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9.6 难点探究专题: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问题之五大考点
目录
【典型例题】 1
【考点一 一次函数与三角形的综合问题】 1
【考点二 一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的综合问题】 12
【考点三 一次函数与矩形的综合问题】 19
【考点四 一次函数与菱形的综合问题】 29
【考点五 一次函数与正方形的综合问题】 37
【典型例题】
【考点一 一次函数与三角形的综合问题】
例题:(23-24八年级下·北京西城·开学考试)如图,直线与轴交于点A,与直线交于点B,且直线与轴交于点C,求的面积.
【变式训练】
1.(23-24八年级上·贵州贵阳·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轴,轴分别交于点, 的图象与轴,轴分别交于点,且两个函数图象相交于点.
(1)填空:______;
(2)求的面积;
(3)在线段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得的面积与四边形的面积比为?若存在,诸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3-24八年级上·黑龙江哈尔滨·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且;(按下列题目要求,自行补出需要的图形)
(1)求的长;
(2)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匀速运动,设点P运动时间为t秒.连接,若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关系式(不用写出t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过P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D,直线与y轴交于点E,连接,连接并延长交于点F,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当的面积等于8时,请求出点F的坐标.
3.(23-24八年级上·浙江绍兴·期末)已知: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B,点C的坐标是.
(1)求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2)若直线上有一点P,且,求点P的坐标;
(3)直线上方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M、B、C三点构成的三角形与全等?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23-24八年级上·广东梅州·期中)如图: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两点,,点是直线上与、不重合的动点.
(1)求直线的解析式;
(2)作直线,当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的面积被直线分成的两部分;
(3)过点的另一直线与轴相交于点,是否存在点使与全等?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考点二 一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的综合问题】
例题:(23-24八年级上·山东威海·期末)如图,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直线与轴交于点,与直线交于点,过点作轴于点.点是轴上一动点,过作轴的垂线,分别与直线,交于点,.
(1)设的长为,点的横坐标为,求与的函数表达式;
(2)若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的值.
【变式训练】
1.(23-24九年级上·河南郑州·期中)如图1,平行四边形中,,两动点M,N同时从点A出发,点M在边上以的速度匀速运动,到达点B时停止运动,点N沿的路径匀速运动,到达点B时停止运动,的面积S()与点N的运动时间t(s)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N点的运动速度是;
②AD的长度为3cm;
③a的值为7;
④当时,t的值为或9.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如图,已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1)点的坐标为: ;
(2)求直线的函数解析式.
3.(23-24九年级上·重庆沙坪坝·期中)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动点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同时从点出发,点沿折线方向运动到点停止,点沿折线方向运动到点停止(点可以与线段端点重合),设运动时间是(秒),点的距离是.
(1)请直接写出关于的函数表达式并注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并写出该函数的一条性质;
(3)根据函数图象,直接写出当时的取值范围.
【考点三 一次函数与矩形的综合问题】
例题:(23-24八年级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的顶点A在轴的正半轴上,点在轴的正半轴上,线段的长分别是且满足,点是线段上一点,将沿直线翻折,点落在矩形的对角线上的点处.
(1)求的长;
(2)求直线的解析式;
(3)点在直线上,在轴上是否存在点,使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变式训练】
1.(23-24八年级下·江苏扬州·阶段练习)如图,四边形为矩形,,将矩形沿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点处.
(1)求证:;
(2)求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3)在y轴上作点,连接,点N是x轴上一动点,直线上是否存在点M,使以M,N,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M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23-24八年级下·江苏盐城·阶段练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点,现将矩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得到矩形,点B、C、D的对应点分别为点E、F、G.
(1)如图1,当点E落在边上时,求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2)如图2,当C、E、F三点在一直线上时,所在直线与分别交于点H、M,求线段的长度;
(3)如图3,设点P为边的中点,连接,在矩形旋转过程中,点B到直线的距离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直接写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考点四 一次函数与菱形的综合问题】
例题:(22-23八年级下·山东聊城·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点B在y轴上,菱形的顶点.
(1)求直线的解析式;
(2)点P是对角线上的一个动点,当取到最小值时,求点P的坐标;
(3)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的面积等于菱形的面积,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变式训练】
1.(23-24九年级上·四川成都·期中)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D的坐标分别为,以为边作菱形,点B在x轴上,点C在第一象限.
