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2 游戏类(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2 游戏类(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4-18 08:34:1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复习微专题
专题02:游戏类
1.某同学设计化学“消消乐”游戏,点击灰色格,与该格中物质能反应的相邻物质就一起消失(反应条件为常温、加热或点燃),点击下图灰色格,剩余物质最少的是
A. B.
C. D.
2.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关于时针所对应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1:00对应元素的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B.9:00对应元素的离子符号为F+
C.8:00与12:00 对应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是MgO
D.11:00对应元素的单质化学性质不活泼
3.四十五中桐城路校区组织了以“漫画微观”为主题的绘画活动,下列实验与该漫画所体现的微粒的性质无关的是
A. B.
C. D.
4.如图手指上的物质都能与氧气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五个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雾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物质反应
5.下图是化学用语“消消乐”游戏,一一对应可消除方块。以下不能消除方块的是
A. B.
C. D.
6.分类法是重要的学习方法,某同学用不断生长的仙人掌来构建物质分类的模型,其中①、②、③、④分别是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单质中的一种,已知⑤为氧化物,则属于④代表的种类和对应物质均正确的是

选项 类别 物质
A 化合物 水、红磷、氧化镁
B 单质 液氧、氧气、水银
C 混合物 空气、海水、冰水混合物
D 纯净物 氧气、过氧化氢溶液、硫酸
A.A B.B C.C D.D
7.某科学兴趣小组在课余时间做了“开门大吉”的游戏,其规则是:每种试剂代表一把钥匙,每扇门代表需要鉴别的两种溶液。如果该试剂能够鉴别出门上代表的两种溶液,就代表该钥匙能把门打开(每把钥匙只能使用一次),下列能够依次将四扇门打开的钥匙顺序是
第一扇门:Na2CO3溶液、NaOH溶液;
第二扇门:NaOH溶液、Ca(OH)2溶液;
第三扇门:Ca(OH)2溶液、CaCl2溶液;
第四扇门:稀盐酸、稀硫酸。
A.BaCl2溶液、Na2CO3溶液、CO2、稀盐酸
B.稀盐酸、Na2CO3溶液、CO2、BaCl2溶液
C.稀盐酸、CO2、Na2CO3溶液、BaCl2溶液
D.BaCl2溶液、CO2、Na2CO3溶液、稀盐酸
8.化学兴趣小组举行“颜色接龙”大赛,接龙顺序:红色→黑色→浅绿色→无色→白色。下列选项将接龙颜色搞错的是
A.将CO通过灼热的红色四氧化三铁,生成黑色的铁
B.向黑色的铁粉中加入盐酸,生成浅绿色的氯化亚铁溶液
C.向浅绿色的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锌片,生成无色的氯化锌溶液
D.向无色的氯化锌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
9.小明将化学中常见物质铁、碳、氧气、二氧化碳、盐酸、熟石灰、纯碱,按照相邻花瓣的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的原则,把它们拼成了美丽的七瓣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B为Ca(OH)2
B.物质A与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C.物质B与物质D也能发生反应,并放出热量
D.铁与物质D反应有气泡产生
10.“探险队员”–硫酸,不小心走进了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如图所示(即能与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的小山,逃生线路有多种,但有一种线路是完全行不通,处处为陷阱,即为入口③⑤⑦⑨ 出口,则该线路涉及的物质为( )
A.Na2CO3、Fe(OH)3、Zn、Fe2O3
B.SO3、Cu、BaCl2、HCl
C.Zn、Fe(OH)3、KNO3、CuO
D.SO3、Cu、NaCl、CuO
11.请从B~D中任选两个作答,若均作答,按前两个计分。按要求从下列物质中选出两种放入瓶中,制作“彩色许愿瓶”。
①Fe ②稀盐酸 ③无色酚酞溶液 ④紫色石蕊溶液 ⑤Ca(OH)2溶液 ⑥ Fe2O3

序号 瓶内溶液颜色 选用的物质
A 蓝色 ④⑤
B 浅绿色
C 黄色
D 红色
12.化学世界缤纷多彩,美丽如花。小梅同学利用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设计了如图的反应关系图。“花朵”中的金属均能与X发生反应。
(1)若X为氧气,则“镁之花”盛开时可观察到镁条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 。
(2)若X为稀硫酸,生长最快(反应最剧烈)的“花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X为盐溶液,写出花儿都盛开时X的化学式 (填一种)。
13.寻找“鲁班爱心锁”之钥匙,规则为:相邻物质间都能发生反应才能解锁。A、B、C、D、E为初中常见不同类别的物质,固态A叫做“干冰”,B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E的水溶液呈蓝色。
(1)D的化学式是 。
(2)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小颖同学寻找到氢氧化钠可作为解锁钥匙F.氢氧化钠容易吸水潮解,可作干燥剂, (填“能”或“不能”)用于干燥A气体。F和E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拼图中的化学反应
