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课后分层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课后分层练习(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16 15:48:11

文档简介

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第一部分基础精炼
目录
第二部分能力提升
1.(22-23高二上·辽宁沈阳·期中)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呈现出“介”字型布局。“撇”指“丝绸之路经济带”,“捺”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竖”分别指“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和“中国、印度缅甸、孟加拉国经济走廊”。这反映出当代我国外交( )
A.凸显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B.努力推进大国国际合作
C.对不结盟政策有所调整
D.致力于主导经济全球化
【答案】A
【详解】依据材料“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等信息说明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外交领域十分宽广,与不同类型的国家深化交流合作,反映出当前我国外交凸显经济合作的重要性,A项正确;材料侧重的是经济合作,“大国国际合作”,表述片面,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不结盟政策,排除C项;“主导”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2.(22-23高二下·广东惠州·期中)亚投行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同时包括大量发达国家。在股份结构上,发展中国家的股比占大多数,但西方成员的总股比也超过了25%,在需要75%特别多数的重大事项决策上与中国一样拥有否决权。这表明亚投行( )
A.坚持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享的原则
B.推动了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发展
C.提高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能力
D.冲击了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材料“亚投行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同时包括大量发达国家。在股份结构上,发展中国家的股比占大多数,但西方成员的总股比也超过了25%,在需要75%特别多数的重大事项决策上与中国一样拥有否决权。”可知,亚投行既有发展中国家,又有发达国家,在股份结构上,发展中国家占多数,但西方成员也具有相应的权力,表明亚投行坚持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享的原则,A项正确;亚投行主要投资业务是投资亚太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而非推动世界多极化,排除B项;材料中描述的是亚投行的构成,没有描述关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能力信息,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冲击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3.(22-23高一下·甘肃兰州·期末)“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严酷现实是:受益者永远是那些享有特权并主宰世界经济的发达国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却被甩到世界经济的边缘,贫困不断加深,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在加大。”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全球化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B.逆经济全球化是当今的世界潮流
C.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毫无益处 D.全球化过程中存在国家间的利益失衡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材料表明当前的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受益而发展中国是贫困不断加深,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在加大可知在全球化过程中存在国家间的利益失衡,D项正确;根据所学全球化是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的,排除A项;当今世界的潮流还是全球化不是逆全球化,排除B项;全球化对对发展中国家是把双刃剑即有利也有弊,不能说毫无益处,排除C项。故选D项。
4.(22-23高二下·河北石家庄·开学考试)与改革开放初期的自带承包商和劳工相比,目前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海外承包合同除了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外,更多地雇用当地承包商和劳工,通过“干中学”的方式培养专业人才,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适宜的建筑及工程技术。由此可见,当前我国的对外援助( )
A.意识形态的作用有所加强 B.重视提高受援国的发展能力
C.经济因素的影响持续增大 D.倡导建立新型区域经济组织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与改革开放初期的自带承包商和劳工相比,目前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海外承包合同除了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外,更多地雇用当地承包商和劳工,通过‘干中学’的方式培养专业人才,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适宜的建筑及工程技术。”可知,目前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海外承包合同,更多地雇用当地承包商和劳工,培养专业人才并转移适宜的建筑及工程技术,表明当前我国的对外援助重视提高受援国的发展能力,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意识形态的作用,且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经济因素的影响持续增大,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倡导建立新型区域经济组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5.(22-23高二上·河南新乡·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材料中认为互联网有利于( )
