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7 物质的储存方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7 物质的储存方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4-18 08:34:1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复习微专题
专题07:物质的储存方法
1.下列药品中,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食盐 D.氨水
【答案】C
【详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需要密封保存。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需要密封保存。
C、食盐不需要密封保存。
D、氨水具有挥发性,需要密封保存。
故选C。
2.实验室许多药品都需要密封保存,下列对药品密封保存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A.澄清的石灰水—一防止与二氧化碳反应
B.浓盐酸—一防止吸水
C.浓硫酸—一防止挥发
D.生石灰—一防止与氧气和水反应
【答案】A
【详解】A、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会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澄清石灰水在保存时要密封,防止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选项A正确;
B、浓盐酸极易挥发,密封保存是为了防止盐酸挥发使浓度降低,与吸水无关。选项B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密封保存是为了防止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浓度降低,浓硫酸本身难挥发。选项C错误;
D、生石灰极易吸水,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石灰不与氧气反应,密封保存与氧气无关。选项D错误。
故选:A。
3.在实验室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一定规范,如图中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符合规范的是
A.石灰水 B.氧气
C.稀盐酸 D.锌粒
【答案】C
【分析】需要根据药品的状态和使用时的取用量来判断如何存放以及存放在哪种仪器中。
【详解】A、石灰水是液体药品,应存放在细口瓶中,不符合规范;
B、为了防止收集的气体逸散,用毛玻璃片盖住集气瓶时,磨砂面向下,光滑面向上,不符合规范;
C、稀盐酸是液体,可存放于滴瓶中,滴管专用,符合规范;
D、锌粒是固体药品,应存放于广口瓶中,方便取用,不符合规范。
故选C。
4.物质保存的方法取决其性质。下列药品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A.大理石 B.烧碱 C.生石灰 D.浓盐酸
【答案】A
【详解】A.大理石不会与空气中成分反应,因此不需要密封保存,A选项正确;
B.烧碱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发生变质,因此需要密封保存,B选项错误
C.生石灰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发生变质,因此需要密封保存,C选项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盐酸变稀,同时污染空气,因此需要密封保存,D选项错误
故选A。
5.盛装下列药品应使用广口瓶的是
A.稀硫酸 B.氧化铜 C.石灰水 D.酒精
【答案】B
【详解】A、稀硫酸属于液体,应使用细口瓶盛装,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铜属于固体,应使用广口瓶盛装,符合题意;
C、石灰水属于液体,应使用细口瓶盛装,不符合题意;
D、酒精属于液体,应使用细口瓶盛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浓硝酸的下列性质中,与其保存方法﹣﹣“密封、低温、阴暗处保存”无直接关系的是(  )
A.酸性 B.挥发性 C.见光易分解 D.受热易分解
【答案】A
【详解】浓硝酸需要密封、低温、阴暗处保存,是由于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挥发性、受热易分解的性质决定的,与酸性无关。
故选:A。
7.实验室的下列药品应放入“盐”药品柜的是
A.P B. C. D.
【答案】D
【详解】A、P属于单质,则不能放入“盐”药品柜,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属于有机物,则不能放入“盐”药品柜,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属于氧化物,则不能放入“盐”药品柜,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则能放入“盐”药品柜,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8.实验室的药品要求分类存放。下列应与氯化钠存放在同一个实验柜的是
A.氯化钾 B.苛性钠 C.氧化钙 D.盐酸
【答案】A
【分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类。
【详解】A、氯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类物质,应与氯化钠存放在同一个实验柜,正确;
B、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是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碱类物质,错误;
C、氧化钙是钙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属于金属氧化物,错误;
D、盐酸是氢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属于酸类物质,错误;
故选:A。
9.“盐穴储气” 是一种地下储能技术、储气时采集盐水, 注水时排天然气, 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难溶于盐水
B.从n端进气可采集盐水
C.从m端进水可排天然气
D.加入氯化钾可检验盐水是否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答案】D
【详解】A、进气时采集盐水,注水时排天然气,说明天然气难溶于盐水,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装置采集盐水时,长导管是出盐水管,则从n端进气可采集盐水,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装置排出瓶中气体时,长导管是进水管,从m端进水可排天然气,将天然气从短导管排出,故C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可以溶解氯化钾,加入氯化钾不能检验盐水是否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化学实验室通常将药品分类后存放在不同的药品柜内,现存放的部分药品如下表所示:
药品柜 甲 乙 丙 丁
药品 盐酸、硫酸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氯化钠、硫酸铜 铁、铝
实验室新购进一些纯碱,你认为它应存放在药品柜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分析】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是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类。
【详解】A.盐酸、硫酸是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酸,纯碱与其不是同类物质,不能放在一起;
B.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金属阳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碱,纯碱与其不是同类物质,不能放在一起;
