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第3课时)课堂教学评价表
评价 指标 权重 评 价 因 素 评价等级 简要评价
优 良 中 一般
教学 目标 (1) 10 1、根据课标、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合理具体的教学目标。 2、整节课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
教学结构 (2) 15 1、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能力特征,结合教材内容,灵活安排教学环节,具有自己的特色。 2、过程设计科学合理,抓住重点关键,突破难点。 3、过程层次清晰,布局合理,信息反馈及时。 4、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扎实,体现学法指导。 5、注重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体现出对学生智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学 方法 (3) 20 1、注重优化教学过程,讲究教学实效。 2、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学语言精当,富有诱导性。 3、依据教材、学生实际改进教法,指导学法。 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5、注意教与学的调节,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
教学 手段 (4) 10 1、根据教学实际,教学手段运用合理,如电教,提高教学效率。 2、精心设计常规教具和学具的操作。
教学时间 (5) 10 1、根据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节。 2、各环节耗时合理,讲练时间协调. 3、作业适度,负担合理。准时下课,不拖堂。
教学氛围 (6) 20 重视教学情况的创设, 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课堂气氛活跃、和谐,师生感情融洽。
教学 效果 (7) 20 1、教学措施落实,学生各方面表现出色。 2、教得实、学得活,即时效果好。 3、教学任务完成,课业负担减轻,教学效率提高。
注:优95%,良85%,好75% 一般60%
评教人:(共55张PPT)
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人教版高一年级第二册
第3课时
内容总览
课标要求
01
学习目标
02
探究新知
03
课堂检测
04
课堂总结
05
课后作业
06
目录
2020新课标要求
1.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
2.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3.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
素养要求与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结合我国实际,了解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地理背景、意义及其划分状况。
2.通过实例分析,理解我国推动区域发展的意义。
3.联系我国的海洋国情,掌握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举措及意义。
素养要求:
1.区域认知:
通过阅读我国土地资源、水资源、经济发展等资料,说出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地理背景,并举例说明我国主体功能区的分类。
2.综合思维:
通过资料分析,概括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优势及成效。
3.地理实践力:
课后搜集成都市近年来为了建设主体功能区而实施或制定的相关规划、政策,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人地协调观:
通过阅读我国自然和经济环境的基本材料,能够说出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地理环境对功能分区的影响, 意识到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树立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改造自然的观念。
情境导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也反映了我国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为了达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我国制定了若干项国家发展战略,你能说出一两项吗?
情境导入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年份
提出改革
开放政策
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确定14个沿海开放城市
上海浦东
开发
西部大开发
澳门回归
振兴东北老
工业基地
“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雄安新区
粤港澳大湾区
海南自由
贸易港
上海自由
贸易区
建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建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
边境城市
长江沿岸
城市和内陆省会
开放开发
建立重庆
直辖市
香港回归
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中部
崛起
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战略示意
新知讲解
建设主体功能区
任务一
1.“主体功能” 概念
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
生态产品:一般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纯自然要素,如清洁水源、清新空气等,或经过人类加工后的人工自然要素。生态产品不仅直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还能满足人们身心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的需要。
生态产品
三江源生态保护区
工业产品
唐山工业基地
农业产品
河套平原灌溉农业区
新知讲解
建设主体功能区
任务一
2.建设主体功能区的作用及依据
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现在的余村
① 土地适宜开发的程度
② 自然资源的丰富度
③ 生态环境的脆弱度
④ 经济发展水平
早年的余村
盲目追求经济增长
作用: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确定主题功能区的依据
新知讲解
建设主体功能区
任务一
3.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原因)
我国除东北和西北地区外,其余大部分地区的人均可利用土地都处于缺乏和较缺乏状态,人均区域差异明显。
必须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结合我国人均可利用土地评价图,说明我国国土开发现状如何?你有何建议?
地形类型 平原 高原 丘陵 山地 盆地
面积占比 12% 26% 10% 33% 19%
试归纳我国地形特征。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①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新知讲解
建设主体功能区
任务一
3.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原因)
②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且存在区域分布不均的状况。
不适合大规模开发,跨流域调配。
根据我国人均可利用水资源评价图以及各资源人均占有量情况表,说明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的情况如何?你有何建议?
