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度4月份考试
高一生物试题
一、单项单选题:本题共30小题,1-24题每题1.5分,25--30每题2分,共计48分。
1.以下有关细胞大小和物质运输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B.细胞体积越大,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C.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D.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2.如图a→d表示某植物细胞连续分裂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可以为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
B.b+c为一个细胞周期
C.a段主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D.d段可看到染色体的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3.下列有关染色质或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质因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
B.染色质由RNA和蛋白质紧密结合形成
C.染色质或染色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D.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4.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分化具有持久性、不可逆性和遗传物质多变性等特点
B.细胞分化增加了细胞的种类
C.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
D.细胞分化的原因是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选择性表达
5.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等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端粒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一段特殊序列的DNA-蛋白质复合体,随着细胞分裂次数增加端粒逐渐延长
B.胰岛B细胞中只有与胰岛素合成有关的基因处于活动状态
C.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分配
D.细胞的自然更新、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来完成的
6.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装片的制作流程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甲紫溶液可使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着色
C.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
D.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中期细胞进入后期的过程
7.下列各组性状不是相对性状的是
A.小狗的白毛与黑毛 B.家鸡的长腿与毛腿
C.玉米籽粒的饱满与凹陷 D.豌豆的紫花与白花
8.下列有关遗传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对性状指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B.性状分离指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现象
C.等位基因是指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D.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若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9.某种竹鼠的黑毛对灰毛为显性,该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一对杂合的雌雄黑毛竹鼠交配,产生了4只幼崽,它们的表型可能是
A.一黑三灰 B.三黑一灰 C.二黑二灰 D.以上三种情况皆有可能
10.用甲、乙两个桶及两种不同颜色的小球进行“一对相对性状杂交的模拟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主要目的是模拟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B.甲、乙两个小桶中小球的总数量一定要相等
C.统计40次,小球组合AA、Aa、aa数量应为10、20、10
D.每个桶中都有两种不同颜色的小球,并且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相同
1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2中高茎与矮茎的性状分离比接近3:1”属于演绎过程
B.“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实验现象
C.“推测测交后代有两种表型,比例为1:1”属于实验验证环节
D.“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属于假说内容
12.在家鼠中短尾(T)对正常尾(t)为显性。多对短尾鼠杂交,后代中短尾鼠与正常尾鼠之比均为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短尾鼠的基因型可能是Tt
B.短尾鼠与正常尾鼠杂交后代中短尾鼠可能占1/2
C.正常尾鼠与正常尾鼠杂交后代全为正常尾鼠
D.T、t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13.某种植物的叶形(宽叶和窄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宽叶基因对窄叶基因完全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将该植物群体中的宽叶植株与窄叶植株杂交,子一代中宽叶植株和窄叶植株的比值为5:1;若亲本宽叶植株自交,其子代中宽叶植株和窄叶植株的比值为
A.3:1 B.5:1 C.5:3 D.11:1
14.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在F3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
A.1/4 B.1/8 C.7/16 D.7/8
15.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下图中的哪个过程
A.① B.② C.③ D.④
16.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A.ddRR、1/8 B.ddRr、1/16
C.ddRR、1/16和ddRr、1/8 D.DDrr、1/16和DdRR、1/8
17.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F1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的种类和数量比例是
A.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2:1:2:1
B.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2:2:1:1
C.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
D.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或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
18.某聋哑人的父亲是六指症,母亲正常,已知六指(B)对正常指(b)是显性;正常(D)对聋哑(d)是显性,问该聋哑人父母的基因型,以及他是由哪种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而来的
A.父BBDd,母bbDD,Bd精子和bD卵细胞
B.父BbDd,母bbDd,bd精子和bd卵细胞
C.父BbDd,母bbDD,bD精子和bD卵细胞
D.父BBDd,母bbDd,bd精子和bd卵细胞
19.在小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任取一对黄色(A)短尾(B)个体经多次交配(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4∶2∶2∶1。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型有致死现象(胚胎致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黄色短尾亲本测交不能产生显性纯合子后代
B.黄色短尾的致死基因型有AABB、AABb和AaBB
C.该小鼠的致死基因型都是纯合的
D.若让F1中灰色短尾鼠和黄色长尾鼠杂交,后代无致死现象
20.黄粒(A)高秆(E)玉米与某表型玉米杂交,后代中黄粒高秆:黄粒矮秆:白粒高秆:白粒矮秆=3:3:1:1,则双亲基因型是
A.AaEe×AAEe B.AaEe×Aaee
C.AaEe×AaEe D.AaEe×aaEe
21.同源染色体指
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的两条染色体
