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七年级期中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七年级期中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4-16 14:41:4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七年级期中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温馨提示: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单选题(本题满分24分,共有8道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2. 人体中红细胞的直径约为0.0000077 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结果是( )
A.0.77×10-5 m B.0.77×10-6 m
C.7.7×10-5 m D.7.7×10-6 m
3. 若,则的值为( )
A. B. C. 0 D. 2
4 .如图,已知,晓玉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上.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5 . 如图,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不能判定AC∥DE的是( )
A. ∠1=∠A B. ∠A=∠3 C. ∠3=∠4 D. ∠2+∠4=180°
6. 若(﹣2x+a)(x﹣1)的结果中不含x的一次项,则a的值为( )
A. 1 B. ﹣1 C. 2 D. ﹣2
从边长为a正方形内去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如图1)然后将剩余的部分剪拼成一个矩形
(如图2),上述操作所能验证的等式是( )
A. B. C. D.
动点H以每秒x厘米的速度沿图1的边框(边框拐角处都互相垂直)
按从的路径匀速运动,相应的的面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2,
已知,则说法正确的有几个( )
①动点H的速度是;
②的长度为;
③当点H到达D点时的面积是;
④b的值为14;
⑤在运动过程中,当的面积是时,点H的运动时间是和.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9. 计算:_________.
10. 一个角的补角是它的余角的倍,则这个角余角的度数是 ________.
11.已知,,则 .
12. 如图,大正方形与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差是40,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我们把形如的式子叫做二阶行列式,它的运算法则用公式表示为,
例如:,当时.则的值为 .
14.如图,,∠B=50°,∠D=110°,则∠C的度数为 .
15 .如图,点是线段上的一点,以,为边向两边作正方形,
设,两正方形的面积和,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 _______.
16 .已知动点P以每秒的速度沿图甲的边框按从的路径移动,
相应的的面积与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如图乙中的图象所示.
其中.则 .

三.解答题(共72分)
17. 作图题.
用圆规,直尺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
已知:点为线段外一点,求作直线,使.
18. 计算:
(1);
(2);
(3)用乘法公式计算:
(4);
(5);
19.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20. 已知:如图,△ABC中,AC⊥BC,若D、E在AB边上,
点F在AC边上,DG⊥BC于点G,∠1=∠2,求证:EFCD.将下列推理过程补充完整:
证明:∵DG⊥BC,AC⊥BC,(已知)
∴∠DGC=∠ABC=90°( )
∴DGAC,( )
∴∠2= ,( )
∵∠1=∠2
∴∠1= ,( )
∴EFCD ( )
21 .“龟兔赛跑”的故事同学们都非常熟悉,
图中的线段和折线表示“龟兔赛跑”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请你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填空:折线表示赛跑过程中___________(填“兔子”或“乌龟”)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赛跑的全过程是___________米;
(2)兔子在起初每分钟跑___________米,乌龟每分钟爬___________米;
(3)乌龟用了多少分钟追上了正在睡觉的兔子?
(4)兔子醒来后,以400米/分的速度跑向终点,结果还是比乌龟晚到了0.5分钟,请你算算兔子中间停下睡觉用了多少分钟?
22. 如图,已知.
(1)问与平行吗?如果平行请说明理由.
(2)若于E,平分,求的度数.
23. 如图1是一个长为,宽为的长方形,沿途中虚线用剪刀平均分成四块小长方形,然后用四块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回形”正方形(如图2).

(1)你认为图2中的阴影部分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 .
(2)请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列代数式表示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方法1: ;方法2:
(3)观察图2,请你写出,,之间的等量关系:
(4)根据(3)中结论,若,,求的值.
24.已知,点M、N分别是、上两点,点G在、之间,连接、.
(1)如图1,若,求的度数.
(2)如图2,若点P是下方一点,平分,平分,已知,求的度数.
(3)如图3,若点E是上方一点,连接、,且的延长线平分,平分,,求的度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七年级期中数学试卷解析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温馨提示: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单选题(本题满分24分,共有8道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积的乘方,幂的乘方,合并同类项法则处理.
【详解】解:A. ,原计算错误,本选项不合题意;
B. ,原计算错误,本选项不合题意;
C. ,计算正确,本选项符合题意;
D. ,原计算错误,本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C.
2. 人体中红细胞的直径约为0.0000077 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结果是( )
A.0.77×10-5 m B.0.77×10-6 m
C.7.7×10-5 m D.7.7×10-6 m
【答案】D
【详解】解:0.0000077 m= 7.7×10-6 m.故选D.
3. 若,则的值为( )
A. B. C. 0 D. 2
【答案】C
【解析】
【分析】首先根据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进行运算,可得,,据此即可求得a、b的值,再代入代数式即可求得其值.
【详解】解:,
解得,