C.氯化钠、硫酸铜是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纯碱与其是同类物质,能放在一起;
D.铁、铝是金属,纯碱与其不是同类物质,不能放在一起;
故选C。
11.下列关于物质保存方法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选项 保存方法 原因
A 生石灰应密封保存 生石灰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等物质反应
B 浓硫酸应密封保存 浓硫酸在空气中易吸水
C 浓盐酸应密封保存 浓盐酸易挥发
D 氢氧化钙应密封保存 氢氧化钙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A、生石灰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变质,故需密封保存,选项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因吸水而浓度降低,故需密封保存,选项不符合题意;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为防止氯化氢的挥发必须密封保存,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在空气中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必须密封保存,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2.下列做法不是为了隔绝空气中氧气的是
A.汽车表面喷漆 B.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氢氧化钠密封保存 D.白磷浸没在水中保存
【答案】C
【分析】
【详解】A、汽车表面喷漆,是为了隔绝空气中的氧气,防止腐蚀,不符合题意;
B、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隔绝空气中的氧气灭火,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密封保存,其的目的为防止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符合题意;
D、白磷浸没在水中保存,隔绝空气防止氧化;故选C。
13.NaOH俗称烧碱、火碱,对皮肤、纸张、织物等有强烈的腐蚀性。用NaOH固体配制200g10%的NaOH溶液,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用细口瓶保存NaOH固体
B.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
C.用烧杯溶解NaOH固体
D.用广口瓶存放NaOH溶液
【答案】C
【详解】A、细口瓶存放液体药品,NaOH固体应存放在广口瓶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固体容易潮解,应该放在小烧杯中称量,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烧杯可用作反应或配制溶液的仪器,用烧杯溶解NaOH固体,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D、广口瓶存放固体药品,NaOH溶液应存放在细口瓶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下列有关物质使用、保存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酒精灯使用完毕应注意及时盖上灯帽
B.硝酸、硝酸银等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应保存在无色的试剂瓶中
C.某铵态氮肥(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铵)保存时应注意避免高温
D.孔雀石(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饰品应注意避免接触酸性物质
【答案】B
【详解】A、酒精灯使用完毕应注意及时盖上灯帽,正确;
B、硝酸、硝酸银等见光易分解的物质所以应避光保存,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错误;
C、碳酸氢铵受热时易分解,所以某铵态氮肥(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铵)保存时应注意避免高温,正确;
D、孔雀石(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能够和酸性物质发生反应,所以孔雀石(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饰品应注意避免接触酸性物质,正确;
故选B。
15.硝酸见光时发生反应:4HNO32H2O+4X↑+O2↑。分析信息得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N4O8
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硝酸要存放在棕色避光的试剂瓶中
【答案】B
【详解】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三种,属一边多,是分解反应,A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和数目不变,反应前,反应后:,X的化学式前有化学计量数4,故X的化学式为,B错误;
C、硝酸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仍为+1价,C正确;
D、硝酸见光易分解,故要放在棕色瓶中避光保存,D正确。
故选B。
【点睛】考点:分解反应,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合价,物质的保存方法
16.某校化学实验室有如下四个药品橱,某学生用硫酸铜溶液做完实验后,应将它存放在
药品橱编号 甲 乙 丙 丁
已存放药品 盐酸、硫酸 氢氧化钠、氢氧化钡 氯化铁、氯化钙 铜、锌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分析】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详解】A、盐酸、硫酸是由H+和酸根离子构成,属于酸,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选项错误。
C、氯化铁、氯化钙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硫酸铜也属于盐,可存放于同一药品柜中,故选项正确。
D、铜、锌属于金属单质,而硫酸铜属于盐,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7.硝酸银(AgNO3)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制,在光照或加热的条件下化学性质不稳定;
(1) Ag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2)上述反应中,生成气体X的化学式为 。
(3)实验室保存AgNO3应注意的问题是 。
【答案】 +5 O2 避光、密封保存
【详解】(1)硝酸银中银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Ag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3=0,解得x=+5;
(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gNO32Ag+2NO2↑+X↑,可得知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为:
反应前 反应后
银原子 2 2
氮原子 2 2
氧原子 6 4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生成物X中有2个O原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O2;
(3)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变质,故应放在棕色瓶中避光、密封保存。
故答案为:
