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19 实验安全(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19 实验安全(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4.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4-18 08:34:1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复习微专题
专题19:实验安全
1.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A.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不慎将药液溅进眼睛里,立即用手揉眼睛,再用大量水冲洗
C.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D.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盐酸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开始时,要先点燃酒精喷灯,再通入一氧化碳
C.检验氢气纯度,试管口向上移近火焰
D.测定食醋的酸碱度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3.在劳动实践、生活和化学实验中首先要保证安全,下列做法安全的是
A.燃着的酒精灯直接吹灭
B.硫酸滴到手上,立即用碱液冲洗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D.电线老化短路起火,立即用水浇灭
4.学习化学后,小红同学学会了处理一些常见的紧急情况,下列处理不当的是
A.如果不慎在皮肤表面沾到氢氧化钠固体,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B.油锅着火,应马上倒入水,降低油锅的温度
C.人被蚁虫叮咬后,可涂一些含有碱性物质的溶液减轻痛痒
D.胃酸过多,可以食用适量的小苏打
5.火是人类文明进程必不可缺的宝贵资源,燃烧与灭火的正确做法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放入青菜灭火,也可以用锅盖盖灭
B.厨房有燃气泄漏时,为避免火灾,要赶紧打开排风扇降低燃气的浓度
C.实验室用CO与CuO反应冶炼铜时,要先通入CO,再点燃酒精灯加热
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要先将导气管撤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
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并不断搅拌
C.直接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左盘称量
D.不慎将硫酸滴在手上,应立即用烧碱溶液擦洗
7.小明同学记录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浓硫酸稀释,将水倒入浓硫酸
B.闻气体气味,靠近瓶口吸气
C.氢气验纯:试管口向上移近火焰
D.比较黄铜片与铜片的硬度:相互刻画
8.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凑近试剂瓶口,闻浓盐酸的气味
B.在实验室,用尝味道的方法区分氯化钠溶液和蒸馏水
C.不慎将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D.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氢氧化钙溶液
9.下列做法符合健康要求且合理的是
A.用氢氧化钠作食品干燥剂
B.用硼酸溶液处理被碱液沾到的皮肤
C.就地焚烧塑料以解决“白色污染”
D.食物中禁止使用食品添加剂
10.在化学实验或日常生活中都应该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B.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先点燃酒精喷灯后通入一氧化碳
C.使用酒精灯加热时,为避免实验中断直接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D.家中天然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11.下列情形所采取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夜间发现厨房燃气泄漏,立即开灯查漏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C.实验时手上不慎沾溅到浓硫酸,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碳酸氢钠溶液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应先做灯火试验
12.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实验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将其放在烧杯中称量
B.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盛浓硫酸的量筒中
D.若浓碱不慎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13.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
B.酒精灯侧翻在实验台上失火,立即用湿抹布覆盖
C.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D.实验药液溅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
14.实验时发生意外需及时处理。下列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过滤时,滤纸被戳破—更换滤纸,重新过滤
B.蒸发时,食盐四处飞溅—撤去酒精灯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
D.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盐酸
15.树立安全意识,掌握科学知识。下列有关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酒精灯酒精洒出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C.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立即涂上稀氢氧化钠溶液
D.煤气中毒时,轻度的应呼吸大量新鲜空气,严重的要立即送医院
16.为保证实验安全和取得预期实验效果,每位同学必须严格遵守实验规则。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做实验不成功,把实验室的药品带回家自己再试一次
B.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C.从节约的角度讲,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
D.洗涤后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17.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A.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B.使用氢氧化钠必须十分小心,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
C.在实验室里用品尝的办法区别食盐和蔗糖晶体
D.氢氧化钙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质,所以澄清石灰水要密封保存
18.下列有关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A.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不慎将药液溅进眼睛里,立即用手揉眼睛,再用大量水冲洗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起火,可用锅盖盖灭或放入较多蔬菜
