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27 水和水资源(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27 水和水资源(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4-18 08:34:1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复习微专题
专题27:水和水资源
1.下列关于水相关知识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A.过滤可降低水的硬度
B.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为硬水
C.由电解水可知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电解水时,正、负极端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答案】D
【详解】A、生活中可通过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降低水的硬度,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生活中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从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电解水时,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正、负极端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自来水厂将天然水净化为饮用水,无需进行的操作是
A.降温结晶 B.絮凝沉降
C.杀菌消毒 D.细沙滤水
【答案】A
【详解】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为:天然水→加絮凝剂→沉降→过滤→吸附→加消毒剂→自来水。
故无需进行的操作为降温结晶。
故选A。
3.如图为电解水实验装置改进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甲注射器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D.甲乙注射器中收集的气体的体积比是1:2
【答案】A
【详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A不正确;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与电源正极相连那端产生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那端产生氢气,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甲注射器与电源正极端相连,收集的气体是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正确;
C、电解水时,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或硫酸钠。C正确;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与电源正极相连那端产生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那端产生氢气,甲注射器与电源正极端相连,收集的气体是氧气,乙注射器与电源负极端相连,收集的气体是氢气,氢气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所以甲乙注射器中收集的气体的体积比是1:2。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A。
4.关于电解水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无色气体 B.体积比为8:1
C.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密度均大于空气
【答案】A
【详解】A、氢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气体,故A说法正确;
B、氢气和氧气体积比是2:1,故B说法不正确;
C、氢气和氧气物质的量之比是2:1,故C说法不正确;
D、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A。
5.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部分氧气溶于水 B.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
C.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 D.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
【答案】D
【详解】A、在室温下,1L水中能溶解约30mL氧气,而氢气难溶于水,室温下,溶解的比氧气少,故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不符合题意;
B、碳能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可能是部分氧气与碳棒发生了反应,不符合题意;
C、碳棒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能会吸附一部分氧气,不符合题意;
D、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氧气在正极生成,氢气在负极生成,故氧气与氢气不可能重新生成水,符合题意。
故选D。
6.如图所示的生命吸管是一种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的吸管装置。其中加碘树脂主要起杀菌消毒的作用,可以除去99.3%的细菌和病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命吸管的活性炭能够降低水的硬度
B.经过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
C.经过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不含病毒和细菌
D.生命吸管净水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答案】D
【详解】A、活性炭只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并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即不能降低水的硬度,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经过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于加碘树脂主要起杀菌消毒的作用,可以除去99.3%的细菌和病毒,则经过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中仍含有少量的细菌和病毒,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活性炭过滤层及双层纺织网的净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加碘树净水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电解水一段时间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答案】C
【详解】A、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那端产生的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那端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A对应关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因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约为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因此装置中气体体积应该约减少五分之一。B对应关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高锰酸钾受热一段时间后开始分解,氧气质量增加,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氧气质量不再增加。C对应关系正确,符合题意;
D、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剩余固体中至少含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固体质量减少,但不能为0。D对应关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C。
