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我的战友邱少云同步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我的战友邱少云同步练习(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6 18:1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第9课 我的战友邱少云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ān ào( ) gān hé( ) jū gāo lín xià( )
wěi zhuāng( ) cuī huǐ( ) tòng tòng kuài kuài( )
jiǎo huá( ) màn yán( ) wén sī bú dòng( )
二、辨字组词。
蜷____ 呻____ 蔓____ 锋____
倦____ 伸____ 漫____ 蜂____
三、填空题。
(1)根据解释写词语。
①一点儿也不动。形容没有丝毫改变。 ____
②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____
③由于痛苦或者兴奋,情不自禁地发出的声音。 ____
(2)关联词填空。
只要……就…… 虽然……但是……
宁愿……也不…… 因为……所以……
①邱少云____牺牲自己,____破坏革命纪律。
②邱少云____从火里跳出来,____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
③敌人____已经感觉到他们的前沿阵地不太安全了,____没有胆量冒着我军的炮火出来搜查。
④____邱少云严格遵守纪律,____像千斤巨石一样,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四、选择题。
(1)“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我几次回过头来,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对这段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敢朝他那儿看",又“忍不住不看”突出了“我”焦急、痛苦、矛盾的心情。
B. 这段话表现了“我”对处在生死关头的邱少云的怀疑和担心,生怕他忍受不了烈火烧身的痛苦而暴露目标,使整个作战计划落空。
C. 这段话从侧面反映了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精神。
(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课文详细写了邱少云和战友们潜伏的山沟环境,一是为了强调他们随时可能被敌人发现,面临的危险极大,二是为了突出邱少云“隐蔽得更好”,为下文做铺垫。
B. 邱少云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整体、为胜利而选择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
C. 邱少云烈火烧身而不自救,是因为火势太大,他来不及跳出火堆。
五、按要求写句子。
(1)谁能趴在敌人的鼻子底下睡大觉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团烈火把邱少云整个包围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隔这么近,我几乎差不多找不到他。(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理解。
1.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们附近的荒草着火了,火苗子呼呼地蔓延着,烧得枯黄的茅草毕毕剥剥地响。恶毒的敌人竟使用燃烧弹来进行搜索了。
……
这个时候,邱少云如果迅速从火堆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身上的火是可以扑灭的。我们卧在他附近的任何一个人,如果跳过去把他拉出来,扯掉他着火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敌人的哨兵发觉,那么不仅是我们这一个班要牺牲在这里,也不仅是埋伏在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要受到重大损失,更严重的是我们准备了好久的这次作战计划要完全落空。
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我几次回过头来,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1)“敌人竟使用燃烧弹”中的“竟”字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作者的____描写和____描写,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当时邱少云____,“我”也____,可是不能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请找出表现“我”内心非常悲痛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说邱少云是一个伟大的战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课外阅读拓展。
卖蚯蚓的人
我每天到玉渊潭散步。玉渊潭有很多钓鱼的人。钓鱼旺季常可以碰见一个卖蚯蚓的人。
他慢慢踏着一辆旧自行车,有时扶着车慢慢走。走一截,扬声吆唤:“蚯蚓来——”
有的钓鱼的就从水边走上堤岸,向他买。来买的掏出一毛钱,他就从一个原来装油漆的小铁桶里,用手抓出三十来条,放在一块旧报纸里,交过去。有人只买五分钱的,也有人要求再添几条。
“添几条就添几条,一个这东西!”蚯蚓这东西,泥里咕叽,原也难一条一条数得清,用北京话说,“大概其”就得了。
这人长得很敦实,五短身材,腹背都很宽厚,看起来是不会头疼脑热、感冒伤风的。衣服都是宽宽大大的,褪了色,而且带着泥渍,但都还整齐。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只看到风、太阳和尘土。只有他剃了头,刮了脸,才看到本来的肤色。新剃的头皮雪白,下边一张红脸,看起来就像一件旧铜器在盐酸水里刷洗一通,刚刚拿出来一样。
天天见面,熟了,我们碰到了总要点点头,招呼招呼,寒暄两句。有时他在钓鱼人多的岸上把车子停下来,我们就说会子话。我问他一天能卖多少钱。
“一毛钱三十条,能卖多少!块数来钱,两块,闹好了能卖四块钱。”
“不少!”
“凑合吧。”
“您一直就卖蚯蚓?”
“不是!我原来在建筑工地上当壮工。退休了。退休金四十几块,不够花的。”我算了算,连退休金加卖蚯蚓的钱,有百十块钱,断定他一定爱喝两盅。我把手圈成一个酒杯形,问:“喝两盅?”
“不喝。烟酒不动!”
那他一个月的钱一个人花不完,大概还会贴补儿女一点。
“我原先也不是卖蚯蚓的。我是挖药材的。后来药材公司不收购,才改了干这个。”他指给我看,“这是益母草,这是车前草,这是红苋草,这是地黄……这玉渊潭到处是钱!”
“您怎么会认药材的?是家传?是学的”
“不是家传。有个街坊,他挖药材,我跟着他,用用心,就学会了。这北京城,饿不死人,你只要肯动弹,肯学!”
“蚯蚓!——蚯蚓来!”这个卖蚯蚓的粗壮的老人,骑着车,又吆喝开了。
(1)短文中出现的中草药的名称有____、____、____、____。我还认识____这种中草药,它具有____的功效。
(2)短文中两处画线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插说 B. 表示语音的延长
C. 表示解释说明 D. 表示意思的转换
(3)下列对短文中卖蚯蚓的人的性格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人卖蚯蚓时,随手一抓,有时添几条,由此可以看出他质朴豪爽。
B. 从老人“当壮工”“挖药材”“卖蚯蚓”的工作经历中,可以体会到他具有吃苦耐劳、自食其力的品质。
C. 从老人说的“退休金四十几块,不够花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老人铺张浪费、计较钱财。
D. 从“我”与老人的交谈中,可以看出老人虽然生活在社会底层,却保持着积极健康的心态。
(4)“这北京城,饿不死人,你只要肯动弹,肯学!”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人连退休金加卖蚯蚓的钱,有百十块钱,他烟酒不动,作者猜测老人会贴补儿女一点。你是怎样猜测的?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看拼音,写词语。
山坳 干涸 居高临下
伪装 摧毁 痛痛快快
狡猾 蔓延 纹丝不动
二、辨字组词。
蜷缩 呻吟 蔓延 锋利
疲倦 伸手 漫游 蜜蜂
三、填空题。
(1)①纹丝不动 ②居高临下 ③呻吟
(2)①宁愿;也不 ②只要;就 ③虽然;但是 ④因为;所以
四、选择题。
(1)B
(2)C
五、按要求写句子。
(1)谁也不能趴在敌人的鼻子底下睡大觉。
(2)邱少云被一团烈火包围了。
(3)相隔这么近,我几乎找不到他。
六、阅读理解。
1.(1)不能。因为“竟”字表示敌入使用燃烧弹完全出我们的意料。
(2)心理 动作 完全可以自己救自己 可以救他
我们动的话就会使整个潜伏部队暴露,就会给这次行动造成重大的损失
(3)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
(4)因为他严格遵守纪律,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牺牲自己,保证部队完成任务。
2.(1)益母草 车前草 红苋草 地黄
金银花 清热去火
(2)B
(3)C
(4)北京城能挣钱的机会有很多,只要勤劳,肯学肯干,就能解决温饱问题,就能养家糊口。
(5)老人淳朴善良,有爱心,我猜测他省吃俭用,每个月会拿出一部分钱资助贫困学生,或者捐赠给身边有困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