D.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失火均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19.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安全。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A.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如果浓度不大,可不处理
B.实验室中的药品经确认无毒无害的,可以品尝一下以感受其味道
C.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烧杯下面垫石棉网
D.称量腐蚀性药品时,为避免药品腐蚀托盘,应将药品放在纸上称量
20.下列涉及安全防范的操作或做法中,错误的是
A.点燃H2前先检验纯度 B.加油站严禁烟火
C.不食用含黄曲霉素的食物 D.油锅着火时立即浇水扑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公众号:初中化学那些事儿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复习微专题
专题19:实验安全
1.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A.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不慎将药液溅进眼睛里,立即用手揉眼睛,再用大量水冲洗
C.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D.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答案】B
【详解】A、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抹布扑盖,操作正确,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正确,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用3%~5%的NaHCO3溶液冲洗,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盐酸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开始时,要先点燃酒精喷灯,再通入一氧化碳
C.检验氢气纯度,试管口向上移近火焰
D.测定食醋的酸碱度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答案】D
【详解】A、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不能使用盐酸溶液(具有腐蚀性),选项操作错误;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开始时,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后,再点燃酒精喷灯,先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的原因是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选项操作错误;
C、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是: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轻微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防止氢气逸出,故试管口要向下,选项操作错误;
D、测定食醋的酸碱度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选项操作正确;
故选D。
3.在劳动实践、生活和化学实验中首先要保证安全,下列做法安全的是
A.燃着的酒精灯直接吹灭
B.硫酸滴到手上,立即用碱液冲洗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D.电线老化短路起火,立即用水浇灭
【答案】C
【详解】A、燃着的酒精灯用嘴吹灭易引起酒精灯内酒精着火,引发火灾,故不能直接吹灭,应该用灯帽盖灭,故A做法不安全,不符合题意;
B、硫酸不慎滴在手上,应首先大量清水冲洗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故B做法不安全,不符合题意;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是利用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C做法安全,符合题意;
D、电线老化短路起火时,不能立即用水浇灭,以防触电,故D做法不安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学习化学后,小红同学学会了处理一些常见的紧急情况,下列处理不当的是
A.如果不慎在皮肤表面沾到氢氧化钠固体,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B.油锅着火,应马上倒入水,降低油锅的温度
C.人被蚁虫叮咬后,可涂一些含有碱性物质的溶液减轻痛痒
D.胃酸过多,可以食用适量的小苏打
【答案】B
【详解】A、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在皮肤表面沾到氢氧化钠固体,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A正确。
B、油锅着火,应马上倒入洗好的蔬菜,降低油锅的温度;或盖上锅盖,隔绝氧气;不能倒入水,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着火的油会浮在水面,是火势蔓延。B错。
C、蚁虫含有蚁酸,显酸性,所以被蚁虫叮咬后,可涂一些含有碱性物质的溶液减轻痛痒。C正确。
D、胃酸即盐酸,盐酸可与小苏打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胃酸过多,可以食用适量的小苏打。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5.火是人类文明进程必不可缺的宝贵资源,燃烧与灭火的正确做法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放入青菜灭火,也可以用锅盖盖灭
B.厨房有燃气泄漏时,为避免火灾,要赶紧打开排风扇降低燃气的浓度
C.实验室用CO与CuO反应冶炼铜时,要先通入CO,再点燃酒精灯加热
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要先将导气管撤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
【答案】B
【详解】A、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用放入青菜,降低可燃物温度的方式灭火,也可以用锅盖盖灭,利用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灭火,故选项说法正确;
B、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爆炸,立即打开排风扇通风会产生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加热可能发生爆炸,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净空气,再点燃酒精灯加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炸裂试管,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并不断搅拌
C.直接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左盘称量
D.不慎将硫酸滴在手上,应立即用烧碱溶液擦洗
【答案】B
【详解】A、由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故叙述不正确;
B、为了防止水沸腾,容易造成酸液飞溅,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并不断搅拌,故叙述正确;
C、氧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固体,应将氧氧化钠放在左盘的烧杯中,故叙述不正确;
