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人民版必修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2015学年高中人民版必修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0-23 15:5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高中人民版必修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193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122. ( http: / / www.21cnjy.com )74亿元,比1927年的60.1亿元增加了83.2%。纺织业1927年织布机为29788台,至1936年织布机数为52603台,增长76.6%。全国棉布产量1934年为2800多万匹,1937年增至8500多万匹。以上数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南京国民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B.民族危机下提倡国货运动的开展
C.民族工业采用新的科技成果提高产品质量
D.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对下列《抗战内迁行业数量》统计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
行业 数量 占比(%) 行业 数量 占比(%)
机械工业 181 40.4 食品加工 22 4.9
化学工业 56 12.5 教育用品 37 8.2
电器工业 29 6.5 矿 冶 8 1.8
纺织工业 97 21.7 其他工业 18 4
A.战时需求的刺激 B.轻重工业比例的失调
C.民营工业的较快发展 D.官僚资本的膨胀
3.决定下表中企业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企业名称 开办年份 停办年份及原因 创办人
直隶磁州煤矿 1875 1883 退股 李鸿章
湖北兴国煤矿 1875 1879 经费无着 盛宣怀
台湾基隆煤矿 1876 1892 亏损 沈葆桢
直隶开平煤矿 1873 李鸿章
徐州利国驿煤铁矿 1882 1886 亏损 胡思燮
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B.自然经济的抵抗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封建官商合办的经营方式
4.“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超趋萎缩
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
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
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
6.1896年初,御史王鹏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建议清廷 “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清廷支持这一议奏的目的是
A.模仿西方国家实现“工业立国”
B.发展商办企业与外商竞争
C.支付战争赔款和改善财政状况
D.取消对发展工商业的限制
7.下表是近代前后中国茶叶产销统计表,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伴随国际市场扩大茶叶需求量日增
B.劳动力的增加带动了茶叶产量的提高
C.自然经济解体加速了农产品商品化
D.茶叶产量的增加推动外销量迅速增长
8.阅读下表1936年国民政府贸易和生产指标,对该表中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棉纱进口 棉布进口 麦粉进口 钢铁进口 机器进口 生铁产量
下降38% 下降20% 下降15% 增加20% 增加20% 增加30%
A. 官僚资本在中国形成
B. 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C. 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D. 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
9.下表是19世纪70—90年代清政府投资的基本状况,这些投资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是清政府“求富”的重要途径 B.遏止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C.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D.使民族工业迎来了春天
10.上海《川沙县志》记载晚清:“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幼弱女子,亦无有习之者。”由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
B.上海一带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C.洋货入侵挤压了民族工业发展
D.中国人民抵制西方工业文明的传播
11.“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骛,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这种现象说明
A.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洋务运动达到高潮
C.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国人逐渐接受新型商业模式
12.十九世纪前期,英国对美国、中国的贸易情况,以下何者叙述最为恰当?
