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句子——2024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进阶讲义【人教部编版】
【中考考情分析】
辨析语病和修改病句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也是大部分省市试卷中的必考题型。(1)辨析病句的基本要求:能准确判断一个句子有无语病;能从语法方面指出病句类型;能从逻辑方面判定句子的表意是否合乎事理;能从感彩、语体色彩、语言习惯等方面判断句子的表达是否得当。(2)病句修改的基本要求:能在不改变句意的情况下对病句进行恰当修改;能正确使用修改符号。(3)常见的考查形式:病句的辨析;般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病句的修改;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题型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但判断加改错类的主观题型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基础知识复习】
一、句子的基本知识
1.句子的概念及成分
句子成分简表
名称 定义 举例 说明
主语 是句子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谁”或“什么”用“ ”表示。 1.赵州桥非常雄伟。 2.祥子有些胆怯了。 1.常由名词、代词或是短语充当。2.句子一般具备主语和谓语。
谓语 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用“ ”表示。 1.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 2.我赞美杨树。 1.常由动词、形容词或短语充当。 2.一般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宾语 是谓语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的问题。用“ ”来表示。 1.沙漠‖是可以征服的。 2.他‖从来不打骂我们。 1.常由名词或短语充当。 2.宾语和谓语共同陈述主语。 3.一般在谓语后面。
定语 是名词前的附加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名词;说明人或事物的形状、数量、所属等。用“( )”来表示 1.(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 2.(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1.常由实词或短语充当。2.一般在主语或宾语前面。 3.“的”是定语的重要标志。
状语 是动词或形容词的附加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时间、所处或形状的程度等。用“[ ]”来表示。 1.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 2.他们[轻飘飘地]浮在水上。 1.常由形容词、副词或介宾短语充当。 2.表示时间和所处的名词也常做状语。 3.常在谓语前;有时也在主语前。 4.“地”字是状语的重要标志。
补语 是谓语的补充成分;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用“<>”来表示。 1.厚厚的积雪把一切都盖得严严实实。 2.颜色竟那么浓;浓得好像要流下来似的。 1.常由形容词、动词、副词、数量词或介宾短语充当。 2.一般在谓语后面。 3.“得”字是补语的重要标志。
(1)句子的概念
句子是前后都是较大停顿、带有一定的语气和语调、表达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构成窗户呢个句子的词或者是短语之间有一定的语法关系。根据不同的语法关系;句子的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2)句子的主干
主语、谓语和宾语起主干作用;而定语、状语和补语则对主干起修饰、限制和补充的作用。所以就把主语、谓语和宾语中心语看成句子的主干。
单据分类一
分类标准 句子类别 用途 构成方式 例句
按用途和语气分类 陈述句 表示肯定 用“是”字句或一般肯定句表达 1.我是一名共青团员。 2.牡丹娇艳美丽。
表示否定 句中用“不”“没”“没有”等否定词语 1.这不是普通的自行车。 2.他今天没来上学。
疑问句 特指问 用疑问代词表示疑问 这个人是谁?
是非问 用陈述句疑问语调提问 这部电影你看过吗?
选择问 要求对方从并列项目中选择一种回答的疑问句 我们是在室听音乐;还是去室外打球?
正反问 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来提问 你有没有拿那本书?
祈使句 表示命令、祈求、催促、劝阻等 多用省略句或非主语句加祈使语调表达;也可以用疑问句表达 1.不准随地吐痰! 2.能把你的笔给我用一下吗
感叹句 表示某种强烈的感情 用主谓句或非主谓句加上感叹语调来表达 多聪明的孩子啊!
单句分类二
分类标准 句子类别 构成方式 例句
按结构分 主谓句 名词谓语句;谓语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今天元旦。
动词谓语句;谓语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汽车开车了。
形容词谓语句;谓语是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 花红了。
主谓谓语句;谓语是主语短语 他性格温和。
非主谓句 名词非主谓句;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 谁?我。
动词非主谓句;由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构成 站住!
叹词;拟声词非主谓句;由叹词;拟声词构成 喂!
形容词非主谓句;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构成 漂亮极了!
