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州霍城县江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伊犁州霍城县江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16 16:31:57

文档简介

霍城县江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考试
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2024年3月25日;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单选题(60分)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左图)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据图可以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 大气污染 B. 水土流失 C. 土地荒漠化 D. 水污染
2. 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①开发小水电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读“我国某地区地理要素关联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叙述符合图中所示地区景观的是( )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C.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
4. 该区域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 人口多,增长快 B. 不合理利用资源
C.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D. 工业化快速发展
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回答下列小题。
5. 该地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A. 土地沙漠化 B. 水土流失 C. 土壤盐碱化 D. 地面沉降
6. 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
A.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 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
C. 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产品基地 D. 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下图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地区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夏季
B. 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表平坦
C. 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
D. 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
8. 据调查,甲地区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区,其原因是( )
A. 甲地区气温年较差比丁地区小 B. 甲地区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区大
C. 甲地区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区多 D. 甲地区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区大
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资料,完成问题。
省区
新疆
内蒙古
西藏
青海
甘肃
宁夏
陕西
山西
河北
其他省区
所占比例(%)
40
24
16
8
7
1
1
1
1
1
9. 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C. 酸雨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10. 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 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B.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能源,严禁乱砍滥伐
C. 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D. 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读我国“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重点发展的九大清洁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基地( )
A. 甲地夏季昼最长,太阳能最丰富 B. 丙地位于第一阶梯,风能较丰富
C. 乙地落差大,水能较丰富 D. 丁地降水多,太阳能不丰富
12. 清洁能源基地的建设使( )
①能源生产结构优化②能源生产方式清洁化③能源生产消费格局转变④能源全部输入南方地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21年9月,新疆首个塔式光热电站实现满负荷运行,预计每年可提供1.98亿度清洁电。下图为塔式光热电站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新疆光热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低 B. 降水多 C. 海拔高 D. 距海远
14. 下列省市最适宜建设塔式光热电站的是( )
A. 重庆市 B. 甘肃省 C. 上海市 D. 海南省
2023年9月21日,雅砻江腊巴山风电项目正式投产发电。该项目风机叶轮直径达172米,扫风面积超过2.3万平方米,相当于3.2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腊巴山风电项目放弃了传统的整体叶轮吊装方式,采用单叶片吊装,风机于2022年10月开始吊装,每天有效施工窗口期极短。下图为腊巴山风电项目风机景观及该地风速日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下列时间段中,最适宜腊巴山风机吊装施工的是( )
A. 5:00-8:00 B. 9:00-12:00 C. 13:00-16:00 D. 17:00-20:00
16. 为实现雅砻江流域水能、风能、光伏电能互补,腊巴山风电场发电量最高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7. 腊巴山风电项目风机采用单叶片吊装方式的原因有( )
①降低运输难度②缩小施工面积③减少植被破坏④保障风机质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下图我国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8. 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消费区的正确叙述是(  )
A. 华北地区能源消费主要以石油为主 B. 东部沿海消费水电、核电为主
C. 西南基地能源主要是水能、天然气 D. 蒙东基地生产主要是煤炭、石油
19. 目前,能缓解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有效措施主要为(  )
①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加强区域能源调配 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 ④大力研发潮汐能,开发新能源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我国某地推广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蔬菜大棚农业。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下图示意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连作8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  )
A. 土壤酸化 B. 土壤沙化
C. 土壤盐碱化 D. 土壤有机质增加
21. 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采用滴灌技术 B. 适量掺沙改造
C. 增施速效肥料 D. 及时深耕土壤
22. 该大棚可能位于(  )
A. 珠江三角洲 B. 长江三角洲
C. 黄淮海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下图为“十一五”期间江苏省能源调入、单位能耗变化情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23. 关于图中江苏能源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油调入量变化总体较小 B. 2007-2008年能源总调入增长最快
