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同步24】10.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下册同步24】10.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4-18 08:34:4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1.用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探究中和反应实验时,测得溶液pH及溶液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是将稀硫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B.b点和e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呈中性,pH=7
C.图中温度曲线从室温上升到e点,说明该反应放出热量
D.c点和f点所示溶液的pH>7,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2.下列叙述和相关化学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B.工业上高炉炼铁的主要原理:
C.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比较铁和银的活动性:
3.用如图所示密闭装置进行实验,推动注射器使固体与液体接触,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气球变鼓,再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符合该现象的一组固体和液体是
选项 固体X 液体Y
A 硝酸铵 水
B 生石灰 水
C 铜粉 稀盐酸
D 氢氧化钙粉末 稀盐酸
A.A B.B C.C D.D
4.如图是酸与碱溶液反应的示意图,下列关于酸碱中和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离子的总数不变
B.反应前后Na+和Cl-的总数不变
C.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只有Na+和Cl-
D.该反应的实质是Na+和Cl-结合生成食盐分子
5.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稀释浓硫酸
C.检查气密性 D.测溶液pH
6.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所对应的化学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解释
A 用铁锅炒菜 铁有良好的导热性
B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能与酸性物质反应
C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 洗洁精能乳化油污
D 用空气泵给鱼供氧 氧气难溶于水
A.A B.B C.C D.D
7.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对主题知识的归纳中不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与食品 B.化学与安全
①使用生石灰作为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 ②向食品包装袋内通入氮气延长保质期 ①冬天用煤炉取暖时,放一盆水预防中毒 ②皮肤沾上浓硫酸先用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C.化学与农业 D.化学与生活
①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②向暖棚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作气态肥料 ①用酒精擦洗衣服上的碘渍 ②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A.A B.B C.C D.D
8.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发生的反应,主要原理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填选项序号之一)。
A.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B.用熟石灰和纯碱制取烧碱
C.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残留的硫酸
D.用硼酸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
(2)《天工开物》中记载“石灰淹苗足”即撒熟石灰于秧脚,利用熟石灰的碱性来中和土壤的酸性,是改良土壤的有效措施。某酸性土壤样品经检测含有硝酸,写出熟石灰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9.某同学在常温下,用pH传感器实时监测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并绘制出如下曲线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a点时烧杯中的溶液pH大于7
B.在b点时溶液中H+和OH-恰好完全反应
C.在滴入稀盐酸过程中,溶液中Na+数量不变
D.烧杯中溶液在a、b和c点时,溶质均有2种
10.用符号表征化学变化是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方式。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古人用硫粉涂在松木片顶端制得“发烛”。“发烛”燃烧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请写出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2)某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一定量的硫酸等物质,直接排放会污染水体也不利于周边农作物生长,于是人们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污水中,以中和其酸性,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
11.某同学用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做中和反应实验时,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
(2)当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5mL时,向其中加入石蕊试液,溶液呈 色。
(3)请将图2虚线框中b点时溶液中的离子补充完整 。
(4)若取10g稀盐酸与4%的NaOH溶液(密度为1g/mL)做酸碱中和实验,请试着计算出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2.九(三)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没有看到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查阅资料】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
【实验设计】
(1)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同学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甲 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 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
乙 U形玻璃管中 (填“左”或“右”)边的 红墨水液面下降 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 了化学反应,放热。
丙 用pH试纸测定滴加稀盐酸 前后溶液的pH值的变化 最后溶液的pH (填“≥”、“≤”或“=”)7 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 化学反应
【评价反思】
(2)小组同学认为乙同学的设计不合理,理由是 。
(3)从微观的角度说明酸碱中和反应发生的实质是 。
1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实验室常用药品(或溶液)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
(知识卡片):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氯化铜易溶于水。
(实验探究):
(1)方案Ⅰ:某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
①实验结论 。
②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
③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若观察到有少量气泡出现,请分析产生气泡的可能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方案Ⅱ: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2mL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 若 稀盐酸过量
若没有明显现象 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反思):
(3)另有同学提出方案Ⅱ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 。
1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探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
