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数学模拟练习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温馨提示: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24分,共有8道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2 .如图,对于下列条件:;;;
其中一定能得到的条件有( )
A. B. C. D.
3. 下列各式中,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 B. C. D.
4. 如图,ABCD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在上,如果,那么的度数为( )
A. B. C. D.
5. 父亲告诉小明,温度与海拔高度有关系,并给小明出示了下面的表格:
海拔高度/km 0 1 2 3 4 5 …
温度/℃ 20 14 8 2 -4 -10 …
下列有关表格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表格中的两个变量是海拔高度和温度 B.自变量是海拔高度
C.海拔高度越高,温度就越低 D.海拔高度每增加1km,温度升高6℃
如图,已知长方形纸片,点,在边上,点,在边上,
分别沿,折叠,使点和点都落在点处,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7 . 现有甲、乙两个正方形纸片,将甲、乙并列放置后得到图,已知点为的中点,
连接、,将乙纸片放到甲的内部得到图,已知甲、乙两个正方形边长之和为,
图的阴影部分面积为,则图的阴影部分面积为( )
A. B. C. D.
8 . 甲、乙两人从少年宫出发,沿相同的路线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跑向体育馆,
甲先跑一段路程后,乙开始出发,当乙超出甲150米时,乙停在此地等候甲,
两人相遇后乙又继续以原来的速度跑向体育馆.
如图是甲、乙两人在跑步的全过程中经过的路程y(米)与甲出发的时间x(秒)的函数图象,
则乙在途中等候甲用了( )秒
A.200 B.150 C.100 D.80
第Ⅱ卷(共96分)
二.填空题(本题满分24分,共有8道小题,每小题3分)
9. 一个角的余角的2倍比这个角的补角少24°,那么这个角的度数是________.
10 . 计算:_________.
11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梅花花粉的直径约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
12.已知,,则 .
13 .如图,四边形为一长条形纸带,,
将纸带沿EF折叠,A、D两点分别与、对应,若,则的度数为 .
14 .如图所示的计算程序中,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
15. 如图,利用图形面积可以解释代数恒等式的正确性.根据图形,写出一个代数恒等式 .
16 .已知动点P以每秒的速度沿图甲的边框按从的路径移动,
相应的的面积与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如图乙中的图象所示.其中.则 .
三.作图题(本题满分4分)
17. 用圆规、直尺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长方形纸片上有一条线段和外一点C,求作线段,使且与木板边缘交于点D.
四、解答题(本题满分68分,共有7道小题)
18. 计算:
(1);
(2);
(3)(用整式乘法公式);
(4)化简求值:,其中,.
填空,并在括号里注明理由:如图,已知点O,E在直线AB上,OD是∠BOC的平分线,
过点E作OD的平行线交OC于点F,试说明:∠1=∠2
说明:∵EFOD,
∴∠3=∠ ( )
∵EFOD
∴∠4=∠ ( )
∵OD是∠BOC的平分线,
∴∠3=∠4 ( )
∴∠5=∠6,
∵∠5和∠1互补,∠6和∠2互补,
∴∠1=∠2 ( )
20 .图1中的摩天轮可抽象成一个圆,圆上一点离地面的高度y(m)与旋转时间x(min)之间的关系
如图2所示,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1)根据图2补全表格:
旋转时间x/ min 0 3 6 8 12 …
高y/m 5 5 5 …
(2)如表反映的两个变量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
(3)在0min到3min时,随着时间x的增加,摩天轮上一点离地面的高度y的变化趋势是 ;
(填“变大”或“变小”)
(4)根据图象,摩天轮的直径为 m.
(5)假设摩天轮匀速旋转,在开始旋转的第一圈内,离地面高度是40m时,此时所用时间大约是 min.
21. 完成下面的证明:
已知:如图,∠BAC与∠GCA互补,∠1=∠2;
求证:∠E=∠F.