自然资源 土地 矿产 耕地 径流量 森林
总量排名 3 3 4 6 5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 <1/2 <1/2 2/5 1/4 1/3
新知讲解
建设主体功能区
任务一
3.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原因)
我国大部分区域属中度以上的生态脆弱区域,尤其西部地区生态尤为脆弱。
不适宜通过大规模扩展面积来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提高已开发区域的空间利用效率,缓解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根据我国生态脆弱性评价图,说明我国生态情况如何?你有何建议?
生态环境质量等级 优 良 一般 较差 差
质量占比 16.8% 29.8% 22.2% 26.9% 4.4%
③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新知讲解
建设主体功能区
任务一
3.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原因)
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且多极化趋势明显。
应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根据我国2010年单位面积生产总值分布图,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如何?你有何建议?
地区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
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值 48.6 36.3 31.7 33.3
人均可支配收入 41239.7 27152.4 25416.0 28266.2
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新知讲解
建设主体功能区
任务一
4.我国主体功能区分类
主体功能区
地域类型
主体功能
优化开发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
限制开发区域
禁止开发区域
城镇化地区
农产品主产区
重点生态功能区
提供工业品、服务产品
提供农产品
提供生态产品
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地
提供生态和游憩产品、精神财富
新知讲解
建设主体功能区
任务一
4.我国主体功能区分类
功能区类型 优化开发区域
地域类型
分布 区域
主体功能
主要 特点
首要发 展任务
城镇化地区
提供工业产品和服务产品
辽中南、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
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城镇体系较健全完善;科技创新能力较强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饱和,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群的协调发展
①优化开发区域
新知讲解
建设主体功能区
任务一
4.我国主体功能区分类
功能区类型 重点开发区域
地域类型
分布 区域
主体功能
主要 特点
首要发 展任务
城镇化地区
图为甘肃省兰州市
提供工业产品和服务产品
冀中南地区、太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地区、哈长地区、东陇海…
有一定经济基础,人口较密集,城镇体系初步形成;虽目前开发基础较弱,但未来开发潜力较大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创业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
②重点开发区域
新知讲解
建设主体功能区
任务一
4.我国主体功能区分类
农产品主产区
重点生态功能区
③限制开发区域
新知讲解
建设主体功能区
任务一
4.我国主体功能区分类
③限制开发区域
“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
“七区”指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主产区。
“二十三带”是这七区中不同农作物品种的主产带,如小麦主产带、水稻主产带。所有的农业主产区和主产带都属于限制开发区,主要功能是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农村居民安居乐业。
功能区类型 限制开发区域
地域类型
主体功能
主要 特点
首要发 展任务
重点生态功能区
农产品主产区;
提供农业产品;
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好
保障我国的农产品供给
生态产品
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脆弱
将保护和修复环境放在首位
新知讲解
建设主体功能区
任务一
4.我国主体功能区分类
功能区类型 禁止开发区域
地域类型
分布 区域
主体功能
主要 类型
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地
提供生态、游憩产品、精神财富
分散分布在其他三类开发区域中
世界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④禁止开发区域
新知讲解
建设主体功能区
任务一
4.我国主体功能区分类
④禁止开发区域
新知讲解
建设主体功能区
任务一
减轻人口、资源大规模跨区域流动和生态环境的压力
优化开发区域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重点开发区域
通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限制开发区域
禁止开发区域
产业
人口
5. 主体功能区关系
明确一定区域的主体功能,并不排斥该区域发挥其他功能.
各类主体功能区之间分工协作,相互促进.
新知讲解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任务二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目的:为逐步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距,近年来,国家制定了各有侧重的区域发展战略。
四大战略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
长江经济带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四大板块
东部率先
中部崛起
东北振兴
西部开发
110°E
中 部地区
西 部地区
东北地区
东部地区(沿海省份)
加北京
新知讲解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任务二
新知讲解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任务二
1.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概况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11个省出级行政区。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内河经济带,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
我国长江经济带的范围示意图
我国长江经济带的范围示意图
精读课本,说出以下问题:
长江经济带所包含了哪些省份?
结合长江经济带位置图、交通图及文字材料,分析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的优势条件是什么?
