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22 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22 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4-18 08:34:1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复习微专题
专题22: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CO B.PM10 C.CO2 D.细颗粒物
2.下列有关说不正确的是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说明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气焊时用纯氧代替空气使气体燃烧更剧烈,以获得更高温度
D.将食物放置冰箱冷藏,以延长它的保质期
3.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
B.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C.SO2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
D.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约占21%
B.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
C.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5.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B.工业分离液态空气时发生化学变化
C.食品在空气中因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6.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空气中各组分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作燃料
B.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霓虹灯
C.氧气无色无味,可用于医疗急救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生产氮肥
7.液氮能长时间保存活体组织和生物样品,主要利用氮气的性质是
A.密度小 B.沸点低 C.难溶于水 D.无色无味
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
B.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SO2、CO2、NO2等
9.保存珍贵文物可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A.N2 B.O2 C.CO2 D.H2O
10.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可以支持可燃物燃烧
B.氮气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二氧化碳在蔬菜大棚中作气体肥料
D.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11.下列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可用作燃料 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D.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
12.下列空气污染物中会形成酸雨的气体是
A. B. C. D.
13.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点火发射。航天飞船发射的助燃剂、供给航天员呼吸所需要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硫 D.氦气
14.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第十-篇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有利于实现该目标的是
A.提倡开私家车出行,节约时间成本 B.积极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
C.城市垃圾露天焚烧,减少土壤污染 D.加高工厂烟囱,废气高空排放
15.利用膜分离技术进行多级分离可以实现含氧量(体积比)超过90%的“富氧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富氧空气”液化后,分子体积变小 B.“富氧空气”中只含氧元素
C.“富氧空气”不能用于医疗急救 D.“富氧空气”可作助燃剂
16.科学家卡文迪许利用电火花除去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后,仍残余1%的气体,其中主要含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稀有气体 D.其他气体和杂质
17.国家规定教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08mg/m3。下列对新装修教室内甲醛浓度的检测和相应结果处理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从教室不同位置多点采集空气样品
B.测得甲醛浓度为0.12mg/m3,说明甲醛浓度超标
C.用空气清新剂掩盖甲醛的气味
D.新装修的教室应通风换气一段时间,检测合格后再使用
18.2023年11月16日,西安市政府办公厅要求进一步做好烟花爆竹禁售禁放工作,旨在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
(1)“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图标是 (填字母)。
A. B. C.
(2)花炮中常常添加高氯酸钾(KClO4)作氧化剂。制备高氯酸钾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
(3)烟花和爆竹的组成类似,其中都包含黑火药。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燃放烟花爆竹会带来的环境问题可能有 (写出一条即可)。
(4)除了禁放烟花爆竹,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填字母)。
A.使用太阳能 B.乘私家车出行
C.垃圾分类回收 D.使用一次性木筷
19.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Ⅰ.从分类角度:
(1)洁净的空气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其中: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
②可充入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 。
Ⅱ.从微观角度:
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
(3)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 (填“选项字母”)
A. B. C.
Ⅲ.从变化角度:
已知:常温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
(4)将工业制得的液态空气的钢瓶阀门打开,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阀门口,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Ⅳ.从环保角度:
(5)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有 。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20.【科普阅读】杭州努力打造“史上首届碳中和亚运会”
材料1:开幕式主火炬使用燃料甲醇()可在常温常压下运输和使用,具有安全高效、排放相对清洁的特点。利用绿氢(经可再生能源制取的氢气)与烟气集得到的二氧化碳在催化剂催化、高温的条件下可制得甲醇和水,实现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绿色甲醇燃料制备。
材料2:会场通过 TD-LIF仪器(全球仅两台) 监测到对PM2.5、臭氧生成起关键作用的氮化合物。后期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评估区域减排效果,还可以找出影响本地区PM2.5 和臭氧的生成机制,为未来协同控制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科学支撑。
(1)制绿氢的过程中需要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2)选用甲醇作为燃料的优点有 (写一条) ,写出氢气和二氧化碳制取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
(3)PM2.5在空气中含量越 (填“高”或“低”),空气质量状况越差。
(4)TD-LIF 仪器发挥的作用有 (多选, 填字母)。
a. 评估区域减排效果
b. 吸收PM2.5和臭氧
c.有助于未来协同控制政策的制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公众号:初中化学那些事儿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复习微专题
专题22: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CO B.PM10 C.CO2 D.细颗粒物
【答案】C
【详解】A、一氧化碳有毒,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B、PM10能导致雾霾等的发生,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符合题意;
D、细颗粒物能导致雾霾等的发生,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下列有关说不正确的是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说明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气焊时用纯氧代替空气使气体燃烧更剧烈,以获得更高温度
D.将食物放置冰箱冷藏,以延长它的保质期
【答案】B
【详解】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说法正确;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气,而不是氧气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氧气具有助燃性,气焊时用纯氧代替空气使气体燃烧更剧烈,以获得更高温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D、将食物放置冰箱冷藏,分子运动慢,不易与氧气反应,可以延长它的保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3.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
B.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C.SO2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
D.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答案】D
【详解】A、稀有气体通电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正确;
B、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正确;