A.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B.推动社会阶层转变
C.推动劳作方式变革
D.推动全球化进程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可知材料信息认为互联网密切世界各地联系,有利于推动世界全球化进程,D项正确;材料中认为互联网有利于推动全球化进程,材料未涉及产业结构调整、社会阶层转变、劳作方式变革,排除ABC项。故选D项。
6.(22-23高二下·重庆渝中·阶段练习)二战后,美国一直利用其霸主地位对一些国家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成为实施经济制裁频率最高的国家,经济制裁已成为美国几乎所有外交问题的首选解决方案。但美国越来越力不从心,主要是因为( )
美国作为主要发起方的经济制裁件数及其效果趋势图
A.世界全球化和多极化发展 B.美国军事实力大大下降
C.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瓦解 D.欧洲联盟不再追随美国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可以看出,美国对外经济制裁的使用次数呈上升趋势,但成功率却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美国之所以越来越力不从心,是因为20世纪7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而美国经济滞胀,综合国力相对衰落,A项正确;美国的军事实力依然是世界第一,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20世纪70年代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和新兴力量崛起,美国利益受到挑战,因此经济制裁件数才不断增加,本题问的是成功率下降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二战后,美国采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手段操控着欧洲,欧盟虽进行过一些对抗但作用不明显,当今欧盟依然追随美国,排除D项。故选A项。
7.(21-22高一下·云南玉溪·期末)2020年11月15日,在疫情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中、日、韩、东盟10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15国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球经贸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这( )
A.推动了世界经济多极化 B.有利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C.保障了世界经济的稳定 D.推动世界经济重心逐步转移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日、韩、东盟10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15国达成全球经贸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是地区国家以实际行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一步,B项正确;众多国家达成全球经贸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有利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未体现了世界经济多极化,排除A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排除D项。故选B项。
8.(20-21高一下·陕西铜川·期末)二战后,西欧经济逐步得到恢复与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经济协作范围更加广阔,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大大加强。出现了许多大型的跨国公司,特别是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六国的经济联系变得更加密切。这说明欧洲走向联合是( )
A.抗街美苏势力的需要 B.源于共同的文化基础
C.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欲联合第三世界国家
【答案】C
【详解】材料“西欧经济逐步得到恢复与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经济协作范围更加广阔,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大大加强”强调的是欧洲的经济发展对一体化进程的影响,C正确;AB是欧洲联合的因素,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未涉及同第三世界的联合,D排除。故选C。
9.(23-24高二上·安徽合肥·期中)1990年,第一次专门讨论经济发展的中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召开。1991年不结盟国家第十次部长会议决定将不结盟运动的侧重点从政治转向经济上的南南合作;同年伊斯兰会议组织首脑会议呼吁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合作,逐步建立一个共同市场。这些会议的召开是为了应对该时期( )
A.美苏干涉其他国家内政 B.殖民主义侵略遗留问题
C.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的世界。根据材料“1990年,第一次专门讨论经济发展的中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召开。1991年不结盟国家第十次部长会议决定将不结盟运动的侧重点从政治转向经济上的南南合作......逐步建立一个共同市场”可知,从中美洲国家首脑会议讨论经济发展到不结盟国家第十次部长会议将侧重点从政治转向经济,适应了美苏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国际形势,D项正确;此时苏联实力已经衰落,逐渐走向解体,排除A项;材料中未反映殖民主义遗留问题,排除B项;发达国家操纵并非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10.(22-23高二下·江苏南京·阶段练习)国际关系专家谢里夫·加利指出,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并开始通过各种多边合作机制和平台,推动全球化进程更公平、更包容。“中国是新的全球体系的推动者之一”。据此可知( )
A.经济全球化发展呈现新形态 B.发展中国家开始参与全球治理