A.英国自中国购丝,卖至美国,买回棉花,并以棉花卖至中国
B.英国自中国购茶,卖至美国,买回棉花,并以鸦片卖至中国
C.英国自中国购茶,卖至美国,买回玉米,并以鸦片卖至中国
D.英国自中国购丝,卖至美国,买回玉米,并以棉花卖至中国
13.观察下图,根据所列年代与数据推测图表中曲线表示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英国输华鸦片总量
B.英国全国煤炭产量
C.英国掠夺白银总量
D.英国输华棉纱总量
14.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的“裱糊”活动为( )
A.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 B.创办上海发昌机器厂
C.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D.创办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15.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大公报》 ( http: / / www.21cnjy.com )载:“顾客清晨等候店铺开门……百货营业额较平时增加了3到4倍,甚至10多倍。南京路四大货物种类已残缺不全。……丽华公司纽扣柜台高悬‘每人限购一只’的字样。外滩中央银行门前天天拥满挤兑黄金的人群。……清晨五时,中央银行前已是人山人海,估计有十万人。”这表明( )
①上海经济发达,社会购买力强
②货币贬值,出现抢购和挤兑风潮
③经济前景暗淡,人心浮动
④物价下跌,人们纷纷抢购商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40分)
16.(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民国元年至十年,政争兵 ( http: / / www.21cnjy.com )乱,无年无之,举清末奖励实业政策之成绩尽破坏之,而无以为继。各省军人官吏不仅不能提倡保护其省内之实业,且加之以削剥摧残;故就政府对待实业之态度与影响言,清末之九年为黄金时代,而民初之十年为黑暗时代。幸而欧战发生,吾国工业乃得千载难逢之自动发展机会。欧战既终,险象即生,吾国工业因参战所得之利,能永久存在不为昙花一现者,窃恐甚少也。
——摘编自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 1912~1920年间中国民族资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工业发展不平衡。统计出的9个华资占比重较大的行业,一般的发展速度在12%~13%之间。这个增长率比之初步发展时期,并不更高,大战时期“黄金时代”之说,更多是指利润优厚,非必指增长速度。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2~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2~1920年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6分)
17.(12分)张謇是中国近代名人。近年,他在经济领域的活动已成为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阅读下列图像资料,完成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甲午中日战争后,一些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认为振兴实业是救国的重要方法,张謇甚至把实业称为“富强之大本”。 试分析这一思潮出现的社会原因和他办厂的目的。(6分)
(2)依据图二、图三,说明张謇所办企业的特点。(4分)
(3)根据本题提供的图片资料,可为张謇写一篇小传。请列出小传中应该使用的关键词。(2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1902年荣氏 ( http: / / www.21cnjy.com )兄弟准备投资办厂。荣德生说:“民以食为天。机制面粉质细色白,必定会代替土粉。”他忘不了在香港码头上看到轮船上装的都是面粉,那面粉是从英国、美国运来的。“外国人以 ‘洋人食用’为借口,朝廷对面粉是不抽税的。开粉厂有利可图。”
(1)根据材料一,结合课本说说荣氏兄弟为什么在1902年投资办厂、兴办实业?(4分)为什么首先投资面粉业?(4分)
材料二 到哪里去筹措办实业的钱呢?荣 ( http: / / www.21cnjy.com )氏兄弟四处招股东,非常艰难才筹到了办厂的钱……(准备破土动工之日)县衙就来了谕单,无锡绅士联名具告保兴粉厂“擅将公田民地围入界内”,而且在古城边竖立烟囱,必将“破坏风水,有伤文风”。知县的谕令责成粉厂饬地迁移……由于技术不够,粉质不高,加上保守思想作怪,保兴粉销路不畅,已积粉数千包。
(2)根据材料二,说说在创办实业过程中,荣氏兄弟遇到了哪些困难?(6分)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力东顾,还纷纷向 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宗敬看准了面粉工业大发展的苗头,不失时机地大力扩充,从1914年至1922年8年间,无锡茂新系统发展为4个厂上海福新系统发展为8个厂,日产面粉8.6万余包,占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荣氏企业己稳操“面粉大王”的桂冠。
(3)材料三中,荣氏企业发展表现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哪些方面?(4分)依据所学知识,说说这期间荣氏企业迅速发展的社会条件有哪些?(4分)为什么20年代荣氏企业发展受阻?(4分)
材料四 20年代后荣氏企业进入艰难守业的困境,申新纺织系统的一到四厂棉纱产量下降,出现亏损,面粉厂产量也急剧下降。
──杨旭《荣氏兄弟》
(4)班级要出一黑板报,介绍近代民族企业发展史,请你给上面的材料起一个标题。(2分)
参考答案
1.A
【解析】
题干中体现的是1927—1936年间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业发展增长很快,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其主要原因应该是国民政府推行的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导致的,故选A。
2.A
【解析】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上海南京等城市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继沦陷,国民政府和民族资本家为了支援抗战,保存中国近代工业,将沿海工业迁往西南等内地。从表中机械、化学和电器工业与纺织、食品工业比重看,轻重工业比例并不失调,故排除B项。表中没有反映民营企业和官僚资本的对比,故CD与题意不符。表中机械、纺织和食品加工业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这样做显然是为了满足抗日战争的需要,故A项符合题意。