如图是A、B、C、D、E五种类别的物质卡片组成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类别的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
(1)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下列属于酸性化物的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___。
A.CuO B.SO2 C.CO D.CO2
(2)小明指出还有一些氧化物能和酸反应,在拼图中没有表示出来。请列举一个反应事实证明小明的说法是正确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拼图中能发生中和反应的组合是 (填字母编号)。请列举一个事例说明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在上述你列举的事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
15.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投球赛,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所示,每种物质代表一位队员,只有能发生物质转化的“队员”之间才能完成一次传接球。已知常温下A和B都是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无色气体,D的状态和其他物质不同,C转化为D的反应过程中有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D的名称是 。
(2)写出物质C的一种用途: 。
(3)物质C→D的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 。
(4)图中共涉及3个化学反应,反应 (填字母)的基本反应类型与另外两个反应不同。
A.① B.② C.③
16.如图所示,稀硫酸能与相连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写出稀硫酸与Ba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稀硫酸与CuO反应的现象有:黑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
(3)若要证明KOH与稀硫酸能够发生反应,最好选用的酸碱指示剂是 溶液。
(4)若X是一种钾盐,其化学式为 。
17.某化学兴趣小组制作了一副化学扑克牌,每张牌中只含有一种物质。下图是9张牌,请根据 9张牌完成下列问题。
(1)9种物质中氧化物有 种。
进行游戏。游戏规则:甲同学选择一张牌先出牌,若乙同学所出牌中的物质能与甲同学牌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则乙同学胜利。(例如:甲出牌CO2乙出牌NaOH,则乙胜利)。
(2)甲乙同学出牌后,乙同学胜利,且反应后溶液变为黄色,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乙同学出牌碳酸钠胜利,且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则甲同学牌中物质是 ;
(4)甲同学出牌盐酸,若乙同学要胜利,共有 种出牌方式。
18.物质王国正在举行一场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技巧比赛。图中A~E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物质,其中A能供给呼吸,B为黑色固体,B、C均为氧化物,D和E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且两者的水溶液都会使酚酞变红。(图中“→”表示转化关系,题中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
(1)B的化学式可能是 。
(2)A→B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
(4)若A~E分别通过一步反应都能直接转化为X,则“运动员”X可成功完成一次大回环动作,物质X是 。
19.利用你掌握的化学知识,完成以下“游戏”。
(1)“氧气同学”要穿过迷宫,从进口顺利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反应条件省略)。
①图中已用“箭头线”画出了氧气应行走的路线,“氧气同学”不能从甲处通过,你认为甲处放的物质可能是(填字母) 。
A.木炭 B.水 C.氦气
②氧气在走迷宫过程中,碰到了三种阻止其前进的物质,请写出生成固体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由不同金属材料制成的三名士兵,要游过以下两片海域,完成获得金属银的任务。
①最先牺牲的士兵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②最终只有一名士兵完成任务,它是 兵。
20.如图是一个化学沙漏,珠子A~F分别代表6种物质:氧气、单质碳、碳的氧化物、铁、氧化铁、硫酸铜。珠子漏下的规则为:含元素种类最多的珠子第一个漏下,之后漏下的珠子分别与上一颗漏下的能发生反应,从而实现按“A—B—C—D—E—F”的顺序漏下。

(1)物质A为 (填化学式)。
(2)B与C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
(3)物质C的用途是 。
(4)若上述“碳的氧化物”对应的珠子是F。
①写出“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珠子 (填序号)间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a.A—B b.B—C c.C—D d.D—E
③将该“碳的氧化物”对应珠子F与珠子 (填字母)对换,珠子仍可顺利漏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公众号:初中化学那些事儿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复习微专题