新知讲解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任务二
1.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概况
我国长江经济带的范围示意图
我国长江经济带的范围示意图
(1)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
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
云南、贵州11个省市;
(2)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具有
水陆双向开放的区位优势;
(3)长江经济带连接北部沿海的环渤海经
济区及南部沿海的珠三角经济区。
读图,归纳长江经济带的位置范围。
新知讲解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任务二
2.长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
我国长江经济带的范围示意图
水运:“黄金水道”长江,江海联运,承东启西(无结冰期,全年可通航)
铁路:京沪、京广、京九线等接南济北。
公路:完善的高速公路网。
航空:浦东机场等众多航空港。
①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新知讲解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任务二
2.长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
我国长江经济带的范围示意图
②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有丰富的地表水资源;
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
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旅游资源;
重要的生物基因宝库。
新知讲解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任务二
2.长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
③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1)是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2)构成了我国东西绵延的“工业走廊”
(3)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攀枝花
武汉
南京
上海
重庆
长沙
新知讲解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任务二
2.长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
我国长江经济带的范围示意图
④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中国城市分布图
城市分布密集,大城市较多,区域内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
人才荟萃、科教事业发达,技术与管理先进
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消费需求较大,市场广阔
新知讲解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任务二
我国长江经济带的范围示意图
3. 长江经济带空间格局(发展规划)
“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
“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
“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
“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我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示意
一轴、两翼、三极、多点格局
新知讲解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任务二
我国长江经济带的范围示意图
4.长江经济带发展措施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加强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修复,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
建设沿江绿
色生态廊道
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统筹建设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
建设综合立
体交通走廊
发挥大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统筹城乡发展。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増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推进新型城镇化
优化产业布局
新知讲解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任务三
1.海洋的重要意义
海洋不仅美丽,而且富饶,含有丰富的资源。
“能量的源泉”
“未来的粮仓”
21世纪被称之为“海洋的世纪”,这意味着海洋的地位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在陆地资源开发程度接近饱和的今天,海洋开发已经成为当前任何一个拥有海洋资源的民族国家在确定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
新知讲解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任务三
2.我国的海洋国情
我国由北向南依次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及台湾岛东侧的太平洋等五大海区域。
老铁山角
蓬莱角
启东角
济州岛
广东南澳岛
鹅銮鼻
(1)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
①海域辽阔
②海岸线漫长
拥有大陆海岸线18000多千米(北起鸭绿江口,南抵北仑河河口),居世界第四位。
③岛屿众多,11000多个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任务三
2.我国的海洋国情
(1)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
④大陆架宽广
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仅有1-3°,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
东海大陆架宽200-600公里,南海大陆架宽180-250公里;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任务三
2.我国的海洋国情
季风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冬季海面有结冰。
(2)南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热带三个气候带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任务三
2.我国的海洋国情
(3)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种类多
数量大
此外还有广阔的海洋空间资源
油气资源和金属矿物储量较多
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渔场面积广阔
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能资源丰富。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任务三
2.我国的海洋国情
(4)海洋灾害种类多
热带气旋
→ 风暴潮
海水入侵
冬季持续低温 →
海冰
主要有风暴潮、海冰、海水入侵
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仅次于内陆的洪涝、干旱和风沙等灾害。海洋灾害已严重影响到我国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的发展。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任务三
2.我国的海洋国情
(5)拥有多种海洋生态系统,包括入海河口、珊瑚礁、红树林等。
黄河入海河口
红树林生态系统
珊瑚礁生态系统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任务三
2.我国的海洋国情
(6)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海洋污染蔓延的势头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总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河口、海湾以及大中城市邻近海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破坏加剧。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任务三
3.建设海洋强国战略
战略立足点(基本原则)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清晰规划海洋空间利用格局
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
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
怎样建设海洋强国呢?