C.世界政治经济旧秩序被取代 D.美国的世界主导地位已经丧失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现代史(世界)。据材料“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并开始通过各种多边合作机制和平台,推动全球化进程更公平、更包容”可知,伴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其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推动全球化更公平、更包容,说明经济全球化发展呈现新形态,A项正确;“开始参与”,表述错误,之前就已参与,排除B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排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判定美国的世界主导地位已经丧失,排除D项。故选A项。
11.(22-23高一下·湖北咸宁·期末)冷战结束以来,开展多边合作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国家间、区域间的合作纷纷展开。如2001年,中国在上海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0年,“金砖四国”领导人在巴西召开领导人会议,商定加强合作与协调。这表明( )
A.西方国家间的合作加强 B.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
C.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上升 D.国际经济新秩序确立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冷战结束以后的世界。根据“开展多边合作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国家间、区域间的合作纷纷展开”可知这体现了国与国之间合作的加强,是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表现,B项正确;中国不是西方国家,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国与国之间合作的加强,不能说明中国影响力的上升,排除C项;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排除D项。故选B项。
12.(20-21高三上·江苏常州·期末)二战后,英国国内有关欧盟(欧共体)的辩论,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一体化对其主权的威胁和破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战后,欧洲一体化被提上议事日程,法、德等国组成具有超国家集权性质、 以政治一体化为最终目标的欧共体并获得成功,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而英国被迫作出反应,于1960年与丹麦、挪威等七国组建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与之对抗。该联盈属于政府合作性质,但仅限于经济一体化,它体现了英国根深蒂固的一体化理念。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但其始终是欧共体内一个难于合作的伙伴,甚至愈益变得孤立和边缘化。
——摘编自王鹤《论英国与欧洲一体化的关系―评析英国政府对欧盟政策》
材料二 短期内,英国脱欧已触发了其国内政治的变更,加剧了国内政治的碎片化。脱欧公投所凸显的经济、社会和地区之间的分裂不仅需要长时间去弥合,甚至可能影响英国作为主权国家的完整性。脱欧也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增加了世界经济复苏的 不确定性,并对欧洲一体化的路径和前途产生深远影响,激发了欧盟范围内疑欧政党的 反弹,改变内部的立场平衡并加剧欧盟发展的方向之争。脱欧的冲击效应是长期的,尤 其时欧盟未来一体化发展,以及对国际政治格局走向的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 现。 ——摘编自金玲《英国脱欧:原因、影响及走向》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二,概括英国对欧盟(欧共体)政策的变化及其实质。
(2)有学者说“欧盟目标与性质的双重性,与英国一体化理念之间的矛盾,是导致英国脱欧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论证。
(3)据材料二,概括英国脱欧产生的影响。
【答案】(1)变化:对立(对抗)----入欧-----脱欧。实质:维护英国的国家主权与利益。
(2)欧盟:追求经济、政治一体化;具有政府合作与超国家集权的双重性质;欧盟的成立标志着其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欧盟单一货币欧元的问世及欧元区的形成。
英国:想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主权(强调独立主权国家之间的合作);不追求政治的一体化(仅追求经济的一体化);保留英镑,拒绝加入欧元区。
(3)影响:加剧了英国政治、社会的分裂;增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严重冲击了欧盟一体化的发展:将长期影响国际政治格局的走向。
【详解】(1)变化:依据材料一“组建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与之对抗”“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和材料二“短期内,英国脱欧已触发了其国内政治的变更”可知是对立、入欧和脱欧。实质:依据材料一和二可知不管是入欧和脱欧都是维护英国的国家主权与利益。
(2)本题要从欧盟和英国的角度分析阐述。欧盟的角度从欧盟的性质以及成立过程回答;英国的角度依据材料一“该联盟属于政府合作性质,但仅限于经济一体化”的信息和所学从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主权和追求经济的一体化以及拒绝加入欧元区等回答。
(3)影响:依据材料二“加剧了国内政治的碎片化”“可能影响英国作为主权国家的完整性”可知加剧了英国政治、社会的分裂;依据材料“增加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可知增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依据材料二“并对欧洲一体化的路径和前途产生深远影响,激发了欧盟范围内疑欧政党的反弹”可知严重冲击了欧盟一体化的发展;依据材料二“对国际政治格局走向的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可知将长期影响国际政治格局的走向。
13.(2024·陕西汉中·二模)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减少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日美两国签订了多个限制日本纺织品出口的协定,而随后日本彩电对美出口激增;在美国压力下,日本限制了彩电出口,但此后日本汽车出口到美国的数量暴涨。该时期日美贸易情况( )
A.奠定了国际合作的全新基础 B.体现美国经济霸权不断衰落