证明:∵∠BAC与∠GCA互补,
即∠BAC+∠GCA=180°,(已知)
∥ ,
∴∠BAC=∠ACD.( ),
又∵∠1=∠2,(已知),
∴∠BAC﹣∠1=∠ACD﹣∠2,
即∠EAC=∠FCA.( ),
∥ ,
∴∠E=∠F.( )
22. 若x满足,求的值.
解:设,则
∴.
请仿照上面的方法求解下面问题:
(1)若x满足,求的值;
(2)若x满足,求代数式的值;
(3)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x、E、F分别是AD、DC上的点,且,
长方形EMFD的面积是48,分别以MF、DF作正方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如图,长方形中,宽,点P沿着四边按B→C→D→A方向运动,
开始以每秒m个单位匀速运动,a秒后变为每秒2个单位匀速运动,b秒后恢复原速匀速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的面积S与运动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1)直接写出长方形的长= ,长方形的宽= ;
(2)直接写出 , , ;
(3)当P点运动到BC中点时,有一动点Q从点C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C→D→A运动,
当一个点到达终点,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设点Q运动的时间为x秒,的面积为y,
求当时,y与x之间的关系式.
24.已知,点M、N分别是、上两点,点G在、之间,连接、.
(1)如图1,若,求的度数.
(2)如图2,若点P是下方一点,平分,平分,已知,
求的度数.
如图3,若点E是上方一点,连接、,
且的延长线平分,平分,,求的度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数学模拟练习试题解析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温馨提示: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24分,共有8道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相乘,积的乘方,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相除,逐项判断即可求解.
【详解】解:A、,故本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故本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故本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故本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如图,对于下列条件:;;;
其中一定能得到的条件有( )
A. B. C. D.
【答案】B
【分析】
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逐个判断即可.
【详解】
解:,∴;
, ∴;
,∴;
,∴;
综上分析可知,一定能得到的条件有,故B正确.
故选:B.
3. 下列各式中,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的特征,逐项判断即可求解.
【详解】解:A、,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如图,ABCD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在上,如果,那么的度数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根据已知先求出,然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解答.
【详解】解:如图:
,,
,
∵AB∥CD,
,
故选:B.
5. 父亲告诉小明,温度与海拔高度有关系,并给小明出示了下面的表格:
海拔高度/km 0 1 2 3 4 5 …
温度/℃ 20 14 8 2 -4 -10 …
下列有关表格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表格中的两个变量是海拔高度和温度 B.自变量是海拔高度
C.海拔高度越高,温度就越低 D.海拔高度每增加1km,温度升高6℃
【答案】D
【分析】根据表格数据对每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完成.
【详解】由表格知,选项A、B、C都正确,由表格知,海拔高度每增加1km,温度降低6℃,而不是升高6℃,故选项D错误.
故选:D.
如图,已知长方形纸片,点,在边上,点,在边上,
分别沿,折叠,使点和点都落在点处,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由折叠得::,,从而得到与的和.利用两个平角求出,最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长方形,
∴,
∴,,
∴,
由折叠得:,,
∴,
∴,
在中, ,
故选B.
7 . 现有甲、乙两个正方形纸片,将甲、乙并列放置后得到图,已知点为的中点,
连接、,将乙纸片放到甲的内部得到图,已知甲、乙两个正方形边长之和为,
图的阴影部分面积为,则图的阴影部分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设甲正方形边长为,乙正方形边长为,根据题意分别得到,,两式相加可得,在图中利用两正方形的面积之和减去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代入计算可得阴影部分面积.
【详解】解:设甲正方形边长为,乙正方形边长为,则,,,
,
,
点为的中点,
,
图的阴影部分面积,
,
,
图的阴影部分面积
,
故选:B.
8 . 甲、乙两人从少年宫出发,沿相同的路线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跑向体育馆,
甲先跑一段路程后,乙开始出发,当乙超出甲150米时,乙停在此地等候甲,
两人相遇后乙又继续以原来的速度跑向体育馆.