(2)猜想①:可能是NaCl和NaOH;猜想②:可能只有NaCl;猜想③:可能是 。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3)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溶液 色 猜想①不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猜想②不正确, 猜想③正确
【反思与拓展】
(4)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15.为了验证氢氧化钠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某化学实验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
(1)小丽同学取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在该实验过程中,能说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现象为: 。
(2)小亮同学想利用反应前后物质成分的变化来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①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①小君认为上述实验设计无法得出合理结论,他的理由是 。
②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从微观角度解释)
(3)小明同学要对上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其实验方案如下:取氢氧化钠溶液100g,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0.73%的稀盐酸,该实验过程中,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与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当滴入稀盐酸60g时(即图中A点),此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
②试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公众号:初中化学那些事儿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1.用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探究中和反应实验时,测得溶液pH及溶液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是将稀硫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B.b点和e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呈中性,pH=7
C.图中温度曲线从室温上升到e点,说明该反应放出热量
D.c点和f点所示溶液的pH>7,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答案】A
【详解】A、刚开始溶液pH<7,最终pH>7,则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逐滴滴入稀硫酸中,该选项说法错误;
B、由图可知,b点时溶液pH=7,表示酸碱恰好反应,又由于反应过程中,温度先增大后减小,则说明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且e点温度最高,表示此时恰好反应,此时溶液pH=7,该选项说法正确;
C、图中温度先逐渐升高,表示该反应放热,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由于滴加的为氢氧化钠,则说明f点所示溶液pH>7,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2.下列叙述和相关化学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B.工业上高炉炼铁的主要原理:
C.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比较铁和银的活动性:
【答案】A
【详解】A、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镁和水,方程式是:,故选项正确。
B、工业上高炉炼铁的主要原理,以氧化铁为例,氧化铁和CO在高温下反应产生铁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故选项错误。
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故选项错误。
D、金属和盐溶液反应,条件之一是盐要溶于水,氯化银是不溶于水,铁不会和氯化银反应,可以用铁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用如图所示密闭装置进行实验,推动注射器使固体与液体接触,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气球变鼓,再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符合该现象的一组固体和液体是
选项 固体X 液体Y
A 硝酸铵 水
B 生石灰 水
C 铜粉 稀盐酸
D 氢氧化钙粉末 稀盐酸
A.A B.B C.C D.D
【答案】A
【详解】A、硝酸铵溶解吸热,装置中的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则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球膨胀,但当温度降至常温后,气球又恢复到原状,该选项符合题意;
B、生石灰为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装置中的压强增大,气球不会膨胀,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位于氢元素后面,不能和盐酸反应,则气球不会膨胀,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属于中和反应,反应放热,气球不会膨胀,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如图是酸与碱溶液反应的示意图,下列关于酸碱中和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离子的总数不变
B.反应前后Na+和Cl-的总数不变
C.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只有Na+和Cl-
D.该反应的实质是Na+和Cl-结合生成食盐分子
【答案】B
【详解】A、由图可知,该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钠离子和氯离子没有参与反应,反应前后,离子总数减少,不符合题意;
B、在该反应中,钠离子和氯离子没有参与反应,故反应前后钠离子和氯离子的总数不变,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反应后溶液中含钠离子、氯离子,水分子,不符合题意;
D、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稀释浓硫酸
C.检查气密性 D.测溶液pH
【答案】D
【详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故图示操作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故图示操作正确;
C、检查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中,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图示操作正确;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试剂,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故选D。
6.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所对应的化学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解释
A 用铁锅炒菜 铁有良好的导热性
B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能与酸性物质反应
C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 洗洁精能乳化油污
D 用空气泵给鱼供氧 氧气难溶于水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A、铁锅炒菜利用铁的导热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因为熟石灰可与酸性物质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渍,是因为洗涤剂有乳化功能,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用空气泵给鱼供氧,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7.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对主题知识的归纳中不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与食品 B.化学与安全
①使用生石灰作为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 ②向食品包装袋内通入氮气延长保质期 ①冬天用煤炉取暖时,放一盆水预防中毒 ②皮肤沾上浓硫酸先用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C.化学与农业 D.化学与生活
①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②向暖棚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作气态肥料 ①用酒精擦洗衣服上的碘渍 ②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①由于生石灰能与水反应,所以使用生石灰作为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①正确;