C.说明了日本国内市场的扩大 D.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程度提高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日)。根据材料“为了减少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日美两国签订了多个限制日本纺织品出口的协定,而随后日本彩电对美出口激增;在美国压力下,日本限制了彩电出口,但此后日本汽车出口到美国的数量暴涨。”可知,该时期日美贸易情况反映了两国经济联系密切,一定程度上说明当时经济全球化程度提高,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该时期经济全球化程度提高,未涉及国际合作的全新基础,排除A项;该时期日美贸易情况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程度提高,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日本出口涉及海外市场,与国内市场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4.(2020·广东茂名·模拟预测)在欧盟发展过程中,最初的扩大对象基本上都属富裕国家,成员国之间经济差距较小;而2004年的扩大则使这种差距突然增大,欧盟老成员国民众真正感受到就业难和移民的威胁,不安全感大大增加,新成员国民众对加入欧盟前景也多持悲观态度。这主要表明( )
A.欧洲国家缺乏继续合作的基础 B.欧盟面临失去民意支持的窘境
C.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深入发展 D.经济的集团化趋势发展较缓慢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欧盟最初成员国之间差距较小,2004年新增的成员国对欧盟前景持悲观态度,老成员国感受到就业难和移民威胁,不安全感增加,说明欧盟在扩大发展过程中成员国人民不满情绪增多,从而使欧盟面临失去民意支持的窘境,故选B;欧盟的成立和扩大说明欧洲国家有合作的基础,A错误;材料不能反映政治多极化趋势深入发展,C错误;仅从欧盟的发展,不能说明经济的集团化趋势发展缓慢,D错误。
15.(2020·河北唐山·一模)(美国)生物公司孟山都,几乎已经将世界各处的农家,都转变成为他们的订户。他们每年提出新的基因改造品种,可以抵御各种疾病,也可以提高产量。其结果便是使农家乐于使用。于是各地农家再不能自足地在春季播下自己选择的种子。这说明
A.基因作物推广危害人类生活 B.科技使全球化得以加强
C.农民无法摆脱孟山都的控制 D.生物科技消灭了病虫害
【答案】B
【详解】从材料中“几乎已经将世界各处的农家,都转变成为他们的订户”明显可以看出这个跨国公司运用科学技术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B正确;材料并没有反映出基因作物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危害,排除A;材料只能反映出跨国公司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不能绝对的说农民无法摆脱孟山都得控制,排除C;D表述太绝对,是错误的,排除。
16.(2022·山西太原·三模)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贸易以茶叶、玉米等物种交流为主;而工业革命以来,全球贸易则呈现出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现象。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全球发展不平衡
B.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前提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工业生产领域
D.资本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答案】A
【详解】材料“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贸易以茶叶、玉米等物种交流为主;”体现了这一时期全球发展相对平衡;到“工业革命以来,全球贸易则呈现出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现象。”说明在世界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体现了全球发展不平衡,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前提是国际分工,排除B项;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工业生产领域,“开始”二字表述有误,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全球贸易而不是资本主义各国,排除D项。故选A项。
17.(2024·贵州毕节·一模)从1970年起,每次不结盟首脑会议都会发表“经济宣言”。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首脑会议正式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后来又把加强南南合作、集体自力更生提到战略高度。这反映了不结盟国家( )
A.发展民族经济巩固政治独立的愿望 B.建立起了最大的政治性国际组织
C.正式成员国的数量正在不断地增加 D.斗争的矛头始终指向旧殖民主义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0-1973年(世界)。根据材料发表“经济宣言”,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把加强南南合作、集体自力更生提到战略高度,这些措施行动都说明,不结盟运动注重发展本国经济,只有经济发展才能巩固政治独立,A项正确;联合国是最大的政治性国际组织,排除B项;材料中无法得知正式成员国的数量是否增加,排除C项;旧殖民主义已经逐步衰亡,斗争矛头指向新殖民主义,排除D项。故选A项。
18.(2022·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三模)下图为英国人绘制的一幅漫画,据此可知( )
《开往美国,还是通向共同市场》(1960年)
A.资本主义阵营濒临瓦解 B.马歇尔计划吸引力增强
C.欧洲联合趋势影响扩大 D.英国考虑是否加入欧盟
【答案】C
【详解】根据漫画题目《开往美国,还是通向共同市场》和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漫画是讽刺麦卡米伦首相倾向美国,而漫画作者则是希望政府参加欧洲经济共同体,体现欧洲经济共同体影响扩大,C项正确;资本主义阵营没有趋于瓦解,排除A项;马歇尔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欧盟成立于1993年,排除D项。故选C项。
19.(2023·辽宁·一模)2022年6月,七国集团(美、英、法、德、日、意、加)在英国举行峰会,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商讨如何联手对抗中国,而此前的七国集团外长会更是渲染中国“经济胁迫”,抛出所谓“民主对抗专制”话题,将矛头对准中、俄。这表明( )
A.两极对峙格局激化 B.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C.北约主导欧洲发展 D.社会动荡时代主题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商讨如何联手对抗中国”、“矛头对准中、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想要针对中国进行制裁和对抗,表现国际关系中冷战对抗思维依旧存在于西方大国中,B项正确;1991年苏联解体后,冷战结束,两极对峙格局结束,排除A项;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日本不属于北约成员国,且材料中针对的国家是中国与俄罗斯,中国也不是欧洲国家,排除C项;材料反映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想要针对中国进行制裁和对抗,没有反映出社会动荡,排除D项。故选B项。
