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二)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二)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4-16 17:1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陕西省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二)生物学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所有答案必须在指定区域内作答;书写要认真、工整、规范;卷面干净、整洁、美观。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片区位于陕西省宁强县青木川镇境内,是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大熊猫、冷箭竹和其他生物一起共同形成了一个(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超级细菌”是一种对绝大多数抗生素不再敏感的细菌,它的产生与人们滥用抗生素有关。根据世卫组织(WHO)预测,到2050年,“超级细菌”对人类的健康影响将超过癌症。“超级细菌”具有的结构特点是( )
A.没有遗传物质 B.没有细胞质 C.没有核糖体 D.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螺旋藻是一种螺旋状微藻,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誉为“21世纪最理想的食品”。下列不属于构成螺旋藻的微量元素的是( )
A. Fe B. Mn C. Zn D. Mg
4.秋收的谷物,常常要在太阳下进行晾晒,便于储藏。晾晒主要目的是减少谷物中的( )
A.自由水 B.结合水 C.无机盐 D.有机物
5.熟鸡蛋比生鸡蛋易消化,是因为加热使鸡蛋中的蛋白质分子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水解。高温改变了蛋白质分子的( )
A.空间结构 B.氨基酸数目 C.肽键数目 D.氨基酸种类
6.很久以前,勤劳的中国人就发明了制饴(麦芽糖)技术,这种技术在民间沿用至今。麦芽糖制作的大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糖类是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 B.淀粉是小麦体内的储能物质
C.麦芽糖可以被人体肠道细胞直接吸收 D.麦芽糖可以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
7.某小分子单体结构如图所示,此单体参与构成的物质是( )
A.多糖 B.RNA C.DNA D.脂肪
8.将下列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能够观察到质壁分离的是( )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哺乳动物红细胞
C.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D.根尖分生区细胞
9.如图为某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由图可知,该分子的转运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被动运输 D.主动运输
10.过氧化氢酶、Fe3+和加热都能促进过氧化氢分解。下列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原理相同的是( )
A.Fe3+和过氧化氢酶 B.加热和Fe3+
C.过氧化氢酶、Fe3+和加热 D.过氧化氢酶和加热
11.《晋书·车胤传》记载了东晋时期名臣车胤日夜苦读,将萤火虫聚集起来照明读书的故事。萤火虫尾部可发光,为发光直接供能的物质是( )
A.葡萄糖 B.糖原 C.АТР D.ADP
12.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带是( )
A.叶绿素a B.叶绿素b C.叶黄素 D.胡萝卜素
13.驻守高海拔地区的边防战士通过大棚种植技术解决了新鲜蔬菜短缺问题。下列措施不能增加蔬菜产量的是( )
A.适当增加大棚的CO2浓度 B.适当减小大棚内昼夜温差
C.适当延长大棚的光照时间 D.进行合理地灌溉和施肥
14.如图表示“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操作,其中步骤乙是( )
A.解离 B.染色 C.溶解 D.漂洗
15.人在某个阶段头发会变白,皮肤上也会长出“老年斑”,这是( )
A.细胞分化引起的 B.细胞坏死引起的 C.细胞衰老引起的 D.细胞凋亡引起的
16.选择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 )
①豌豆具有一些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②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
③自然条件下豌豆一般都是纯种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17.下列四种基因型的果蝇中,理论上只能产生一种配子的是( )
A. HHtt B. hhTt C. HHTt D. HhTt
18.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的模式图。据图分析,该细胞( )
A.是初级精母细胞 B.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C.有4条姐妹染色单体 D.有2对同源染色体
19.正常女人与佝偻病男人结婚,所生男孩正常,女孩都是佝偻病患者;女儿同正常男人结婚,所生子女中男女各有一半患者。由此可推测人类佝偻病的遗传方式是(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0.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 )
A.DNA的双螺旋结构 B.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C.DNA的复制方式 D.DNA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1.研究表明,人类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却携带有几万个基因。这一事实说明( )
A.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B.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C.基因只存在于染色体上 D.染色体只由基因构成
22.在翻译过程中,决定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的密码子位于( )
A.基因 B.DNA C.mRNA D.tRNA
23.如图是“中心法则”的图解。正常情况下,在人体内不发生的过程有( )
A.a和b B.b和d C.a和d D.c和e
24.如图为喜马拉雅兔在受到低温作用后毛色的变化,这种变化最可能是( )
A.遗传对基因表达的作用 B.环境对基因表达的作用
C.同源染色体发生互换 D.环境引起基因型的改变
25.遗传咨询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遗传病的发生。下列不属于遗传咨询范畴的是( )
A.详细了解家族病史 B.对胎儿进行羊水穿刺检查
C.推算后代遗传病的再发风险率 D.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