C、二氧化硫和水、氧气反应可生成硫酸,随降水落下形成酸雨,二氧化硫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正确;
D、PM2.5是空气污染物,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差,错误;
故选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约占21%
B.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
C.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答案】D
【详解】A、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氧气21%,氮气78%,说法错误;
B、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不具有可燃性,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空气污染物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烟尘等,说法错误;
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说法正确。
故选:D。
5.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B.工业分离液态空气时发生化学变化
C.食品在空气中因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答案】C
【详解】A、 洁净的空气中有氮气、氧气等还是混合物,故说法错误;
B、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故说法错误;
C、食品在空气中因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故说法正确;
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影响地球环境,导致温室效应,故说法错误。
故选:C。
6.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空气中各组分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作燃料
B.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霓虹灯
C.氧气无色无味,可用于医疗急救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生产氮肥
【答案】B
【详解】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但是不能做燃料,可以作助燃剂。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A不符合题意;
B、稀有气体通电后会发出有色光,可用于制霓虹灯。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B符合题意;
C、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不是氧气无色无味,可用于医疗急救。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C不符合题意;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食品保护气,不是用作生产氮肥。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B。
7.液氮能长时间保存活体组织和生物样品,主要利用氮气的性质是
A.密度小 B.沸点低 C.难溶于水 D.无色无味
【答案】B
【详解】液氮沸点低,汽化时吸热,故能长时间保存活体组织和生物样品;
故选B。
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
B.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SO2、CO2、NO2等
【答案】B
【详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选项A说法错误;
B、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选项B说法正确;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C说法错误;
D、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SO2、NO2等,CO2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故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B。
9.保存珍贵文物可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A.N2 B.O2 C.CO2 D.H2O
【答案】A
【详解】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符合题意;
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是空气中含量第二多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约占空气体积的0.03%,含量较少,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较少,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可以支持可燃物燃烧
B.氮气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二氧化碳在蔬菜大棚中作气体肥料
D.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答案】B
【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可燃物燃烧,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通常情况下与大多数物质不发生化学反应,但不是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氮气和镁在点燃的条件下可以生成氮化镁,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可以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有机物,故二氧化碳可以在蔬菜大棚中作气体肥料,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稀有气体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下列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可用作燃料 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D.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
【答案】A
【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能帮助燃烧,不能用作燃料,故A符合题意;
B、干冰在常温下升华,吸收周围空气中的热,能用于人工降雨,故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故C不符合题意;
D、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下列空气污染物中会形成酸雨的气体是
A. B. C. D.
【答案】A
【详解】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PM10、CO、O3不能形成酸雨。
故选A。
13.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点火发射。航天飞船发射的助燃剂、供给航天员呼吸所需要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硫 D.氦气
【答案】A
【详解】人呼吸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故选:A
14.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第十-篇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有利于实现该目标的是
A.提倡开私家车出行,节约时间成本 B.积极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
C.城市垃圾露天焚烧,减少土壤污染 D.加高工厂烟囱,废气高空排放
【答案】B
【详解】A、汽车尾气会污染空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积极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可美化环境,减少污染,该选项符合题意;
C、焚烧垃圾,会污染环境,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加高工厂烟囱,废气仍会污染空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利用膜分离技术进行多级分离可以实现含氧量(体积比)超过90%的“富氧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富氧空气”液化后,分子体积变小 B.“富氧空气”中只含氧元素
C.“富氧空气”不能用于医疗急救 D.“富氧空气”可作助燃剂
【答案】D
【详解】A、富氧空气压缩后变成液体,分子间的间隔会变小,分子体积不变,故A错误;
B、富氧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属于混合物,不只含氧元素,故B错误;
C、氧气能供给呼吸,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大,所以富氧空气可用于医疗急救,故C错误;
D、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富氧空气可用作助燃剂,故D正确。
故选D。
16.科学家卡文迪许利用电火花除去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后,仍残余1%的气体,其中主要含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稀有气体 D.其他气体和杂质
【答案】C
【详解】空气中各气体的体积分数:氮气占 78%,氧气占 21%,稀有气体占 0.94%,二氧化碳占 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 0.03%,故卡文迪许利用电火花除去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后,仍残余 1%的气体,其中主要含有稀有气体。
故选:C。
17.国家规定教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08mg/m3。下列对新装修教室内甲醛浓度的检测和相应结果处理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从教室不同位置多点采集空气样品
B.测得甲醛浓度为0.12mg/m3,说明甲醛浓度超标
C.用空气清新剂掩盖甲醛的气味
D.新装修的教室应通风换气一段时间,检测合格后再使用
【答案】C
【详解】A、从教室不同位置多点采集空气样品,结果更准确,该选项正确;
B、国家规定教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08mg/m3,测得甲醛浓度为0.12mg/m3,说明甲醛浓度超标,该选项正确;
C、空气清新剂能掩盖甲醛的气味,但并没有除去甲醛,甲醛浓度仍超标,该选项不正确;
D、多通风换气,有助于甲醛挥发出去,能避免甲醛浓度超标,该选项正确。
故选C。
18.2023年11月16日,西安市政府办公厅要求进一步做好烟花爆竹禁售禁放工作,旨在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