如图是甲、乙两人在跑步的全过程中经过的路程y(米)与甲出发的时间x(秒)的函数图象,
则乙在途中等候甲用了( )秒
A.200 B.150 C.100 D.80
【答案】C
【分析】首先求得C点的纵坐标,即a的值,则CD段的路程可以求得,时间是560-500=60秒,则乙跑步的速度即可求得.
【详解】解:根据图象可以得到:甲共跑了900米,用了600秒,则速度是:900÷600=1.5米/秒;
甲跑500秒时的路程是:500×1.5=750米,则CD段的长是900﹣750=150米,
时间是:560﹣500=60秒,则速度是:150÷60=2.5米/秒;
甲跑150米用的时间是:150÷1.5=100秒,则甲比乙早出发100秒.
乙跑750米用的时间是:750÷2.5=300秒,
则乙在途中等候甲用的时间是:500﹣300﹣100=100秒.
故选:C.
第Ⅱ卷(共96分)
二.填空题(本题满分24分,共有8道小题,每小题3分)
9. 一个角的余角的2倍比这个角的补角少24°,那么这个角的度数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设这个角的度数为x°,根据题意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设这个角度数为x°,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2(90-x)+24=180-x,
解得x=24,
故答案为:24°.
10 . 计算:_________.
【答案】3
【解析】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方,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化简,再计算即可.
【详解】解:原式,
故答案为:.
11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梅花花粉的直径约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
【答案】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现形式为的形式,其中,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等于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绝对值小于1时n是负数;由此进行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
故答案为:
12.已知,,则 .
【答案】
【分析】根据,计算求解即可.
【详解】解:∵,
∴,
解得,
故答案为:.
13 .如图,四边形为一长条形纸带,,
将纸带沿EF折叠,A、D两点分别与、对应,若,则的度数为 .
【答案】72
【分析】由题意,设∠2=x,证明,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由翻折的性质可知:,
∵,
∴,
设,则,
∵,
∴,
∴,
∴,
故答案为:72.
14 .如图所示的计算程序中,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
【答案】y=﹣3x+2
【分析】根据程序框图列出正确的函数关系式.
【详解】解:根据程序框图可得y= x×3+2= 3x+2,
故答案为:y=﹣3x+2
15. 如图,利用图形面积可以解释代数恒等式的正确性.根据图形,写出一个代数恒等式 .
【答案】
【分析】用代数式表示各个部分的面积,再根据各个部分面积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解:大正方形的边长为,因此面积为,
中间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因此面积为,
阴影部分是个长为,宽为的长方形组成的,因此面积为,
所以有.
故答案为:.
16 .已知动点P以每秒的速度沿图甲的边框按从的路径移动,
相应的的面积与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如图乙中的图象所示.其中.则 .
【答案】17
【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算出、、、,从而得到,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动点P在上运动时,对应的时间为0到4秒,得:;
动点P在上运动时,对应的时间为4到6秒,得:;
动点P在上运动时,对应的时间为6到9秒,得:,
∵,
∴,
∴上运动时间为:秒,
∵,
∴上运动时间为:秒,
∴,
故答案为:.
三.作图题(本题满分4分)
17. 用圆规、直尺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长方形纸片上有一条线段和外一点C,求作线段,使且与木板边缘交于点D.
【答案】见解析
【解析】
【分析】运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即可.
【详解】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画图如下:
则线段即为所求.
四、解答题(本题满分68分,共有7道小题)
18. 计算:
(1);
(2);
(3)(用整式乘法公式);
(4)化简求值:,其中,.
【答案】(1)
(2)
(3)1 (4),3
【解析】
【分析】(1)先运算乘方,然后合并解题;
(2)先分组,再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解题;
(3)先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然后合并解题;
(4)先运用整式的乘法运算括号内,再进行合并,然后运算除法解题.
【小问1详解】
【小问2详解】
【小问3详解】
【小问4详解】
解:
,
当,时,原式
.