C.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D.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22.精原细胞是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进行增加其自身数量
A.无丝分裂 B.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23.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生殖细胞的方式;
②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③着丝粒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减半,DNA数不变;
⑤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A.① ② ③ B.④ ⑤ ⑥ C.① ⑤ D.⑥ ⑦
24.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卵中的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
D.受精卵中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25.图1是某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图2是该生物的五个精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该五个精细胞至少来自_____个初级精母细胞。
A.1 B.2 C.3 D.4
26.人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
B.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1)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患病女性的儿子一定是患者
C.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区段(Ⅱ)上
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
27.果蝇的灰体(A)对黑体(a)为显性,短毛(B)和长毛(b)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现有杂交组合一:Aabb×aaBb,杂交组合二:AaBb×aabb,请依据后代表型的对比判断上述两对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两个杂交组合均能验证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若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杂交组合一后代表型之比为1:1:1:1:
C.若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杂交组合二后代表型之比为1:1:1:1
D.若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杂交组合一后代表型之比为1:1:1:1
28.下图是二倍体动物精巢中某个细胞染色体和核数量比值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的复制发生在段
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段
C.据图确定该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
D.点和点对应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29.鸡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其控制毛色芦花(B)与非芦花(b)的基因仅位于Z染色体上。下列杂交组合能直接通过毛色判断性别的是
A.芦花雌鸡×芦花雄鸡 B.非芦花雌鸡×芦花雄鸡
C.芦花雌鸡×非芦花雄鸡 D.非芦花雌鸡×杂合芦花雄鸡
30.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AAaXb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A.aXb,Y,Y B.Xb,aY,Y C.AXb,aY,Y D.AAaXb,Y,Y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31.(16分)一种无毒蛇的体表花纹颜色由两对基因(D和d,H和h)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花纹颜色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基因型 D、H同时存在 (D_H_型) D存在、H不存在(D_hh型) H存在,D不存在(ddH_型) D和H都不存在(ddhh型)
花纹颜色 野生型(黑色、橘红色同时存在) 橘红色 黑色 白色
现有下列三个杂交组合。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野生型×白色,F1的表现型有野生型、橘红色、黑色、白色;
乙:橘红色×橘红色,F1的表现型有橘红色、白色;
丙:黑色×橘红色,F1全部都是野生型。
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属于假说—演绎法的________阶段,甲组杂交组合中,F1的四种表现型比例是______________。
2)让乙组F1中橘红色无毒蛇与另一纯合黑色无毒蛇杂交,理论上,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
3)让丙组F1中雌雄个体交配,后代中表现为橘红色的有120条,那么理论上表现为黑色的杂合子有________条。
4)野生型与橘红色个体杂交,后代中白色个体所占比例最大的亲本基因型组合为_____
32.(19分)下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雌性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丙表示该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图解,图丁表示某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位置关系。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在不考虑变异(突变和交叉互换)的情况下,图甲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细胞有_______。
2)图甲中B、E细胞各含有_______条、_______条染色体;其中E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乙图中的_______(填标号)阶段。
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暂时加倍处在乙图中的_______(填标号)阶段,原因是____________。
4)图丁对应于图丙中的细胞____(选填“①”“②”或“③”),名称为第二 ;细胞Ⅳ的名称为 ,基因组成是____。
5)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图乙中的____(填标号)阶段。
33.(17分)下图所示的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A、a)、乙(基因为B、b)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且Ⅱ-9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请分析回答:
1)可判断是红绿色盲的为病__________(填“甲”或“乙”),该病的遗传特点是 。而另一种病的遗传方式为 。
2) 请写出Ⅱ-8的基因型为________,其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 。Ⅱ-8和Ⅱ-9生一个同时患两病的女孩概率为______。
3) Ⅲ-14个体的乙病基因来源于Ⅰ代中的_______。如果Ⅲ-14和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只考虑乙病),从优生的角度来看,适合生______(填“男孩”或“女孩”)。
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高一4月份月考
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30小题,1-24题每题1.5分,25--30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5 DBBAD 6--10 DBCDD 11-15 DDDDA 16-20CDBCB
21-25 DBCAB 26-30 DCAC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16分)
【答案】(1) 测交(2分) 演绎推理(2分) 1∶1∶1∶1 (2分)
(2)野生型 ∶黑色=2∶1(3分)
(3)80(3分) (4)DdHh×Ddhh(4分,对一个给2分)
(19分)
【答案】(1)A、B、D(3分,对一个1分)
(2) 8(1分) 2 (1分) ②(1分)
(3) ③⑥(2分,对一个1分) 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离(答案合理即可)(2分)
(4) ②(2分) 极体(2分) 卵细胞(2分) aB(2分)
(5)①(1分)
3.(17分)
【答案】(1) 乙(2分) 交叉遗传,隔代遗传(2分,对一个给1分)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分)
(2) AAXbY或AaXbY(3分,都对才给分) 44常+XY(2分) 0 (2分)
(3) I-2和I-3(2分,对一个给1分) 女孩(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