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17 化学发展史(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17 化学发展史(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4-18 08:34:1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复习微专题
专题17:化学发展史
1.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 C.侯德榜 D.张青莲
2.发明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工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是
A.张青莲 B.侯德榜
C.拉瓦锡 D.道尔顿
3.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是
A.张青莲 B.索尔维 C.侯德榜 D.徐寿
4.主持测定铟、锌、镝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新值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 B.道尔顿 C.张青莲 D.侯德榜
5.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的治疗,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的科学家是
A.侯德榜 B.屠呦呦 C.门捷列夫 D.道尔顿
6.发现酸碱指示剂的化学家为
A.拉瓦锡 B.阿伏伽德罗 C.张青莲 D.波义耳
7.二百多年前,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化学家是
A.道尔顿 B.拉瓦锡 C.阿伏加德罗 D.门捷列夫
8.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巨匠,下列科学家用实验证明了水不是一种元素的是
A.道尔顿 B.拉瓦锡 C.张青莲 D.阿伏伽德罗
9.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 B.拉瓦锡 C.张青莲 D.阿伏伽德罗
10.在定量研究空气的成分、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水的组成实验研究都有杰出贡献的一位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 B.达尔文
C.拉瓦锡 D.牛顿
11.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科学家主要是
①拉瓦锡 ②门捷列夫 ③阿伏加德罗 ④道尔顿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⑤
12.化学元素符号来源于拉丁文,创造氢(H)、氧(O)等元素名称的是我国化学家
A.张青莲 B.徐寿 C.侯德榜 D.拉瓦锡
13.奠定近代化学的基础是
A.元素周期律 B.火的发现和利用
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D.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14.人类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化学家的贡献,下列对化学家或化学史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B.拉瓦锡:用红磷燃烧的实验发现了空气的组成
C.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观点
D.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卓越贡献
15.下列是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几位获得者及其部分研究领域,其中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具有优良性能导电材料开发的是
A.闵恩泽,石油化工催化剂研究 B.师昌绪,材料腐蚀研究
C.赵忠贤,高温超导材料研究 D.张存浩,高能化学激光研究
16.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观田家》中有诗句“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它描绘了绵绵春雨百草充满生机,隆隆春雷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推断出,惊蛰之后自然界中生物变化最大的是
A.光合作用加强 B.能量消耗减小
C.新陈代谢加强 D.物种数量减少
17.2023年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精彩开讲。下列授课实验内容与化学研究有关的是
A.两钢球互相碰撞,实现速度转换
B.用金属陀螺展示静止及旋转情况下角动量守恒现象
C.蜡烛燃烧,产生球形火焰
D.用特制的乒乓球拍拍水球,球拍不沾水
18.我国的下列科技新成果,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创新海水电解制氢技术 B.温和压力条件下合成乙二醇
C.甘肃积石山地震中沙涌的形成 D.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
19.下列有关“航天的课题”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A.测定月壤组成 B.开发新型燃料 C.计算卫星轨道 D.研制航天材料
20.2023年第19届杭州亚运会呈现了一届颇具“中国特色、地方韵味、精彩纷呈”的体育文化盛会,下列亚运会事项与化学无直接关系的是
A.火炬燃料的选择 B.场馆的灯光如何布置
C.足球材料的性质 D.举重运动员比赛前抹在手上滑石粉的成分
21.习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用“中国天眼”探索太空奥秘 B.开发“华为手机”鸿蒙系统
C.研究“神舟十七”号飞船轨道 D.研制“奋斗者”号钛合金材料
2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深入研究部分物质的原子和分子基础上,把相关数据输入电脑软件, 设置一定条件进行模拟化学反应,极大地提高了化学研究的效率 现代化学逐渐走向量子化学与大数据 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时代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都需要一定条件
B.对物质微观粒子的研究显的优为重要
C.化学变化都会伴随着能量变化
D.化学实验可用电脑模拟,传统实验已不重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公众号:初中化学那些事儿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复习微专题
专题17:化学发展史
1.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 C.侯德榜 D.张青莲
【答案】A
【详解】A、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该选项符合题意;
B、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侯德榜提出了联合制碱法,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张青莲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有重要的贡献,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发明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工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是
A.张青莲 B.侯德榜
C.拉瓦锡 D.道尔顿
【答案】B
【详解】A、张青莲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不符合题意;
