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稚、避”等15个字,会写“埋头、幼稚”等20个词语。(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事。(重点)
3.关注人物言行、神态和外貌的描写,感受李大钊同志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难点)
4.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流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借题知文
一、直接导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课文写的是谁的回忆?
回忆了谁?
回忆了什么事?
(第三个问题,学生能说出点就行,要想说全面,是不可能的。)
二、简介李大钊和李星华
1.学生分享自己查找的资料。
2.老师补充:
李大钊只活了37岁(也有说38岁)。
3.李星华,李大钊的女儿,一直从事教学和民间文学研究工作。
板块二: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一、自由读文。
二、学习字词
1.认读,正音,写字。
埋头 书籍 幼稚 含糊 避免 局势严峻
尖锐 暂时 僻静 皮靴 魔鬼 苦刑 残暴 匪徒 严峻态度
法庭 棉袍 乱蓬蓬 平静慈祥
执行 绞刑 被害 勉强 伤心过度
正音:含糊 苦刑 匪徒 勉强
写字:避 僻 峻 袍
2.整体感知
——出示:
局势严峻 严峻态度
平静慈祥 伤心过度
——追问:
局势严峻具体指的是什么?
怎么样的态度叫严峻的态度?为什么他的态度是严峻的?
他什么时候表现出了平静?这个词语的背景是什么?
谁伤心过度?为什么伤心过度?
——围绕问题划相关句子。
——交流感受。
交流感受的过程当中,完善三个信息:时间、地点、事件,最后看着板书梳理顺序。
时间: 4月6日前 4月6日 4 月中旬 4 月 28 日
地点: 家里 院子里 法庭 家里
事件: 烧书籍 被捕 受审 被害
阎振三被抓
父亲不离开
顺序: 被捕前 被捕时 被审时 被害后
提醒:
先让学生找出描写李大钊的句子,把句子找到以后交流,老师随机板书,而不是按照这几项内容让学生“填空”。意思就是说,这个板书是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老师随机板书的。
板块三:关注描写,体会品质
一、默读课文,关注描写李大钊外貌、神态、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跟亲友、孩子、敌人作对比,李大钊有哪些不寻常的表现呢?请用括号标注出来,并批注李大钊给你留下的印象。
【思考】
这是一个非常失败的问题设计,大部分学生很蒙圈,说是找不出李大钊“不寻常的表现”。
我也说不清楚哪里出了问题,但一定是老师提的问题有问题。
设计重构后,是这样的——
1.四个部分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部分?画出相关句子,说说李大钊给你留下的印象。
2.指名分享。
★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父亲含糊地回答我,是怕我把事情泄漏出去。
——父亲不想让我知道真么多,也是在保护我。
——老师引导学生找出前后态度不一样的句子,并请学生出示当时的背景资料,理解父亲不同寻常的表现的原因。
背景资料:
1926年春天,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悍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军阀张作霖下令通缉共产党领袖李大钊同志。
★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指名读。——引导找李大钊与亲友的不同的句子,分享。——李大钊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无私无畏,忠于革命。
★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
——李大钊从容镇定、临危不惧。
——师生合作读,四段话,师+生+师+生。
——总结:通过父女对比,更看得出李大钊的从容镇定、临危不惧。
★13——17段
——李大钊面对敌人沉着镇定。
——师引导学生找出敌人和李大钊截然不同的表现。
敌人:粗暴的吼声、像一群魔鬼似的、满脸横肉、冷笑着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指名找出父亲和我们不同的表现。
父亲:平静慈祥
我:忍不住喊出声来。
母亲和妹妹:哭
——为什么我、母亲和妹妹会有这样的表现?
很久没有见父亲了;
可能是最后一面了;
父亲受刑了。
——从哪里看出父亲受刑了?
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
——指名学生分享课前查找的资料,互相补充。
资料:
李大钊从被捕到就义,在狱中共22天。敌人对他进行了多次审讯,施用了多种酷刑,电椅、老虎凳……最后竟残忍地拔去了他双手的指甲。李大钊坚贞不屈,没有向敌人泄露党的任何机密,还用血迹斑斑的双手写下了《狱中自述》。
敌人又采用利诱的办法,许以他高官厚禄。但是李大钊回答:“大丈夫生于世间,宁可粗布以御寒,糙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就是断头流血也要保持气节!”
——这样的酷刑之后,李大钊为什么还这样“平静慈祥”?
怕家人担心;
藐视敌人。
——李大钊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坚强、爱家人
——师引导:他的心里还有一种坚定的力量。
齐读: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板块三:关注首尾,发现写法
1.开头与结尾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两个自然段一起读
——发现了什么?
首尾呼应
——老师引读。
母亲说:……
我说:……
我忘记那一天了吗?……
为什么忘不了?……
——指名说说我忘不了这一天背后的情感。
对敌人强烈的憎恨,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总结:
第一,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第二,强化了文章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敌人强烈的憎恨,对父亲遇害的事情记忆深刻,对父亲的无限追思之情。
2.还有两处处文本呼应,生找出来分享。
2段和6段
两处写父亲慈祥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