(1)+5;(2)O2;(3)避光、密封保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公众号:初中化学那些事儿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复习微专题
专题07:物质的储存方法
1.下列药品中,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食盐 D.氨水
【答案】C
【详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需要密封保存。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需要密封保存。
C、食盐不需要密封保存。
D、氨水具有挥发性,需要密封保存。
故选C。
2.实验室许多药品都需要密封保存,下列对药品密封保存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A.澄清的石灰水—一防止与二氧化碳反应
B.浓盐酸—一防止吸水
C.浓硫酸—一防止挥发
D.生石灰—一防止与氧气和水反应
【答案】A
【详解】A、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会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澄清石灰水在保存时要密封,防止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选项A正确;
B、浓盐酸极易挥发,密封保存是为了防止盐酸挥发使浓度降低,与吸水无关。选项B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密封保存是为了防止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浓度降低,浓硫酸本身难挥发。选项C错误;
D、生石灰极易吸水,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石灰不与氧气反应,密封保存与氧气无关。选项D错误。
故选:A。
3.在实验室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一定规范,如图中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符合规范的是
A.石灰水 B.氧气
C.稀盐酸 D.锌粒
【答案】C
【分析】需要根据药品的状态和使用时的取用量来判断如何存放以及存放在哪种仪器中。
【详解】A、石灰水是液体药品,应存放在细口瓶中,不符合规范;
B、为了防止收集的气体逸散,用毛玻璃片盖住集气瓶时,磨砂面向下,光滑面向上,不符合规范;
C、稀盐酸是液体,可存放于滴瓶中,滴管专用,符合规范;
D、锌粒是固体药品,应存放于广口瓶中,方便取用,不符合规范。
故选C。
4.物质保存的方法取决其性质。下列药品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A.大理石 B.烧碱 C.生石灰 D.浓盐酸
【答案】A
【详解】A.大理石不会与空气中成分反应,因此不需要密封保存,A选项正确;
B.烧碱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发生变质,因此需要密封保存,B选项错误
C.生石灰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发生变质,因此需要密封保存,C选项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盐酸变稀,同时污染空气,因此需要密封保存,D选项错误
故选A。
5.盛装下列药品应使用广口瓶的是
A.稀硫酸 B.氧化铜 C.石灰水 D.酒精
【答案】B
【详解】A、稀硫酸属于液体,应使用细口瓶盛装,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铜属于固体,应使用广口瓶盛装,符合题意;
C、石灰水属于液体,应使用细口瓶盛装,不符合题意;
D、酒精属于液体,应使用细口瓶盛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浓硝酸的下列性质中,与其保存方法﹣﹣“密封、低温、阴暗处保存”无直接关系的是(  )
A.酸性 B.挥发性 C.见光易分解 D.受热易分解
【答案】A
【详解】浓硝酸需要密封、低温、阴暗处保存,是由于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挥发性、受热易分解的性质决定的,与酸性无关。
故选:A。
7.实验室的下列药品应放入“盐”药品柜的是
A.P B. C. D.
【答案】D
【详解】A、P属于单质,则不能放入“盐”药品柜,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属于有机物,则不能放入“盐”药品柜,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属于氧化物,则不能放入“盐”药品柜,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则能放入“盐”药品柜,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8.实验室的药品要求分类存放。下列应与氯化钠存放在同一个实验柜的是
A.氯化钾 B.苛性钠 C.氧化钙 D.盐酸
【答案】A
【分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类。
【详解】A、氯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类物质,应与氯化钠存放在同一个实验柜,正确;
B、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是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碱类物质,错误;
C、氧化钙是钙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属于金属氧化物,错误;
D、盐酸是氢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属于酸类物质,错误;
故选:A。
9.“盐穴储气” 是一种地下储能技术、储气时采集盐水, 注水时排天然气, 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难溶于盐水
B.从n端进气可采集盐水
C.从m端进水可排天然气
D.加入氯化钾可检验盐水是否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答案】D
【详解】A、进气时采集盐水,注水时排天然气,说明天然气难溶于盐水,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装置采集盐水时,长导管是出盐水管,则从n端进气可采集盐水,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装置排出瓶中气体时,长导管是进水管,从m端进水可排天然气,将天然气从短导管排出,故C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可以溶解氯化钾,加入氯化钾不能检验盐水是否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化学实验室通常将药品分类后存放在不同的药品柜内,现存放的部分药品如下表所示:
药品柜 甲 乙 丙 丁
药品 盐酸、硫酸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氯化钠、硫酸铜 铁、铝
实验室新购进一些纯碱,你认为它应存放在药品柜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分析】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是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类。
【详解】A.盐酸、硫酸是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酸,纯碱与其不是同类物质,不能放在一起;
B.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金属阳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碱,纯碱与其不是同类物质,不能放在一起;
C.氯化钠、硫酸铜是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纯碱与其是同类物质,能放在一起;