【问题】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发展海洋经济
科学开发海洋资源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维护海洋权益
战略措施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任务三
4.“一带九区多点”的海洋经济开发格局
辽东半岛海 域
渤海湾
海 域
山东半岛海 域
苏北海域
长江口
及两翼
海峡西岸海 域
珠江口
及两翼
北部湾
海 域
海南岛
海 域
“九区”
1
2
3
4
5
6
7
8
9
“一带”
指海岸带
“多点”
重点城市
重点产业区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区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任务三
5. 海洋的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主要表现
第一,合理创造更多发展空间
如国填海造陆、现代化港口、跨海桥梁和海底隧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开发更多资源
例如,提高海洋资源勘探技术,推进形成储近用远的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格局,积极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
第三,升级海洋产业结构
改造和升级传统海洋重化工业,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海洋服务业。我国海洋经济开发需要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开展蓝色海湾整治等工作,实现海洋经济绿色发展
我国实现钻采深海“可燃冰”
港珠澳大桥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拓维护海洋权益
任务四
(1) 海 洋
(2) 对海洋权益的争夺
过去主要围绕军事目标、战略要地和海峡通道
发展到更广泛的海洋资源及其他相关经济利益
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资源宝库和环境保障
也是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竞争与合作的平台
新知讲解
1. 海洋权益重要性
新知讲解
拓维护海洋权益
任务四
新知讲解
2. 海洋权益的定义
海洋权益是指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
一国可主张海洋权益的范围包括本国的内水和领海,还包括本国管辖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在国家的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称为公海
权利===主权+管辖权+管制权
利益==安全+经济+政治+科学+文化
新知讲解
拓维护海洋权益
任务四
新知讲解
12海里
0海里
24海里
200海里
350海里
公海
领土
非领土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海域的划分
管辖权程度逐渐减弱
领海基线
内水
领海
毗连区
专属经济区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定 义 的 大 陆 架
新知讲解
拓维护海洋权益
任务四
新知讲解
3. 有关海洋权益的几个概念
内水 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包括沿海国沿岸的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
领海 为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在群岛国的情况下则为群岛水域以外邻接的一定宽度的海域。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12海里
毗连区 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毗连区的宽度不超过12海里
大陆架 大陆架的外部界限,若其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若自然延伸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应超过350海里
专属经济区 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新知讲解
拓维护海洋权益
任务四
新知讲解
4.中国 南海诸岛
①中国有悠久的海洋开发和利用历史;有据可查的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
②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确立了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益。
我国对南海的主权有哪些证据?
思考:
中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
新知讲解
拓维护海洋权益
任务四
新知讲解
中国的南海主权范围:
2012年,我国为便于对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中沙群岛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在海南省设立三沙市,把永兴岛作为三沙市市政府驻地。
中国对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
中国南海诸岛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领海和毗连区;
4.中国 南海诸岛
新知讲解
拓维护海洋权益
任务四
新知讲解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总面积约5.69平方千米,主要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岛礁组成
①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
②中国渔民历来在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从事生产活动。
③早在明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
④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
我国对钓鱼岛的主权有哪些证据?
思考:
5.中国 台湾钓鱼岛
拓维护海洋权益
任务四
新知讲解
6.维护海洋权益的意义
海洋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大局。
海洋争端:我国政府一贯主张,与相关国家通过双边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争端。
维护国际海洋权益意义:
为海洋开发活动提供和平、稳定的周边及外部环境;
巩固海防,打击海上恐怖活动、走私和跨国犯罪;
营造和平、良好的国际海上安全秩序。
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A.有利于扩大资源保有量
B.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C.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
D.有利于保护海洋环境
课堂练习
海洋权益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据此回答1~2题。
1.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 )
A.12海里 B.15公里 C.24海里 D.34公里
2.如下图,中间多边形表示一岛国。读图,该图数字所示区域为该国的( )
A.内水 B.领海
C.专属经济区 D.毗连区
C
A
课堂总结
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1.“主体功能” 概念
3.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原因)
4.我国主体功能区分类
5. 主体功能区关系
1.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概况
2.长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
3. 长江经济带空间格局(发展规划)
4.长江经济带发展措施