C.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提高 D. 2006-2007年单位GDP能耗下降最快
24. 江苏省“十一五”期间单位能耗逐年下降,原因不包括( )
A. 节能意识不断提高 B. 能源利用率不断提高
C.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D. 新能源的大量使用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中体现的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 )
A. 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 B. 液体、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
C. 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 D. 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稳定上升
26. 下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①大气污染加剧②土壤肥力下降③土壤污染严重④水污染严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由于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绿色消费已成为时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绿色食品要求( )
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
②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③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
④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8. 为生产绿色蔬菜和水果,并保护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采用无土栽培 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
③使用高效化肥 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⑤采用生物技术防治虫害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截至2020年2月初,澳大利亚东南部爆发的山火已燃烧了5个多月。消防人员常采用喷水、喷洒灭火剂、复土、扑打和砍伐隔离带等方式扑灭森林大火,也会用“点倒火”方式快速灭火。下图示意“点倒火”灭火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根据图中采用“点倒火”灭火方式可判断该地此时( )
①吹西风②吹东风③风力较大④风力较小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30. 与澳大利亚此次山火有关的主要气象条件是( )
A. 高温 B. 干旱 C. 高湿 D. 大风
31. 澳大利亚此次森林过火后可能会( )
A. 优化森林生态环境 B. 增加木材蓄积量
C. 降低森林虫害风险 D. 抑制优势树种生长
2005年11月,受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一家化工企业爆炸事故影响,松花江形成长达80千米的污染带,引发流域重大水污染事件。吉林、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启动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采取措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位于下游的俄罗斯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两国通过合作成功化解了此次危机。下图为松花江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线面小题。
32. 污水团流经哈尔滨市之后,松花江的污染程度减轻的原因是( )
A 气温越来越低 B. 河流水量增大,稀释作用增强
C. 地势越来越低平 D. 植被越来越茂密
33.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有( )
①威胁沿岸居民健康②使松花江改道③引发国际争端④威胁区域的生态环境安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读森林覆盖率和表面土流失程度的关系图,回答下面小题。
34. 图中反映的是森林的哪种调节服务功能( )
A. 防风固沙 B. 保持水土 C. 净化空气 D. 平衡大气成分
35. 与上图中森林的主要调节服务功能相同的是( )
A. 城市园林 B. 我国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带
C. 长江上游的防护林带 D. 热带沿海的红树林
为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必须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藏粮于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藏粮于地”强调可持续的粮食生产能力,即在粮食供过于求时,轮作、休耕一部分土地;在粮食紧缺时,再将这部分土地迅速用于粮食生产;这样通过调整耕地来维持粮食供求平衡。图示意我国2020年耕地等级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6 与“藏粮于仓”相比,“藏粮于地”会( )
A. 提高粮食生产成本 B. 减少粮食浪费 C. 减少粮食需求量 D. 保障粮食供给
37. 目前,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是( )
A. 提高农业科技 B. 实行精耕细作 C. 扩大耕地面积 D. 提高耕地质量
38. 下列各地采取的措施,有助于实现“藏粮于地”的是( )
A. 长江中下游区—治酸控污 B. 青藏区—防治盐碱化
C. 黄淮海区—治理土地沙化 D. 蒙新区—防治水土流失
近年来,我国某些区域的建设用地指标不能满足当地发展需要,需从其他区域购买建设用地指标(主要来自农村居民点整理后新增的耕地),这样可实现建设用地跨区域占补平衡。完成下列各题。
39. 设定区域建设用地指标的根本目的是(  )
A. 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 B. 控制城市化增长速度
C. 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D. 提高建设用地的成本
40. 建设用地指标跨区域占补平衡可(  )
①改善城市的空间结构
②优化土地资源空间配置
③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
④促进土地资源区际流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二、材料分析题
4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8月,山东省北部莱州湾海域启动国内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下图)。该项目是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虽然该项目施工难度较大,但它将开创"水下产出绿色产品,水上产出清洁能源"的新局面,符合"海上粮仓+蓝色能源"的海洋空间开发战略方向。
(1)分析在山东北部莱州湾海域建设“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
(2)推测该项目施工建设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
(3)简述风力发电机底座“鱼礁化”的有利影响。
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8月,中国原油进口量达3.68亿吨,同比增长12.1%。
材料二 一般认为,当一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20%~30%时,就面临较高风险。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已突破60%。我国将在未来5~10年遭遇“石油安全”问题,10~20年这一问题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材料三 中国石油供需演变图。
材料四 我国进口原油中的80%是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航运通道进口的,而一些大国一直染指并试图控制马六甲海峡。国内专家提出了从缅甸修一条输油管道到昆明的计划,该路径比我国传统方式通过马六甲海峡至少能减少1 200千米的路程,而且要安全得多。
(1)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原因是什么?
(2)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的原因是什么?