特殊句式
句子类别 构成方式 特点 例句
“把”字句 用“把”字把动词所涉及的对象放在动词之前的一种句型。一般情况下用“把”字;有时也可以不用 强调对受动对象的处置、影响和结果 他一口气把碗里的水喝完了。
“被”字句 主语是受动对象;动词前用“被”引进施动者做动词宾语 动词在谓语句中表被动关系 他被一声哭声惊醒了。
连动词 谓语由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短语连接而成。在意思上每一个动词都与同一个主语构成主谓关系。谓语之间没有语音停顿;次序也不能颠倒。 用连接短语充当谓语;表达重点在后 我去图书馆借本书。
兼语句 由一个动词短语套接一个主谓短语充当谓语;常用使令性动词“叫”“让”“派”“请”“命令”“任命”“号召”等;有时也用“有” 动宾短语的宾语兼做主谓短语的主语 你叫他进来。
“是”字句 由“是”和它的宾语组成;用来判断主语和宾语之间是从属关系还是同一关系。 表判断 1.北京是我国首都。 2.正方形是四条边等长;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同一关系)
存观句 句首有表示处所或时间的词语;即主语由表示处所或时间的词语充当;表示存在或隐现的动词充当谓语;从语意看;宾语多为施事;即动作的发出者;其结构方式是:处所词(时间词)+动词+名词 表示事物的存在;出现或消失 1.这里有一棵树。 2.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圆月。
主谓倒置句 谓语在主语前 强调谓语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状语后置局 状语在谓语中心词后 使状语独立而明确 想想过去;以革命的;名义。
定语后置句 定语在中心词后 强调事物的性质、状态 在他的背后;也是大片的森林;矮矮的;静静的。
(3)复句
1.复句的定义
复句是由两个或多个意义上有密切关系的分句组成的语言单位。
2.常见的复句类型
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复句可分为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等。
复句分类表
句子类别 特点 常用关联词 例句
并列复句 分别叙述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句中间没有主次之分;没有先后之别;排列顺序可颠倒 也;又;并且;又……又……;既……又……;……同时……;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不是……而是…… 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做;要靠想象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承接复句 分句之间的关系是时间;动作上的承接;排列顺序不可颠倒 首先……接着…… 于是;然后;便 1.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成了淡红。 2.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草房。
递进复句 后一个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更近一层;一般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不但(不光、不仅、不只)……而且(并且)……;不但……还(也、又、更)……;……何况……;不但……就是……也……;不仅……还……;不但(不)……反而(反倒)……;不但(没有)……竟然……;甚至(于)……尤其……;况且;尚且……更;特别 1.见面尚且怕;更不必说向他提意见了。 2.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
选择复句 表示两种可能状况有所取舍或只提出几种可能的情况 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是……还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也许……也许…… 1.是你去;还是我去? 2.他宁可少睡觉;也要把当天的事情做完。
转折复句 前后分句的意思是相反或者是相对的;重点在后一分句。 虽然……但是(可是、却、还是、也)……;尽管(固然)……但是(可是、然后、不过、只是、还是)……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中的闰土了。
因果复句 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个分句说明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或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个分句说明产生的结果 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因而)…… 之所以……是因为…… ……所以(因此、因而)…… 既然(就算、就是、纵使、哪怕)……也(仍然、还是)…… 1.真正有理想的人;必定珍惜一分一秒;因为每一瞬间的奋斗都关系这目标的实现。 2.既然懂得了时间的可贵;那么就从今天开始;不浪费一分一秒。
假设复句 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产生的结果。 如果(假如、假使、倘若、如若、要是)……那么(就)…… 即使(就算、就是、纵使、哪怕)……也(仍然、还是)…… 1.倘若没有解放军战士战斗在抗洪一线;老百姓的损失就更大了。 2.即使工作在困难;他也不会退缩的。
条件复句 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只要……就…… 只有……才…… 除非……才…… 不论(无论、不管、任凭)……都(也、还)…… 1.只有自己亲身去观察;才能知道实际的情形。 2.除非身体实在支持不住;他才离开自己的岗位。
二、多项修饰语的排列顺序
1.多项定语的顺序
所谓多项定语指的就是一个中心语(主语或宾语)前有多项修饰限制成分;这些定语分别附加在中心语上。
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比较复杂;从离中心最远的算起;多项定语的一般顺序为:
(1)表示领属或表示时间、所处的名词;代词和短语;
(2)指称或数量短语;
(3)动词或动词短语、介宾短语;
(4)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5)表示属性的名词。
2.多项状语的顺序
多项状语是指一个句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状语。
排列顺序为:
(1)表示时间的名词副词、方位短语、介宾短语:
(2)表示处所的介宾短语、方位短语、名词代词;
(3)表示语气关联的副词;
(4)表示条件、方式 、范围、目的、对象的介宾短语和副词;
(5)表示情态的形容词、动词。
三、常见病因分析表
病因 病因分析 病句 病句分析
搭配不当 主谓搭配不当 狂风和暴雨哗哗地下。 主语“狂风”与谓语“下”匹配不当;可改为“狂风呼呼地刮;暴雨哗哗地下”。
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几声鸟叫从幽谷传来;打破了沉寂的环境。 谓语“打破”与宾语“环境”搭配不当;可改为“打破了环境的沉寂”。
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 修饰语“坚实的”与中心语“知识”搭配不当;可改为“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知识基础”。
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主语“北京”与宾语“季节”搭配不当;可改为“北京的秋天是美丽的季节”。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句中“提高”是一面性的;“是否”是两面性的;两者不一致;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 缺主语 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 句子开头使用了介词“通过”;而后边用了“使”字;致使全句缺少主语。可去掉“通过”或“使”;使句子主语变为“学习”或“我”。
缺谓语 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句中主语是“中国人民”;“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是一个介词结构;只能做状语;全句缺少谓语。可在状语之后补上谓语“努力奋斗”。
缺宾语 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 谓语动词“成为”的宾语结构残缺;可在“3个生产厂”后添上宾语“的大型企业”。
缺定语或状语 我国鸟类工作者经过十八年的考查;已查明先后在贵州高原鸟类多达417种。 句中第二个“鸟类”之前缺少修饰语;可补出“栖息的”做定语。
缺介词 昨天;李明同他关系最“铁”的朋友吵起来了。 句中“同”后面应加上“与”或“跟”
成分赘余 主语多余 我们初中学生;一般来说;我们都有自学能力。 句中后一个“我们”多余;应删去。
谓语多余 欢迎领导到我校莅临指导。 “到我校”和谓语“光临”意义相同;应去掉 一个
宾语多余 大家响应上级的号召;又快又好地 进行施工任务;争取提前完工。 句中的宾语“任务”一词赘余;应删去。
定语多余 玲玲用不干净的、没有消毒的纸擦 伤口;结果伤口发炎了。 句中的定语“不干净的”和“没有消毒的”有重 复的地方;应删去一处。
状语多余 他们一起收拾一番;就各自分道扬镳了。 句中的“分道扬镳”已有各奔东西的意思;应 把“各自”删去。
补语多余 从那以后;这个原本平静的家里;不时发生使人不安的怪事出来。 句中的“发生”就有“出现”的意思;句末的 “出来”就是多余的;应删去“出来”。
语序不当 并列词语语序不当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业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句中“发展和重视”不符合客观事理;语序颠 倒了;应为“重视和发展”。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 在这次校运会上;作为代表队的我们班;一定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句中“我们班”是种概念;“代表队”是属概 念;前者(定语)应限制后者(中心语);应改 为“作为我们班的代表队”。
定语错放在状语位置上 我们来了的消息传开了;村里的妇女、老人和孩子许多都跑来看 我们。 句中的“许多”应放在“妇女、老人和孩子”前 做定语;而不是放在后面做状语。
状语错放在定语位置上 这次班会对怎样提高学习效率问 题也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句中的“广泛”应该修饰“交换”;而不是做 “意见”的定语;应调整为“也广泛地交换了 意见”。
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他是一位优秀的有 20 多年破案经验的侦查大队的刑事侦查警察。 正确的顺序应为:他是侦查大队(表领属)的 一位(数量词)有 20 多年破案经验的(动词 短语)优秀的(形容词)刑事侦查(名词短语) 警察。
多层状语匹配不当 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正确的顺序应为: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 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 (对象)交谈。
结构混乱 句式杂糅 他之所以未能及时完成工作报表的原因;是没有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这项工作。 把“之所以……是因为……”和“……的原因;是……”两种句式用在了同一个句子中可去掉“之所以”或去掉“的原因”并在“是”后加“因为”。
中途易辙 学校自从调整了作息时间;许多学生由于不习惯;上课经常迟到。 “学校……”只说了一半;中途又换成了以“许多学生”为主语的句子;可将“自从”放在“学校”前。
前后牵连 我生长在珠江边是一片富饶的土地。 这句话是“我生长在珠江边”和“珠江边是一片富饶的土地”的套叠;可分开说:我生长在珠江边;这儿是一片富饶的土地。