(1)求直线的函数解析式;
(2)点M为x轴上的动点,将点D绕点M顺时针旋转得到点N,连接,DN.
①当点M与点B重合时,在直线BC上找一点P,使得,求点P的坐标;
②试探究的值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3-24九年级上·山东青岛·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四边形是菱形,点A的坐标为,点C在x轴正半轴上,边交y轴于点H.
(1)求直线的函数解析式及的长;
(2)连接,动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B→C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匀速运动,设的面积为),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在(2)的情况下,当点P在线段上运动时,是否存在以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t的值;如不存在,直接写出t的值;如不存在,说明理由.
【考点五 一次函数与正方形的综合问题】
例题:(23-24八年级上·广西崇左·阶段练习)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与轴、轴分别交于、两点, 以 为边在第二象限内作正方形 .
(1)直接写出:点的坐标为 ,点的坐标为 ,点的坐标为 ,点 的坐标为 ;
(2)能否在轴上找一点 ,使得 的长最小?若能,请求出 点的坐标;若不能,说明理由.
【变式训练】
1.(23-24九年级下·浙江宁波·阶段练习)若一个三角形有一边上的中线与这边的长相等,则称这个三角形为该边上的“中线三角形”.在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的两直角边分别在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是.
(1)在正方形的边上找一点,使得是边上的“中线三角形”,求点的坐标.
(2)直线与正方形的两边的交点为,,能否是“中线三角形”?若能,求该直线的函数表达式;若不能,试说明理由.
2.(23-24八年级下·湖南永州·阶段练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是正方形,点是轴正半轴上一动点,,交正方形外角的平分线于点.
(1)如图1,当点是的中点时,求证:;
(2)点在轴正半轴上运动,点在轴上.若四边形为菱形,求直线的解析式.
(3)连,点是的中点,当点在轴正半轴上运动时,点随之而运动,点到的距离是否为定值?若为定值,求出这个值;若不是定值,请说明理由.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9.6 难点探究专题: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问题之五大考点
目录
【典型例题】 1
【考点一 一次函数与三角形的综合问题】 1
【考点二 一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的综合问题】 12
【考点三 一次函数与矩形的综合问题】 19
【考点四 一次函数与菱形的综合问题】 29
【考点五 一次函数与正方形的综合问题】 37
【典型例题】
【考点一 一次函数与三角形的综合问题】
例题:(23-24八年级下·北京西城·开学考试)如图,直线与轴交于点A,与直线交于点B,且直线与轴交于点C,求的面积.
【答案】的面积为4
【分析】此题考查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的求法,两个一次函数交点的坐标的求法,理解方程及方程组与一次函数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先根据函数解析式分别求出点A、B、C、D的坐标,再根据的面积的面积的面积求出答案.
【详解】解:令中,得,
解得:,
∴,
令中,得,
∴,
解方程组,得:,
∴,
过点B作轴,则,
令中,得,解得:,
∴,
∴,,
∴
.
【变式训练】
1.(23-24八年级上·贵州贵阳·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轴,轴分别交于点, 的图象与轴,轴分别交于点,且两个函数图象相交于点.
(1)填空:______;
(2)求的面积;
(3)在线段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得的面积与四边形的面积比为?若存在,诸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的面积为50
(3)存在点M,且
【分析】(1)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将代入一次函数与;
(2)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求出点A、B、D的坐标;
(3)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求出
【详解】(1)解:是一次函数与的图象的交点,
,解得,
,解得;
(2)一次函数中,当时,;当时,,
,
一次函数中,当时,,
,
,
的面积为;
(3)的面积与四边形的面积比为,,
,
,
设,则,
,
,
解得:,
,
存在点M,且.
2.(23-24八年级上·黑龙江哈尔滨·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且;(按下列题目要求,自行补出需要的图形)
(1)求的长;
(2)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匀速运动,设点P运动时间为t秒.连接,若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关系式(不用写出t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过P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D,直线与y轴交于点E,连接,连接并延长交于点F,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当的面积等于8时,请求出点F的坐标.
【答案】(1)
(2)
(3)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三角形全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坐标与图形、面积的计算等:
(1)把变形为,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即可,求解;
(2)由,即可求解;
(3)当点P在线段时,证明,得到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求解;当点P在延长线时,同理可解.