8.小组同学在实践活动中制作了如下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并用其净化浑浊的河水。

(1)活性炭的作用是 。
(2)得到的水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答案】(1)吸附色素和异味
(2)混合物
【详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经过简易净水器的过滤、吸附后,得到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
9.下图是实验室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是 。
(2)通过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 两种元素组成的。
【答案】(1)氢气/H2
(2)氢和氧
【详解】(1)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故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0.市场上某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如图,请回答:
(1)活性炭层的作用是过滤和 。
(2)为了使水与活性炭充分接触,达到更好的净化效果,待处理的水应该从 (填“a”或“b”)端通入。
【答案】(1)吸附色素和异味
(2)b
【详解】(1)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能过滤和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填:吸附色素和异味;
(2)待处理的水应该从b端通入,可以使水与活性炭充分接触,净化效果更好,故填:b。
11.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实验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是 。
(2)若要收集干燥的氢气,应采用 收集(填收集方法)。
(3)图2实验点燃氢气前,需 。点燃后,烧杯壁上出现水雾,说明水是由 组成。
(4)图3实验测得V(a):V(b)=1:2,要确定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还需要的数据有 (填序号)。
a.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b.氢气、氧气的密度 c.氢原子、氧原子的质量
(5)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水分解过程的微观解释是

【答案】(1) 置换反应
(2)向下排空气法
(3) 检验其纯度 氢元素和氧元素
(4)bc/cb
(5)每个水分子分解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2个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
【详解】(1)图1实验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不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若要收集干燥的氢气,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
(3)图2实验点燃氢气前,需检验其纯度,以防氢气不纯,点燃发生爆炸;氢气是由氢元素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点燃后,烧杯壁上出现水雾,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
(4)图3实验测得V(a):V(b)=1:2,要确定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还需要的数据有氢气、氧气的密度以及氢原子、氧原子的质量;故选:bc;
(5)如图4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水分解过程的微观解释是每个水分子分解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2个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
12.海水淡化常用蒸馏和膜分离等多种方法。

(1)蒸馏的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蒸馏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膜分离的原理如图2所示。将海水加压一段时间后,水分子能透过分离膜,Na+和Cl-却不能透过,右侧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膜分离的原理与化学实验中物质分离的 操作相似。
【答案】(1)物理
(2)变大
(3)过滤
【详解】(1)蒸馏过程中只有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加压后右侧的水分子逐渐向左侧转移,Na+和Cl-却不发生转移,则右侧的海水中水的质量变小,氯化钠的质量不变,则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变大;
(3)膜分离的原理与化学实验中过滤操作原理相似,都是将物质进行分离。
13.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下面我们从多角度认识“水”。
(1)从微观角度分析,下图可以表示构成水的微粒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2)自然界中的水通过蒸发、降水、渗透等物理作用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如下图所示)。水蒸发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
A.分子大小 B.分子能量 C.分子间距离 D.分子种类
(3)通过电解水实验可探究水的组成。电解水时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 。
(4)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请写出一条你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 。
【答案】(1)B
(2)BC
(3) 增强水的导电性 1:8
(4)用洗菜水浇花等(合理即可)
【详解】(1)从微观角度分析,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如图可以表示构成水的微粒的是B。
(2)水蒸发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能量升高、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大小和分子种类均不变,故选:BC。
(3)纯水的导电性很弱,电解水时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4:32=1:8。
(4)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一水多用,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例如利用洗菜水浇花等(合理即可)。
14.水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重要的物质,我们需学会从化学视角认识水。
(1)明代《天工开物》一书记载了明矾净水,明矾中钾离子的符号是 ,如今使用的高铁酸钾(K2FeO4)不仅能净水,还能消毒,则其中Fe的化合价为 。
(2)2023年10月26日,我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位航天员顺利进入空间站。空间站内航天员吸入的氧气可由电解水提供,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中有液氢,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答出一条即可)。
(3)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______(填选项)。
A.水的电解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C.水的蒸馏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答案】(1) K+ +6
(2) 2H2O2H2↑+O2↑ 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或燃烧放出的热量高
(3)AB