结构混乱 主动被动混合 他们把我们带到家里;受到热情款待。 前一句是主动句(“把”字句)后一句是被动句;前后叙述不一致;可改为“我们被他们带到家里;受到热情款待”;也可改为“他们把我们带到家里;热情款待我们”
表意不明 指代不明 王明和李强赛跑;经过激烈的竞争他终于取得了胜利。 “他”是指王明还是李强;指代不明;应将“他”改为“王明”或“李强”。
语意混杂引发歧义 请你代我买两张北京到西安的往返机票。 此句有两种理解:其一;往、返共两张机票;其二;往两张;返两张。
不合逻辑 自相矛盾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存的一个。 既然是幸存。又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前后矛盾。
主客倒置 那时候;报纸对我的接触机会是很少的。 “我”应为主动;“报纸”为被动;可改为“我对报纸的接触机会是很少的。
否定不当 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不否认;素质教育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多重否定不当;应去掉“否认”前的“不”字。
前后失衡;缺乏照应 学校抓不抓青少年思想教育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该句前面是两个条件“抓不抓”;后面只说了“后继有人”一个结果;前后不照应;应在“后继有人”前加“是否”两个字。
关联词错误 概念误用(分类不当) 我上街买了牙膏牙刷和日用品。 “牙膏”“牙刷”与“日用品”是从属关系;不能 并列表述;应把“和”字改为“等”字。
关联词滥用 有的同学因为对语文不感兴趣;所 以对数学很喜欢。 两个分句间没有因果关系;应该去掉“因为 “所以”两个关联词。
缺少关联词语 这次学术会;时间并不长;收获 很大。 两个分句间很明显是转折关系;应加上“虽然”和“但是”这一对关联词语。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鸟的翅膀不管多么完美;如果不凭 借空气;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 关联词语“不管”应移到句首。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只有遵守学术道德;就会消除学术 腐败;净化学术环境。 关联词语“只有”与“就”搭配不当;可把“就改为“才”。
【基本方法与技能】
分析句子成分的方法;最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符号分析法;一种是框式图解法。
所谓符号分析法就是我们前面句子成分简表中提到的;用简单的符号来代替句子中的各种成分。如:主语用“ ”来表示;谓语用“ ”来表示等。在分析句子是用符号来标明成分;可以更加直观的找出语句错误。
框式图解法就是按结构层次关系;用框是图解;揭示句子内容结构规律。
方法二、提取句子主干
1.中心语提取法
找主干时;先找出主语、谓语的中心语。如有宾语再把宾语中心语找出来。
2.逐层压缩法
找主干时;一步一步地逐层压缩“枝叶”最后剩下的就是句子的主干。
温馨提示:提示句子主干应注意的问题:
(1)宾语保留在主干中
宾语和动词谓语的关系十分密切;如果把宾语也压缩掉;句子的结构就不完整了;表达的意思就会与原句不一致。
例如: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如果把宾语“事”压缩掉;主干就成了“心里有”结构不完整;意思也不完整。
(2)否定副词保留在主干中句子中
句子中;如果谓语中心语前面有否定副词“不”“无”“没有”等;要把否定副词保留在主干中;否则主干的意思和原句的意思就相反了。
例如:
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这句话中的“没有”应保留在句子的主干中;否则“生物放弃破坏”就改变了句子的本意。
方法三、辨别单句和复句的方法
辨别单句与复句;主要看各分句间句子成分构成如何;只有一套主干的是单句;有两套或两套以上主干(有时共用一个主语)的就是复句。可以从结构上意义上、关联词上区分;但有关联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复句。
方法四、辨别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1.辨析病句的方法
(1)语感审读法
在审读的过程中;调动语感;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果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找出原因;加以修改。
(2)紧缩法
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
(3)造句类比法
仿照原句的结构造一个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有无问题便清楚了。
(4)逻辑意义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即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法上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2.辨析病句的技巧
(1)看到介词不放过
介词使用不当;极易造成成分残缺或表意不明。
(2)看到动词不放过
读到一个句子;就应有意识地想想;这个句子中的动词能不能带宾语;能带什么样的宾语;动词和主语、宾语或修饰语能否搭配。
(3)看到否定词不放过
否定不当是否定句中常见的语病类型;审读否定词时一定要注意含有否定意味的一类词语;如禁止、切忌、杜绝、避免、缺乏等。
(4)看到两面词不放过
一个句子中如果出现了“能否”“是否”“有没有”“成败”“好坏”“优劣”之类的两面词;就应分析该句是否存在两面对一面的毛病。
(5)看到关联词语不放过
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可能会出现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层次颠倒或强加关联词等语病。
(6)看到同义词重复不放过。
(7)看到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不放过句中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常易与其他词语相矛盾。
