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 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导学案
编制人:胡新波 审核人:黄靖 使用时间:2015-10-
班级: 姓名: 评定:
【学习目标】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
【学习重点】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概念阐述】 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由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形式有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掌立法权,内阁掌握行政权,君主统而不治,如英国、荷兰等)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内阁对君主负责,君主掌行政权,议会行使立法权,君主有否决权)两种。21教育网
代议制: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21cnjy.com
【自主学习模块】
一、光荣革命(1688年)(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内容简要概括英国光荣革命爆发的原因、性质)
1、原因:
2、革命性质:
二、议会权力的确立
1、《权利法案》(1689年)
内容:
作用:
2、1832年议会改革(议会制度的不断完善)
原因:
主要作用:
三、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三子目的内容完成):
(1).内阁制的形成
①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出现(国王主会),但不是 组织
②18世纪初下院多数党控制政权(国王不与会),形成内阁对 负责的原则
③1721年,多数党领袖主持会议,内阁制形成。
(2)、内阁制的特点:①
②
③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
作用:
【知识拓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背景 议会制度的起源 13世纪,议会制度基本形成,当时它还是封建性的。议会由国王和上下两院组成
光荣革命 1688年。最重要的成果是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确立 《权利法案》 时间 1689年
内容 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英王的实际统治权
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特点 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权力
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发展 责任制内阁 时间 18世纪前期
内容 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组成责任制内阁。
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特点 不同政党都通过议会斗争,提出自己的主张,实现对国家政权的控制
作用 国内影响 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国际意义 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制度,也有巨大影响
特点 英国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保留了君主,但由议会掌权
【合作探究】
材料一 在1832年议会改革之前,英国的议会选举仍实行中世纪沿袭下来的选举制度,在选区划分和议席分配等方面也都没有改变。东南一些衰败的城镇,有的几乎无人居住,有的甚至已经淹没在茫茫的北海之中,却仍有选派议员的权力。每逢选举,几个贵族便划船来到这里进行“水上投票”,选出他们自己的议员;而西部和北部一些人口稠密的新兴工业城市却无权向议会派出自己的代表,这使那些想积极参政的工业资产阶级大为不满。此外,对于选民和被选举人的高额财产资格限制,剥夺了工人群众甚至是中小资产阶级的选举权。19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以及工业资产阶级为了谋取参政权所进行的积极斗争,都在客观上推动了英国议会选举制的改革。1832年,议会改革方案获得通过。方案规定:城市居民凡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房主和年付房租额在10镑以上的房客都有选举权;农村居民中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在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有选举权;取消了56个“衰败选区”的议会代表名额,30个小选区选举名额也从2名减至1名,并将空出的143个席位分配给新兴的工业城市。——人民版《必修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1832年改革的原因,根据1832年改革内容指出其实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