【详解】(1)①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数字为1时省略不写,钾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则钾离子的符号是K+;
②高铁酸钾(K2FeO4)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
(2)①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不污染环境,燃烧放出的热量高,则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或燃烧放出的热量高;
(3)A、水的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A符合题意;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B符合题意;
C、水的蒸馏过程中,水分子不变,不能证明水的组成,故C不符合题意;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不能证明水的组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15.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吸附池内常用 吸附色素和异味。
(2)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杀菌消毒,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反应,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3)某同学取自来水于试管中,加入适量 ,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该自来水属于硬水。
(4)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 水的蒸发
C 水的电解 D 水的净化
【答案】 活性炭 +1 肥皂水 煮沸 AC
【详解】(1)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吸附池内常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2)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HCl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有:(+1)++(-2)=0,解得=+1,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3)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该自来水属于硬水。
(4)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才用蒸馏的方式;
(5)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水,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符合题意;
B、水的蒸发,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C、电解水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符合题意;
D、水的净化,是除去水中的杂质,不符合题意。故选AC。
16.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下图所示的图标表示“节水标志”的是 (填序号)。
① ② ③ ④
(2)如图1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该实验用试管d收集某气体,说明得到的气体所具备的性质是 。
电解一段时间后,U型管中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 。
(3)水是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按如图所2示进行实验,实验前杠杆已调至平衡,较长时间后,左边铁粉布包下降,是因为铁粉与氧气和水发生了反应。将铁粉换成下列物质中的 (填序号),杠杆也会出现相似现象。
①氯化钠固体 ②氢氧化钠固体 ③生石灰
【答案】(1)②
(2) 气体密度大于空气 变大
(3)②③/③②
【详解】(1)①该图标是中国环境标志;
②该图标是国家节水标志;
③该图标是循环使用标志;
④该图标是中国节能标志;
故选②;
(2)d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说明该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电解一段时间后,溶剂减少氢氧化钠质量不变,故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变大;
(3)生石灰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吸水,质量增加,也会出现相似现象,故选②③。
17.水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如图1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
(1)电极上的现象是 ;a管内生成的气体是 。
(2)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如图3和图4是电解水实验中测得的相关曲线图,其中曲线 表示H2,曲线 表示O2。
【答案】(1) 产生气泡 氧气/O2
(2) 分解
(3) ①④/④① ②③/③②
【详解】(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故电极上会产生气泡,实验中,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故a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一变多,是分解反应。
(3)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是氧气,负极生成氢气,氢气是氧气体积的2倍,氧气是氢气质量的8倍,故曲线①④表示H2,曲线②③表示O2。
18.水是生命之源。
(1)验水:检验湖水是否为硬水,可用的试剂是 。
(2)探水:由氢气燃烧实验探究可知,水是由 组成的。
(3)用水:已知某用水的循环反应如图所示。
写出示意图中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肥皂水
(2)氢元素、氧元素
(3)
【详解】(1)检验湖水是否为硬水,可用的试剂是肥皂水,取水样,加入肥皂水后搅拌,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
(2)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氢、氧元素,故生成物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3)水在催化剂、光照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19.水被誉为万物之源,在生活、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请回答问题。
(1)自来水厂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______,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A.吸附 B.氧化 C.乳化
(2)电解水时,装置甲端产生O2,乙端产生H2,若甲端同时产生少量O3,则会使甲乙两端产生气体体积之比______1:2。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如图为NaCl、KCl、Na2Cr2O7、K2Cr2O7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问题。
(3)80℃时,下列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
A.KCl B.Na2Cr2O7 C.K2Cr2O7
(4)若K2Cr2O7中混有少量的NaCl杂质时,可用______的方法提纯。
A.降温结晶 B.蒸发结晶 C.升温结晶
(5)一定条件下,2KCl + Na2Cr2O7=K2Cr2O7 ↓ + 2NaCl,这一反应能发生,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 。
【答案】(1)A
(2)C
(3)B
(4)A
(5)在较低温度时K2Cr2O7 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最小,首先析出
【详解】(1)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杂质沉降。故选A;。
(2)电解水时产生氧气(甲端)、氢气(乙端)的体积比是1∶2,如果甲端同时产生少量O3,说明有部分氧元素组成臭氧,相同质量的氧元素组成的臭氧体积小于组成的氧气的体积,因此甲端体积比全部组成氧气体积略有减小,则甲乙两端产生气体体积之比小于1∶2。故填C;