(3)简述修建中缅石油通道对云南经济的影响。
(4)综合分析新世纪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选择。霍城县江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考试
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2024年3月25日;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单选题(60分)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左图)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据图可以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 大气污染 B. 水土流失 C. 土地荒漠化 D. 水污染
2. 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主要途径是( )
①开发小水电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1. B 2. C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结合图表信息分析,该地位于南方地区,降水量大;多低山丘陵,坡度大于15°以上的土地面积比例大,地势起伏较大;居民能源消费以薪柴比重最高,达到42%,存在过度砍伐植被现象,所以当地水土流失较严重,B正确。故选B。
【2题详解】
该地降水多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开发小水电可以缓解能源问题,减少植被砍伐,①正确; 封山育林禁止采伐虽然可以起到保护植被的作用,但禁止采伐不利于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采取定期采伐,采育结合的方式开发森林资源,对一些其它能源条件差的地区可以开发薪炭林,解决居民的生活能源,不能搞一刀切,②错误;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虽然可以减少林木砍伐,但矿物燃料成本较高并且大气污染较重,③错误;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可以减少能源浪费,缓解能源不足,减少环境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④正确。综上分析,①④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我国南方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需要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判断。
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读“我国某地区地理要素关联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叙述符合图中所示地区景观的是( )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C.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
4. 该区域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 人口多,增长快 B. 不合理利用资源
C.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D. 工业化快速发展
【答案】3. B 4. A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图示内容主要反映的是我国南方地区,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描述的是南方地区,因此正确选项为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歌咏了北方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水土与游牧生活无限热爱之情;“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反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风沙大、风力作用显著的自然特征,A、C、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四个选项均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环境问题突出的原因,但其根本原因是人口多,增长快。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有:湿地面积缩小、洪灾、水土流失等。
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回答下列小题。
5. 该地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A. 土地沙漠化 B. 水土流失 C. 土壤盐碱化 D. 地面沉降
6. 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
A.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 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
C. 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产品基地 D. 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答案】5. B 6. B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这种土地利用方式破坏了林地、草地,扩大了耕地面积,由于地表植被破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B正确。林地、草地面积减小,耕地面积扩大,与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地面沉降没有必然联系, ACD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B正确。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根本措施,不能快速见效,A错误。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产品基地,不能解决植被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C错误。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会导致植被破坏加重,水土流失加重,D错误。故选B。
【点睛】土地荒 漠化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两方面:人为因素。过度放牧、过度耕种、砍伐森林、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等人类活动,这些活动破坏了植被,导致了土壤侵蚀和土地退化。自然因素。包括干旱少雨、大风、洪水、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自然过程,全球气候变暖也加速了荒漠化的过程。这些因素单独或结合作用,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或丧失,最终形成荒漠化。
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下图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地区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夏季