D、氢氧化钠是强碱,腐蚀性也非常强,氢氧化钠与硫酸中和放热会加重伤情,也不能直接用水冲洗,浓硫酸遇水稀释放出大量热,会加重伤情,正确措施应该是先用干抹布擦掉浓硫酸,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再用弱碱性的碳酸氢钠溶液涂抹,故叙述不正确。
故选:B。
7.小明同学记录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浓硫酸稀释,将水倒入浓硫酸
B.闻气体气味,靠近瓶口吸气
C.氢气验纯:试管口向上移近火焰
D.比较黄铜片与铜片的硬度:相互刻画
【答案】D
【详解】A、浓硫酸稀释,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A错误。
B、闻气体气味用扇闻法,不能靠近瓶口吸气,容易呛到,B错误。
C、氢气密度比空气小,防止空气逸出,试管口向下移近火焰,C错误。
D、比较黄铜片与铜片的硬度:相互刻画,D正确。
故选:D。
8.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凑近试剂瓶口,闻浓盐酸的气味
B.在实验室,用尝味道的方法区分氯化钠溶液和蒸馏水
C.不慎将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D.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氢氧化钙溶液
【答案】C
【详解】A、闻浓盐酸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 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味进入鼻孔,而不能直接把鼻孔凑到试剂瓶口闻,故A错误;
B、药品不能品尝,所以不能在实验室里用品尝的办法区别食盐和蔗糖晶体,故B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故C正确;
D、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碳酸氢钠溶液,不能用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钙是强碱,具有腐蚀性,故D错误;
故选C。
9.下列做法符合健康要求且合理的是
A.用氢氧化钠作食品干燥剂
B.用硼酸溶液处理被碱液沾到的皮肤
C.就地焚烧塑料以解决“白色污染”
D.食物中禁止使用食品添加剂
【答案】B
【详解】A、氢氧化钠属于强碱,具有腐蚀性,可能伤害儿童,不符合题意;
B、硼酸属于弱酸,而且有消毒防腐的作用,因此在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后要先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符合题意;
C、就地焚烧塑料会污染空气、土壤,不符合题意;
D、应该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若禁止使用食品添加剂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在化学实验或日常生活中都应该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B.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先点燃酒精喷灯后通入一氧化碳
C.使用酒精灯加热时,为避免实验中断直接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D.家中天然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答案】D
【详解】A、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A不符合题意;
B、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应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再加热,B不符合题意;
C、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C不符合题意;
D、家中天然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降低可燃物浓度,D符合题意。
故选:D。
11.下列情形所采取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夜间发现厨房燃气泄漏,立即开灯查漏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C.实验时手上不慎沾溅到浓硫酸,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碳酸氢钠溶液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应先做灯火试验
【答案】A
【详解】A、厨房燃气泄漏,开灯产生的电火花可能会引起爆炸,错误;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隔绝氧气灭火,正确;
C、实验时手上不慎沾溅到浓硫酸,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碳酸氢钠溶液,正确;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应先做灯火试验观察氧气浓度是否足够支持人呼吸,正确;
故选A。
12.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实验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将其放在烧杯中称量
B.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盛浓硫酸的量筒中
D.若浓碱不慎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答案】C
【详解】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将其放在玻璃器皿中,防止腐蚀托盘天平,烧杯属于玻璃器皿,故选项A操作正确;
B.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时,防止气体逃逸,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故选项B操作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为防止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热,使硫酸液滴飞溅,造成不必要烧伤,应将将密度大于水的浓硫酸注入盛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故选项C的操作错误;
D.若浓碱不慎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达到稀释的目的,再涂上硼酸溶液,故选项D操作正确;
故选C。
13.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
B.酒精灯侧翻在实验台上失火,立即用湿抹布覆盖
C.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D.实验药液溅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
【答案】B
【详解】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用嘴吹灭可能会引燃酒精灯壶体中的酒精蒸气,发生火灾,故选项操作错误;
B、酒精灯侧翻在实验台上失火,应立即用湿抹布覆盖,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效果,故选项操作正确;
C、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试管温度骤然降低会导致试管炸裂,故选项操作错误;
D、实验中药液滴入眼睛中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严重的话要及时就医,不能用纸巾擦拭,故选项操作错误。
故选B。
14.实验时发生意外需及时处理。下列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过滤时,滤纸被戳破—更换滤纸,重新过滤
B.蒸发时,食盐四处飞溅—撤去酒精灯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
D.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盐酸
【答案】D