(3)分析图像,80℃时,Na2Cr2O7溶解度最大。故选B;
(4)温度对氯化钠的溶解度影响小,但对K2Cr2O7的溶解度影响较大,K2Cr2O7中混有少量的NaCl杂质时,用降温结晶。故选A;
(5)在较低温度下K2Cr2O7的溶解度比其他物质的溶解度都小,利用复分解反应的原理,氯化钾和Na2Cr2O7互相交换成分可以得到重铬酸钾晶体。故填:在较低温度时K2Cr2O7 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最小,首先析出。
20.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水——生命的源泉
(1)如图为自制简易污水净化装置,该装置中活性炭主要起到 作用。
(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常用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水——重要的溶剂
(3)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现需配制500g生理盐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计算:需要称取NaCl的质量是 g。
②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如上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
(4)欲从KNO3和NaCl(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出KNO3。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常温下(20℃)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度S S≥10g 1g≤S<10g 0.01g≤S<1g S<0.01g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①常温下(20℃),KNO3和NaCl的溶解性都属于 。
②80℃时,KNO3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NaCl的溶解度。
③从该混合物中分离出KNO3的方法是 。
水——化学变化的参与者
(5)水能与生石灰(CaO)反应,这一性质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水与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列举一条该反应的用途 。
【答案】(1)吸附
(2)煮沸/加热煮沸
(3) 4.5 DBCAE
(4) 易溶物 大于 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5) 用作食品干燥剂
【详解】(1)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一些可溶性杂质,比如颜色、异味等。所以该装置中活性炭主要起到吸附作用。
(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日常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煮沸可将部分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析出。
(3)①称取NaCl的质量=500g×0.9%=4.5g。
②A为量取一定量的水倒入烧杯;B为称取氯化钠的操作;C为把称量的氯化钠倒入烧杯;D为用药匙取出固体氯化钠准备进行称量;E则是搅拌溶解。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DBCAE。
(4)①据图可知,常温下(20℃),KNO3和NaCl的溶解度都在30g以上,大于10g,据表可知常温下(20℃),KNO3和NaCl的溶解性都属于易溶物。
②据图可知,80℃时,KNO3的溶解度曲线对应点高于NaCl,所以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③由于,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大,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所以从该混合物中分离出KNO3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5)①水与生石灰反应生成熟石灰。化学方程式
②该反应的用途有,制取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公众号:初中化学那些事儿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复习微专题
专题27:水和水资源
1.下列关于水相关知识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A.过滤可降低水的硬度
B.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为硬水
C.由电解水可知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电解水时,正、负极端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2.自来水厂将天然水净化为饮用水,无需进行的操作是
A.降温结晶 B.絮凝沉降
C.杀菌消毒 D.细沙滤水
3.如图为电解水实验装置改进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甲注射器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D.甲乙注射器中收集的气体的体积比是1:2
4.关于电解水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无色气体 B.体积比为8:1
C.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密度均大于空气
5.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部分氧气溶于水 B.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
C.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 D.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
6.如图所示的生命吸管是一种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的吸管装置。其中加碘树脂主要起杀菌消毒的作用,可以除去99.3%的细菌和病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命吸管的活性炭能够降低水的硬度
B.经过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
C.经过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不含病毒和细菌
D.生命吸管净水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电解水一段时间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8.小组同学在实践活动中制作了如下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并用其净化浑浊的河水。

(1)活性炭的作用是 。
(2)得到的水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9.下图是实验室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是 。
(2)通过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 两种元素组成的。
10.市场上某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如图,请回答:
(1)活性炭层的作用是过滤和 。
(2)为了使水与活性炭充分接触,达到更好的净化效果,待处理的水应该从 (填“a”或“b”)端通入。
11.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实验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是 。
(2)若要收集干燥的氢气,应采用 收集(填收集方法)。
(3)图2实验点燃氢气前,需 。点燃后,烧杯壁上出现水雾,说明水是由 组成。
(4)图3实验测得V(a):V(b)=1:2,要确定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还需要的数据有 (填序号)。
a.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b.氢气、氧气的密度 c.氢原子、氧原子的质量