B. 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表平坦
C. 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
D. 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
8. 据调查,甲地区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区,其原因是( )
A. 甲地区气温年较差比丁地区小 B. 甲地区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区大
C. 甲地区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区多 D. 甲地区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区大
【答案】7. D 8. D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图示甲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其风能资源主要集中于夏秋季节东南季风盛行时,故A正确。乙地位于我国内蒙古地区,其风能资源主要集中于冬季,由于距冬季风源地近,且地形平坦,故冬季风能资源丰富,故B正确。我国的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故C正确。丙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周围山脉阻挡,盆地底部风力小,因此有效风能密度小,故D错误。故选D。
【8题详解】
甲地区气温年较差比丁地区小与风能资源利用前景无关,故A错误。甲地区有效风能密度与丁地区相同,故B错误。甲地区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区少,故C错误。甲地经济发达,常规能源短缺,能源消耗量大,因此风能开发前景好,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通过读图,能够对我国能资源的分布状况了解。我国风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内蒙古和甘肃走廊、东北、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等地区。
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资料,完成问题。
省区
新疆
内蒙古
西藏
青海
甘肃
宁夏
陕西
山西
河北
其他省区
所占比例(%)
40
24
16
8
7
1
1
1
1
1
9. 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C. 酸雨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10. 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 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B.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能源,严禁乱砍滥伐
C. 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D. 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答案】9. A 10. B
【解析】
【分析】
【9题详解】
表格中的统计资料反映出该生态问题主要在西北内陆地区,该生态问题应是荒漠化。
【10题详解】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少,因为水资源短缺,也不适合大面积植树造林,A不可取;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过度的人类活动,是造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因此解决当地群众生活能源,严禁乱砍滥伐,可以减少对该区域植被的破坏,B可取;加快城市化进程会加快当地的生态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C不可取;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会导致盲目扩大开垦规模,引起生态用水紧张,加剧荒漠化,此外引水灌溉措施不当还会引起次生盐渍化,D不可取。故选B。
【点睛】
读我国“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重点发展的九大清洁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基地( )
A. 甲地夏季昼最长,太阳能最丰富 B. 丙地位于第一阶梯,风能较丰富
C. 乙地落差大,水能较丰富 D. 丁地降水多,太阳能不丰富
12. 清洁能源基地的建设使( )
①能源生产结构优化②能源生产方式清洁化③能源生产消费格局转变④能源全部输入南方地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1. B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甲地位于东北地区,纬度最高,夏季昼最长,但中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A错误;丙地在黄河上游,位于青藏高原地区,位于第一阶梯,青藏高原地区风能丰富,B正确;乙地位于黄河几字湾,即河套平原附近,流速较慢,水能不丰富,C错误;丁地位于金沙江上游,位于青藏高原地区,降水较少,太阳能丰富,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建设清洁能源基地,有利于优化能源生产结构,同时清洁生产可以减少大气污染,①②正确;能源消费格局主要受经济发展影响,③错误;清洁能源基地生产的清洁能源除输入南方地区外,也提供给当地使用,④错误。综合上述分析,①②正确,③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开发可以减少传统能源的开发。减少对地表的破坏,从而减少对生态的破坏,有利于保障生态安全;可以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状况,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可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状况,有利于保障环境安全。
2021年9月,新疆首个塔式光热电站实现满负荷运行,预计每年可提供1.98亿度清洁电。下图为塔式光热电站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新疆光热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低 B. 降水多 C. 海拔高 D. 距海远
14. 下列省市最适宜建设塔式光热电站的是( )
A. 重庆市 B. 甘肃省 C. 上海市 D. 海南省
【答案】13. D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新疆位于北纬40度左右,纬度为中纬地区,A错误。新疆位于西北内陆,降水少,B错误;新疆盆地内海拔在一千米左右,不算高海拔,C错误;新疆距海遥远,水汽难以到达,多晴天,日照时间较长,因此光热资源丰富,D正确。故选D。
【14题详解】
据所学可知,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域分布在青藏高原、河西走廊、内蒙古西部地区,甘肃省位于这个区域,因此最适宜建设塔式光热电站,B正确;重庆市近四川盆地为山城,地形较为封闭,水汽难以扩散,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量少,不适合建设塔式光热电站,A错误。上海市、海南省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云量大,太阳能资源不如甘肃丰富,加之塔式光热电站,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土地资源较为稀缺,不适合建设,CD错误。故选B。