故选:C.
4 .如图,已知,晓玉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上.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答案】A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结合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
又∵,
∴,故A正确.
故选:A.
5 . 如图,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不能判定AC∥DE的是( )
A. ∠1=∠A B. ∠A=∠3 C. ∠3=∠4 D. ∠2+∠4=180°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逐项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当∠1=∠A时,可知是DE和AC被AB所截得到的同位角,可得到DE∥AC,故A可以,不符合题意;
当∠A=∠3时,可知是AB、DF被AC所截得到的同位角,可得AB∥DF,故B不可以,符合题意;
当∠3=∠4时,可知是DE和AC被DF所截得到的内错角,可得DE∥AC,故C可以,不符合题意;
当∠2+∠4=180°时,是一对同旁内角,可得DE∥AC;故D可以,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若(﹣2x+a)(x﹣1)的结果中不含x的一次项,则a的值为( )
A. 1 B. ﹣1 C. 2 D. ﹣2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多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然后令含x的一次项系数为零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2x+a)(x﹣1)=﹣2 +(a+2)x﹣a,
∴a+2=0,
∴a=﹣2,
故选:D.
从边长为a正方形内去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如图1)然后将剩余的部分剪拼成一个矩形
(如图2),上述操作所能验证的等式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别求出从边长为a的正方形内去掉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后剩余部分的面积和拼成的矩形的面积,根据剩余部分的面积相等即可得出算式,即可选出选项。
【详解】解:∵从边长为a的正方形内去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剩余的部分面积是,
拼成的矩形面积是,
∴根据剩余的部分面积相等得:,
故选:B.
动点H以每秒x厘米的速度沿图1的边框(边框拐角处都互相垂直)
按从的路径匀速运动,相应的的面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2,
已知,则说法正确的有几个( )
①动点H的速度是;
②的长度为;
③当点H到达D点时的面积是;
④b的值为14;
⑤在运动过程中,当的面积是时,点H的运动时间是和.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答案】A
【分析】先根据点H的运动,得出当点H在不同边上时的面积变化,
并对应图2得出相关边的边长,最后经过计算判断各个说法.
【详解】解:当点H在上时,如图所示,


此时三角形面积随着时间增大而逐渐增大,
当点H在上时,如图所示,是的高,且,
∴,此时三角形面积不变,
当点H在上时,如图所示,是的高,C,D,P三点共线,
,点H从点C点D运动,HP逐渐减小,故三角形面积不断减小,
当点H在上时,如图所示,是的高,且,
,此时三角形面积不变,
当点H在时,如图所示,
,点H从点E向点F运动,HF逐渐减小,故三角形面积不断减小直至零,
对照图2可得时,点H在上,

∴,,
∴动点H的速度是,故①正确,
时,点H在上,此时三角形面积不变,
∴动点H由点B运动到点C共用时,
∴,故②错误,
时,当点H在上,三角形面积逐渐减小,
∴动点H由点C运动到点D共用时,
∴,
∴,
在D点时,的高与相等,即,
∴,故③正确,
,点H在上,,
∴动点H由点D运动到点E共用时,
∴,故④错误.
当的面积是时,点H在上或上,
点H在上时,,
解得,
点H在上时,

解得,
∴,
∴从点C运动到点H共用时,
由点A到点C共用时,
∴此时共用时,故⑤错误.
综上分析可知,正确的有①③,共计2个,故A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9. 计算:_________.
【答案】3
【解析】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方,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化简,再计算即可.
【详解】解:原式,
故答案为:.
10. 一个角的补角是它的余角的倍,则这个角余角的度数是 ________.
【答案】##30度
【解析】
【分析】根据补角和余角的定义,“利用一个角的补角是它的余角的度数的4倍”作为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解:设这个角的度数是,
则,
解得.
这个角的余角.
则这个角的余角度数是.
故答案为:.
11.已知,,则 .
【答案】3
【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解答即可.
【详解】解:因为,
所以,
因为,
所以.
故答案为:3.
12. 如图,大正方形与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差是40,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答案】20
【详解】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小正方形的边长为b,先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得出a2﹣b2=40,再利用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阴影部分的面积表达式,然后化简求值即可.
【分析】解: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小正方形的边长为b,
∵大正方形与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差是40,
∴a2﹣b2=40,
由正方形的性质得:BC⊥AB,BD⊥AB,BC=AB=a,BD=BE=b,
∴AE=AB﹣BE=a﹣b,
∴阴影部分的面积=S△ACE+S△AED
=AE BC+AE BD
=AE (BC+BD)
=(a﹣b)(a+b)
=(a2﹣b2)
=×40
=20,
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0.
故答案为:20
我们把形如的式子叫做二阶行列式,它的运算法则用公式表示为,
例如:,当时.则的值为 .
【答案】6
【分析】根据所给的运算法则,先列方程,再解方程即可.
【详解】解:∵,