【详解】(1)解:∵,
∴,
∴
∴
∴,,
即;
(2)解:∵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匀速运动,点P运动时间为t秒,
∴,
∴,
∴;
(3)解:当点P在线段时,如下图,
过点F作于点M,
则,则,
即,
∵,
∴,
∵,
∴,
∴,
∴,
而,则,
则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
则点;
当点P在延长线时,如下图:
同理可得:,
∴,
∴,
而,则,
则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
则点;
综上,点F的坐标为:或.
3.(23-24八年级上·浙江绍兴·期末)已知: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B,点C的坐标是.
(1)求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2)若直线上有一点P,且,求点P的坐标;
(3)直线上方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M、B、C三点构成的三角形与全等?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或
(3)点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两点之间的距离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先求出点B的坐标,然后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2)先求出点坐标,再结合,利用几何关系分别求得点P的纵坐标,即可求得点P;
(3)分情况:当,则点M即为点A;当,求得过点A与直线平行的直线l的表达式,设点,根据全等得性质和两点之间的距离即可求得a,进一步求得点.
【详解】(1)解: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B,
∴当时,,
∴,
又
设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把代入,
解得:,
∴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2)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
∴当时,,
∴,
设上有一点使得,
如图,
,得,解得,则点;
,得,解得,则点;
综上所述,点或.
(3)①当,则点M即为点A,此时点
②当,
设过点A与直线平行的直线l∶,
代入,
解得l∶,
设点,
∵,,,
∴,(舍去),
则点,
故点或.
4.(23-24八年级上·广东梅州·期中)如图: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两点,,点是直线上与、不重合的动点.
(1)求直线的解析式;
(2)作直线,当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的面积被直线分成的两部分;
(3)过点的另一直线与轴相交于点,是否存在点使与全等?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直线的解析式为;
(2)当点C运动到或的位置时,的面积被直线分成1:2的两部分
(3)存在,点的坐标为或或.
【分析】(1)由得,根据,得,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得直线的解析式为;
(2)可得的面积,当时,,可得,,即得,当时,同理可得;
(3)在中,,,,分两种情况①若,②若时,分别求解即可.
【详解】(1)解:在中,令得,
,,
,
,
,
把代入得: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2)解:,,
的面积,
当时,如图:
此时,
,即,
,
在中令,得,
∴,
当时,如图:
此时,
,即,
,
在中令,得,
∴,
综上所述,当点C运动到或的位置时,的面积被直线分成1:2的两部分;
(3)解:存在点,使与全等,
在中,,,
,
①若,过作交轴于,过作于,如图:
,,
,,
设,则,,,
而,
,
解得或,
当时,,此时,符合题意,
当时,,此时,不符合题意,舍去,
∴,
同理可知,时,
,,,
,
同理可得,
②若时,如图:
,,
,
在中,令得,
,
此时,,符合题意,
,
综上所述,点的坐标为或或.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综合应用,涉及待定系数法、三角形面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分别画出图形,分类讨论,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
【考点二 一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的综合问题】
例题:(23-24八年级上·山东威海·期末)如图,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直线与轴交于点,与直线交于点,过点作轴于点.点是轴上一动点,过作轴的垂线,分别与直线,交于点,.
(1)设的长为,点的横坐标为,求与的函数表达式;
(2)若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的值.
【答案】(1)当时,;当时,
(2)的值为或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用分别表示出、的坐标,则可表示出与之间的关系式;
(2)由条件可知,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知,由()的关系式可得到关于的方程,可求得的值.
【详解】(1)解:点的横坐标为,过作轴的垂线,分别与直线,交于,,
把代入中可得,即,,
把代入中可得,即 ,,
当时,;
当时,.
(2)解:由题意可知,
若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则,
,解得或,
即当的值为或时,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变式训练】
1.(23-24九年级上·河南郑州·期中)如图1,平行四边形中,,两动点M,N同时从点A出发,点M在边上以的速度匀速运动,到达点B时停止运动,点N沿的路径匀速运动,到达点B时停止运动,的面积S()与点N的运动时间t(s)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N点的运动速度是;
②AD的长度为3cm;
③a的值为7;
④当时,t的值为或9.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分析】由点M的速度和路程可知,时,点M和点B重合,过点N作于点E,求出的长,进而求出的长,得出N点的速度;由图2可得当时,点N和点D重合,进而可求出的长;根据路程除以速度可得出时间,进而可得出a的值;由图2可知,当时,有两种情况,根据图象分别求解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点M的速度为,
∴当点M从点A到点B,用时,
当时,过点N作于点E,
∴,
∴,
在中,,
∴,,,
∴,
∴N点的运动速度是;故①正确;
∴点N从D到C,用时, 由图2可知,点N从A到D用时3s,
∴,故②正确;
∴,故③正确;
当点M未到点B时,过点N作于点E,
同理可得:,
∴,
解得,负值舍去;
当点N在上时,过点N作交延长线于点F,
此时,
∴,
∴, 解得,
∴当时,t的值为或9.故④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问题,涉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含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各图形的性质,分别列出关于t的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已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1)点的坐标为: ;
(2)求直线的函数解析式.