【点睛】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运动、大气运动、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能是我们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
2023年9月21日,雅砻江腊巴山风电项目正式投产发电。该项目风机叶轮直径达172米,扫风面积超过2.3万平方米,相当于3.2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腊巴山风电项目放弃了传统的整体叶轮吊装方式,采用单叶片吊装,风机于2022年10月开始吊装,每天有效施工窗口期极短。下图为腊巴山风电项目风机景观及该地风速日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下列时间段中,最适宜腊巴山风机吊装施工的是( )
A. 5:00-8:00 B. 9:00-12:00 C. 13:00-16:00 D. 17:00-20:00
16. 为实现雅砻江流域水能、风能、光伏电能互补,腊巴山风电场发电量最高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7. 腊巴山风电项目风机采用单叶片吊装方式的原因有( )
①降低运输难度②缩小施工面积③减少植被破坏④保障风机质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15. A 16. D 17. B
【解析】
【1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腊巴山风机体型巨大,吊装施工时大叶轮迎风面积大,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侧向载荷超过吊车的抗侧向能力,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应该选择一天中风速较小时间施工。读右图可知,一天之中 5:00-8:00风速最小,A 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雅砻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量小,河流处于枯水期,发电量较小,且因白昼时间短,太阳高度较小,太阳辐射量也为一年中最小,此时采用风力发电量最高,用以弥补水能发电和光伏发电的不足,D正确;ABC 错误。故选D。
【17题详解】
腊巴山风电项目位于川西横断山区,地形起伏大,山脊地少,而植被覆盖率高。采用整机吊装需要较大的施工平台对风机进行组装,势必会破坏植被。单叶片吊装因避免了地面组装叶轮,可大幅度降低施工场地的面积,减少挖填方量和植被破坏,②、③正确。无论采用整机吊装还是单叶片吊装,运输难度都很大,①错误;而单叶片吊装与保障风机质量无关,④错误。由此可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风能的优点:蕴量巨大、分布广泛、可以再生、无污染; 缺点:密度低、不稳定、地区差异大、风能的广域分散性、随机性和能量的低密度性。
下图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8. 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消费区的正确叙述是(  )
A. 华北地区能源消费主要以石油为主 B. 东部沿海消费水电、核电为主
C. 西南基地能源主要是水能、天然气 D. 蒙东基地生产主要是煤炭、石油
19. 目前,能缓解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有效措施主要为(  )
①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加强区域能源调配 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 ④大力研发潮汐能,开发新能源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18. C 19. A
【解析】
【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能源的利用状况,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性。
【18题详解】
华北地区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A错;东部沿海能源消费以火电、核电为主,B错;西南基地能源主要是水能、天然气,C正确;蒙东基地生产的主要是煤炭,D错。故选C。
【19题详解】
我国西部地区能源丰富,用量小,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能源短缺,市场需求大,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加强区域能源调配,①正确;我国能源使用浪费严重,所以要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②正确;我国能源消费还是以煤炭为主,还不能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③错;东部可加大研发潮汐能,开发新能源,④错。故选A。
【点睛】我国能源分布不均,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煤炭主要在华北、东北;水能主要在西南、中南和西北的黄河上游;天然气主要在我国的西北、西南;核电目前在我国沿海地区较多。西部地区能源丰富,经济不发达,能源需求少;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但能源生产不足,资源跨区域调配是非常必要的。
我国某地推广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蔬菜大棚农业。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下图示意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连作8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  )
A. 土壤酸化 B. 土壤沙化
C. 土壤盐碱化 D. 土壤有机质增加
21. 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采用滴灌技术 B. 适量掺沙改造
C. 增施速效肥料 D. 及时深耕土壤
22. 该大棚可能位于(  )
A. 珠江三角洲 B. 长江三角洲
C. 黄淮海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答案】20. A 21. D 22. C
【解析】
【20题详解】
图示连作8年后,变化的主要是表层: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pH减小(说明酸性增强);而有机质含量增加不是退化的表现,A正确。故选A。
【21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是“连作使大棚内表层土壤呈酸性”,而深层土壤pH值变化不大,故可采取及时深耕土壤措施中和土壤酸碱度,以致减缓大棚内土壤酸化及退化速度,D正确。滴灌技术、掺沙改造、增施速效肥料无法减缓土壤酸化速度,A、B、C错误。故选D。
【22题详解】
图示土壤pH总体大于7,呈弱碱性,而南方地区土壤多呈酸性,A、B错误。图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不可能是沙漠,D错误;据此可判断可能位于黄淮海平原。故选C。
下图为“十一五”期间江苏省能源调入、单位能耗变化情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23. 关于图中江苏能源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油调入量变化总体较小 B. 2007-2008年能源总调入增长最快