填空,并在括号里注明理由:如图,已知点O,E在直线AB上,OD是∠BOC的平分线,
过点E作OD的平行线交OC于点F,试说明:∠1=∠2
说明:∵EFOD,
∴∠3=∠ ( )
∵EFOD
∴∠4=∠ ( )
∵OD是∠BOC的平分线,
∴∠3=∠4 ( )
∴∠5=∠6,
∵∠5和∠1互补,∠6和∠2互补,
∴∠1=∠2 ( )
【答案】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6;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角平分线定义;等角的补角相等.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题目中提示的思路,按照平行线的性质、等角的补角相等等性质定理填空即可.
【详解】解:,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是的平分线,
,(角平分线的定义)
∴∠5=∠6,
和互补,和互补,
(等角的补角相等)
20 .图1中的摩天轮可抽象成一个圆,圆上一点离地面的高度y(m)与旋转时间x(min)之间的关系
如图2所示,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1)根据图2补全表格:
旋转时间x/ min 0 3 6 8 12 …
高y/m 5 5 5 …
(2)如表反映的两个变量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
(3)在0min到3min时,随着时间x的增加,摩天轮上一点离地面的高度y的变化趋势是 ;
(填“变大”或“变小”)
(4)根据图象,摩天轮的直径为 m.
(5)假设摩天轮匀速旋转,在开始旋转的第一圈内,离地面高度是40m时,此时所用时间大约是 min.
【答案】(1)70,54
(2)x,y
(3)变大
(4)65
(5)1.6或4.4
【分析】(1)直接读图即可解答
(2)根据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定义即可解答
(3)直接读图即可解答
(4)根据离地面最短距离与距地面最大距离即可求解
(5)由匀速转动知3分钟内上升了65m,由此可列出比例式,即可求解
【详解】(1)由图知,当x=3,y=70;x=8时,y=54
故答案为:70;54
(2)由定义知,反映的两个变量中,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
故答案为x,y
(3)由图像知,0~3min内,图像是向上的趋势
故答案为:变大
(4)直径 = 最高点 – 最低点 = 70 – 5 = 65(米)
故答案为:65
(5)由题,由摩天轮匀速转动,且从0~3min摩天轮上升了65米,
列出比例式有:
在一圈范围内,有两个位置在40m处,
而摩天轮转一圈需要6min
故答案为:1.6或4.4
21. 完成下面的证明:
已知:如图,∠BAC与∠GCA互补,∠1=∠2;
求证:∠E=∠F.
证明:∵∠BAC与∠GCA互补,
即∠BAC+∠GCA=180°,(已知)
∥ ,
∴∠BAC=∠ACD.( ),
又∵∠1=∠2,(已知),
∴∠BAC﹣∠1=∠ACD﹣∠2,
即∠EAC=∠FCA.( ),
∥ ,
∴∠E=∠F.( )
【答案】见详解;
【分析】首先判断AB∥CD,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证明AE∥C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证明:∵∠BAC与∠GCA互补
即∠BAC+∠GCA=180°,(已知)
∴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BAC=∠A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1=∠2,(已知)
∴∠BAC-∠1=∠ACD-∠2,即∠EAC=∠FCA.(等式的性质)
∴AE∥C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E=∠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故答案为:A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式的性质、AE、C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2. 若x满足,求的值.
解:设,则
∴.
请仿照上面的方法求解下面问题:
(1)若x满足,求的值;
(2)若x满足,求代数式的值;
(3)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x、E、F分别是AD、DC上的点,且,
长方形EMFD的面积是48,分别以MF、DF作正方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答案】(1)5 (2)13
(3)28
【解析】
【分析】(1)设(5-x)=a,(x-2)=b,再利用进行运算即可;
(2)设(6-x)=a,(3-x)=b,再利用进行运算即可;
(3)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x,AE=3,CF=5,可得MF=DE=x-3,DF=x-5,则(x-3) (x-5)=48,(x-3)-(x-5)=2,由阴影部分的面积=FM2-DF2=(x-3)2-(x-5)2.从而可得答案.