(1)“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图标是 (填字母)。
A. B. C.
(2)花炮中常常添加高氯酸钾(KClO4)作氧化剂。制备高氯酸钾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
(3)烟花和爆竹的组成类似,其中都包含黑火药。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燃放烟花爆竹会带来的环境问题可能有 (写出一条即可)。
(4)除了禁放烟花爆竹,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填字母)。
A.使用太阳能 B.乘私家车出行
C.垃圾分类回收 D.使用一次性木筷
【答案】(1)C
(2)CO2
(3)酸雨或温室效应加剧等(合理即可)
(4)AC
【详解】(1)A是禁止吸烟标志,B是禁止火种标志,C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故选C;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反应前有2个氢原子、2个氯原子、11个氧原子、2个钾原子、1个碳原子,反应后有2个氢原子、2个氯原子、9个氧原子、2个钾原子,则X中有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CO2;
(3)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加剧,硫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的过量排放会引起酸雨的发生,所以说燃放烟花爆竹会带来的环境问题可能有酸雨或温室效应的加剧等(合理即可);
(4)A、使用太阳能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既节能又环保,有利于环境的保护,符合低碳理念,选项正确;
B、乘私家车出行,会产生大量污染物,不利于环境的保护,不符合低碳理念,选项错误;
C、垃圾分类回收,既节能又环保,有利于环境的保护,符合低碳理念,选项正确;
D、使用一次性的木筷浪费资源,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低碳理念,选项错误;
故选:AC。
19.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Ⅰ.从分类角度:
(1)洁净的空气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其中: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
②可充入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 。
Ⅱ.从微观角度:
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
(3)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 (填“选项字母”)
A. B. C.
Ⅲ.从变化角度:
已知:常温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
(4)将工业制得的液态空气的钢瓶阀门打开,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阀门口,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Ⅳ.从环保角度:
(5)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有 。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答案】(1)混合物
(2) 二氧化碳/CO2 稀有气体
(3)C
(4) 燃着的木条熄灭 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低,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氮气不支持燃烧
(5)BC
【详解】(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2)①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变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固体,所以会变浑浊;
②稀有气体在通电情况下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充入霓虹灯;
(3)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则空气中氮分子与一分钟的数目比=78%:21%≈4:1,则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C,故填C;
(4)①蒸发出的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燃着的木条熄灭;
②常压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阀门口,氮气先蒸发出来,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5)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只是将废气排放到高空,并没有减少空气中废气的含量,仍会污染空气,选项错误;
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能够减少石油的使用量,减少了石油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与烟尘,选项正确;
C、 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量,进而减少了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量,能够减缓空气的污染,选项正确。
故选BC。
20.【科普阅读】杭州努力打造“史上首届碳中和亚运会”
材料1:开幕式主火炬使用燃料甲醇()可在常温常压下运输和使用,具有安全高效、排放相对清洁的特点。利用绿氢(经可再生能源制取的氢气)与烟气集得到的二氧化碳在催化剂催化、高温的条件下可制得甲醇和水,实现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绿色甲醇燃料制备。
材料2:会场通过 TD-LIF仪器(全球仅两台) 监测到对PM2.5、臭氧生成起关键作用的氮化合物。后期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评估区域减排效果,还可以找出影响本地区PM2.5 和臭氧的生成机制,为未来协同控制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科学支撑。
(1)制绿氢的过程中需要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2)选用甲醇作为燃料的优点有 (写一条) ,写出氢气和二氧化碳制取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
(3)PM2.5在空气中含量越 (填“高”或“低”),空气质量状况越差。
(4)TD-LIF 仪器发挥的作用有 (多选, 填字母)。
a. 评估区域减排效果
b. 吸收PM2.5和臭氧
c.有助于未来协同控制政策的制定
【答案】(1) 电 温室效应加剧
(2) 缓解温室效应(答案合理即可)
(3)高
(4)ac
【详解】(1)制绿氢的过程中需要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加剧。故填:电;温室效应加剧。
(2)甲醇可由氢气和二氧化碳制得,可缓解温室效应,减少环境污染,可补充和部分替代化石燃料,缓解能源紧张局势,甲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产生的有害气体相对较少;
氢气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剂催化、高温的条件下可制得甲醇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缓解温室效应(答案合理即可);。
(3)PM2.5在空气中含量越高,空气质量状况越差。故填:高。
(4)a. 由材料2可知,TD-LIF 仪器可监测到对PM2.5、臭氧生成起关键作用的氮化合物,后期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评估区域减排效果,故a正确;
b. 由材料2可知,TD-LIF 仪器不能 吸收PM2.5和臭氧,故b错误;
c.由材料2可知,TD-LIF 仪器可以找出影响本地区PM2.5 和臭氧的生成机制,为未来协同控制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科学支撑,故c正确。
故选:a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公众号:初中化学那些事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