B、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工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符合题意;
C、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测出了空气的成分,不符合题意;
D、道尔顿发现了原子论,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是
A.张青莲 B.索尔维 C.侯德榜 D.徐寿
【答案】C
【详解】20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制出纯碱,注册商标为“红三角”,先后获得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瑞士国际商品展览会金奖,他撰写了《制碱》一书,将制碱的奥秘公诸于世,打破了制碱业的垄断,他还探索出制碱的新工艺,比欧洲的制碱方法,降低成本百分之四十,这种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他是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世界制碱业的权威;
故选:C。
4.主持测定铟、锌、镝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新值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 B.道尔顿 C.张青莲 D.侯德榜
【答案】C
【详解】主持测定铟、锌、镝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新值的科学家是张青莲,故选;C。
5.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的治疗,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的科学家是
A.侯德榜 B.屠呦呦 C.门捷列夫 D.道尔顿
【答案】B
【详解】A、侯德榜发明了制碱法,不符合题意;
B、屠呦呦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符合题意;
C、门捷列夫编写了元素周期表,不符合题意;
D、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发现酸碱指示剂的化学家为
A.拉瓦锡 B.阿伏伽德罗 C.张青莲 D.波义耳
【答案】D
【详解】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了酸碱指示剂。
故选D。
7.二百多年前,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化学家是
A.道尔顿 B.拉瓦锡 C.阿伏加德罗 D.门捷列夫
【答案】B
【详解】A、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近代原子论,故选项错误;
B、拉瓦锡首先用定量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正确;
C、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选项错误;
D、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8.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巨匠,下列科学家用实验证明了水不是一种元素的是
A.道尔顿 B.拉瓦锡 C.张青莲 D.阿伏伽德罗
【答案】B
【详解】1783年拉瓦锡通过实验合成了水,还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确认了水的组成,故选B。
9.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 B.拉瓦锡 C.张青莲 D.阿伏伽德罗
【答案】B
【详解】A、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不符合题意;
B、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符合题意;
C、张青莲教授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不符合题意;
D、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在定量研究空气的成分、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水的组成实验研究都有杰出贡献的一位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 B.达尔文
C.拉瓦锡 D.牛顿
【答案】C
【详解】A、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不符合题意;
B、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不符合题意;
C、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测定了空气的成分,且在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和水的组成实验研究中都有杰出贡献,符合题意;
D、牛顿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科学家主要是
①拉瓦锡 ②门捷列夫 ③阿伏加德罗 ④道尔顿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⑤
【答案】C
【详解】①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由氧气、氮气组成;②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③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④道尔顿等科学家提出了原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所以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科学家是道尔顿、阿伏加德罗;
故选:C。
12.化学元素符号来源于拉丁文,创造氢(H)、氧(O)等元素名称的是我国化学家
A.张青莲 B.徐寿 C.侯德榜 D.拉瓦锡
【答案】B
【详解】A、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A不符合题意;
B、徐寿是中国化学元素符号的创始人,创造出氢(H)、氧(O)等元素名称,为中国化学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B符合题意;
C、侯德榜是著名科学家,杰出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C不符合题意;
D、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组成,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的结论。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B。
13.奠定近代化学的基础是
A.元素周期律 B.火的发现和利用
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D.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答案】C
【详解】A、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不是化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的基础,故选项错误;
B、火的发现和利用,只是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不是化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自然学科的基础,故选项错误;
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是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本质的基础,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是化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的基础,故选项正确;
