那一招一式”。
语言描写:“哇地一声叫倒好,演员出来骂一声:谁说不好的滚蛋!他们抓住窗台死不滚去,倒要连声讨好:翻得好!翻得好!”表现秦川人的真性情。
环境描写:“寺庙里有窗无扇,屋梁上蛛丝结网,夏天蚊虫飞来,成团成团在头上旋转,薰蚊草就墙角燃起,一声唱腔一声咳嗽。冬天里四面透风······“以冬夏两季排演的艰辛,细节衬托人们对秦腔的热爱。
点面结合:先交代背景——夏天蚊子多,冬天寒冷,表明虽然条件非常艰苦,但演员排练、群众看排练的热情不减。接下来再通过叫骂、准备夜餐等细节表现秦人对秦腔的痴迷。
3、研读第5段,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秦人对秦腔的喜爱的?
第5段的主要内容:描绘观众引颈期待,热闹非凡的场面。
①巧用繁笔,有力烘托秦川人“扳着指头”盼演出的急切心情;宁可省吃俭用,也要搭建好的戏台,表现秦川人对秦腔的重视和喜爱。
②言行描写。看戏是的盛况,台下人们的争吵,“台下就乱了......狗年快完了,你还叫啥哩?猪年还没到,你便拱开了!”从质朴的语言中仿佛听到了秦人观看秦腔的高涨热情,也表现了秦人的豪爽幽默。
4、第6段作者是怎样表现秦腔演员表演技艺的高超的
①正面描写
女的角色,步法如同水上漂,腰身肩头一身戏;男的角色,摇帽翎单双动静结合,技艺妙绝;亮相高叫,声如炸雷,摄人魂魄。
②侧面描写
观众叫好声不绝,观众体验到震颤、酥爽的感觉,观众随角色的蹲起而缩短或伸长脖子。
5、第10段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交换位置,为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只有这秦腔,也只能有这秦腔,八百里秦川的劳作农民只有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
【答案 】不能。“只有”表示必需的条件,“只能”指唯一的办法或出路。先说“只有”,再说“只能”有一种层层递进的作用,更好地突出了秦腔对于秦人的重要性。
五、写作训练
在当下,也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频频告急。源起西周的秦腔,年青一代鲜有问津;始自宋代的评书艺术,历经辉煌之后,文化之美显得式微;传统工艺刺绣,如今为找不到“接班人”而面临失传……不少凝结先人智慧才智的手工艺在我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这十分可惜。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观点一:传统艺术融入现代生活方能显活力。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一种艺术都不应该千百年来从内容到形式一成不变,因为再有耐心的观众,也不愿意一辈子只看一部与时代脱节的旧戏。因此,传统文化艺术只有“活”起来,紧跟时代步伐,吸收时代与生活的“源头活水”,创新形式,善用最新的手段,才能吸引大众的目光,真正的“火”起来。这是文化传承的必由之路,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人领略传统艺术之美。
观点二:传统艺术要在形式多元和传播活跃度方面进行突破。传统艺术可以借助现代科技实现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例如京剧,可以借助现代舞台光影技术丰富表演内容和形式。在传播方式上,有部分传统艺人选择了网络直播,这正是时下流行的宣传方式。从两三分钟的短视频,到一个多小时的长直播,内容无不经过精心设计,尤其是直播内容,突破了以往宣传视频的套路,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内容。恰如麦克卢汉那句名言“媒介即讯息”,内容必修符合传播工具的特征,才能发挥出优势效应。
观点三:青年要担负起传承传统艺术的责任。青年一代要接过前辈手中的火炬,让传统文化之火生生不息,不只是行走在仁义礼智信的规范中,不只是浸染在棋琴书画的儒雅里,不只是沐浴在唐诗宋词元曲的书香里,也不只是委身于汉服唐装的余韵里……传统文化和艺术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是万众瞩目的民俗,是地域文化中独一无二的奇葩。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层面的还是非物质层面的。要去学习与它们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想方设法去传播,让它们在青年一代的手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