20.(2021·全国·二模)下图为2001-2016年全球商品贸易占GDP比重示意图。据此可知( )
A.2008年金融危机波及全球 B.经济全球化趋势并非一帆风顺
C.商品输出逐渐被各国抛弃 D.世界主要国家均奉行保守主义
【答案】B
【详解】通过观察图中曲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商品贸易占GDP比重的起伏变化,反映出经济全球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2008年金融危机波及“全球”,A项错误;商品输出逐渐被各国抛弃不符合实际,C项错误;世界主要国家“均”奉行保守主义的说法绝对,且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
21.(2022·山东德州·三模)如图为2001~2020年全球主要经济体GDP总量(万亿美元)变化情况。它反映出
A.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B.国际经济新秩序正在建立
C.世界贫富分化的加速趋势 D.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
【答案】A
【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可知,2001年至2020年间,全球主要经济体的GDP总量上,中国的总量不断提升,二日本、德国等传统发达国家的GDP总值有所下降,说明世界重心出现转移趋势,A项正确;仅根据图示内容并不能说明国际经济新秩序正在建立,排除B项;图示内容不能体现比较信息,“加速”和“加快”无从体现,排除CD项。故选A项。
22.(2022·宁夏银川·一模)如图所示为2007~2020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外国直接投资(FDI)中的比重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A.经济全球化暂时出现了曲折 B.全球跨境投资经历了深度调整
C.发达国家主导全球经济发展 D.国际经济新秩序遭遇严重挑战
【答案】B
【详解】由图可知,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中的比重逐渐增长并超过了发达国家,说明全球跨境投资发生了变化,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经济全球化暂时出现了曲折,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全球跨境投资倾斜于发展中国家,体现不出发达国家主导全球经济发展,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国际经济新秩序,排除D项。故选B项。
23.(2022·福建泉州·二模)196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其宗旨是协调和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并确定以最适宜的手段来维护它们的利益。1974年,美日等国成立国际能源机构,其宗旨是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在石油供应短缺时建立分摊石油消费制度,促进石油生产国与石油消费国之间的对话与合作。这反映了( )
A.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B.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C.南北经济分歧的消除 D.新兴国家国际地位提升
【答案】D
【详解】根据“在石油供应短缺时建立分摊石油消费制度,促进石油生产国与石油消费国之间的对话与合作”可得出,随着新兴国家经济的发展,其国际地位有所提高,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区域集团化,排除A项;新秩序没有建立,分歧也没有消除,排除BC项。故选D项。
【点睛】
24.(2024·湖南衡阳·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有所拉大,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国内不平等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民粹主义、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思潮的产生与蔓延揭示出发达国家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国内利益冲突和社会分裂,包括:由于收入分配不均导致的脆弱群体、平民与中产阶级和精英阶层的社会阶层对立;金融资本、大型跨国公司、科技先锋与产业工人、农民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冲突;多元文化社会与反移民、种族与宗教歧视的意识形态矛盾。全球化进程正在经历重大挫折与挑战。
——摘编自盛赋《逆全球化:思潮、原因与反思》
材料二 资本主义大国的逆全球化突破了经济行为,而发展成为政党行为、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实施一系列逆转经济全球化的措施,排斥外来民族,民粹主义思潮兴起。各种反全球化、去全球化、逆全球化充斥西方社会,成为西方国家政治主流。
——摘编自栾文莲《对当前西方国家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分析评判》
材料三 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乃至社会进程等多层次、多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和影响……对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达成共识,有人认为全球化源于16世纪;有人认为全球化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还有人认为20世纪90年代是全球化真正开始阶段……一般认为,全球化包括各个领域的内容。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巨大,且是全球化的根本推动力,因此备受关注。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的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逆全球化”出现的根源,并概括进入21世纪以来“逆全球化”发展进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全球化起源”问题,选择你赞成的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也可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答案】(1)原因:全球化导致美欧发达地区国际地位相对衰落,进而削弱了其支持全球化的动力;发达国家内部贫富差距扩大导致反全球化民意愈加强烈;国内利益冲突和社会分裂进一步加剧。
特点: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由民众民间行为上升到国家政府的政治行为。
