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25 物质的构成(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25 物质的构成(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4-18 08:34:1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复习微专题
专题25:物质的构成
1.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氮气 B.硝酸钠 C.二氧化碳 D.金刚石
2.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锌 B.氮气 C.石墨 D.氯化钾
3.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氧气 B. 水
C. 氯化钠 D. 金刚石
4.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物质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特征。下列物质中含有多种分子的是
A.甲烷 B.空气 C.冰水 D.黄金
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离子构成
B.分子、原子都能保持所构成物质的化学性质
C.原子可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D.原子得失电子后成为阴阳离子
6.原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的死亡,被怀疑是“钋”中毒,钋是居里夫人发现的一种元素,钋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4,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10,下列有关钋元素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84
B.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26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4
D.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94
7.海南岛存在大面积富硒土壤。富硒土壤中的“硒”指的是(  )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单质
8.茶叶中含有一种叫茶氨酸(化学式C7H14O3N2)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茶氨酸中含有氮气
B.茶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
C.茶氢酸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茶氨酸中碳氢元素质量之比为1:2
9.下列物质中,既含有分子又含有离子的是
A.生理盐水 B.铁 C.液态氮 D.干冰
10.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各组物质构成微粒的种类不相同的是
A.铜、汞 B.氧气、金刚石
C.氯化钠、硫酸铜 D.氨气、二氧化碳
11.随着化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有上千万种。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种类与C60不同的是
A.氧气 B.H2O2 C.金刚石 D.氢气
12.核聚变的原料氘原子()和氚原子()统称氢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最外层电子数
13.某同学对物质结构知识进行梳理(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

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14.据中央电视台对云南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C-14含量来推断古城年代,C-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C-14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子数为6 B.质子数为6
C.电子数为6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
15.下列微粒中,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A. B.和 C. D.
16.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金刚石、石墨、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其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
(2)构成氮气的粒子是 (填“氮分子”或“氮原子”)。
(3)从宏观角度看,汞由 组成;从微观角度看,汞由 构成。
(4)下列分别是表示水、铜和氯化钠三种物质的实物及微观图示:

其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氯化钠是由 (填微粒符号)构成的。
17.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多种,请将构成物质的微粒符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1)氢气 。
(2)二氧化碳 。
(3)水 。
(4)氯化镁 。
(5)氦气 。
(6)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独特方式。
①宏观与微观:a.氯化钾;b.汞;c.二氧化硫中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
②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如图所示,是氧气在三态变化时的微观模型图,物质在A点时为 态。(填“固”、“液”或“气”)。结合该图示说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三态变化的微观实质是: 。
18.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图1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图2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从宏观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 组成的。
(2)图1中,从微观角度看,汞是由 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和 构成的。
(3)图2中,若微粒D中m=18,则图2中属于不稳定结构的微粒是 (填字母编号)。
(4)图2中,若微粒D中m=16,则微粒D的符号为 。
(5)图2中,微粒A和微粒C的化学性质 (填“是”或“不”)相似。
(6)氚(H-3)是一种核内含有2个中子的具有放射性的氢原子。日本向海洋倾倒含H-3的核污染废水,此举将会长期严重污染太平洋,影响生命安全。下列示意图能表示氚(H-3)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D.
19.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1)将“分子”“原子”“元素”填入如图序号所对应的横线上① ;② ;③ 。
(2)在氦气、氯化钠、硫酸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填化学式)
(3)①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能表示镁原子的是(填序号,下同) 。
②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直接获得的信息是 。
A.核电荷数 B相对原子质量 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 E.核内中子数 F.核外电子总数
20.科学研究证实,物质从宏观上讲是由元素组成,从微观上讲是粒子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1)请在下列空格里,用“元素、原子、分子、离子”填空。
①水是由氧、氢两种 组成的;
②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 。
③体温计中的汞是由 构成的;
④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晶体是由 构成的。
(2)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
②两个氮原子 。
③三个铝离子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公众号:初中化学那些事儿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复习微专题
专题25:物质的构成
1.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氮气 B.硝酸钠 C.二氧化碳 D.金刚石
【答案】B
【详解】A、氮气由氮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硝酸钠由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锌 B.氮气 C.石墨 D.氯化钾
【答案】B
【详解】A、锌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锌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B、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
C、石墨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钾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氧气 B. 水
C. 氯化钠 D. 金刚石
【答案】C
【详解】A、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故A不符合题意;
B、水由水分子构成,故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C符合题意;