(8)看到并列短语不放过
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在搭配方面很容易出现毛病。
(9)看到包含词不放过。
(10)看到并列词语不放过。
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在搭配方面很容易出现毛病。
方法五、修改病句的方法与步骤
修改病句要记住;遵原意;少改动。它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是:
一、读;通读句子;弄清句子的本意。本意是指句子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修改病句的前提是不能改变句子的本来意思;只有弄清句子的本意;才有可能正确修改。
二、找;确定句子的病症。要修改病句;先要找到句子的病症;确定病因。一般我们可以根据学过的几种常见病句类型;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不合逻辑等帮助查找病症。
三、画;用铅笔在病句上画出需要修改的部分;以便针对病因;进行分析、修改。
四、改;对症下药。根据语句的病症及原因;经过认真思考;运用修改符号;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进行修改。
五、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性质的校对阅读;看看是否通顺;有无新的语病产生;是否把说话人本来的意思表达清楚了
【典型例题复习】
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鲜艺术团的来华演出,不仅为两国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桥梁,还为中国观众带来一场视觉上的盛宴。(将“不仅……还……”改为“不但……而且……”)
B.随着每年冬季涌入的大量“候鸟老人”,给海南省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删去“随着”)
C.春节期间,法国民众冒着毛毛细雨来到巴黎的“中国文化中心”,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会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将“体会”改为“体验”)
D.在散学典礼上,校长再三强调,所有同学在寒假期间切忌不要随意燃放烟花鞭炮,以免扰民和带来安全隐患。(将“切忌”改为“切记”)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名著,建书香校园”。
B.“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C.“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对接洽谈工作顺利展开。
D.一个人能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今天清晨进公园,闻到一阵清香,就往荷花池边跑。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①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②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大圆盘,碧绿的面,淡绿的底
③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④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A.③②④① B.②④①③ C.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昨天打扫教室卫生的人不是小张,而是小李。”这句话为复句,关联词语“不是……而是……”表示两个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
B.宾语前置是指将宾语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前的语言现象。宾语前置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曹刿论战》中“忠之属也”就是宾语前置句。
C.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又称古风,其格律和押韵比较自由,篇幅长短不限。杜甫的名作《石壕吏》是一首古体诗。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人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大量内心独白、格言警句、书信和日记等,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有血有肉。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
A
解析:关联词语后面的内容应该互换。正确表达应该是:不仅为中国观众带来一场视觉上的盛宴,还为两国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桥梁
2.答案:C
解析:解答此题,学生头脑中必须有常见病句类型的知识储备,并能准确判断出病句,采用排除法,把病句排除,确定正确答案。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结合病句常见类型及通过读来辨析作答。常见的病句的类型包括:成分残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句式杂糅、前后矛盾、否定不当、成分熬余等。
3.答案:C
解析:此题排除法选择,看原句后文“有的”“有的”可知,④句排在最后与后文形成排比,所以排除了A、B两项。通过①句的“这些大圆盘”可知,“这些”是代指前文提过的荷叶,所以①应紧跟在②后,所以选C。
4.答案:
4.B
解析:“忠之属也”是判断句,并非宾语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