专题02:游戏类
1.某同学设计化学“消消乐”游戏,点击灰色格,与该格中物质能反应的相邻物质就一起消失(反应条件为常温、加热或点燃),点击下图灰色格,剩余物质最少的是
A. B.
C. D.
【答案】C
【详解】A、碳能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能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不能与氖气反应,剩余物是一种;
B、一氧化碳不能与铜反应,能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与水反应,能与四氧化三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剩余物是两种;
C、氧气与氢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与镁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与甲烷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与磷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剩余物是0种;
D、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氮气不能与水反应,二氧化锰不能与水反应,剩余物是两种;
故剩余物质最少的是C;
故选:C。
2.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关于时针所对应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1:00对应元素的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B.9:00对应元素的离子符号为F+
C.8:00与12:00 对应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是MgO
D.11:00对应元素的单质化学性质不活泼
【答案】C
【详解】A、1:00对应的元素为氢元素,其单质是氢气,氮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错误;
B、9:00对应元素是氟元素,氟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带有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氟离子,离子符号为F-,错误;
C、8:00对应元素是氧元素,12:00对应的元素是镁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可以是MgO,正确。
D、11:00对应元素是钠元素,其单质是钠,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易失去电子,化学性质较活泼,错误。
故选C。
3.四十五中桐城路校区组织了以“漫画微观”为主题的绘画活动,下列实验与该漫画所体现的微粒的性质无关的是
A. B.
C. D.
【答案】D
【分析】如图可知,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详解】A、如图,氢氧化钠溶于水使为温度升高,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使气压变大,与漫画所示相符,故不符合题意;
B、如图,颠倒后,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变小,与漫画所示相符,故不符合题意;
C、如图,推动活塞使管内气体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变小,与漫画所示相符,故不符合题意;
D、如图,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浓盐酸会发出的氯化氢的分子在不断运动,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隔,与漫画所示不相符,故符合题意;
故选:D。
4.如图手指上的物质都能与氧气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五个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雾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物质反应
【答案】B
【详解】A、甲烷(CH4)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由两种物质生成不属于多变一,因此不是化合反应,选项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选项正确;
C、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没有液体生成因此没有雾,选项错误;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很多物质反应,但不是所有的物质,选项错误;
故选:B。
5.下图是化学用语“消消乐”游戏,一一对应可消除方块。以下不能消除方块的是
A. B.
C. D.
【答案】D
【详解】A、氧原子对应的元素符号是O,故A正确;
B、1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因此氧气分子是化学式O2,故B 正确;
C、氧原子的最外层是2个电子,易得2个电子形成阴离子,因此氧离子的离子符号是O2-,故C正确;
D、氧化钠中氧显-2价、钠显+1价,根据化学式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氧化钠的化学式是Na2O,故D不正确;
故选D。
6.分类法是重要的学习方法,某同学用不断生长的仙人掌来构建物质分类的模型,其中①、②、③、④分别是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单质中的一种,已知⑤为氧化物,则属于④代表的种类和对应物质均正确的是

选项 类别 物质
A 化合物 水、红磷、氧化镁
B 单质 液氧、氧气、水银
C 混合物 空气、海水、冰水混合物
D 纯净物 氧气、过氧化氢溶液、硫酸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水和氧化镁中均含有多种元素,属于化合物,但红磷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纯净物,该选项不正确;
B、液氧、氧气和水银(汞单质)中均只含有一种元素,均属于单质,该选项正确;
C、空气、海水中均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但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该选项不正确;
D、氧气、硫酸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B。
