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一、非标准
阅读下列图片,完成第1~3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图片中的物质与图例丙所示物质同类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① B.② C.③ D.④
2.表示自然资源的图片,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图片中,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运行力量得到恢复和再生的自然资源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1题,图片①~④依次表示煤炭、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梯田、汽油;图例丙所示物质表示不属于自然资源的能源,四种物质中,只有汽油符合这一条件。第2题,矿产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汽油不是自然资源。第3题,“被人类开发利用后”是关键信息,林地和梯田属于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答案:1.D 2.A 3.B
读“人类文明发展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第4~7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4.木柴在能源消费中占据首位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世界能源从 开始进入“煤炭时代”( )
A.① B.② C.③ D.④
6.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明显受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制约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7.后天性资源在地区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出现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图中人类手中的工具是题眼。在阶段①~ ( http: / / www.21cnjy.com )④中,人类手执的工具依次是石器、简易农具、电钻、计算机,分别代表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时代。第4题,木柴在能源消费中占据首位的时期在工业革命之前。第5题,世界能源从工业革命开始进入“煤炭时代”。第6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明显受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制约的时期是采猎文明时期和农业文明时期。第7题,在后工业化阶段,后天性资源在地区发展中占主导地位。
答案:4.A 5.C 6.A 7.D
下图表示人类各文明发展阶段的人均日能源消耗情况(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读图,完成第8~9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
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C.人类在各文明发展阶段都主要消耗一种能源
D.人均能源消耗的增长促进了生活水平的提高
9.现代人类消耗的能源大部分属于( )
①可再生资源 ②非可再生资源 ③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④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第8题,人类社会发展的前四个阶段,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各发展阶段都会消耗多种能源。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也随之增长。第9题,煤、石油等矿物能源是非可再生资源,都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储存的太阳能。
答案:8.D 9.B
(2013·河北保定高一检 ( http: / / www.21cnjy.com )测)马斯达尔位于西亚国家阿联酋的首都阿布扎比的郊外,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城市。下表为马斯达尔气候资料,读表完成第10~11题。
月份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均温(℃) 18.8 19.6 22.6 26.4 30.4 32.3 33.8 34.0 32.2 28.8 24.5 20.8
平均降水量(mm) 7.0 21.2 14.5 6.1 1.3 0 微量 1.5 0 微量 0.3 5.2
10.以下获取电力的方式中不能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是( )
A.太阳能发电 B.垃圾发电
C.地热发电 D.风能发电
11.马斯达尔100%能源将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其中最主要的可能是( )
A.太阳能 B.水能
C.地热能 D.风能
解析:第10题,焚烧垃圾发电会产生二氧化碳。第11题,由表格数据可知,马斯达尔气候干旱,降水少,太阳高度大,太阳能丰富。
答案:10.B 11.A
下图是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图,图中曲线代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水电和核电。读图,完成第12~13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2.图中曲线表示的能源名称分别是( )
A.①石油和天然气 ②煤炭 ③水电和核电
B.①煤炭 ②石油和天然气 ③水电和核电
C.①石油和天然气 ②水电和核电 ③煤炭
D.①水电和核电 ②煤炭 ③石油和天然气
13.当前,我国能源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①人均能源占有量较少 ②能源利用效率低,单位产值的能耗高 ③人均能源消费量比重过高 ④水能开发比核能开发快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
解析:第12题,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煤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水电和核电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第13题,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占有量、消费量较少,且技术、设备落后,能源利用率低。
答案:12.A 13.C
下图为世界水资源的供求关系图。读图,完成第14~15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4.世界水资源日趋紧张的原因是( )
A.洪水径流量增加
B.无人烟地区稳定径流量增加
C.有效水量增加
D.污染水量增加
15.人类有效利用的水资源由每年的7 000立方千米增加到9 000立方千米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增多 B.节水农业的发展
C.修建水库 D.河流流量增大
解析:第14题,由图可知,近年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总需水量增长明显,污染耗水量(总耗水量-除污染外的耗水量)增幅最大,导致世界水资源日趋紧张。第15题,人类修建水库可以将洪水期的径流拦截蓄积以备枯水期使用,从而使有效利用的水资源增加。
答案:14.D 15.C
16.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华北地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6%。
材料二: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迅速,但45种主要的矿产资源中,有十几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
材料三:煤作为一种常规能源,随时代及科技进步,其利用方式多种多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按再生性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自然资源分别属于 资源和 资源。
(2)根据自然资源的属性特征,完成下表。
材料 体现的自然资源属性
一
二
三
(3)我国西北地区农业以 业为主,主要是受 资源的影响。人类的聚居地往往沿河分布,主要受 影响。
(4)对我国东部地区而言,最清洁且 ( http: / / www.21cnjy.com )已大规模采用的煤的利用方式是 (填序号),结合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实际情况,下列利用方式中具有战略前景的是( )
A.② B.③
C.④ D.煤变油
解析:第(1)题,耕地、水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第(2)题,材料一反映了自然资源的地域性属性,材料二反映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而材料三反映了自然资源的多用性。第(3)题,主要考查了水资源对农业生产、人类生活的影响。第(4)题,煤炭利用方式中最清洁且已大规模采用的是用煤发电,而具有战略前景的是煤变油。
答案:(1)可再生 非可再生
(2)地域性 有限性 多用性
(3)畜牧 水 水资源
(4)② D
17.分析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农业社会阶段,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一类自然资源是( )
A.气候资源 B.水资源
C.土地资源 D.生物资源
(2)古巴比伦王国在创造人类文明的同时也毁掉了水草丰美的家园。这说明( )
①对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生态环境发生难以逆转的变化 ②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必须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③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应与环境保护相统一 ④人类无法协调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工业社会阶段, 资源和能源对 型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4)到后工业化发展阶段,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何变化
解析:农业社会阶段,人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土地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最大。工业社会阶段,矿产资源和能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后工业化阶段,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各种后天资源(如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等)的地位迅速上升,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影响日趋弱化。随着生产力发展,人地关系也趋于协调,经济、社会、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答案:(1)C
(2)C
(3)矿产 资源
(4)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各种后天性资源地位迅速上升,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影响日趋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