(2)同意第一种观点:全球化起源于16世纪。说明: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是全球化开始的标志。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历史发展进程,西欧国家走上对外殖民扩张道路,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
同意第二种观点:全球化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说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是全球化开始的标志。《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签订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经济的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关贸总协定这三大国际经济组织标志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已经纳入到全球管辖的范畴,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从此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出现。
同意第三种观点:20世纪90年代是全球化的开始。说明: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是全球化真正开始的标志。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20世纪90年代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冷战的结束,为全球化扫清了障碍,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绝大多数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西方。原因:依据“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有所拉大”可以推导出全球化导致美欧发达地区国际地位相对衰落,进而削弱了其支持全球化的动力;依据“发达国家国内不平等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可以推导出发达国家内部贫富差距扩大导致反全球化民意愈加强烈;依据“日益严重的国内利益冲突和社会分裂”可以推导出国内利益冲突和社会分裂进一步加剧。特点:依据“突破了经济行为,而发展成为政党行为、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可以推导出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及由民众民间行为上升到国家政府的政治行为。
(2)本题为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近代的世界。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起源有几种说法,一种认为经济全球化起源于16世纪,是以新航路开辟为标志的,具体论述可结合新航路开辟后对世界和欧洲的影响进行说明。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为标志,具体论述可结合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发展状况进行说明。第三种观点认为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以两极格局结束为开始的标志,具体论述可结合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世界局势的发展状况进行说明。三种观点都有自己的道理,我们在分析的时候要结合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来进行论述。
试卷第2页,共14页
试卷第1页,共14页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第一部分基础精炼
目录
第二部分能力提升
1.(22-23高二上·辽宁沈阳·期中)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呈现出“介”字型布局。“撇”指“丝绸之路经济带”,“捺”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竖”分别指“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和“中国、印度缅甸、孟加拉国经济走廊”。这反映出当代我国外交( )
A.凸显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B.努力推进大国国际合作
C.对不结盟政策有所调整
D.致力于主导经济全球化
2.(22-23高二下·广东惠州·期中)亚投行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同时包括大量发达国家。在股份结构上,发展中国家的股比占大多数,但西方成员的总股比也超过了25%,在需要75%特别多数的重大事项决策上与中国一样拥有否决权。这表明亚投行( )
A.坚持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享的原则
B.推动了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发展
C.提高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能力
D.冲击了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3.(22-23高一下·甘肃兰州·期末)“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严酷现实是:受益者永远是那些享有特权并主宰世界经济的发达国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却被甩到世界经济的边缘,贫困不断加深,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在加大。”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全球化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B.逆经济全球化是当今的世界潮流
C.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毫无益处 D.全球化过程中存在国家间的利益失衡
4.(22-23高二下·河北石家庄·开学考试)与改革开放初期的自带承包商和劳工相比,目前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海外承包合同除了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外,更多地雇用当地承包商和劳工,通过“干中学”的方式培养专业人才,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适宜的建筑及工程技术。由此可见,当前我国的对外援助( )
A.意识形态的作用有所加强 B.重视提高受援国的发展能力
C.经济因素的影响持续增大 D.倡导建立新型区域经济组织
5.(22-23高二上·河南新乡·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材料中认为互联网有利于( )