C.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提高 D. 2006-2007年单位GDP能耗下降最快
24. 江苏省“十一五”期间单位能耗逐年下降,原因不包括( )
A. 节能意识不断提高 B. 能源利用率不断提高
C.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D. 新能源的大量使用
【答案】23. A 24. D
【解析】
【分析】
【23题详解】
仔细读图,注意不同图例代表的曲线的类型,同时观察曲线的倾斜度(斜率)的变化。由图可知原油调入量曲线基本是水平直线,所以变化总体较小;能源总调入量曲线2009—2010年斜率最大,增长最快;由右图可知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单位GDP能耗在2009—2010年下降最快。故选A。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我国节能减排、降低能耗的措施。选项中提高能源利用率;优化产业结构,淘汰关闭高耗能工业;人们节能意识不断提高等都可以降低单位能耗。新能源的大量使用,可以减少常规能源的使用量,从而减轻环境污染,对于降低单位能耗没有关系。故选D。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中体现的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 )
A. 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 B. 液体、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
C. 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 D. 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稳定上升
26. 下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①大气污染加剧②土壤肥力下降③土壤污染严重④水污染严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25. C 26. A
【解析】
【分析】
【25题详解】
由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可知,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B错、C正确。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下降,A错。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波动下降,D错。故选C。
【26题详解】
该地区能源消费以煤炭、薪柴、秸秆为主,易产生大气污染;秸秆被大量燃烧不能以有机肥的形式返还农田,易使土壤肥力下降。①②正确。不会使土壤污染和水污染严重,③④错。故选A。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环境污染的有关知识。
由于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绿色消费已成为时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绿色食品要求( )
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
②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③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
④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8. 为生产绿色蔬菜和水果,并保护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采用无土栽培 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
③使用高效化肥 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⑤采用生物技术防治虫害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答案】27. B 28. B
【解析】
【分析】
【27题详解】
绿色食品是指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②③④正确,B正确。产品的原料只要安全、符合质量标准即可,不一定是绿色植物,①错误,ACD错误。故选B。
【28题详解】
高效化肥包括无机肥,无机肥的使用会破坏土壤结构,污染环境,③错误;使用农药防治虫害会造成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并导致农药残留,影响食品安全,④错误,ACD错误。采用无土栽培、使用绿肥等有机肥、采用生物技术防治虫害这三项措施均避免了生产过程产生污染,①②⑤正确,B正确。故选B。
【点睛】绿色食品是指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食品。
截至2020年2月初,澳大利亚东南部爆发的山火已燃烧了5个多月。消防人员常采用喷水、喷洒灭火剂、复土、扑打和砍伐隔离带等方式扑灭森林大火,也会用“点倒火”方式快速灭火。下图示意“点倒火”灭火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根据图中采用“点倒火”灭火方式可判断该地此时( )
①吹西风②吹东风③风力较大④风力较小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30. 与澳大利亚此次山火有关的主要气象条件是( )
A. 高温 B. 干旱 C. 高湿 D. 大风
31. 澳大利亚此次森林过火后可能会( )
A. 优化森林生态环境 B. 增加木材蓄积量
C. 降低森林虫害风险 D. 抑制优势树种生长
【答案】29. C 30. B 31. C
【解析】
【分析】
【29题详解】
“点倒火”灭火方式是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进行灭火的方式。山火着火位置气流受热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四周气流流向着火处(倒火处箭头)。山火和倒火的方向是相反的,山火移动方向是主要前进方向,山火移动受瞬时风向影响大,所以此地此时为西风;另外从隔离带位置判断,其应该位于山火下风向所以吹西风。倒火和山火的方向是相反的,虽然此刻为西风,但倒火是向西蔓延,说明此刻西风风力较弱。①④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0题详解】
有助于山火的气象条件是干旱,此次澳大利亚山地林火的形成主要与长时间的异常干旱有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1题详解】
澳大利亚此次森林过火后可能会造成森林生态环境的破坏,木材蓄积量减少,降低森林虫害的风险,加快优势树种生长。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森林及其保护的相关知识。
2005年11月,受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一家化工企业爆炸事故影响,松花江形成长达80千米的污染带,引发流域重大水污染事件。吉林、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启动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采取措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位于下游的俄罗斯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两国通过合作成功化解了此次危机。下图为松花江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线面小题。