7.某科学兴趣小组在课余时间做了“开门大吉”的游戏,其规则是:每种试剂代表一把钥匙,每扇门代表需要鉴别的两种溶液。如果该试剂能够鉴别出门上代表的两种溶液,就代表该钥匙能把门打开(每把钥匙只能使用一次),下列能够依次将四扇门打开的钥匙顺序是
第一扇门:Na2CO3溶液、NaOH溶液;
第二扇门:NaOH溶液、Ca(OH)2溶液;
第三扇门:Ca(OH)2溶液、CaCl2溶液;
第四扇门:稀盐酸、稀硫酸。
A.BaCl2溶液、Na2CO3溶液、CO2、稀盐酸
B.稀盐酸、Na2CO3溶液、CO2、BaCl2溶液
C.稀盐酸、CO2、Na2CO3溶液、BaCl2溶液
D.BaCl2溶液、CO2、Na2CO3溶液、稀盐酸
【答案】B
【详解】A、氯化钡能够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钡和氢氧化钠交换离子后不产生沉淀、气体或水,则氯化钡与氢氧化钠不反应,即氯化钡能够区分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与氢氧化钠不反应,碳酸钠能够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即碳酸钠能够区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二氧化碳能够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观察到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二氧化碳与氯化钠不反应,即二氧化碳能够区分氢氧化钙溶液和氯化钙溶液;稀盐酸与稀硫酸不反应,即稀盐酸不能区分稀盐酸与稀硫酸,选项错误;
B、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气泡,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即稀盐酸能够区分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与氢氧化钠不反应,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产生沉淀,即碳酸钠能够区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二氧化碳能够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观察到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二氧化碳与氯化钠不反应,即二氧化碳能够区分氢氧化钙溶液和氯化钙溶液;氯化钡与稀盐酸不反应,氯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稀盐酸,有沉淀生成,即氯化钡能够区分稀盐酸与稀硫酸,选项正确;
C、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气泡,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即稀盐酸能够区分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无明显现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有沉淀生成,即二氧化碳能够区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也有白色沉淀生成,现象相同,即碳酸钠不能区分氢氧化钙和氯化钙,选项错误;
D、氯化钡能够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钡和氢氧化钠交换离子后不产生沉淀、气体或水,则氯化钡与氢氧化钠不反应,即氯化钡能够区分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无明显现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有沉淀生成,即二氧化碳能够区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也有白色沉淀生成,现象相同,即碳酸钠不能区分氢氧化钙和氯化钙,选项错误。
故选:B。
8.化学兴趣小组举行“颜色接龙”大赛,接龙顺序:红色→黑色→浅绿色→无色→白色。下列选项将接龙颜色搞错的是
A.将CO通过灼热的红色四氧化三铁,生成黑色的铁
B.向黑色的铁粉中加入盐酸,生成浅绿色的氯化亚铁溶液
C.向浅绿色的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锌片,生成无色的氯化锌溶液
D.向无色的氯化锌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
【答案】A
【详解】A、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不是红色,该选项符合题意;
B、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溶液,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氯化亚铁和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铁,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溶液,生成的氯化锌溶液是无色溶液,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氯化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锌,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小明将化学中常见物质铁、碳、氧气、二氧化碳、盐酸、熟石灰、纯碱,按照相邻花瓣的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的原则,把它们拼成了美丽的七瓣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B为Ca(OH)2
B.物质A与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C.物质B与物质D也能发生反应,并放出热量
D.铁与物质D反应有气泡产生
【答案】B