D、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物质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特征。下列物质中含有多种分子的是
A.甲烷 B.空气 C.冰水 D.黄金
【答案】B
【详解】A、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甲烷中只有一种分子,故A不符合题意;
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氮气由氮气分子构成,氧气由氧气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所以空气中含有多种分子,故B符合题意;
C、冰是水的固体,冰水中只含有水分子,故C不符合题意;
D、黄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不含有分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离子构成
B.分子、原子都能保持所构成物质的化学性质
C.原子可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D.原子得失电子后成为阴阳离子
【答案】A
【详解】A、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A错误。
B、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微粒,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最小微粒,分子、原子都能保持所构成物质的化学性质,B正确。
C、原子可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C正确。
D、原子得失电子后带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为离子,带正电为阳离子,带负电为阴离子,原子得失电子后成为阴阳离子,D正确。
故选:A。
6.原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的死亡,被怀疑是“钋”中毒,钋是居里夫人发现的一种元素,钋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4,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10,下列有关钋元素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84
B.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26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4
D.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94
【答案】C
【详解】A、钋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4,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10,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且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该原子的中子数=210-84=126,错误;
B、钋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4,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则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84,错误;
C、钋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4,根据原子中:电子数=核电荷数,则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4,正确;
D、根据题中信息可知,该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4,错误;
故选C。
7.海南岛存在大面积富硒土壤。富硒土壤中的“硒”指的是(  )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单质
【答案】A
【详解】富硒土壤中的“硒”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硒”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A。
8.茶叶中含有一种叫茶氨酸(化学式C7H14O3N2)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茶氨酸中含有氮气
B.茶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
C.茶氢酸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茶氨酸中碳氢元素质量之比为1:2
【答案】B
【详解】A、茶氨酸由茶氨酸分子构成,茶氨酸中不含有氮分子,故不含有氮气,不符合题意;
B、由茶氨酸化学式C7H14O3N2可知,该物质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符合题意;
C、茶氨酸中碳、氢、氧、氮元素质量之比为(12×7):(1×14):(16×3):(14×2)=42:7:24:14,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不符合题意;
D、茶氨酸中碳、氢元素质量之比为(127):(114)=6:1,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下列物质中,既含有分子又含有离子的是
A.生理盐水 B.铁 C.液态氮 D.干冰
【答案】A
【详解】A、生理盐水中含有水、氯化钠,水由水分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此选项符合题意;
B、铁由铁原子构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液态氮是氮气,氮气由分子构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二氧化碳由分子构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各组物质构成微粒的种类不相同的是
A.铜、汞 B.氧气、金刚石
C.氯化钠、硫酸铜 D.氨气、二氧化碳
【答案】B
【详解】A、铜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构成微粒的种类相同,故A错误;
B、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构成微粒的种类不相同,故B正确;
C、氯化钠是由氯离子、钠离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铜离子、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构成微粒的种类相同,故C错误;
D、氨气是由氨气分子构成的,干冰是指固体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构成微粒的种类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11.随着化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有上千万种。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种类与C60不同的是
A.氧气 B.H2O2 C.金刚石 D.氢气
【答案】C
【详解】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即氧气和C60都是由分子构成的。A不符合题意;
B、H2O2是由H2O2分子构成的,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即H2O2和C60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即构成金刚石和C60的微粒种类不同。C符合题意;
D、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即氢气和C60都是由分子构成的。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C。
12.核聚变的原料氘原子()和氚原子()统称氢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A
【详解】A、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该选项符合题意;
B、氘原子和氚原子的中子数不同,中子数不决定元素的种类,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由于两种原子的中子数不同,相对原子质量也不同,相对原子质量不决定元素的种类,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两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某同学对物质结构知识进行梳理(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

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答案】A
【详解】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分为质子和中子,所以a为原子,b是原子核,c是核外电子。故选:A。
14.据中央电视台对云南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C-14含量来推断古城年代,C-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C-14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子数为6 B.质子数为6
C.电子数为6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
【答案】A
【分析】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知核电荷数为碳-14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6;依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4,可知核电荷数为6的碳-14原子的中子数为14-6=8。
【详解】根据分析判断:
A、中子数为8,说法错误。
B、质子数为6,说法正确。
C、电子数为6,说法正确。
D、质子和中子数之和为14,说法正确。
故选:A。
15.下列微粒中,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A. B.和 C. D.