3.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表等历史素材,获 ( http: / / www.21cnjy.com )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图表信息,标题实际上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相关史实——洋务企业的经营模式。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D项“封建官商合办的经营方式”,符合题干“主要因素”要求。其余ABC三项是影响图表中“企业走向”的一定原因,但不能够成为“主要原因”。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4.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息及知识迁移的能力,材料中“欧战”即指的是一战,一战时期,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顾及中国,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个短暂的发展春天,因此“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使纱厂规模不断扩大,当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据此分析可知②与④使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①不合题意与史实,③“官僚资本”的影响是在1936年以后,时间与题干不合,故选B。
5.D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考查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据教材知识可知中国小农经济解体的标志是家庭手工也与农业的分离,材料中“粮食蔬菜自给自足”而“家庭纺织业已被淘汰殆尽”说明该地区自然经济已经瓦解,故本题选择D项。A、B和C均不是小农经济解体主要标志。
6.C
【解析】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屈辱的《马关条约》,其中赔款达2亿两白银,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材料中的描述就是出现在该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一定程度的准许民间设厂,其目的是支付战争赔款和改善财政状况。故选C。A项错误,材料只是说的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并未把工业作为立国的根本;B项也无法体现与外国竞争的情况;D项错误,材料并未交代取消商品流通限制的问题。
7.A
【解析】
分析表格数据,鸦片战争后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茶面积、产量持续增加,但国内生产的销量变化不大,增产的茶叶主要销往海外市场。这说明鸦片战争后海外市场的扩大是导致中国种茶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故A符合题意。
8.C
【解析】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先排除错误选项。轻工业产品的进口量下降,间接反映出轻工业的发展,说明民族工业是在发展的,排除D。仅仅根据进出口量的数据无法得出当时国民经济结构的实际状况,因此不能得出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结论,排除B;A在材料中并未体现。再结合材料的时间分析,这是抗战前夕,钢铁、机器等战略物资的大量进口和产量的提高,有利于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故C项正确。
9.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清政府投资创办民用工业,这符合洋务派在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创办民用工业的情况。洋务运动一定程度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但是以失败告终,排除B;民族工业主要是指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属于民间私人投资、私人经营,排除C;民族工业迎来了春天是在民国初年,此时清政府已经被推翻,排除D;所以应选A。
10.B
【解析】
依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晚清的时候,随着西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列强的入侵,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家庭手工业逐渐破产,而洋纱则盛行,中国的经济结构开始和民众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分析选项,B符合题意。其他与题意不符。
11.D
【解析】
分析选项,A项 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来;B说法错 ( http: / / www.21cnjy.com )误,大量军事工业的兴办应是其高潮;C说法错误,洋务企业属于封建官办企业;D符合题意,材料“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说明了这一点。
12.B
【解析】
依据所学分析选项,CD不对,新航路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已经传至世界其他地区;A不对,十九世纪前期英国处于工业革命时期,棉纺织业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棉花作为原料,而棉花在中国已经大量种植,联系鸦片战争前夕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故B符合题意。.
所以应选B。
13.B
【解析】
分析选项,A与图表不符,由于中国的禁烟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动,英国输华鸦片总量在1840年前后成下降趋势;B符合题意,这一时期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煤的产量逐渐上升;鸦片战争前,由于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在正当的对华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白银大量外流,不会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输华棉纱总量也不是持续上升,故排除C、D。所以应选B。
14.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相关知识的把握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民用工业,所以A符合题意。B,C,D为19世纪60-70年代在沿海地区出现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显然不对。综上,本题选A.
15.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发展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考查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陷入绝境,所以①错误。国民党在此时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而非下跌,所以④错误。综上,本题选B.
16.
