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猫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6 猫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6 20:11:5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学习用比较法分析文本,探究主旨。
教学重点: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揣摩字里行间理解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新课导入
各位同学,你们好!今天就来学习写某一种动物的文章,(板书猫)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也养过几只小猫,而且在养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猫》,看他领悟到了什么道理。
2、明确目标和学习方法
今天咱们采用的方法是说读和比较法。说读就是说说你的阅读感受,咱们就是采用这种边说边读边比较的方法,来了解课文。咱们说读的话题主要有三个,分别是:说猫、说人、说文。(板书)
3、文体辨别 这篇课文的文体是?
你已事先读过课文,说说他讲的故事是真的吗?
预设:是真的。理由呢?不是真的,理由?
师多媒体展示:作者在收录本文的《家庭的故事》一书《自序》中说:“他们并不是我自己的回忆录,其中或未免有几分是旧事,却决不是旧事的纪实。”
所以,我们还是把本文当作小说来读。
4.作者介绍
学生看注释1,教师补充
本文选自《郑振铎文集》。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著作很多,有《中国文学论集》《海燕》《泰戈尔传》等多种。童年家贫,勉强高小毕业。1917年到北京,考入铁路管理学校。五四运动中积极参与反帝反封建斗争。1920年,和茅盾、叶圣陶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主张“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1923年起,主编《小说月报》,同时在上海大学任教。《猫》是郑振铎秉承“为人生”而创作的系列小说之一。通过“猫”的命运来观照人性的善恶。
5、读一读、写一写(略)
二、彰显主题
1.第一个话题说猫(学生默读课文)
整体比较
这篇小说一共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比较他们在(内容)写法上有哪些相似地方?都写了来历、外形、性情、行为及人对它们的情感、最终的结局和对“我”的影响。(布置成预习作业)
来历 外形 性情 动作行为 情感 结局 影响

局部比较(看他们每一项的不同)分析上表。教师示例:
通过“来历”对比,一、二只猫是因为喜爱要来的,第三只猫是因为可怜捡来的。情感基础不同、来历不同,在家的地位也自然不一样,这样为写第三只猫的悲剧命运作了厚实的铺垫,埋下了伏笔。
请学生任选一项进行比较。可能的生成有:
生1:通过外形的比较,突出了第三只猫的难看。因为难看就不喜欢,不喜欢就容易产生偏见,造成误会,形成冤案,也自然为下文写冤案伏笔。
生2:通过性情的对比,第三只猫的忧郁、懒惰也暗示着它的悲剧命运。
生3:从动作行为上看,第三只猫可能太孤独,没有玩伴,就想去找芙蓉鸟玩,结果瓜田李下,铸成冤案。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三只猫虽然性格不一,但是他们的结局都是一样的。都是怎么?(亡失 命运之悲:板书)。尤其是第三只猫,来得可怜,活得可怜,去得可怜。在整个的回忆三次养猫的经历中,因为它们的命运都是亡失,是悲剧,所以课文的感情基调是?整体上洋溢着一种淡淡的忧伤。怎么读才能体现这种感情基调?读哪一只猫的内容,更能体现这种忧伤。以什么方式来读效果最好?
朗读:略(学生确定朗读方式。分角色朗读16——29节。旁白、妻子、张婶、“我”、三妹、李嫂)
在第三只猫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涉及到几个人物?他们都是如何对待猫的?
2、第二个话题说人
关于第二只猫的丢失,与哪些人有关?找出原句。周家丫头代表了怎样一种人?冷眼旁观冷漠麻木的人,捉猫者代表了怎样一种人?损人利己夺人所爱的人。
3、第三个话题说文
说优美的文字:找第三只猫的两处“蜷伏”和两处“伏”的句子,赏析词语的含义。第一处“蜷伏”,写出了小猫的可怜状。第二处“蜷伏”,写出了小猫对人的依恋。它也想和人亲近,却只是一厢情愿。第一个“伏”,显然是主人想赶它走却赶不走,它很瘦,可见饥饿无力。第二个“伏”,写出了它衣食无忧,心宽体胖的情态。从细节上,也预示了它的悲剧命运。这是什么描写?细节描写。由此得出小说的生动,在于细节。
说写作特色:抓住特点,作细节描写 对比手法的应用
先说作者的文学主张:为人生(人性的善恶)
通过猫的命运之悲,各种人的表现,我们能悟出哪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哪?(学生说)要做一个善良的、正义的、严于自省的、富有良知的人。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 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这只猫的死到底是谁的责任呢? 猫自己有没有责任?猫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作者角度)平等博爱 ; (个人角度)完善自我
三、小结:通过用比较法分析文本,作者“为人生”的创作思想在文章中彰显无遗。借猫的故事,反映人性,引出做人的思考:平等博爱 ; 完善自我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会有与其他的小生命或弱势群体共同相处的时候,我们只有平等地对待他们,尊重他们,我们才能避免看到生命之悲,我们才能感受到生命之美。
放松心情:欣赏生命之美(看图片)
七、板书设计
说猫 亡失
损人利己的人
猫 说人 冷眼旁观的人
主观臆断的人
弱势人群
说文 为人生 平等博爱 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