【答案】(1)
(2)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2x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坐标与图形,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1)过点作于点,过点作轴于点,利用点的坐标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答即可;
(2)利用待定系数法解答即可.
【详解】(1)解:过点作于点,过点作轴于点,如图,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
,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轴,
四边形为矩形,
,
,
,
故答案为:;
(2)设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将点代入
得:,
解得:,
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3.(23-24九年级上·重庆沙坪坝·期中)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动点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同时从点出发,点沿折线方向运动到点停止,点沿折线方向运动到点停止(点可以与线段端点重合),设运动时间是(秒),点的距离是.
(1)请直接写出关于的函数表达式并注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并写出该函数的一条性质;
(3)根据函数图象,直接写出当时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图象见解析,性质:当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答案不唯一);
(3)
【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得出总的运动时间为7秒,分两种情况:当时,当,当时,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
(2)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连线即可,再根据函数的增减性即可得出其性质;
(3)观察图象即可求解.
【详解】(1)解:∵平行四边形中,,,
∴,,,,
∴,
∴总的运动时间为:秒,
当点P在,点Q在上运动时,即时,
由题意得,,
∴是等边三角形,
∴;
当点Q在,点P在上运动时,即时,
如图,过点B作于E,过点P作于点F,
∴,,
∵,,
∴,
∴,
根据题意,得,,
∴,
∴,
即;
当点Q在,点P在上运动时,即时,
如图所示:
∴,
又,
∴是等边三角形,
∴,
∴;
综上可得:;
(2)解:函数图象如图,
性质:当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答案不唯一);
(3)解:当时,,
当时,,解得,
由图象可知,当时,.
【点睛】此题考查了动点问题,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正确理解动点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考点三 一次函数与矩形的综合问题】
例题:(23-24八年级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的顶点A在轴的正半轴上,点在轴的正半轴上,线段的长分别是且满足,点是线段上一点,将沿直线翻折,点落在矩形的对角线上的点处.
(1)求的长;
(2)求直线的解析式;
(3)点在直线上,在轴上是否存在点,使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
(3)点N的坐标为或或.
【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得m、n的值,即可求得、的长;由勾股定理求得,由翻折的性质可得:,,,在中,由勾股定理可得,解方程求得x的值,即可得,
(2)由(1)可得点D的坐标为,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的解析式即可;
(3)过E作,在中,根据直角三角形面积的两种表示法求得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得的长,即可求得点E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的解析式,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两种情况求得点N的坐标即可.
【详解】(1)解:∵线段的长分别是且满足,
∴,,
∴,;
设,
由翻折的性质可得:,,,
而,
∴,
在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即,
解得:,
∴,
(2)由(1)点D的坐标为,
设的解析式为:,
把,代入解析式可得: ,
解得: ,
∴直线的解析式为:;
(3)过E作,在中,,
即,
解得:,
在中, ,
∴点E的坐标为,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把,代入解析式可得: ,
解得: ,
所以的解析式为:,
把代入的解析式,可得:,
此时,
即,
当以M、A、N、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且为边时,
∴,
∴,,
∴点N的坐标为或.
如图,当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
设,,而,,
∴,
解得:,
∴;
综上:的坐标为或或.
【点睛】本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目,考查了非负性、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知识;本题难度较大,综合性强,特别是(3)中,需要进行分类讨论,通过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才能得出结果.
【变式训练】
1.(23-24八年级下·江苏扬州·阶段练习)如图,四边形为矩形,,将矩形沿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点处.
(1)求证:;
(2)求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3)在y轴上作点,连接,点N是x轴上一动点,直线上是否存在点M,使以M,N,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M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
(2)
(3),,,理由见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的综合等知识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成为解题的关键.