【小问1详解】
解:设(5-x)=a,(x-2)=b,
则(5-x)(x-2)=ab=2,
a+b=(5-x)+(x-2)=3,
∴(5-x)2+(x-2)2
=(a+b)2-2ab
=32-2×2
=5;
【小问2详解】
设(6-x)=a,(3-x)=b,
(6-x)(3-x)=ab=1,
a-b=(6-x)-(3-x)=3,
∵(a+b)2
=(a-b)2+4ab
=13,
∴(a+b)2=13,
∵(6-x)+(3-x)=a+b,
∴9-2x=a+b,
∴(9-2x)2=(a+b)2=13.
【小问3详解】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x,AE=3,CF=5,
∴MF=DE=x-3,DF=x-5,
∴(x-3) (x-5)=48,
∴(x-3)-(x-5)=2,
∴阴影部分的面积=FM2-DF2=(x-3)2-(x-5)2.
设(x-3)=a,(x-5)=b,则(x-3)(x-5)=ab=48,
a-b=(x-3)-(x-5)=2,
∴
∴a+b=14,(负根舍去)
∴(x-3)2-(x-5)2=a2-b2=(a+b)(a-b)=14×2=28.
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8.
如图,长方形中,宽,点P沿着四边按B→C→D→A方向运动,
开始以每秒m个单位匀速运动,a秒后变为每秒2个单位匀速运动,b秒后恢复原速匀速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的面积S与运动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1)直接写出长方形的长= ,长方形的宽= ;
(2)直接写出 , , ;
(3)当P点运动到BC中点时,有一动点Q从点C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C→D→A运动,
当一个点到达终点,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设点Q运动的时间为x秒,的面积为y,
求当时,y与x之间的关系式.
【答案】(1)6;4 (2)1;4;9
(3)
【解析】
【分析】(1)根据题意,得,结合,计算得到.
(2)根据题意,得,结合,计算得到,结合得到,继而得到运动时间为(秒),结合图像可确定a值,m的值;根据,判定点P运动在上,且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设运动了t秒,从而得到,计算可得到b.
(3)根据题意,得点P运动在上,且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设运动了t秒,从而得到,根据计算即可.
【小问1详解】
根据题意,当点P在上时,三角形的面积保持不变,
且为,
∵,
∴.
故答案为:6,4.
【小问2详解】
根据题意,得,
∵,
∴,
∵,
∴,
∴运动时间(秒),
∴(秒),
∴(单位每秒);
根据图像,得,点P运动在上,且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设运动了t秒,
∴,
∴,
∴,
解得,
故,
故答案为:1,4,9.
【小问3详解】
根据题意,
得点P运动在上,且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设运动了x秒,
∴,
∴.
24.已知,点M、N分别是、上两点,点G在、之间,连接、.
(1)如图1,若,求的度数.
(2)如图2,若点P是下方一点,平分,平分,已知,求的度数.
(3)如图3,若点E是上方一点,连接、,且的延长线平分,平分,,求的度数.
【答案】(1);
(2);
(3).
【分析】(1)过G作,依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得到的度数;
(2)过G作,过点P作,设,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即可得到;
(3)过G作,过E作,设,,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再根据,据此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1)解:如图1,过G作,
∵,
∴,
∴,,
∵,
∴;
(2)解:如图2,过G作,过点P作,设,
∵,,
∴,
∴,
∵,,
∴,
∵平分,平分,
∴,
∴,
∵,
∴,
∵平分,
∴,
∵,
∴,
∴,
∴,,
∴;
(3)解:如图3,过G作,过E作,设,,
∵交于M,平分,
∴,
∴,
∵,
∴,
∵,
∴,
∵,
∴,
∴,
∵,平分,
∴,,
∵,
∴,
∴,,
∵,
∴,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