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复习微专题
专题29: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1.银器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失去光泽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反应:4Ag+O2+2H2S=2X+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X是
A.Ag2S B.Ag2SO4 C.SO2 D.SO3
【答案】A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Ag、O、H、S的个数分别是4、2、4、2,生成物中含Ag、O、H、S的个数分别是0、2、4、0,故生成物中还应含4个Ag、2个S,故X的化学式为:Ag2S。
故选A。
2.家庭罐装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其化学式为C4H10,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丁烷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构成
C.丁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丁烷分子中含有14个原子核
【答案】C
【详解】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特别大高达几十万、具有重复单元的有机化合物,而丁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故丁烷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是由丁烷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丁烷的化学式为C4H10可知,丁烷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10)=24:5,则丁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1个丁烷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的,应是1个丁烷分子中含有14个原子,14个原子核,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3.酚酞(C20H14O4)是常见的酸碱指示剂。下列关于酚酞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无机化合物
B.相对分子质量为(12×20+1×14+16×4)g
C.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0):(1×14):(16×4)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
【答案】C
【详解】A、根据酚酞的化学式知:酚酞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错误;
C、酚酞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0):(1×14):(16×4)=120:7:32;正确;
D、酚酞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错误。
故选C。
4.工业上用NO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参加反应的NO与的分子数之比为1∶2
B.转化过程中,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C.理论上,、足量可以将NO、全部转化为
D.工业上,30kg NO生产得到42 kg
【答案】C
【详解】A、反应①为一氧化氮和氧气生成二氧化氮,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参加反应的NO与 O2 的分子数之比为2:1,选项错误;
B、转化过程中,反应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有0变为-2,选项错误;
C、由图知,反应①②循环发生,故理论上O2、H2O足量可以将NO、NO2全部转化为HNO3,选项正确;
D、由以上分析知,NO全部转化为HNO3,硝酸中氮元素全部来自于一氧化氮,则,选项错误。
故选C。
5.下列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H2O2=H2↑+O2↑
B.溶洞的形成:CaCO3+H2O+CO2=CaHCO3
C.稀盐酸与氢氧化钾反应:HCl+KOH=KCl+H2O
D.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SO2+2NaOH=Na2SO4+H2O
【答案】C
【详解】A、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选项错误;
B、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中的不溶性碳酸钙(CaCO3)会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可溶性的碳酸氢钙[Ca(HCO3)2],碳酸氢钙化学式错误,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钾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化学方程式正确,故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选项错误;
故选:C。
6.在组成化合物的常见元素中,部分元素有可变化合价。下列纯净物中化合价标注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答案】D
【详解】A、设氨气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设氮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x+(+1)×3=0,解得x=-3,该选项不正确;
B、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该选项不正确;
C、硫酸钠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硫元素化合价为y,则(+1)×2+y+(-2)×4=0,解得y=+6,该选项不正确;
D、二氧化碳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碳元素化合价为z,则z+(-2)×2=0,解得z=+4,该选项正确。
故选D。
7.一种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
B.理论上每生成2gH2,同时生成32gO2
C.反应Ⅲ中生成SO2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反应I、Ⅱ和Ⅲ在反应前后均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答案】B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
I2+SO2+2H2O=2HI+H2SO4,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III的化学方程式为。据此解答。
【详解】A、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反应I生成HI和H2SO4的分子个数比为2:1,根据反应II和反应III方程式可知,2个HI分子能生成1个氢气分子,而1个H2SO4分子只能生成0.5个氧气分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比值为2:1,设生成的氧气质量为x,
,x=16g,则生成2g氢气的同时生成16g氧气,符合题意;
C、根据反应III的化学方程式,生成SO2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反应I中碘元素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改变,反应II中氢元素和碘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均改变,反应III中氧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改变,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答案】B