D、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不是化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自然学科的基础,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4.人类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化学家的贡献,下列对化学家或化学史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B.拉瓦锡:用红磷燃烧的实验发现了空气的组成
C.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观点
D.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卓越贡献
【答案】B
【详解】A、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故选项说法正确;
B、拉瓦锡用加热金属汞(不是红磷燃烧)的实验测定了空气的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C、道尔顿突出的化学成就是提出了化学原子论,故选项说法正确;
D、张青莲主持测定了一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卓越贡献,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5.下列是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几位获得者及其部分研究领域,其中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具有优良性能导电材料开发的是
A.闵恩泽,石油化工催化剂研究 B.师昌绪,材料腐蚀研究
C.赵忠贤,高温超导材料研究 D.张存浩,高能化学激光研究
【答案】C
【详解】A、石油化工催化剂研究与导电性无关,不符合题意;
B、材料腐蚀研究与材料的腐蚀性有关,属于研究材料的化学性质,与导电性无关,不符合题意;
C、高温超导材料研究,属于优良性能导电材料开发,符合题意;
D、高能化学激光研究,与导电性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观田家》中有诗句“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它描绘了绵绵春雨百草充满生机,隆隆春雷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推断出,惊蛰之后自然界中生物变化最大的是
A.光合作用加强 B.能量消耗减小
C.新陈代谢加强 D.物种数量减少
【答案】C
【详解】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它的意思是蛰伏在泥土中的动物被春雷惊醒过来,开始活动了,说明惊蛰之后自然界中生物变化最大的是新陈代谢加强。故选C。
17.2023年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精彩开讲。下列授课实验内容与化学研究有关的是
A.两钢球互相碰撞,实现速度转换
B.用金属陀螺展示静止及旋转情况下角动量守恒现象
C.蜡烛燃烧,产生球形火焰
D.用特制的乒乓球拍拍水球,球拍不沾水
【答案】C
【详解】A.两钢球互相碰撞,实现速度转换,与物理研究有关,错误;
B.用金属陀螺展示静止及旋转情况下角动量守恒现象,与物理研究有关,错误;
C.蜡烛燃烧产生球形火焰实验,发生了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与化学研究有关,正确;
D.用特制的乒乓球拍拍水球,球拍不沾水,与物理研究有关,错误;
故选C。
18.我国的下列科技新成果,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创新海水电解制氢技术 B.温和压力条件下合成乙二醇
C.甘肃积石山地震中沙涌的形成 D.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
【答案】C
【详解】A、创新海水电解制氢技术,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不符合题意;
B、温和压力条件下合成乙二醇,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不符合题意;
C、甘肃积石山地震中沙涌的形成,属于物理学研究领域,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符合题意;
D、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下列有关“航天的课题”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A.测定月壤组成 B.开发新型燃料 C.计算卫星轨道 D.研制航天材料
【答案】C
【详解】A、测定月壤组成,探究物质的组成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不符合题意;
B、开发新型燃料,新能源的开发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不符合题意;
C、计算卫星轨道属于物理学科研究领域,符合题意;
D、研制航天材料,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2023年第19届杭州亚运会呈现了一届颇具“中国特色、地方韵味、精彩纷呈”的体育文化盛会,下列亚运会事项与化学无直接关系的是
A.火炬燃料的选择 B.场馆的灯光如何布置
C.足球材料的性质 D.举重运动员比赛前抹在手上滑石粉的成分
【答案】B
【详解】A、火炬燃料的选择需要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故与化学有关;
B、场馆的灯光如何布置属于舞美设计领域的研究范畴,与化学无关;
C、研究材料的性质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故与化学有关;
D、研究滑石粉的成分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故与化学有关。
故选B。
21.习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用“中国天眼”探索太空奥秘 B.开发“华为手机”鸿蒙系统
C.研究“神舟十七”号飞船轨道 D.研制“奋斗者”号钛合金材料
【答案】D
【详解】A、用“中国天眼”探索太空奥秘,属于物理学研究的范畴,故A不符合题意;
B、手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所研究的范畴,故B不符合题意;
C、“神舟十七”号飞船轨道的研究,属于物理学研究的范畴,故C不符合题意。
D、研制“奋斗者”号钛合金材料,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深入研究部分物质的原子和分子基础上,把相关数据输入电脑软件, 设置一定条件进行模拟化学反应,极大地提高了化学研究的效率 现代化学逐渐走向量子化学与大数据 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时代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都需要一定条件
B.对物质微观粒子的研究显的优为重要
C.化学变化都会伴随着能量变化
D.化学实验可用电脑模拟,传统实验已不重要
【答案】D
【详解】A.化学反应都需要一定条件,选项说法正确;
B.化学与大数据 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时代模拟化学反应,可以将微观粒子的运动与变化直观化,对物质微观粒子的研究显的优为重要,故选项说法正确;
C.化学变化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会伴随着能量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
D.现代化学逐渐走向量子化学与大数据 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时代,化学实验可用电脑模拟,但是传统实验也很重要,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公众号:初中化学那些事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