故答案为:.
14.如图,,∠B=50°,∠D=110°,则∠C的度数为 .
【答案】/120度
【分析】过点C作CFAB,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过点C作CFAB,
∵ABDE,
∴ABDECF,
∵∠B=50°,
∴∠1=∠B=50°,
∵∠D=110°,
∴∠2=180°-∠D=70°,
∴∠BCD=∠1+∠2=50°+70°=120°.
故答案为:120°.
15 .如图,点是线段上的一点,以,为边向两边作正方形,
设,两正方形的面积和,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 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设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则,由可得,根据代入求出的值即可.
【详解】解:设,,则,
∵,
∴,
∵,
∴,
∴,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
16 .已知动点P以每秒的速度沿图甲的边框按从的路径移动,
相应的的面积与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如图乙中的图象所示.其中.则 .

【答案】17
【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算出、、、,从而得到,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动点P在上运动时,对应的时间为0到4秒,得:;
动点P在上运动时,对应的时间为4到6秒,得:;
动点P在上运动时,对应的时间为6到9秒,得:,
∵,
∴,
∴上运动时间为:秒,
∵,
∴上运动时间为:秒,
∴,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共72分)
17. 作图题.
用圆规,直尺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
已知:点为线段外一点,求作直线,使.
【答案】见解析
【解析】
【分析】如图所示,过点作直线交直线与点,作即可.
【详解】解:①如图所示,过点作直线交直线与点;
②以点为圆心,以任意长(这里定义了线段)为半径画弧交于点,交于点;以点为圆心,以线段为半径画弧交于点;
③连接,以点为圆心画弧交于点;
④过点,作直线;
∴在,中,,,
∴,
∴,则,
∴直线即为所求直线.
【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8. 计算:
(1);
(2);
(3)用乘法公式计算:
(4);
(5);
【答案】(1)1 (2)﹣2
(3)4 (4)
(5)
【解析】
【分析】(1)先算乘方,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再算加减即可;
(2)先算积的乘方,再算单项式乘单项式,最后算整式的除法即可;
(3)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运算即可;
(4)利用平方差公式及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运算即可;
(5)利用整式的除法的法则进行运算即可.
【小问1详解】
解:
【小问2详解】
【小问3详解】
【小问4详解】
【小问5详解】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式的运算,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应的运算法则.
19.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答案】,1
【解析】
【分析】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去中括号内的小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再根据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计算法则化简,最后代值计算即可.
【详解】解:原式