【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及图片可知:A既能与CO2反应,又能与O2反应,因此A是碳;Fe能与D反应,因此D是盐酸;B能与CO2反应,因此B是熟石灰,则C是纯碱;纯碱即Na2CO3,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又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符合题中要求。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物质B是Ca(OH)2,故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分析可知,物质A是C,C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B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根据分析可知,物质B是Ca(OH)2,物质D是HCl,二者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CaCl2和H2O,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分析可知,物质D是HCl,Fe和HCl反应生成FeCl2和H2,实验现象是溶液有无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产生,故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在分析物质性质的基础上,推断出未知物质,结合选项进行分析解答。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10.“探险队员”–硫酸,不小心走进了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如图所示(即能与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的小山,逃生线路有多种,但有一种线路是完全行不通,处处为陷阱,即为入口③⑤⑦⑨ 出口,则该线路涉及的物质为( )
A.Na2CO3、Fe(OH)3、Zn、Fe2O3
B.SO3、Cu、BaCl2、HCl
C.Zn、Fe(OH)3、KNO3、CuO
D.SO3、Cu、NaCl、CuO
【答案】A
【分析】解决该题应该找出一条不能和硫酸发生反应的物质构成的路,酸的化学性质有:能够和酸碱指示剂变色,能够和活泼金属反应,能够和金属氧化物反应,能够和碱反应,能够和某些盐反应;活泼金属即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的金属,酸和金属氧化物、碱、盐发生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因此必须有水、沉淀或气体生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该路线上的物质均能与硫酸反应才符合要求;A、四种物质均能与硫酸反应,故A正确;B、SO3、Cu、HCl均不能与硫酸反应,只有氯化钡和硫酸反应,故B错误;C、硝酸钾不能与硫酸反应,故C错误;D、SO3、Cu、NaCl不能与硫酸反应,故D错误。故选A。
11.请从B~D中任选两个作答,若均作答,按前两个计分。按要求从下列物质中选出两种放入瓶中,制作“彩色许愿瓶”。
①Fe ②稀盐酸 ③无色酚酞溶液 ④紫色石蕊溶液 ⑤Ca(OH)2溶液 ⑥ Fe2O3

序号 瓶内溶液颜色 选用的物质
A 蓝色 ④⑤
B 浅绿色
C 黄色
D 红色
【答案】 ①②/②① ②⑥/⑥② ③⑤或②④
【详解】A、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故④⑤结合可使瓶内溶液呈蓝色;
B、根据瓶内溶液呈浅绿色,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氯化亚铁在溶液中呈浅绿色,故选①②;
C、根据瓶内溶液呈黄色,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在溶液中呈黄色,故选②⑥;
D、根据瓶内溶液呈红色,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或稀盐酸显酸性,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选③⑤或②④。
12.化学世界缤纷多彩,美丽如花。小梅同学利用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设计了如图的反应关系图。“花朵”中的金属均能与X发生反应。
(1)若X为氧气,则“镁之花”盛开时可观察到镁条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 。
(2)若X为稀硫酸,生长最快(反应最剧烈)的“花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X为盐溶液,写出花儿都盛开时X的化学式 (填一种)。
【答案】(1)生成白色固体
(2)
(3)(合理即可)
【详解】(1)镁条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
(2)三种金属活动性是镁>锌>铁,越活泼的金属反应越剧烈,故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3)若X为盐溶液,都发生反应说明X排在三种金属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如铜盐固,故填:。
13.寻找“鲁班爱心锁”之钥匙,规则为:相邻物质间都能发生反应才能解锁。A、B、C、D、E为初中常见不同类别的物质,固态A叫做“干冰”,B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E的水溶液呈蓝色。
(1)D的化学式是 。
(2)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小颖同学寻找到氢氧化钠可作为解锁钥匙F.氢氧化钠容易吸水潮解,可作干燥剂, (填“能”或“不能”)用于干燥A气体。F和E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
(2)
(3) 不能 (合理即可)
【分析】固态A叫做“干冰”,则A是二氧化碳;B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推断B是氢氧化钙;D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则D是铁;E的水溶液呈蓝色,推断E是含铜离子的溶液;A、B、C、D、E为初中常见不同类别的物质,则C是酸,如稀盐酸或是稀硫酸;据此解析。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D是铁,化学式是:;
(2)A和B反应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氢氧化钠容易吸水潮解,可作干燥剂,但氢氧化钠能和A即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因此不能干燥A;
F和E的反应即氢氧化钠和铜盐溶液如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合理即可)
14.拼图中的化学反应
如图是A、B、C、D、E五种类别的物质卡片组成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类别的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
(1)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下列属于酸性化物的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___。
A.CuO B.SO2 C.CO D.CO2