【详解】A、过滤时,滤纸被戳破,待过滤的液体会由破损处流下,不能完全除去液体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需要更换滤纸,重新过滤,故A正确;
B、 蒸发时,食盐四处飞溅,需要撤去酒精灯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B正确;
C、实验药液溅入眼睛,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 ,故C正确;
D、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故D错误;
故选D。
15.树立安全意识,掌握科学知识。下列有关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酒精灯酒精洒出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C.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立即涂上稀氢氧化钠溶液
D.煤气中毒时,轻度的应呼吸大量新鲜空气,严重的要立即送医院
【答案】C
【详解】A、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应用湿抹布盖在燃烧的酒精上,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不能直接用水浇灭,防止触电,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不能涂抹氢氧化钠溶液,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符合题意;
D、煤气中毒是因为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接触,故轻度的,应移病人于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使其呼吸大量新鲜空气,严重的要立即送医,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为保证实验安全和取得预期实验效果,每位同学必须严格遵守实验规则。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做实验不成功,把实验室的药品带回家自己再试一次
B.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C.从节约的角度讲,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
D.洗涤后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答案】D
【详解】A、实验室的药品不能带出实验室,防止污染环境,出现危险,故A错误;
B、未经处理的废液可能有腐蚀性,直接倒入下水道会腐蚀下水道,故B错误;
C、实验剩余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不能放回原瓶,防止污染原瓶试剂,故C错误;
D、洗涤后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防止受污染,故D正确。
故选D。
17.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A.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B.使用氢氧化钠必须十分小心,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
C.在实验室里用品尝的办法区别食盐和蔗糖晶体
D.氢氧化钙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质,所以澄清石灰水要密封保存
【答案】C
【详解】A.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氨水和氢氧化钠都具有腐蚀性,特别是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很强,不能涂到皮肤上,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最好戴上防护眼镜,不符合题意;
C.在实验室中,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从而变质,因此澄清石灰水要密封保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下列有关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A.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不慎将药液溅进眼睛里,立即用手揉眼睛,再用大量水冲洗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起火,可用锅盖盖灭或放入较多蔬菜
D.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失火均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答案】B
【详解】A、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既隔绝了空气,又降低了温度,是一种很好的灭火方法,选项正确;
B、不慎将药液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选项错误;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通过隔绝空气来灭火,放入较多蔬菜,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一下,选项正确;
D、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失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是因为二氧化碳灭火不会损坏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选项正确;
故选:B。
19.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安全。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A.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如果浓度不大,可不处理
B.实验室中的药品经确认无毒无害的,可以品尝一下以感受其味道
C.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烧杯下面垫石棉网
D.称量腐蚀性药品时,为避免药品腐蚀托盘,应将药品放在纸上称量
【答案】C
【详解】A、稀硫酸中的水分蒸发后会慢慢变成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浓度不大也要及时处理,故选项做法错误;
B、实验室中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故选项做法错误;
C、烧杯不能直接进行加热,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烧杯下面垫石棉网,故选项做法正确;
D、称量药品时,为避免药品腐蚀托盘,应将药品放在纸上称量,而腐蚀性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纸上称量,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选项做法错误。
故选C。
20.下列涉及安全防范的操作或做法中,错误的是
A.点燃H2前先检验纯度 B.加油站严禁烟火
C.不食用含黄曲霉素的食物 D.油锅着火时立即浇水扑灭
【答案】D
【详解】A 、如果氢气中含有氧气,在点燃或加热时,可能会引起爆炸,所以在点燃氢气前先要检验其纯度,正确;
B、加油站含有大量燃油蒸气,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所以加油站要严禁烟火,正确;
C、黄曲霉素对人体有害,不能食用含有黄曲霉素的食物,正确;
D 、油的密度比水小,油锅着火如果浇水,油会浮在水面继续燃烧,所以油锅着火一般用锅盖盖灭,而不能用水浇灭,错误;
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公众号:初中化学那些事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