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辛亥革命人民版必修Ⅰ
专题三第2课为什么要革命?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并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清政府反动本质充分暴露!清廷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物质基础哪些人为革命做好了准备,做了什么?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兴中会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 吴玉章回忆说:“无论光复会也好,华兴会也好,都缺乏明确而完备的纲领,更没有严密的组织,而且都受地方性的局限,不足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 怎么办?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总理为孙中山;这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组织准备镇南关起义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浙皖起义黄花岗72烈士墓黄花岗起义后,革命党人的勇敢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军事基础文学社、共进会,特别注重深入军队做工作……李烈钧、程潜等28人编成“铁血丈夫团”,进入各省的新军内,进入新军内,伺机宣传、鼓动,发展革命力量……在武昌起义前,新军基本上已经“革命化”……八千人中,坚决反对革命的只有一千余人……宣传发动清政府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武汉清军兵力空虚。有利时机一.背景1.革命的必要性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遗。
2.物质基础
清廷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革命的酝酿
(1)组织准备: 组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并建立统一的革命政党。
(2)军事准备:组织并发动“黄花岗”等武装起义。
(3)宣传发动:共进会和文学社积极宣传革命思想。
4.有利时机
清政府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武汉清军兵力空虚。二.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1.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2日占领武汉三镇。
2.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旧军官黎元洪为都督,国号为“中华民国”。
3.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脱离清廷宣布独立。全国15个省相继宣布独立!★武昌三.革命的高潮——中华民国的建立
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时间:1912年1月1日
总统:孙中山
国旗:五色旗
国都:南京
性质: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五色旗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章 “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 “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 “参议院”,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章 “国务员”,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 “法院”,规定:“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思考:
(1)第一章的主权归属有何特点?
(2)第二章中体现了哪些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观念?
(3)第三、四、五、六章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原则?
(4)第五章体现了什么制度主权在民自由平等责任内阁三权分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内容: 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2)性质:①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②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三权分立的政体
④责任内阁制(3)意义:四.革命的结局 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向南京临时参议院辞去临时大总统。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胜利成果落入袁世凯手中。辛亥革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材料一 秦始皇确立的皇帝制度为历代王朝所继承。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司法、军事指挥等大权于一身。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取决于皇帝一个人的意志。 材料二 1912年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辛亥革命使当时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使中国政治民主化获得重大突破。 材料三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①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为经济发展扫清了一些道路;
②辛亥革命,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兴起了“实业救国” 的社会思潮。 材料三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怎样的变化?辛亥革命对此起了怎样的作用?变化: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概括材料四所反映的情况,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材料四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人民版必修一P52情况:人民反对帝制,复辟帝制失败材料五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如:提倡“自由、平等、友爱为纲”的公民道德,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等。概括材料五中所反映的变化。变化:人们思想观念、社会生活习俗发生改变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服饰和生活习俗的变化总结30、孙中山去世后,被安葬在南京中山陵,墓前也是一块无字碑,原因是孙中山功高盖世,非文字可以表达。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C.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D.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28.中新网2月20日电: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南京市长江路292号建筑群(见下图),一个昔日神秘的所在,这里曾是清王朝的两江总督署,是太平天国的天朝宫殿,是民国时代的总统府,一系列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在这里发生。从1840年到1949年,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和终点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都可由它见证。历经沧桑的南京“总统府”,如今已得到全面整修、扩建。这里已成为面积达1 2万平方米的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1842 1853 1912 19271937 1945 1949 2005请回答:
(1)材料中所说的“从1840年到1949年,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和终点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都可由它见证”,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他们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和终点的依据各是什么?
(2)看图片和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还见证过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3分)
(3)2004年到2007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中共中央总书胡锦涛等一大批国内外政要先后到总统府参观。据此说明建立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