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2.建设主体功能区的作用及依据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2.我国的海洋国情
3.建设海洋强国战略
4.“一带九区多点”的海洋经济开发格局
5. 海洋的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主要表现
1.海洋的重要意义
四、拓维护海洋权益
1. 海洋权益重要性
2. 海洋权益的定义
3. 有关海洋权益的几个概念
4.中国 南海诸岛
5.中国 台湾钓鱼岛
6.维护海洋权益的意义
作业布置
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同步作业21 1---11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知识性自我评价表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科学知识 1 通过材料分析,知道建设主体功能区。
2 通过讨论探究,理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3 通过材料分析,知道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4 通过材料分析,知道维护海洋权益。
探究能力 1.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学校所在省级行政区的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2.通过案例分析, 了解“一带九区多点”的海洋经济开发格局。
科学态度 培养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三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
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
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
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
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
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
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总分【大单元整体教学】 高中地理学科人教版(2019)必修二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分课时设计
课题 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 (第3课时)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分成四部分,一是建设主体功能区:先从主体功能区概念开始,然后解释规划主体功能区的作用,之后是确定主体功能区的因素、分类,梳理了主体功能区之间的关系,最后以活动“了解学校所在省级行政区的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来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二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先讲解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的目的,然后以长江经济地为例进行分析;三是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先从开发海洋的必要性开始,然后阐述我国的海洋国情,并表明国家对海洋开发的态度和举措,最后通过案例““一带九区多点”的海洋经济开发格局”来加深对国家海洋经济开发格局的理解;四是维护海洋权益:先说明对海洋权益诉求的变化,然后阐述了海洋权益及其范围的概念,之后介绍我国领海的现状,最后论述了维护海洋权益的必要性。
2.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中国地理,对我国的国情有一定认识,是学习本节的地理知识基础。此外,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新闻、网络、报纸等途径对我国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一些海洋争端事件有了解,这些先前经验是本节课学习本课时内容的地理经验基础。高中学生具备基本的获取和筛选地理信息的能力,逻辑性、语言表达能力相比初中较好。
3.学习目标确定与教学重难点 学习目标: 1.结合我国实际,了解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地理背景、意义及其划分状况。 2.通过实例分析,理解我国推动区域发展的意义。 3.联系我国的海洋国情,掌握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举措及意义。 教学重点: 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我国主体功能区的分类。 教学难点: 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
4.教学评价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也反映了我国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为了达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我国制定了若干项国家发展战略,你能说出一两项吗? 【思考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结合实例,引导学生阅读图文资料,说明我国制定了若干项国家发展战略,提升学生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任务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1.“主体功能” 概念 2.建设主体功能区的作用及依据 3.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原因) ①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结合我国人均可利用土地评价图,说明我国国土开发现状如何?你有何建议? ②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根据我国人均可利用水资源评价图以及各资源人均占有量情况表,说明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的情况如何?你有何建议? ③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根据我国生态脆弱性评价图,说明我国生态情况如何?你有何建议? 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根据我国2010年单位面积生产总值分布图,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如何?你有何建议? 4.我国主体功能区分类 ①优化开发区域 ②重点开发区域 ③限制开发区域 ④禁止开发区域 5. 主体功能区关系 【思考问题】 学生总结: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 学生总结: 学生回答:我国除东北和西北地区外,其余大部分地区的人均可利用土地都处于缺乏和较缺乏状态,人均区域差异明显。 必须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学生回答: 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且存在区域分布不均的状况。 不适合大规模开发,跨流域调配。 学生回答:我国大部分区域属中度以上的生态脆弱区域,尤其西部地区生态尤为脆弱。 不适宜通过大规模扩展面积来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提高已开发区域的空间利用效率,缓解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学生回答: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且多极化趋势明显。 应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学生总结: 学生总结: 学生总结: 学生总结: “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 “七区”指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主产区。 “二十三带”是这七区中不同农作物品种的主产带,如小麦主产带、水稻主产带。所有的农业主产区和主产带都属于限制开发区,主要功能是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农村居民安居乐业。 学生总结: 学生总结:明确一定区域的主体功能,并不排斥该区域发挥其他功能.各类主体功能区之间分工协作,相互促进。 让学生了解建设主体功能区的概念、作用、及地理背景和分类。