【详解】由题干可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而氧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2价,若设Ni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得:x+(+3)ⅹ2+(-2)ⅹ4=0,x=+2,故B选项符合题意
9.中国古代有很多成语蕴含化学知识,用化学用语填空
(1)滴水穿石:石头的成分中含有碳酸钙,写出钙离子的符号 。
(2)信口雌黄:雌黄即三硫化二砷(As2S3)请标出As2S3中砷元素的化合价 。
(3)火树银花:指烟花中镁、锌等金属粉末燃烧发出耀眼白光,请写出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百炼成钢:是为了降低生铁中 的含量。
【答案】(1)Ca2+
(2)
(3)
(4)C/碳
【详解】(1)离子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注离子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字为“1”,省略不写,钙离子的符号:Ca2+。
(2)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标注元素显示化合价,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三硫化二砷(As2S3)化合物中硫元素化合价为-2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砷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标出As2S3中砷元素的化合价为。
(3)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4)生铁和钢的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百炼成钢:是为了降低生铁中碳的含量。
10.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真金不怕火炼”,这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 。
(2)古人用青铜(铜锡合金)制造兵器。青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 (大、小)。
(3)对钢铁制品进行“发蓝”处理,使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能有效防止钢铁锈蚀。致密氧化膜能防止钢铁锈蚀的原因是 。
(4)钛与盐酸反应:,若把钛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选填“有”或“没有”)单质银析出。
(5)工业制铝原理为电解熔融的,生成铝和一种可供呼吸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工业上用赤铁矿石冶炼成生铁的反应原理: 。
【答案】(1)稳定
(2)大
(3)隔绝氧气和水蒸气
(4)有
(5)
(6)
【详解】(1)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发生反应,体现了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2)合金的硬度比其成分金属的硬度大,青铜是铜锡合金,硬度大于纯铜;
(3)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会发生锈蚀,对钢铁制品进行“发蓝”处理,使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隔绝氧气和水,能有效防止钢铁锈蚀;
(4)钛可以与盐酸反应,说明钛的活动性排在氢前,所以钛比银活泼,若把钛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钛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有单质银析出;
(5)工业制铝原理为电解熔融的 Al2O3 ,生成铝和一种可供呼吸的气体(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公众号:初中化学那些事儿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复习微专题
专题29: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1.银器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失去光泽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反应:4Ag+O2+2H2S=2X+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X是
A.Ag2S B.Ag2SO4 C.SO2 D.SO3
2.家庭罐装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其化学式为C4H10,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丁烷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构成
C.丁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丁烷分子中含有14个原子核
3.酚酞(C20H14O4)是常见的酸碱指示剂。下列关于酚酞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无机化合物
B.相对分子质量为(12×20+1×14+16×4)g
C.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0):(1×14):(16×4)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
4.工业上用NO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参加反应的NO与的分子数之比为1∶2
B.转化过程中,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C.理论上,、足量可以将NO、全部转化为
D.工业上,30kg NO生产得到42 kg
5.下列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H2O2=H2↑+O2↑
B.溶洞的形成:CaCO3+H2O+CO2=CaHCO3
C.稀盐酸与氢氧化钾反应:HCl+KOH=KCl+H2O
D.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SO2+2NaOH=Na2SO4+H2O
6.在组成化合物的常见元素中,部分元素有可变化合价。下列纯净物中化合价标注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7.一种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
B.理论上每生成2gH2,同时生成32gO2
C.反应Ⅲ中生成SO2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反应I、Ⅱ和Ⅲ在反应前后均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8.“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9.中国古代有很多成语蕴含化学知识,用化学用语填空
(1)滴水穿石:石头的成分中含有碳酸钙,写出钙离子的符号 。
(2)信口雌黄:雌黄即三硫化二砷(As2S3)请标出As2S3中砷元素的化合价 。
(3)火树银花:指烟花中镁、锌等金属粉末燃烧发出耀眼白光,请写出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百炼成钢:是为了降低生铁中 的含量。
10.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真金不怕火炼”,这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 。
(2)古人用青铜(铜锡合金)制造兵器。青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 (大、小)。
(3)对钢铁制品进行“发蓝”处理,使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能有效防止钢铁锈蚀。致密氧化膜能防止钢铁锈蚀的原因是 。
(4)钛与盐酸反应:,若把钛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选填“有”或“没有”)单质银析出。
(5)工业制铝原理为电解熔融的,生成铝和一种可供呼吸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工业上用赤铁矿石冶炼成生铁的反应原理: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公众号:初中化学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