A.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B.推动社会阶层转变
C.推动劳作方式变革
D.推动全球化进程
6.(22-23高二下·重庆渝中·阶段练习)二战后,美国一直利用其霸主地位对一些国家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成为实施经济制裁频率最高的国家,经济制裁已成为美国几乎所有外交问题的首选解决方案。但美国越来越力不从心,主要是因为( )
美国作为主要发起方的经济制裁件数及其效果趋势图
A.世界全球化和多极化发展 B.美国军事实力大大下降
C.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瓦解 D.欧洲联盟不再追随美国
7.(21-22高一下·云南玉溪·期末)2020年11月15日,在疫情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中、日、韩、东盟10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15国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球经贸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这( )
A.推动了世界经济多极化 B.有利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C.保障了世界经济的稳定 D.推动世界经济重心逐步转移
8.(20-21高一下·陕西铜川·期末)二战后,西欧经济逐步得到恢复与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经济协作范围更加广阔,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大大加强。出现了许多大型的跨国公司,特别是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六国的经济联系变得更加密切。这说明欧洲走向联合是( )
A.抗街美苏势力的需要 B.源于共同的文化基础
C.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欲联合第三世界国家
9.(23-24高二上·安徽合肥·期中)1990年,第一次专门讨论经济发展的中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召开。1991年不结盟国家第十次部长会议决定将不结盟运动的侧重点从政治转向经济上的南南合作;同年伊斯兰会议组织首脑会议呼吁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合作,逐步建立一个共同市场。这些会议的召开是为了应对该时期( )
A.美苏干涉其他国家内政 B.殖民主义侵略遗留问题
C.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0.(22-23高二下·江苏南京·阶段练习)国际关系专家谢里夫·加利指出,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并开始通过各种多边合作机制和平台,推动全球化进程更公平、更包容。“中国是新的全球体系的推动者之一”。据此可知( )
A.经济全球化发展呈现新形态 B.发展中国家开始参与全球治理
C.世界政治经济旧秩序被取代 D.美国的世界主导地位已经丧失
11.(22-23高一下·湖北咸宁·期末)冷战结束以来,开展多边合作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国家间、区域间的合作纷纷展开。如2001年,中国在上海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0年,“金砖四国”领导人在巴西召开领导人会议,商定加强合作与协调。这表明( )
A.西方国家间的合作加强 B.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
C.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上升 D.国际经济新秩序确立
12.(20-21高三上·江苏常州·期末)二战后,英国国内有关欧盟(欧共体)的辩论,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一体化对其主权的威胁和破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战后,欧洲一体化被提上议事日程,法、德等国组成具有超国家集权性质、 以政治一体化为最终目标的欧共体并获得成功,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而英国被迫作出反应,于1960年与丹麦、挪威等七国组建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与之对抗。该联盈属于政府合作性质,但仅限于经济一体化,它体现了英国根深蒂固的一体化理念。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但其始终是欧共体内一个难于合作的伙伴,甚至愈益变得孤立和边缘化。
——摘编自王鹤《论英国与欧洲一体化的关系―评析英国政府对欧盟政策》
材料二 短期内,英国脱欧已触发了其国内政治的变更,加剧了国内政治的碎片化。脱欧公投所凸显的经济、社会和地区之间的分裂不仅需要长时间去弥合,甚至可能影响英国作为主权国家的完整性。脱欧也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增加了世界经济复苏的 不确定性,并对欧洲一体化的路径和前途产生深远影响,激发了欧盟范围内疑欧政党的 反弹,改变内部的立场平衡并加剧欧盟发展的方向之争。脱欧的冲击效应是长期的,尤 其时欧盟未来一体化发展,以及对国际政治格局走向的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 现。 ——摘编自金玲《英国脱欧:原因、影响及走向》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二,概括英国对欧盟(欧共体)政策的变化及其实质。
(2)有学者说“欧盟目标与性质的双重性,与英国一体化理念之间的矛盾,是导致英国脱欧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论证。
(3)据材料二,概括英国脱欧产生的影响。
13.(2024·陕西汉中·二模)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减少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日美两国签订了多个限制日本纺织品出口的协定,而随后日本彩电对美出口激增;在美国压力下,日本限制了彩电出口,但此后日本汽车出口到美国的数量暴涨。该时期日美贸易情况( )
A.奠定了国际合作的全新基础 B.体现美国经济霸权不断衰落
C.说明了日本国内市场的扩大 D.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程度提高
14.(2020·广东茂名·模拟预测)在欧盟发展过程中,最初的扩大对象基本上都属富裕国家,成员国之间经济差距较小;而2004年的扩大则使这种差距突然增大,欧盟老成员国民众真正感受到就业难和移民的威胁,不安全感大大增加,新成员国民众对加入欧盟前景也多持悲观态度。这主要表明( )
A.欧洲国家缺乏继续合作的基础 B.欧盟面临失去民意支持的窘境
C.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深入发展 D.经济的集团化趋势发展较缓慢
15.(2020·河北唐山·一模)(美国)生物公司孟山都,几乎已经将世界各处的农家,都转变成为他们的订户。他们每年提出新的基因改造品种,可以抵御各种疾病,也可以提高产量。其结果便是使农家乐于使用。于是各地农家再不能自足地在春季播下自己选择的种子。这说明