当,时,原式.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化简求值,正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0. 已知:如图,△ABC中,AC⊥BC,若D、E在AB边上,点F在AC边上,DG⊥BC于点G,∠1=∠2,求证:EFCD.将下列推理过程补充完整:
证明:∵DG⊥BC,AC⊥BC,(已知)
∴∠DGC=∠ABC=90°( )
∴DGAC,( )
∴∠2= ,( )
∵∠1=∠2
∴∠1= ,( )
∴EFCD ( )
【答案】垂直定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C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CA;等量代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解析】
【分析】首先证明∠2=∠DCA,然后根据∠1=∠2,可得∠DCA=∠1,再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判定出EF∥DC.
【详解】证明:∵DG⊥BC,AC⊥BC,(已知)
∴∠DGC=∠ABC=90°(垂直定义)
∴DG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DCA,(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1=∠2
∴∠1= ∠DCA,(等量代换)
∴EF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故答案为:垂直定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C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CA;等量代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龟兔赛跑”的故事同学们都非常熟悉,图中的线段和折线表示“龟兔赛跑”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请你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填空:折线表示赛跑过程中___________(填“兔子”或“乌龟”)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赛跑的全过程是___________米;
(2)兔子在起初每分钟跑___________米,乌龟每分钟爬___________米;
(3)乌龟用了多少分钟追上了正在睡觉的兔子?
(4)兔子醒来后,以400米/分的速度跑向终点,结果还是比乌龟晚到了0.5分钟,请你算算兔子中间停下睡觉用了多少分钟?
【答案】(1)兔子,1500;(2)350,30;(3)乌龟用了分钟追上了正在睡觉的兔子.(4)兔子中间停下睡觉用了46.5分钟.
【分析】(1)利用乌龟始终运动,中间没有停留,而兔子中间有休息的时刻,即可得出折线OABC的意义和全程的距离;
(2)根据图象中点A、D实际意义可得速度;
(3)根据乌龟的速度及兔子睡觉时的路程即可得;
(4)利用兔子的速度,求出兔子走完全程的时间,再求解即可.
【详解】解:(1)∵乌龟是一直跑的而兔子中间有休息的时刻,
∴折线OABC表示赛跑过程中兔子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由图象可知:赛跑的全过程为1500米;
故答案为:兔子,1500;
(2)结合图象得出:
兔子在起初每分钟跑700÷2=350(米),乌龟每分钟爬1500÷50=30(米).
故答案为:350,30;
(3)解:(分钟)
答:乌龟用了分钟追上了正在睡觉的兔子.
(4)解:∵兔子睡觉前跑了700米,所用的时间是2分钟,
∴兔子睡觉后剩余800米,所用的时间为:(分钟)
∴兔子睡觉用了:(分钟)
答:兔子中间停下睡觉用了46.5分钟.
22. 如图,已知.
(1)问与平行吗?如果平行请说明理由.
(2)若于E,平分,求的度数.
【答案】(1),理由见解析
(2)的度数为
【解析】
【点睛】(1)利用已知可得,从而可得,进而可得,然后利用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即可解答;
(2)根据垂直定义可得,再利用(1)的结论可得,从而可得,然后利用(1)的结论可得,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即可解答.
【小问1详解】
解:,
理由:∵,
∴,
∴,
∵,
∴,
∴;
【小问2详解】
解:∵,
∴,
∵,
∴,
∵,
∴,
∴,
∵平分,
∴,
∴,
∴的度数为.
23. 如图1是一个长为,宽为的长方形,沿途中虚线用剪刀平均分成四块小长方形,然后用四块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回形”正方形(如图2).

(1)你认为图2中的阴影部分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 .
(2)请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列代数式表示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方法1: ;方法2:
(3)观察图2,请你写出,,之间的等量关系:
(4)根据(3)中结论,若,,求的值.
【答案】(1)
(2),;
(3);
(4)
【分析】(1)阴影部分为边长为的正方形;
(2)①边长等于的正方形,②边长等于的正方形减去4个长宽分别、的矩形面积;
(3)在图2中,大正方形有小正方形和4个矩形组成,则;
(4)由(3)的结论得到,再把,代入得到,然后利用平方根的定义求解.
【详解】(1)解:阴影部分为边长为的正方形;
故答案为:;
(2)解:①阴影部分的面积; ②;
故答案为:,;
(3)解:图2中,用边长为的正方形的面积减去边长为的正方形等于4个长宽分别、的矩形面积,
所以;
故答案为:;
(4)解:由(3)的结论得,
把,代入得,
则.
24.已知,点M、N分别是、上两点,点G在、之间,连接、.
(1)如图1,若,求的度数.
(2)如图2,若点P是下方一点,平分,平分,已知,求的度数.
(3)如图3,若点E是上方一点,连接、,且的延长线平分,平分,,求的度数.
【答案】(1);
(2);
(3).
【分析】(1)过G作,依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得到的度数;
(2)过G作,过点P作,设,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即可得到;
(3)过G作,过E作,设,,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再根据,据此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1)解:如图1,过G作,
∵,
∴,
∴,,
∵,
∴;
(2)解:如图2,过G作,过点P作,设,
∵,,
∴,
∴,
∵,,
∴,
∵平分,平分,
∴,
∴,
∵,
∴,
∵平分,
∴,
∵,
∴,
∴,
∴,,
∴;
(3)解:如图3,过G作,过E作,设,,
∵交于M,平分,
∴,
∴,
∵,
∴,
∵,
∴,
∵,
∴,
∴,
∵,平分,
∴,,
∵,
∴,
∴,,
∵,
∴,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