②由于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向食品包装袋内通入氮气延长保质期。②正确。A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B、①由于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冬天用煤炉取暖时,放一盆水不能预防CO中毒。①不正确;
②由于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皮肤沾上浓硫酸先用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②正确。B不完全正确,符合题意;
C、①由于熟石灰与酸发生中和反应,所以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①正确;
②由于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向暖棚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作气态肥料。②正确。C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D、①由于酒精能溶解碘,所以用酒精擦洗衣服上的碘渍。①正确;
②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②正确。D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B。
8.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发生的反应,主要原理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填选项序号之一)。
A.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B.用熟石灰和纯碱制取烧碱
C.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残留的硫酸
D.用硼酸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
(2)《天工开物》中记载“石灰淹苗足”即撒熟石灰于秧脚,利用熟石灰的碱性来中和土壤的酸性,是改良土壤的有效措施。某酸性土壤样品经检测含有硝酸,写出熟石灰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B
(2)
【分析】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详解】(1)A、氢氧化铝和胃酸(含有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属于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
B、熟石灰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属于盐和碱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符合题意;
C、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残留的硫酸,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
D、硼酸和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氢氧化钙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2HNO3=Ca(NO3)2+2H2O。
9.某同学在常温下,用pH传感器实时监测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并绘制出如下曲线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a点时烧杯中的溶液pH大于7
B.在b点时溶液中H+和OH-恰好完全反应
C.在滴入稀盐酸过程中,溶液中Na+数量不变
D.烧杯中溶液在a、b和c点时,溶质均有2种
【答案】D
【详解】A、由图可知,在a点时烧杯中的溶液pH大于7,故选项说法正确;
B、b点溶液的pH等于7,显中性,说明在b点时溶液中H+和OH-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里Na+数目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a点时烧杯中的溶液pH大于7,呈碱性,则a点时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氢氧化钠;b点溶液的pH等于7,显中性,则a点时的溶质为氯化钠;c点时烧杯中的溶液pH小于7,呈酸性,则c点时的溶质为氯化钠和盐酸,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0.用符号表征化学变化是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方式。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古人用硫粉涂在松木片顶端制得“发烛”。“发烛”燃烧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请写出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2)某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一定量的硫酸等物质,直接排放会污染水体也不利于周边农作物生长,于是人们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污水中,以中和其酸性,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
【答案】(1)
(2)
【详解】(1)产生该气体的反应为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可中和污水的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1.某同学用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做中和反应实验时,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
(2)当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5mL时,向其中加入石蕊试液,溶液呈 色。
(3)请将图2虚线框中b点时溶液中的离子补充完整 。
(4)若取10g稀盐酸与4%的NaOH溶液(密度为1g/mL)做酸碱中和实验,请试着计算出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作用生成水的过程
(2)红
(3)
(4)解:设稀盐酸中氯化氢质量分数为x,当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10mL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则
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5%。
【详解】(1)酸在水中电离出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碱在水中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其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作用生成水的过程。
(2)由图1可知:当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5mL时,此时溶液显酸性,向其中加入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3)由图1可知:b点时溶液呈碱性,此时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氢氧化钠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氢氧根和钠离子,图2虚线框中b点时溶液中的离子补充完整为:。
(4)见答案。
12.九(三)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没有看到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查阅资料】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
【实验设计】
(1)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同学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甲 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 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
乙 U形玻璃管中 (填“左”或“右”)边的 红墨水液面下降 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 了化学反应,放热。
丙 用pH试纸测定滴加稀盐酸 前后溶液的pH值的变化 最后溶液的pH (填“≥”、“≤”或“=”)7 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 化学反应
【评价反思】
(2)小组同学认为乙同学的设计不合理,理由是 。
(3)从微观的角度说明酸碱中和反应发生的实质是 。
【答案】(1)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HCl+NaOH=NaCl+H2O 左 ≤
(2)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会放出热量
(3)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详解】(1)①酚酞试液遇到碱溶液变红,遇到中性溶液或酸性溶液不变色,所以氢氧化钠中滴加盐酸使,当把氢氧化钠反应完了,溶液就会变为无色;
②反应物是氢氧化钠和盐酸,生成物是氯化钠和水,所以方程式是:HCl+NaOH=NaCl+H2O;
③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也能放出热量,会导致瓶内温度升高,由于热胀冷缩,所以U型玻璃管中液面左侧下降右侧上升;
④中性溶液或酸性溶液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所以最后所得溶液的pH可能小于7,也可能等于7;