(1)先说明,由折叠可得,进而得出,最后根据等角对等边即可解答;
(2)先求出,进而得出,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即,进而得到点E的坐标,最后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
(3)①当为对角线时,于互相平分,即的中点也是的中点,再求出的中点坐标,设出点M,N的坐标,建立方程求解即可;②当EF为边时,a.为对角线时,先求出直线的解析式,进而求出的解析式,联立两直线的解析式即可解答;b.为对角线时,的中点,也是的中点,得出的中点在直线上,先求出的中点坐标,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1)解:∵四边形是矩形,
∴,
∴,
由折叠可得:,
∴,
∴.
(2)解:∵四边形是矩形,
∴,
∵,
∴,
∴,
由(1)知,,
∴,
在中,,
∴解得:,
∴,
∵点E在上,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
∴,
∴直线的解析式为.
(3)解:∵以M,N,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①当为对角线时,于互相平分,
∴的中点也是的中点,
由(2)知,,
∵,
∴的中点坐标为,
设,,
∴,,
∴,,
∴,;
②当为边时,
a.为对角线时,,
由(2)知,直线的解析式为,
∵点
∴直线的解析式为,
∴,
∵,,
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直线的解析式为,
∵
∴直线的解析式为,
联立,解得:,
∴;
②为对角线时,的中点,也是的中点,
∴的中点在直线上,
设,
∵,
∴的中点坐标为,
∵直线的解析式为,
∴,
∴,
∴的中点坐标为,
设,
∵,
∴,解得:,
∴,
∴满足条件的点,,.
2.(23-24八年级下·江苏盐城·阶段练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点,现将矩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得到矩形,点B、C、D的对应点分别为点E、F、G.
(1)如图1,当点E落在边上时,求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2)如图2,当C、E、F三点在一直线上时,所在直线与分别交于点H、M,求线段的长度;
(3)如图3,设点P为边的中点,连接,在矩形旋转过程中,点B到直线的距离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直接写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
(3)存在,
【分析】
(1)由矩形,点,得,,,可得,即知,,设的函数表达式为,求出,代入可得,故的函数表达式为;
(2)过点作于,连接、,证明,可得,又,有,可得,设,由勾股定理有;解得,即,从而可得;
(3)当在的左侧且时,到直线的距离最大,设于的交点为,求出,由面积法得,故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大值是.
【详解】(1)
解:矩形,点,
,,,
矩形是由矩形旋转得到,
,,
在中,,
,
,,
直线表达式为,
设的函数表达式为,
由,得,
,
解得,
的函数表达式为;
(2)
解:如图,过点作于,连接、,
矩形是由矩形旋转得到,
,,
,
,
四边形是矩形,
,
,
,,
,
,
,,
,
,
,
,
,
设,
在中,,
;
解得,
,
,
,
;
(3)
解:在矩形旋转过程中,点到直线的距离存在最大值,这个最大值是,理由如下:
当在的左侧且时,到直线的距离最大,设于的交点为,如图:
为的中点,
,
,
,
,
,
,
,
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大值是.
【点睛】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综合应用,涉及待定系数法,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旋转问题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旋转的性质.
【考点四 一次函数与菱形的综合问题】
例题:(22-23八年级下·山东聊城·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点B在y轴上,菱形的顶点.
(1)求直线的解析式;
(2)点P是对角线上的一个动点,当取到最小值时,求点P的坐标;
(3)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的面积等于菱形的面积,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
(2)
(3)存在,或
【分析】(1)先由菱形的性质得出点C的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解析式;
(2)先确定当取到最小值时点P的位置是直线与y轴的交点,即可根据、的解析式,求出点P的坐标,即可解答;
(3)存在,设点Q的坐标为,先求出菱形的面积,根据面积相等,即可求出y,从而求出点Q的坐标.
【详解】(1)解:∵,∴,
∵四边形是菱形,
∴,
∴,
设的解析式为,
则,解得:,
∴;
(2)连接,交于点P,连接,交于点N,
∵四边形是菱形,
∴,
∴ ,
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
∴当A、P、D三点共线时,最小,
设的解析式为,
将、代入,得:,
解得:,
∴,
联立,
解得,
∴P点坐标为;
(3)∵,,
∴,
如图,设交y轴于点E,则,设,
则
,
∴,
∴或,
∴Q点的坐标为或.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和菱形的性质,熟练掌握以上性质是解题关键.