(2)小明指出还有一些氧化物能和酸反应,在拼图中没有表示出来。请列举一个反应事实证明小明的说法是正确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拼图中能发生中和反应的组合是 (填字母编号)。请列举一个事例说明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在上述你列举的事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
【答案】(1)BD
(2)
(3) AD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详解】(1)某些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A、CuO(金属氧化物)不能与碱反应,不符合题意;
B、S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属于非金属氧化物,符合题意;
C、CO不与碱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D、C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符合题意。
故选BD。
(2)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如,故填:(合理即可);
(3)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则拼图中能发生中和反应的组合是AD;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处理工厂污水,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等;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即,故填:A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15.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投球赛,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所示,每种物质代表一位队员,只有能发生物质转化的“队员”之间才能完成一次传接球。已知常温下A和B都是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无色气体,D的状态和其他物质不同,C转化为D的反应过程中有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D的名称是 。
(2)写出物质C的一种用途: 。
(3)物质C→D的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 。
(4)图中共涉及3个化学反应,反应 (填字母)的基本反应类型与另外两个反应不同。
A.① B.② C.③
【答案】(1)四氧化三铁
(2)医疗急救等
(3)或
(4)C
【分析】常温下A和B都是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推断A是过氧化氢溶液,B是水,B转化为C,C是无色气体,C转化为D的反应过程中有火星四射的现象,推断C是氧气,D是四氧化三铁,代入原题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1)根据分析,物质D的名称是四氧化三铁;
(2)根据分析,物质C是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用途是医疗急救等;
(3)根据分析,物质C→D是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是:或;
(4)①是过氧化氢分解出氧气和水,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②是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③是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因此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与另外两个反应不同,故选:C。
16.如图所示,稀硫酸能与相连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写出稀硫酸与Ba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稀硫酸与CuO反应的现象有:黑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
(3)若要证明KOH与稀硫酸能够发生反应,最好选用的酸碱指示剂是 溶液。
(4)若X是一种钾盐,其化学式为 。
【答案】(1)
(2)蓝
(3)酚酞
(4)K2CO3
【详解】(1)稀硫酸与BaCl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2)稀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故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故填:蓝;
(3)酚酞在碱性溶液中变红,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不变色;可在KOH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显红色,当氢氧化钾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溶液变为中性,或继续滴加硫酸,溶液变为酸性,红色均消失,说明KOH与稀硫酸能够发生反应;故填:酚酞;
(4)X是一种钾盐,且能与稀硫酸反应,则X为碳酸钾,碳酸钾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钾中钾显+1价,碳酸根显-2价,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故碳酸钾的化学式为K2CO3;故填:K2CO3。
17.某化学兴趣小组制作了一副化学扑克牌,每张牌中只含有一种物质。下图是9张牌,请根据 9张牌完成下列问题。
(1)9种物质中氧化物有 种。
进行游戏。游戏规则:甲同学选择一张牌先出牌,若乙同学所出牌中的物质能与甲同学牌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则乙同学胜利。(例如:甲出牌CO2乙出牌NaOH,则乙胜利)。
(2)甲乙同学出牌后,乙同学胜利,且反应后溶液变为黄色,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乙同学出牌碳酸钠胜利,且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则甲同学牌中物质是 ;
(4)甲同学出牌盐酸,若乙同学要胜利,共有 种出牌方式。
【答案】(1)3/三
(2)6HCl+Fe2O3=Fe2Cl3+3H2O
(3)氢氧化钙/Ca(OH)2