D.铁、铝是金属,纯碱与其不是同类物质,不能放在一起;
故选C。
11.下列关于物质保存方法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选项 保存方法 原因
A 生石灰应密封保存 生石灰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等物质反应
B 浓硫酸应密封保存 浓硫酸在空气中易吸水
C 浓盐酸应密封保存 浓盐酸易挥发
D 氢氧化钙应密封保存 氢氧化钙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A、生石灰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变质,故需密封保存,选项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因吸水而浓度降低,故需密封保存,选项不符合题意;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为防止氯化氢的挥发必须密封保存,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在空气中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必须密封保存,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2.下列做法不是为了隔绝空气中氧气的是
A.汽车表面喷漆 B.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氢氧化钠密封保存 D.白磷浸没在水中保存
【答案】C
【分析】
【详解】A、汽车表面喷漆,是为了隔绝空气中的氧气,防止腐蚀,不符合题意;
B、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隔绝空气中的氧气灭火,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密封保存,其的目的为防止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符合题意;
D、白磷浸没在水中保存,隔绝空气防止氧化;故选C。
13.NaOH俗称烧碱、火碱,对皮肤、纸张、织物等有强烈的腐蚀性。用NaOH固体配制200g10%的NaOH溶液,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用细口瓶保存NaOH固体
B.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
C.用烧杯溶解NaOH固体
D.用广口瓶存放NaOH溶液
【答案】C
【详解】A、细口瓶存放液体药品,NaOH固体应存放在广口瓶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固体容易潮解,应该放在小烧杯中称量,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烧杯可用作反应或配制溶液的仪器,用烧杯溶解NaOH固体,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D、广口瓶存放固体药品,NaOH溶液应存放在细口瓶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下列有关物质使用、保存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酒精灯使用完毕应注意及时盖上灯帽
B.硝酸、硝酸银等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应保存在无色的试剂瓶中
C.某铵态氮肥(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铵)保存时应注意避免高温
D.孔雀石(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饰品应注意避免接触酸性物质
【答案】B
【详解】A、酒精灯使用完毕应注意及时盖上灯帽,正确;
B、硝酸、硝酸银等见光易分解的物质所以应避光保存,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错误;
C、碳酸氢铵受热时易分解,所以某铵态氮肥(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铵)保存时应注意避免高温,正确;
D、孔雀石(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能够和酸性物质发生反应,所以孔雀石(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饰品应注意避免接触酸性物质,正确;
故选B。
15.硝酸见光时发生反应:4HNO32H2O+4X↑+O2↑。分析信息得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N4O8
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硝酸要存放在棕色避光的试剂瓶中
【答案】B
【详解】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三种,属一边多,是分解反应,A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和数目不变,反应前,反应后:,X的化学式前有化学计量数4,故X的化学式为,B错误;
C、硝酸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仍为+1价,C正确;
D、硝酸见光易分解,故要放在棕色瓶中避光保存,D正确。
故选B。
【点睛】考点:分解反应,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合价,物质的保存方法
16.某校化学实验室有如下四个药品橱,某学生用硫酸铜溶液做完实验后,应将它存放在
药品橱编号 甲 乙 丙 丁
已存放药品 盐酸、硫酸 氢氧化钠、氢氧化钡 氯化铁、氯化钙 铜、锌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分析】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详解】A、盐酸、硫酸是由H+和酸根离子构成,属于酸,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选项错误。
C、氯化铁、氯化钙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硫酸铜也属于盐,可存放于同一药品柜中,故选项正确。
D、铜、锌属于金属单质,而硫酸铜属于盐,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7.硝酸银(AgNO3)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制,在光照或加热的条件下化学性质不稳定;
(1) Ag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2)上述反应中,生成气体X的化学式为 。
(3)实验室保存AgNO3应注意的问题是 。
【答案】 +5 O2 避光、密封保存
【详解】(1)硝酸银中银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Ag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3=0,解得x=+5;
(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gNO32Ag+2NO2↑+X↑,可得知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为:
反应前 反应后
银原子 2 2
氮原子 2 2
氧原子 6 4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生成物X中有2个O原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O2;
(3)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变质,故应放在棕色瓶中避光、密封保存。
故答案为:
(1)+5;(2)O2;(3)避光、密封保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公众号:初中化学那些事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