32. 污水团流经哈尔滨市之后,松花江的污染程度减轻的原因是( )
A. 气温越来越低 B. 河流水量增大,稀释作用增强
C. 地势越来越低平 D. 植被越来越茂密
33.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有( )
①威胁沿岸居民的健康②使松花江改道③引发国际争端④威胁区域的生态环境安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32. B 33. C
【解析】
【分析】
【32题详解】
读图可知,松花江流经哈尔滨市之后有较多的支流汇入,对污水团起到了较大的稀释作用,所以松花江污染程度会减轻,B项正确。气温越来越低不利于污染减轻;地势差异不大,且越往下游流速越慢,不利于污染减轻;植被差异不大,ACD错误。故选B。
【33题详解】
化工企业爆炸引发的水污染会威胁松花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及松花江沿岸居民的饮水安全,威胁沿岸居民的身体健康,①④正确。水污染并没有使松花江改道,②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中俄两国通过合作成功化解了此次危机,说明此次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没有引发国际争端,③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2005年11月属于冬季,气温低不利于降解污染,但是下游水量变大,利于水质改善。
读森林覆盖率和表面土流失程度的关系图,回答下面小题。
34. 图中反映的是森林的哪种调节服务功能( )
A. 防风固沙 B. 保持水土 C. 净化空气 D. 平衡大气成分
35. 与上图中森林的主要调节服务功能相同的是( )
A. 城市园林 B. 我国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带
C. 长江上游的防护林带 D. 热带沿海的红树林
【答案】34. B 35. C
【解析】
【34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反映的是森林覆盖率和表面土流失程度的关系,森林覆盖率越高,表面土流失越少,说明森林有保持水土的功能,B正确;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和平衡大气成分从材料和图中无法体现,ACD错误。故选B。
【35题详解】
由已学可知,长江上游防护林带的主要作用是保持水土,与上图中森林的服务功能相同,C正确;城市园林的主要作用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A错误;西北地区防护林带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B错误;热带沿海的红树林的主要作用是保护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D错误。故选C。
【点睛】森林的主要功能有:①经济功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木材和其他林产品);②环境功能: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稳定大气成分、繁衍物种,维护生活多样性等。
为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必须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藏粮于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藏粮于地”强调可持续的粮食生产能力,即在粮食供过于求时,轮作、休耕一部分土地;在粮食紧缺时,再将这部分土地迅速用于粮食生产;这样通过调整耕地来维持粮食供求平衡。图示意我国2020年耕地等级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6. 与“藏粮于仓”相比,“藏粮于地”会( )
A. 提高粮食生产成本 B. 减少粮食浪费 C. 减少粮食需求量 D. 保障粮食供给
37. 目前,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是( )
A 提高农业科技 B. 实行精耕细作 C. 扩大耕地面积 D. 提高耕地质量
38. 下列各地采取的措施,有助于实现“藏粮于地”的是( )
A. 长江中下游区—治酸控污 B. 青藏区—防治盐碱化
C. 黄淮海区—治理土地沙化 D. 蒙新区—防治水土流失
【答案】36. B 37. D 38. A
【解析】
【36题详解】
与“藏粮于仓”相比,“藏粮于地”是根据粮食供给状况对土地进行轮作、休耕等,可以保护土壤肥力,减少土地退化,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可以降低粮食生产成本,A错误。粮食仓储中会出现生虫、鼠咬及陈化现象,造成粮食浪费,“藏粮于地” 可以减少此类粮食浪费,B正确。粮食需求量是由市场决定的,与粮食储藏方式关系不大,C错误。两种方式都是储藏,都可以保障粮食供给,D错误。故选B。
【37题详解】
目前,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是根据粮食供给状况对土地进行轮作、休耕等,可以保护土壤肥力,减少土地退化,通过提高耕地质量保障可持续的粮食生产能力,所以该战略的关键是提高耕地质量,D正确。提高农业科技和实行精耕细作是“藏粮于技” ,AB错误。藏粮于地是着眼现有耕地,提高耕地质量,不是通过扩大耕地面积保障粮食产量,C错误。故选D。
【38题详解】
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壤酸化严重、污染严重,应该治酸控污,A正确。青藏区盐渍化程度较低,B错误。黄淮海地区土壤盐渍化严重,应该治理土壤盐渍化,C错误。蒙新区土壤沙化严重,应该防治土地荒漠化,D错误。故选A。
【点睛】我国保障粮食供给的战略措施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和“藏粮于民”。
近年来,我国某些区域的建设用地指标不能满足当地发展需要,需从其他区域购买建设用地指标(主要来自农村居民点整理后新增的耕地),这样可实现建设用地跨区域占补平衡。完成下列各题。
39. 设定区域建设用地指标的根本目的是(  )
A. 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 B. 控制城市化增长速度
C. 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D. 提高建设用地的成本
40. 建设用地指标跨区域占补平衡可(  )
①改善城市的空间结构
②优化土地资源空间配置
③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
④促进土地资源区际流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39. A 40. B
【解析】
【39题详解】
设定区域建设用地指的根本目标是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防止随意占用耕地,故A正确。我国中小城市应加快城市化增长速度,故B错误。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不是根本目的,故C错误。提高建设用地的成本不是设定指标的目的,故D错误。
【40题详解】
根据材料,“需从其他区域购买建设用地指标(主要来自农村居民点整理后新增的耕地)”因此利于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空间配置,②③对。用地指标跨区域占补平衡不能改善城市的空间结构,①错。土地资源位置是固定的,不能进行区际流动,④错。故B正确,ACD不对。
【点睛】根据材料信息分析,设定区域建设用地指标,主要是限制乱占耕地,保护耕地资源,结合我国城市政策,对中小城市是推动发展,不是控制。土地资源是固定不动的,不参与区际流动,从其它区域购买指标,不会改变城市空间结构。
二、材料分析题