【变式训练】
1.(23-24九年级上·四川成都·期中)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D的坐标分别为,以为边作菱形,点B在x轴上,点C在第一象限.
(1)求直线的函数解析式;
(2)点M为x轴上的动点,将点D绕点M顺时针旋转得到点N,连接,DN.
①当点M与点B重合时,在直线BC上找一点P,使得,求点P的坐标;
②试探究的值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①点P的坐标为或,②存在最小值,最小值为7
【分析】(1)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两点坐标,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代入两点坐标,可得;
(2)①考虑点P在上、在延长线上两种情况;
②点M在x轴运动,,运动到点N在延长线上时,的值最小.
【详解】(1)解:由题意得
∵点A,D的坐标分别为,
∴,
则,
由菱形得,,
∴点B的坐标为,点C的坐标为,
设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代入B、C两点坐标,
,
解得:,,
∴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2)解:①点M与点B重合,即,
∵,
∴在中,,即,
过点N作轴于点E,
∴,
点D绕点M顺时针旋转得到点N,即,
∴,
∵,
∴,
∵,
∴,
∴,
∴点N的坐标为,
设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代入D、N两点坐标,
,
解得:,,
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
∴点P在如图所示两种情况,
图1:点P即为与的交点,
,
解得:,,即点P的坐标为,
图2:设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
∴,
∵过点,
∴,
∴,
此时与的交点即为点P,
,
解得:,,即点P的坐标为,
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或,
②如图所示,M运动到x轴负半轴、原点、正半轴处,
则,
M运动到正半轴处,,
由此可见,点M运动到处时,点N在延长线上时,的值最小,
过N点作轴于点E,即,
设点M的坐标为,则,
由题意得,
∴,
∵,
∴,
∵,
∴,
∴即
∵
∴在中,,
∴,
在中,,
∴,
解得:,
∵M在x轴正半轴,
∴,舍去,
∴点M运动到处,的值最小,
,
那么的值为,
∴存在最小值,最小值为7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几何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难度大,综合性强,关键是注意分类讨论和动点问题.
2.(23-24九年级上·山东青岛·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四边形是菱形,点A的坐标为,点C在x轴正半轴上,边交y轴于点H.
(1)求直线的函数解析式及的长;
(2)连接,动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B→C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匀速运动,设的面积为),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在(2)的情况下,当点P在线段上运动时,是否存在以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t的值;如不存在,直接写出t的值;如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
(2)
(3)存在,1或
【分析】(1)由A点的坐标,利用勾股定理和菱形的性质易得点C的坐标,由A,C的坐标可得直线的解析式;令,解得y,得的长,易得;
(2)设点M到的距离为h,由的面积易得h,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三角形的面积公式①当P在直线上运动;②当P运动到直线上时,分别得的面积;
(3)分类讨论:①当时,,解得t;②当时,利用勾股定理可得的长,易得t.
【详解】(1)解:∵点A的坐标为,
∴,,
∵四边形是菱形,
∴,则C点的坐标为,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则,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令得:,
即,
∴;
(2)解:设点M到的距离为h,
由
即,
∴;
①当P在直线上运动时,的面积S与P的运动时间t的函数关系为:
,即;
②当P运动到直线上时,的面积S与P的运动时间t的函数关系为:
,即,
故;
(3)解:存在,
①当时,则,
∵点A的坐标为,
∴,,
∴,
∴;
②当时,即,
解得:,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t值为1或.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综合题,涉及菱形的性质,动点问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及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解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求解是解题关键.
【考点五 一次函数与正方形的综合问题】
例题:(23-24八年级上·广西崇左·阶段练习)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与轴、轴分别交于、两点, 以 为边在第二象限内作正方形 .
(1)直接写出:点的坐标为 ,点的坐标为 ,点的坐标为 ,点 的坐标为 ;
(2)能否在轴上找一点 ,使得 的长最小?若能,请求出 点的坐标;若不能,说明理由.
【答案】(1),,,
(2)能,点的坐标为
【分析】(1)令及可以求出,点的坐标,要求点,的坐标首先需要证,证出,即可求出的坐标,同理可以求出点的坐标;
(2)先作出关于x轴的对称点,连接,与轴交点就是符合条件的点,求出的坐标,进而求出直线,再求出与轴交点即可.