(5)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水分解过程的微观解释是

12.海水淡化常用蒸馏和膜分离等多种方法。

(1)蒸馏的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蒸馏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膜分离的原理如图2所示。将海水加压一段时间后,水分子能透过分离膜,Na+和Cl-却不能透过,右侧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膜分离的原理与化学实验中物质分离的 操作相似。
13.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下面我们从多角度认识“水”。
(1)从微观角度分析,下图可以表示构成水的微粒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2)自然界中的水通过蒸发、降水、渗透等物理作用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如下图所示)。水蒸发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
A.分子大小 B.分子能量 C.分子间距离 D.分子种类
(3)通过电解水实验可探究水的组成。电解水时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 。
(4)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请写出一条你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 。
14.水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重要的物质,我们需学会从化学视角认识水。
(1)明代《天工开物》一书记载了明矾净水,明矾中钾离子的符号是 ,如今使用的高铁酸钾(K2FeO4)不仅能净水,还能消毒,则其中Fe的化合价为 。
(2)2023年10月26日,我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位航天员顺利进入空间站。空间站内航天员吸入的氧气可由电解水提供,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中有液氢,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答出一条即可)。
(3)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______(填选项)。
A.水的电解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C.水的蒸馏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15.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吸附池内常用 吸附色素和异味。
(2)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杀菌消毒,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反应,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3)某同学取自来水于试管中,加入适量 ,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该自来水属于硬水。
(4)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 水的蒸发
C 水的电解 D 水的净化
16.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下图所示的图标表示“节水标志”的是 (填序号)。
① ② ③ ④
(2)如图1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该实验用试管d收集某气体,说明得到的气体所具备的性质是 。
电解一段时间后,U型管中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 。
(3)水是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按如图所2示进行实验,实验前杠杆已调至平衡,较长时间后,左边铁粉布包下降,是因为铁粉与氧气和水发生了反应。将铁粉换成下列物质中的 (填序号),杠杆也会出现相似现象。
①氯化钠固体 ②氢氧化钠固体 ③生石灰
17.水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如图1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
(1)电极上的现象是 ;a管内生成的气体是 。
(2)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如图3和图4是电解水实验中测得的相关曲线图,其中曲线 表示H2,曲线 表示O2。
18.水是生命之源。
(1)验水:检验湖水是否为硬水,可用的试剂是 。
(2)探水:由氢气燃烧实验探究可知,水是由 组成的。
(3)用水:已知某用水的循环反应如图所示。
写出示意图中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19.水被誉为万物之源,在生活、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请回答问题。
(1)自来水厂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______,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A.吸附 B.氧化 C.乳化
(2)电解水时,装置甲端产生O2,乙端产生H2,若甲端同时产生少量O3,则会使甲乙两端产生气体体积之比______1:2。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如图为NaCl、KCl、Na2Cr2O7、K2Cr2O7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问题。
(3)80℃时,下列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
A.KCl B.Na2Cr2O7 C.K2Cr2O7
(4)若K2Cr2O7中混有少量的NaCl杂质时,可用______的方法提纯。
A.降温结晶 B.蒸发结晶 C.升温结晶
(5)一定条件下,2KCl + Na2Cr2O7=K2Cr2O7 ↓ + 2NaCl,这一反应能发生,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 。
20.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水——生命的源泉
(1)如图为自制简易污水净化装置,该装置中活性炭主要起到 作用。
(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常用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水——重要的溶剂
(3)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现需配制500g生理盐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计算:需要称取NaCl的质量是 g。
②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如上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
(4)欲从KNO3和NaCl(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出KNO3。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常温下(20℃)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度S S≥10g 1g≤S<10g 0.01g≤S<1g S<0.01g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①常温下(20℃),KNO3和NaCl的溶解性都属于 。
②80℃时,KNO3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NaCl的溶解度。
③从该混合物中分离出KNO3的方法是 。
水——化学变化的参与者
(5)水能与生石灰(CaO)反应,这一性质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水与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列举一条该反应的用途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公众号:初中化学那些事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