A.基因作物推广危害人类生活 B.科技使全球化得以加强
C.农民无法摆脱孟山都的控制 D.生物科技消灭了病虫害
16.(2022·山西太原·三模)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贸易以茶叶、玉米等物种交流为主;而工业革命以来,全球贸易则呈现出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现象。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全球发展不平衡
B.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前提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工业生产领域
D.资本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7.(2024·贵州毕节·一模)从1970年起,每次不结盟首脑会议都会发表“经济宣言”。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首脑会议正式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后来又把加强南南合作、集体自力更生提到战略高度。这反映了不结盟国家( )
A.发展民族经济巩固政治独立的愿望 B.建立起了最大的政治性国际组织
C.正式成员国的数量正在不断地增加 D.斗争的矛头始终指向旧殖民主义
18.(2022·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三模)下图为英国人绘制的一幅漫画,据此可知( )
《开往美国,还是通向共同市场》(1960年)
A.资本主义阵营濒临瓦解 B.马歇尔计划吸引力增强
C.欧洲联合趋势影响扩大 D.英国考虑是否加入欧盟
19.(2023·辽宁·一模)2022年6月,七国集团(美、英、法、德、日、意、加)在英国举行峰会,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商讨如何联手对抗中国,而此前的七国集团外长会更是渲染中国“经济胁迫”,抛出所谓“民主对抗专制”话题,将矛头对准中、俄。这表明( )
A.两极对峙格局激化 B.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C.北约主导欧洲发展 D.社会动荡时代主题
20.(2021·全国·二模)下图为2001-2016年全球商品贸易占GDP比重示意图。据此可知( )
A.2008年金融危机波及全球 B.经济全球化趋势并非一帆风顺
C.商品输出逐渐被各国抛弃 D.世界主要国家均奉行保守主义
21.(2022·山东德州·三模)如图为2001~2020年全球主要经济体GDP总量(万亿美元)变化情况。它反映出
A.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B.国际经济新秩序正在建立
C.世界贫富分化的加速趋势 D.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
22.(2022·宁夏银川·一模)如图所示为2007~2020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外国直接投资(FDI)中的比重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A.经济全球化暂时出现了曲折 B.全球跨境投资经历了深度调整
C.发达国家主导全球经济发展 D.国际经济新秩序遭遇严重挑战
23.(2022·福建泉州·二模)196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其宗旨是协调和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并确定以最适宜的手段来维护它们的利益。1974年,美日等国成立国际能源机构,其宗旨是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在石油供应短缺时建立分摊石油消费制度,促进石油生产国与石油消费国之间的对话与合作。这反映了( )
A.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B.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C.南北经济分歧的消除 D.新兴国家国际地位提升
24.(2024·湖南衡阳·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有所拉大,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国内不平等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民粹主义、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思潮的产生与蔓延揭示出发达国家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国内利益冲突和社会分裂,包括:由于收入分配不均导致的脆弱群体、平民与中产阶级和精英阶层的社会阶层对立;金融资本、大型跨国公司、科技先锋与产业工人、农民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冲突;多元文化社会与反移民、种族与宗教歧视的意识形态矛盾。全球化进程正在经历重大挫折与挑战。
——摘编自盛赋《逆全球化:思潮、原因与反思》
材料二 资本主义大国的逆全球化突破了经济行为,而发展成为政党行为、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实施一系列逆转经济全球化的措施,排斥外来民族,民粹主义思潮兴起。各种反全球化、去全球化、逆全球化充斥西方社会,成为西方国家政治主流。
——摘编自栾文莲《对当前西方国家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分析评判》
材料三 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乃至社会进程等多层次、多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和影响……对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达成共识,有人认为全球化源于16世纪;有人认为全球化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还有人认为20世纪90年代是全球化真正开始阶段……一般认为,全球化包括各个领域的内容。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巨大,且是全球化的根本推动力,因此备受关注。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的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逆全球化”出现的根源,并概括进入21世纪以来“逆全球化”发展进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全球化起源”问题,选择你赞成的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也可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试卷第6页,共7页
试卷第7页,共7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