26.揭示和证明生物进化最可靠、最直接的证据是( )
A.胚胎的形成和发育 B.生物的分类
C.化石在地层中以一定的顺序出现 D.现有生物的细胞色素c
27.养牛场饲养员用杀虫剂消灭苍蝇,第一次使用时效果显著,随着使用次数增加,药效逐渐下降。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杀虫剂对苍蝇进行了选择 B.杀虫剂增强了苍蝇的繁殖能力
C.杀虫剂增强了苍蝇的免疫力 D.杀虫剂诱导苍蝇产生了生殖隔离
28.桦尺蛾有黑色基因(A)和白色基因(a)控制的两种表现型,对于一个基因频率相对稳定的桦尺蛾种群而言,大量引入白色桦尺蛾(aa)会使种群中a基因频率( )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29.某种兰花长着细长的花距,专门给它传粉的蛾长着细长的吸管似的口器,这两个物种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一现象体现了生物的( )
A.生存斗争 B.定向变异 C.用进废退 D.协同进化
30.2023年11月10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对外发布,该院开展的多基因编辑猪-猴多器官多组织同期移植手术再获新突破,将1只基因编辑猪的多个器官和组织移植给7只受体猴。基因编辑是指对基因组进行定点修饰的一项技术,此技术可以改变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物种多样性 B.细胞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计40分)
31.(10分)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结构复杂而精巧,各组分之间分工合作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使生命活动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自我调控、高度有序地进行。如图是某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⑨表示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并非漂浮于细胞质中,而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锚定并支撑着,这种网架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结构④是核膜,它具有_________层膜;结构⑤是______________,它能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3)若图示细胞是豚鼠胰腺的腺泡细胞,向该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一段时间后,带放射性标记的物质将先后出现在“核糖体→_________(填序号)→_________(填序号)”这些细胞器中,随后出现在细胞外。像这种用放射性同位素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0分)“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如图是小麦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有氧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很多反应的进行都离不开酶,一般来说,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_____________作用的有机物。
(2)图中物质e和g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若突然停止光照,则图中h的含量将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该叶肉细胞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完全相同的阶段是__________(填序号);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麦根缺氧时,根细胞中的丙酮酸转化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10分)如图表示原核生物拟核区域发生的三个生理过程(①~③),若过程②形成的mRNA不易与模板链脱离,会导致R环结构的形成,进而影响DNA复制、转录和基因的稳定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表示___________,其中酶A为___________。
(2)过程②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酶C的移动方向推测,该过程模板链的5′端位于___________(填“左侧”或“右侧”)。
(3)过程③中不同核糖体最终合成的肽链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多个核糖体可结合到同一条mRNA上的生理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R环结构通常出现在DNA非转录模板链上含较多碱基G的片段,这是由于该片段富含G,因此___________键数量较多,mRNA不易与模板链脱离。
34.(10分)玉米原产于南美洲,自明朝嘉靖年间传到中国,现已成为中国第一大作物。玉米有早熟和晚熟两个品种,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研究发现纯合的亲本杂交组合中出现了如图两种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该性状的两对基因的遗传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1亲本中早熟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3)对实验2的F1进行测交,后代的早熟和晚熟的比例为___________。
(4)实验2的F2中早熟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其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绝密★启用前
生物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D D A A C B C D A C D B D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A B C B A C D B B C A A D C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计40分)
31.(10分)
(1)细胞骨架(2分)
(2)双 核孔
(3)⑦(2分) ③(2分)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2分)
32.(10分)
(1)催化
(2)NADPH CO2 增加(2分)
(3)③ 线粒体内膜(2分)
(4)酒精和二氧化碳(2分)
33.(10分)
(1)DNA复制 DNA聚合酶
(2)(细胞中游离的四种)核糖核苷酸 右侧(2分)
(3)相同 少量的mRNA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2分)
(4)氢(2分)
34.(10分)
(1)遵循 实验2中F2类型及比例是9∶3∶3∶1的变式(2分)
(2)AAbb或aaBB(2分)
(3)3∶1
(4)8(2分) (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