(2)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热量,到底热量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放出的,还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的,无法判断;
(3)微观的角度说明酸碱中和反应发生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1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实验室常用药品(或溶液)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
(知识卡片):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氯化铜易溶于水。
(实验探究):
(1)方案Ⅰ:某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
①实验结论 。
②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
③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若观察到有少量气泡出现,请分析产生气泡的可能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方案Ⅱ: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2mL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 若 稀盐酸过量
若没有明显现象 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反思):
(3)另有同学提出方案Ⅱ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 。
【答案】(1) 证明 NaOH 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H+和OH-反应生成H2O分子 、
(2)有气泡产生
(3)稀盐酸量不足的情况下,也无明显现象
【详解】(1)①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或酸性溶液不变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证明 NaOH 溶液与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②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中和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③当与盐酸反应时有气泡,气泡很可能是CO2,氢氧化钠可能变质,NaOH与空气中CO2反应生成碳酸钠,产生气泡的可能原因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是:、;
(2)取2mL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若有气泡产生,则稀盐酸过量,因为稀盐酸与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若没有明显现象,则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3)另有同学提出方案Ⅱ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稀盐酸量不足的情况下,氢氧化钠溶液不与镁反应、也无明显现象。
1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探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
(2)猜想①:可能是NaCl和NaOH;猜想②:可能只有NaCl;猜想③:可能是 。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3)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溶液 色 猜想①不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猜想②不正确, 猜想③正确
【反思与拓展】
(4)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答案】(1)
(2)可能是NaCl和HCl
(3) 不变 紫色石蕊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4)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详解】(1)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2)如果氢氧化钠没有完全反应,则溶液中的溶质含有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如果氢氧化钠与盐酸正好完全反应,则溶液中溶质只含有氯化钠;如果盐酸没有完全反应,则溶液中溶质含有氯化钠和氯化氢。故填:NaCl和HCl。
(3)方案一:猜想①不正确,说明溶液不呈碱性,即不含NaOH,所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故填:不变。
方案二:猜想②不正确,猜想③正确,说明溶液呈酸性,即含有盐酸,酸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振荡,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填: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4)因为反应可能是完全反应,也可能是其中的一种反应物过量,因此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故填: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15.为了验证氢氧化钠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某化学实验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
(1)小丽同学取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在该实验过程中,能说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现象为: 。
(2)小亮同学想利用反应前后物质成分的变化来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①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①小君认为上述实验设计无法得出合理结论,他的理由是 。
②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从微观角度解释)
(3)小明同学要对上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其实验方案如下:取氢氧化钠溶液100g,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0.73%的稀盐酸,该实验过程中,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与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当滴入稀盐酸60g时(即图中A点),此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
②试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1)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2) 在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溶液中始终存在Cl-,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无法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发生反应。(合理即可) H+和OH-结合生成水分子(合理即可)
(3) NaOH、NaC1/NaCl、NaOH
解:HCl的质量=;
设100g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x。
x=0.8g
则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质量分数=
答: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8%。
【详解】(1)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色,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性或酸性不能使酚酞变色,在实验过程中能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反应的现象为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2)①小君认为上述实验设计无法得出合理结论,他的理由是在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溶液中始终存在Cl-,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无法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发生反应;
②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分子;
(3)①当滴入稀盐酸60g时(即图中A点),pH>7,此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没有参加反应的)、NaC1(反应生成的)。
②详见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公众号:初中化学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