任务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目的: 1.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概况 精读课本,说出以下问题: 长江经济带所包含了哪些省份? 结合长江经济带位置图、交通图及文字材料,分析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的优势条件是什么? 2.长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 ①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②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③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④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3. 长江经济带空间格局(发展规划) 4.长江经济带发展措施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学生回答:为逐步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距,近年来,国家制定了各有侧重的区域发展战略。 学生回答: (1)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 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 云南、贵州11个省市; (2)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具有 水陆双向开放的区位优势; (3)长江经济带连接北部沿海的环渤海经 济区及南部沿海的珠三角经济区。 学生回答: 水运:“黄金水道”长江,江海联运,承东启西(无结冰期,全年可通航) 铁路:京沪、京广、京九线等接南济北。 公路:完善的高速公路网。 航空:浦东机场等众多航空港。 学生回答: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有丰富的地表水资源; 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 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旅游资源;重要的生物基因宝库。 学生回答:(1)是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2)构成了我国东西绵延的“工业走廊” (3)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学生回答:城市分布密集,大城市较多,区域内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 人才荟萃、科教事业发达,技术与管理先进 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消费需求较大,市场广阔 学生总结: “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 “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 “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 “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学生回答: 1.让学生了解我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2.促进不同水平的学生共同参与探究过程,激发探究欲望。 3.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
任务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1.海洋的重要意义 2.我国的海洋国情 (1)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 (2)南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热带三个气候带 (3)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4)海洋灾害种类多 (5)拥有多种海洋生态系统,包括入海河口、珊瑚礁、红树林等。 (6)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3.建设海洋强国战略 思考:怎样建设海洋强国呢? 4.“一带九区多点”的海洋经济开发格局 5. 海洋的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主要表 【小组讨论】【交流总结】 学生总结:21世纪被称之为“海洋的世纪”,这意味着海洋的地位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在陆地资源开发程度接近饱和的今天,海洋开发已经成为当前任何一个拥有海洋资源的民族国家在确定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季风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冬季海面有结冰。 学生总结:油气资源和金属矿物储量较多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渔场面积广阔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能资源丰富。 学生总结: 主要有风暴潮、海冰、海水入侵 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仅次于内陆的洪涝、干旱和风沙等灾害。海洋灾害已严重影响到我国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的发展。 学生回答: 学生总结: 海洋污染蔓延的势头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总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河口、海湾以及大中城市邻近海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破坏加剧。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让学生了解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的意义和我国的海洋战略。
任务四:拓维护海洋权益
1. 海洋权益重要性 2. 海洋权益的定义 3. 有关海洋权益的几个概念 4.中国 南海诸岛 思考:我国对南海的主权有哪些证据? 中国的南海主权范围: 5.中国 台湾钓鱼岛 思考:我国对钓鱼岛的主权有哪些证据? 6.维护海洋权益的意义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①中国有悠久的海洋开发和利用历史;有据可查的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 ②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确立了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益。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①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 ②中国渔民历来在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从事生产活动。 ③早在明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 ④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 学生总结: 让学生了解拓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性和维护我国的海洋主权。