(4)5/五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分析解答,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的水溶液呈黄色;根据给出的物质结合物质间的反应确定物质即可。
【详解】(1)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水、二氧化碳和氧化铁属于氧化物,故填:3;
(2)甲乙同学出牌后,乙同学胜利,且反应后溶液变为黄色,则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3)乙同学出牌碳酸钠胜利,且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反应,则甲同学牌中物质是氢氧化钙;
(4)盐酸能与氧化铁、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和碳酸钠五种物质反应,若乙同学要胜利,共有5种出牌方式,故填:5。
18.物质王国正在举行一场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技巧比赛。图中A~E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物质,其中A能供给呼吸,B为黑色固体,B、C均为氧化物,D和E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且两者的水溶液都会使酚酞变红。(图中“→”表示转化关系,题中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
(1)B的化学式可能是 。
(2)A→B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
(4)若A~E分别通过一步反应都能直接转化为X,则“运动员”X可成功完成一次大回环动作,物质X是 。
【答案】(1)
(2)化合
(3)
(4)水/
【分析】A能供给呼吸,A是氧气;A→B,B为黑色固体,B、C均为氧化物,B可能为氧化铜或四氧化三铁;B→C,B、C均为氧化物,则C为二氧化碳;C→D,D和E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且两者的水溶液都会使酚酞变红,D为碳酸钠;D→E,E为氢氧化钠。若A~E分别通过一步反应都能直接转化为X,则X是水。上述物质带入图中验证无误。
【详解】(1)B可能为氧化铜,B的化学式可能是。
(2)A→B的反应即氧气与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所以A→B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3)D为碳酸钠,E为氢氧化钠,D→E反应可能是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
(4)若A~E分别通过一步反应都能直接转化为X,即氧气→水;氧化铜→水;二氧化碳→水;碳酸钠→水;氢氧化钠→水。所以物质X是水。
19.利用你掌握的化学知识,完成以下“游戏”。
(1)“氧气同学”要穿过迷宫,从进口顺利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反应条件省略)。
①图中已用“箭头线”画出了氧气应行走的路线,“氧气同学”不能从甲处通过,你认为甲处放的物质可能是(填字母) 。
A.木炭 B.水 C.氦气
②氧气在走迷宫过程中,碰到了三种阻止其前进的物质,请写出生成固体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由不同金属材料制成的三名士兵,要游过以下两片海域,完成获得金属银的任务。
①最先牺牲的士兵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②最终只有一名士兵完成任务,它是 兵。
【答案】(1) A
(2) 置换反应

【详解】(1)①“氧气同学”不能从甲处通过,说明甲处放的物质能与氧气反应,木炭、水、氦气只有木炭能与氧气反应,故填:A。
②“氧气同学”遇到磷,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
③“氧气同学”遇到铜,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
(2)①最先牺牲的士兵是镁兵,因为镁、铁、铜三种金属中,镁最活泼,最先与硫酸反应完,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②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③最终只有一名士兵完成任务,它是铜兵,因为镁、铁都能与硫酸反应,铜不能与硫酸反应,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最终完成获得金属银的任务,故填:铜。
20.如图是一个化学沙漏,珠子A~F分别代表6种物质:氧气、单质碳、碳的氧化物、铁、氧化铁、硫酸铜。珠子漏下的规则为:含元素种类最多的珠子第一个漏下,之后漏下的珠子分别与上一颗漏下的能发生反应,从而实现按“A—B—C—D—E—F”的顺序漏下。

(1)物质A为 (填化学式)。
(2)B与C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
(3)物质C的用途是 。
(4)若上述“碳的氧化物”对应的珠子是F。
①写出“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珠子 (填序号)间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a.A—B b.B—C c.C—D d.D—E
③将该“碳的氧化物”对应珠子F与珠子 (填字母)对换,珠子仍可顺利漏完。
【答案】(1)CuSO4
(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热
(3)支持燃烧或供给呼吸
(4) a、d D
【详解】(1)氧气、单质碳、碳的氧化物、铁、氧化铁、硫酸铜中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是硫酸铜,所以物质A为硫酸铜,化学式CuSO4。
(2)A为硫酸铜,A与B能反应,B为铁,B与C能反应,C为氧气。B与C反应,即铁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热。
(3)C为氧气,所以物质C的用途是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4)若上述“碳的氧化物”对应的珠子是F。则F是一氧化碳,E与F反应,则E是氧化铁。一氧化碳与氧化铁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A为硫酸铜,B为铁,A—B的反应是置换反应;D是单质碳,E是氧化铁,D—E的反应是置换反应。故选择a、d。
F是一氧化碳,D是单质碳,二者都有还原性,都与氧化铁反应,所以将该“碳的氧化物”对应珠子F与珠子D对换,珠子仍可顺利漏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公众号:初中化学那些事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