4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8月,山东省北部莱州湾海域启动国内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下图)。该项目是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虽然该项目施工难度较大,但它将开创"水下产出绿色产品,水上产出清洁能源"的新局面,符合"海上粮仓+蓝色能源"的海洋空间开发战略方向。
(1)分析在山东北部莱州湾海域建设“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
(2)推测该项目施工建设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
(3)简述风力发电机底座“鱼礁化”的有利影响。
【答案】(1)海域面积广阔,海洋风力资源丰富;海洋生物繁多;经济发达,对渔业产品和清洁能源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
(2)海水盐度高,腐蚀能力强,对材料的耐腐蚀性要求高;受风暴潮等恶劣天气影响,且海底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新模式的探索,技术攻关成本高。
(3)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修复风力发电机建设对海洋生态的破坏;为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提高渔业产量;海上风电和水下牧场共用海洋空间,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风力电站的建设,意在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山东是海洋大省,陆地海岸线约占全国的1/6,海域面积广,海洋风力资源丰富;因海域面积广,山东也是渔业大省,海洋生物种类与数量多;山东省经济发达,人口多,工农业生产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该项目为首个国内示范项目,有政府政策的支持。
(2)海上风电的底座受海水侵蚀,需耐腐蚀性很强的材料;沿海地区风暴潮等恶劣天气较多,距离板块交界处近,海底地质条件复杂;处于新产业模式前期探索阶段,技术投入成本高。
(3)材料提到,该项目是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提高了海洋空间的利用效率;海上发电机的建设会破坏海洋生态,但是发电机桩基还可起到类似人工鱼礁聚集鱼类的作用,对海洋生态起到修复作用,同时提高渔业产量。
【点睛】我国的风能资源分布广泛,其中较为丰富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以及北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内陆也有个别风能丰富点。此外,近海风能资源也非常丰富。
(a)沿海及其岛屿地区风能丰富带:沿海及其岛屿地区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市)沿海近 10 千米宽的地带,年风功率密度在 200 瓦/平方米以上,风功率密度线平行于海岸线。
(b)北部地区风能丰富带:北部地区风能丰富带包括东北三省、河北、内蒙古、甘肃、宁夏和新疆等省(自治区)近 200 千米宽地带。
我国风能资源的季节性很强,一般春、秋和冬季丰富,夏季贫乏,不过风能资源的季节分布恰好与水能资源互补。我国水能资源是夏季丰富,雨季在南方大致是 3-6 月或 4-7 月,因此,大规模发展风力发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水电冬春两季枯水期发电电力和电量的不足。
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8月,中国原油进口量达3.68亿吨,同比增长12.1%。
材料二 一般认为,当一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20%~30%时,就面临较高风险。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已突破60%。我国将在未来5~10年遭遇“石油安全”问题,10~20年这一问题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材料三 中国石油供需演变图。
材料四 我国进口原油中的80%是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航运通道进口的,而一些大国一直染指并试图控制马六甲海峡。国内专家提出了从缅甸修一条输油管道到昆明的计划,该路径比我国传统方式通过马六甲海峡至少能减少1 200千米的路程,而且要安全得多。
(1)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原因是什么?
(2)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的原因是什么?
(3)简述修建中缅石油通道对云南经济的影响。
(4)综合分析新世纪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选择。
【答案】(1)储量丰富,开发利用难度较小,利用方便且便于运输。
(2)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已探明储量有限,生产量小;国内石油消费增长加快,供需矛盾越来越大。
(3)①促进云南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②加强了我国边境贸易的发展,促进中缅贸易通道的形成,促进云南及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③扩大西南地区的国际、国内影响,加强本地的对外联系,促进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4)①进口地区多元化;②增加战略石油储备;③石油市场国际化,参与国际石油期货市场的竞争;④节能和提高效益,发展多种形式的替代能源;⑤加强石油的勘探等。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及解决能源安全的措施,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详解】(1)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而我国仍然以煤炭为主,主要是因为煤炭在我国储量丰富,开发利用难度较小,成本较低,利用方便且便于运输。
(2)主要从我国目前自身的生产量和需求量两方面回答。我国目前已探明石油储量有限,生产量小;经济发展快,国内石油消费增长快;国内石油生产量远远满足不了消费量,因此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
(3)中缅石油管道的建设对云南经济的影响可以从产业联系的角度进行分析。如促进云南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钢铁、建材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中缅贸易通道的形成,促进云南对外贸易发展;扩大西南地区的影响,加强了对外联系,促进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加快城市化进程。
(4)结合材料,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进行分析,如加强石油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大力在海外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加速研究开发石油替代产品;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加大开发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等能源;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