【答案】A
【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就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水由水分子构成,则由水分子保持其化学性质;
【详解】A、H2O表示水分子,故A正确;
B、H和 O表示氢元素和氧元素或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故B错误;
C、H2表示氢气分子,故C错误;
D. O2-表示氧气分子,故D错误。
故选A。
16.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金刚石、石墨、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其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
(2)构成氮气的粒子是 (填“氮分子”或“氮原子”)。
(3)从宏观角度看,汞由 组成;从微观角度看,汞由 构成。
(4)下列分别是表示水、铜和氯化钠三种物质的实物及微观图示:

其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氯化钠是由 (填微粒符号)构成的。
【答案】(1)C60
(2)氮分子
(3) 汞元素 汞原子
(4) H2O Na+、Cl-
【详解】(1)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故填:C60;
(2)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故填:氮分子;
(3)从宏观角度看,汞是由汞元素组成的;汞是金属单质,从微观角度看,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故填:汞元素;汞原子;
(4)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铜是金属单质,是铜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填:H2O;Na+、Cl-。
17.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多种,请将构成物质的微粒符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1)氢气 。
(2)二氧化碳 。
(3)水 。
(4)氯化镁 。
(5)氦气 。
(6)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独特方式。
①宏观与微观:a.氯化钾;b.汞;c.二氧化硫中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
②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如图所示,是氧气在三态变化时的微观模型图,物质在A点时为 态。(填“固”、“液”或“气”)。结合该图示说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三态变化的微观实质是: 。
【答案】(1)H2
(2)CO2
(3)H2O
(4)Mg2+、Cl-
(5)He
(6) 汞 氯化钾 固 分子间隔改变
【详解】(1)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化学式可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符号为H2。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符号为CO2。
(3)水是由水分子构成,化学式为H2O。
(4)氯化镁是由镁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符号为Mg2+、Cl-。
(5)氦气是由原子构成,元素符号可表示一个原子,符号为He。
(6)①氯化钾是由氯离子和钾离子,汞是由汞原子构成,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
②分子间的间隔为:气体>液体>固体,A中二氧化碳分子间隔最小,则为固态;
由图可知,发生三态变化时,分子间的间隔改变。
18.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图1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图2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从宏观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 组成的。
(2)图1中,从微观角度看,汞是由 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和 构成的。
(3)图2中,若微粒D中m=18,则图2中属于不稳定结构的微粒是 (填字母编号)。
(4)图2中,若微粒D中m=16,则微粒D的符号为 。
(5)图2中,微粒A和微粒C的化学性质 (填“是”或“不”)相似。
(6)氚(H-3)是一种核内含有2个中子的具有放射性的氢原子。日本向海洋倾倒含H-3的核污染废水,此举将会长期严重污染太平洋,影响生命安全。下列示意图能表示氚(H-3)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D.
【答案】(1)元素
(2) 汞原子 钠离子/Na+ 氯离子/Cl-
(3)C
(4)S2-
(5)不
(6)A
【详解】(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从宏观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故填:元素;
(2)汞是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填:汞原子;钠离子或Na+;氯离子或Cl-;
(3)只有一层,最外层是2个电子,含有多个电子层,最外层有8个电子称为相对稳定结构,则图2中不属于稳定结构的微粒是C,故填:C;
(4)图2中,若微粒D中m=16,即质子数为16,为硫元素,核外电子数为2+8+8=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微粒D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其离子符号为S2-,故填:S2-;
(5)A为氦原子,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C为镁原子,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尽管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它们化学性质不相同,故填:不;
(6)氚(H-3)是一种原子核中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的原子,而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选A。
19.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1)将“分子”“原子”“元素”填入如图序号所对应的横线上① ;② ;③ 。
(2)在氦气、氯化钠、硫酸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填化学式)
(3)①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能表示镁原子的是(填序号,下同) 。
②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直接获得的信息是 。
A.核电荷数 B相对原子质量 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 E.核内中子数 F.核外电子总数
【答案】(1) 元素 原子 分子
(2)H2SO4
(3) C ACDF
【详解】(1)物质由元素组成,故①填:元素;
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故②填:原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③填:分子;
(2)氦气由氦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硫酸由硫酸分子构成,故在氦气、氯化钠、硫酸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硫酸,化学式是H2SO4,故填:H2SO4;
(3)①镁的核电荷数(质子数)是12,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核外电子排布是“2,8,2”,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
②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直接获得的信息是核电荷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根据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还可以直接知道核外电子总数,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相对原子质量、核内中子数,故选填:ACDF。
20.科学研究证实,物质从宏观上讲是由元素组成,从微观上讲是粒子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1)请在下列空格里,用“元素、原子、分子、离子”填空。
①水是由氧、氢两种 组成的;
②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 。
③体温计中的汞是由 构成的;
④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晶体是由 构成的。
(2)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
②两个氮原子 。
③三个铝离子 。
【答案】(1) 元素
分子 原子 离子
(2)
【详解】(1)①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填:元素;
②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故填:分子;
③汞属于金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填:原子;
④氯化钠晶体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填:离子;
(2)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其元素符号为,故填:;
②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氮原子表示为:;
③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要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铝离子表示为:。
【点睛】本题考查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的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或离子。题目即既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又考查了学生对元素符号意义的理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公众号:初中化学那些事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