【详解】(1)解:当时,,
∴,
∴的坐标,
当时, ,
∴的坐标,
如图所示,过点作轴于点,
∵四边形是正方形,
∴,
∴,
∵轴,即,
∴,
∴,
∴,
∴,
∴,
∴D的坐标为,
同理可得C的坐标为;
故答案为:,,,.
(2)点关于轴对称的点为
直线与轴的交点就是能使的长最小的点
设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把代入得
点的坐标为
【点睛】本题主要查了一次函数综合题,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坐标与图形,轴对称的性质求线段的最值问题,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答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训练】
1.(23-24九年级下·浙江宁波·阶段练习)若一个三角形有一边上的中线与这边的长相等,则称这个三角形为该边上的“中线三角形”.在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的两直角边分别在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是.
(1)在正方形的边上找一点,使得是边上的“中线三角形”,求点的坐标.
(2)直线与正方形的两边的交点为,,能否是“中线三角形”?若能,求该直线的函数表达式;若不能,试说明理由.
【答案】(1)或或
(2)或
【分析】(1)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得到,,进而得到中点D的坐标为,再分当点P在上时,当点P在上时,当点P在上时,三种情况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2)先证明直线与x轴,y轴的夹角(锐角)都为,则当与有交点时,一定不满足能否是“中线三角形”;当与交于E、F时,则,则,再证明,进而证明,得到;当中线时,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同理,则三点共线,则,求出,得到,则,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解析式为;当中线时,过点E作于H,设,点T为中点,则,,由勾股定理得到,则,,求出,同理可得,则,求出,则直线解析式为.
【详解】(1)解:∵四边形是正方形,点的坐标是,
∴,,
∴中点D的坐标为,
如图所示,当点P在上时,设;
∵是边上的“中线三角形”,
∴,
∴,
解得,
∴点P的坐标为;
如图所示,当点P在上时,设;
∵是边上的“中线三角形”,
∴,
∴,
解得(负值舍去),
∴点P的坐标为;
如图所示,当点P在上时,设;
∵是边上的“中线三角形”,
∴,
∴,
解得(负值舍去),
∴点P的坐标为;
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或或;
(2)解:在中,当时,,当时,,
∴直线与x轴,y轴的交点到原点的距离相同,
∴直线与x轴,y轴的夹角(锐角)都为,
∴当与有交点时,一定不满足能否是“中线三角形”;
当当与交于E、F时,则,
∴,
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得,
∴,
∴,
∴;
如图所示,当中线时,
∵为的中点,
∴,,
同理,
∴三点共线,
∴,
∴,
∴,
∴,
∴,
∴,
∴,
∴直线解析式为;
如图所示,当中线时,过点E作于H,设,点T为中点,
∴,
∴,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
∴,
∴,
∴,
同理可得,
∴,
∴,
∴,
∴,
∴,
∴
∴直线解析式为;
综上所述,直线解析式为或.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正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等等,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2.(23-24八年级下·湖南永州·阶段练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是正方形,点是轴正半轴上一动点,,交正方形外角的平分线于点.
(1)如图1,当点是的中点时,求证:;
(2)点在轴正半轴上运动,点在轴上.若四边形为菱形,求直线的解析式.
(3)连,点是的中点,当点在轴正半轴上运动时,点随之而运动,点到的距离是否为定值?若为定值,求出这个值;若不是定值,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
(2)
(3)是定值,
【分析】(1)如图1中,取的中点,连接.只要证明即可;
(2)如图2中,作交作于,则,由四边形是正方形,可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当点在边上时,点在上,,推出四边形不可能是菱形,推出点在点的右侧,如图3中,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可得当坐标,致力于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问题;
(3)只要证明点到的距离为定值且等于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即可.
【详解】(1)证明:如图1中,取的中点,连接.
为正方形的外角平分线,
∴,
∴,
∵分别为的中点,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
∴,
∴,
∴.
(2)解:如图2中,作交作于,由四边形是正方形,可证,
,
∴,
由(1)可知,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当点在边上时,点在上,,
∴四边形不可能是菱形,
∴点在点的右侧,
如图3中,
∵四边形是菱形,
∴,
∵,,
∴,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则有,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3)解:如图4或5,连接.
∵,
∴,
∵是中点,
∴,
∴点在的垂直平分线上,
∵垂直平分,
∴点在直线上,
∵,
∴,
∴点到的距离为定值且等于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点到的距离.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综合题、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压轴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