(1)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民族工业快速发展,利润较高;发展不平衡;工业发展基础薄弱,内力不足。(6分)
(2)政争兵乱,政局不稳,工业发展环境恶化;政府推动不力;外国资本的挤压。(6分)
【解析】
(1)据材料一中“幸而欧战发生,吾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业乃得千载难逢之自动发展机会”和材料二中得出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据材料二中“1912~1920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不平衡”得出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不平衡;结合所学知识,我国的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如纺织业和面粉业,重工业基础薄弱,对外国资本和本国的封建势力严重依赖。
(2)据材料一中“政争兵乱,无年无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得出,时局动荡,缺少安定的发展环境;材料一中“各省军人官吏不仅不能提倡保护其省内之实业,且加之以削剥摧残”反映出封建政府对民族工业的阻碍;从材料一中民族工业在一战期间迅速发展和“欧战既终,险象即生”可得出外国资本侵略是阻碍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7.(1)原因:①民族危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深,有识之士积极探寻救国之路。②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已有一定基础;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目的:实业救国,获得利润。(6分)
(2)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以纺织业为龙头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按近代经营管理方式运作等。(言之成理即可)(4分)
(3)状元、实业家(企业家)、大生企业(大生企业集团)、民族工商业的楷模。(2分)
【解析】
(1)甲午战后,帝国主义掀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些有识之士积极探寻救国之路。甲午战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间出现办厂热潮。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张謇办厂的目的是实业救国,获得利润。
(2)图二是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图三是大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纱厂发行的股票。通过观察图二可知,大生纱厂不仅规模大,而且采用的是机器生产的方式,属于近代企业。图三股票的发行说明大生纱厂是股份制企业,采用了近代经营管理的方式。
(3)小传要求写出人物的主要生活经历和思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别是人物生平的几件典型事情。本题中的三幅图片很好的展示了张謇一生中的主要大事,一是1894年成为晚清状元。二是创办实业,创建了大生纱厂。所以小传中应该使用的关键词应该包括状元、实业家、大生纱厂、民族工商业的楷模等。
18.
(1)1902年兴办实业的主要原因有:受实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救国思想的影响,实业能使国家富强和挽救民族危机(2分);利益的驱使(2分)。首先投资面粉业是由于:清政府规定面粉行业可以免税(2分);市场需求(2分);投资小,见效快(2分)。
(2)资金问题(2分);当地封建乡绅势力的破坏和阻扰工厂建设,他们认为工厂破坏地方安定,破坏了风水(2分);销售问题(2分)。
(3)表现:工厂的规模扩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2分);工人人数大大增加(2分);从面粉业向纺织业发展(2分)。迅速发展的原因有:扶持农桑、奖励实业(2分);一战帝国主义列强无暇东顾(2分)抵制洋货,提倡国货(2分)。20年代受阻原因: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加强了对华的经济侵略(2分);军阀混战,时局动荡不安(2分)。
(4)比如:民族企业短暂的春天;艰难曲折中发展的民族企业等等。评分要点:紧扣所给材料,突出时代特征;注重标题的历史性与简洁性。(2分)
【解析】
第(1)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荣氏兄弟在1902年投资办厂、兴办实业要结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状况来分析:当时,由于《辛丑条约》已经签订,中国完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实业救国思潮盛行。而之所以选择面粉业,要结合民族资本主义的先天不足和投资轻工业的优势来分析。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非常艰难才筹到了办厂的钱”,反映资金困难;由“(准备破土动工之日)县衙就来了谕单,无锡绅士联名具告保兴粉厂‘擅将公田民地围入界内’,而且在古城边竖立烟囱,必将‘破坏风水,有伤文风’。”反映了封建主义的阻碍; 由“由于技术不够… …已积粉数千包”,反映了企业荣氏技术不足的问题。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面粉工业大发展”、工厂数增加情况和所学荣氏企业还发展有纺织业等来归纳特点。而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要结合所学,分国际和国内多角度解读;而一战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走下坡路主要是因为帝国主义卷土重来的缘故了。
第(4)问设问开放,能够考查学生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面的素养。在给介绍近代民族企业发展史的黑板报拟标题时,要能反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特征,要能够概括出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特点。所拟标题要语言简洁又能体现历史学科的特色。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