板书设计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后作业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洋中脊 D.海槽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②捍卫我国海疆,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③我国必须强化军事力量,用武力解决海洋争端 ④我国必须与邻国友好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争端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3.下图为海洋权益的划分示意图。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海域,正确的是( ) ②是专属经济区 B.①是领海 C.③是毗连区 D.④是内水 “装配式”建筑方式类似于“搭积木”一样建造房子,即将梁、柱、墙板、楼梯等部件(部品)设计成一系列的模板,在工厂里制作好,然后运到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拼装。而传统建筑施工中,则是把钢筋、水泥、沙石、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直接运至建筑现场进行施工。完成下列小题。 4.与传统建筑施工相比,关于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的优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减少建筑废弃物对周边土地的占用 B.减少扬(灰)尘 C.减少水污染 D.增加噪声污染 5.传统建筑施工中产生的(扫地)尘土在生活垃圾分类中属于( ) A.可回收垃圾 B.其他垃圾 C.有害垃圾 D.厨余垃圾 2017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三沙市委书记表示,2017年三沙市将继续进行一系列“生态岛礁”修复工程前期工作,其中包括黄岩岛环境监测站前期工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黄岩岛属于( ) A.台湾省 B.海南省 C.广东省 D.广西壮族自治区 7.开展黄岩岛环境监测站前期工作的主要意义是( ) ①宣示我国对南海的主权 ②促进三沙市城镇化进程 ③加强我国对岛屿和海域的管理 ④促进南海煤炭资源的开发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8.读图,下图能正确表示一个沿海国家毗连区范围的是( ) A.a B.b C.a+b D.a+b+c 9.永暑礁是我国南沙群岛的一座珊瑚环礁,2014年至2015年间,在永暑礁(珊瑚礁)西南陆域上吹沙填海建成陆地面积达2.8平方千米的人工岛。岛上建有机场、医院等。据此完成下题。永暑礁填海造陆( ) A.可实现岛上居民生活物资自给自足 B.可提高国家对海洋国土的管控能力 C.主要目的是就地发展水产品加工业 D.能够全面带动南海第三产业的发展 10.我国海洋国土面积广阔,与隔海相望的各国往往存在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的争议。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①积极争取主动,通过武力解决 ②通过友好协商,坚持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 ③先搁置,等经济实力大幅度提高后,再与其一决雌雄 ④捍卫我国海疆,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钓鱼岛位于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钓鱼岛盛产山茶、棕榈、仙人掌、海芙蓉等珍贵中药材,栖息着大批海鸟,有“花鸟岛”的美称。自2012年9月10 日起,中国政府部门对钓鱼岛及附属岛屿开展常态化监视、监测,并发布天气和海洋观测预报等。下图为钓鱼岛地形图。 (1)简述钓鱼岛的形成过程。 (2)说出钓鱼岛附近海域可开发的自然资源,并任选一种分析其成因。 (3)说明钓鱼岛上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4)简述我国政府在钓鱼岛及附属岛屿采取一系列措施的意义。 参考答案 1.A 2.D 3.C 4.D 5.B 6.B 7.C 8.B 9.B 10.C 11.(1)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后抬升形成岛屿。 (2)油气资源和渔业资源。油气资源成因:地质时期大量的海洋生物遗体在海底被泥沙掩埋,被埋藏的生物遗体与空气隔绝,处在缺氧的环境中逐渐变成了石油和天然气。或渔业资源成因:大陆架宽广, 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附近有寒暖流交汇。 (3)纬度较低,四面临海,水热条件较好,适宜生物生长繁衍;周边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加上岛上植被覆盖率高,为鸟类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人类活动较少,自然环境优良。 (4)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保障国家领土完整;有利于增加渔业、油气资源的保有量(或有利于保障合理的海洋开发活动);有利于强化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的意识。 拓展学习 中国海洋争端原因 1、 历史原因: 二战形成的波茨坦-雅尔塔体系是现今世界政治关系的基础,也是东亚大多数国家领土及领海边界的划定依据。我国与周边国家疆界的划定也是以这个体系中的一系列公告作为法律依据的。根据波茨坦公告中国应当收回自1895年后所有被日本侵占的领土。因此东海的台湾以及钓鱼岛群岛,南海的西沙、南沙都是属于中国的领土。但是由于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出于封锁,围堵共产主义中国的需要,长期霸占钓鱼岛,后转让给日本,埋下今日的东海争端的伏笔。而后又鼓动东南亚国家敌视中国,促使其侵占中国在南海的岛礁。而日本则希望通过继续占领二战时所掠取的中国领土-钓鱼岛来突破雅尔塔体系,摆脱战败国阴影。 2、 周边国家对资源的觊觎:中国的近海大陆架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在能源短缺的今天必然会被周边国家觊觎。而南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鸟粪石以及石油天然气资源,同时是战略要道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周边国家借国际海洋法规的名义,瓜分我国大陆架以及经济区,甚至公然岛屿也就不足为奇了。 3、 我国长期以来对海洋权益的漠视也是现阶段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白热化的原因。由于我国是传统的大陆国家,因此对海洋并不重视。由于不断的国内政治斗争,在我国宣布领海后并没有有效的行使主权。因此,南海的诸多岛屿被东南亚国家偷偷占领。而在改革开放后,为了拥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我国宣布对领海争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没有及时收回被侵占的岛屿,也是产生被动局面的原因之一。[2]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9.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在设计之初,并没有深刻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甚至和设计原有知识体系有所冲突,通过研读课标,画思维导图,完成教材及教辅的练习,对教材内容和结构才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个过程是教师备课的过程,也可以是孩子们学习新内容的一个过程。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本课时的高潮部分出现在最后,孩子们看到区域景观的明显变化过程,惊讶万分,当最终发现是自己所熟悉的地方时,更是忍不住鼓掌,但限于时间,本案例反而没有时间展开,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也是一大遗憾。另一方面也再一次感受到,努力挖掘孩子们身边的教学素材,并能合理呈现,是提升课堂魅力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