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一个寓言故事,共有四个自然段,主要讲一个种葫芦的人,一心只想得到葫芦,却不管叶子上长的蚜虫,结果蚜虫把叶子吃光了,刚长出来的小葫芦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只顾葫芦不管叶子,最后葫芦也长不成。
学情分析:
我所教授的班级是二年级的孩子,他们聪明活泼,善于表现自己,好奇,对于新鲜事物刨根问底,抓住这一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当文本中的主人公,体会种葫芦的乐趣,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本文。
教学目标:
1.会认“葫、芦、藤”等6个生字,会写“言、每、治”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明白叶子与葫芦之间的密切联系,揭示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图文并茂,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句、词、字层层递减,有规律地巩固识字。
2.明白叶子与葫芦之间的密切联系,揭示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的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认识葫芦。读准字音。
出示葫芦图片。hú lu
师:你们认识它吗?对啦,它叫“葫芦”。(“芦”在这里读轻声)
你喜欢葫芦吗?为什么?
葫芦有这么多用处,外形这么可爱,我们都喜欢它,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请大家拿起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指生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这个人也非常喜欢葫芦,那他究竟得到葫芦了吗?让我们赶紧走进课文读一读。请大家轻声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讲了谁和谁之间发生了什么?我们合作,根据课文插图,来讲讲这个故事。
(1)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他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蚜虫怕什么?
(2)那个人盯着小葫芦,在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认读:盯(dīng)着。(这里有一个词语怎么读?指生读,强调“盯”读后鼻音。做一个盯的动作:那个人是怎样看着他的小葫芦的?生:做出一动不动的样子,看着小葫芦。师:你为什么这样看呢?生:书上说那个人盯着小葫芦,所以要一动不动地看。“盯”就是一动不动地看。我们发现盯是用:眼睛,所以有目字旁。那个人盯着小葫芦说了什么?生:齐读。)
(3)是呀,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满蚜虫,快治一治吧。
认读:邻(lín)居(瞧,又跳出了一个调皮的词语宝宝,怎么读?指生读。强调“邻”是前鼻音,开火车检查。)
师:瞧,多热心的邻居呀!可是,那个人听了觉得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4)师:就这样,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师:故事讲完了,这个人种的葫芦最开始长得怎么样呢?
三、精读课文,趣味理解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这个人种的葫芦最开始长得怎么样呢?老师很想把它画出来,不过,想要画好它,就得读好第一自然段。(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1)师画好葫芦架。(瞧。老师已经画好了葫芦架。)
(2)提问:要想画好这幅图,都应该画什么呢?
(叶子,葫芦藤,小花)
画葫芦藤。认读:藤(téng)。(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齐读。)
师: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还有几朵雪白的小花。画两片叶子。
指导朗读:长满了绿叶。边读边出示其他叶子。出示小花。
师:(擦去小花)瞧,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可爱吗?夸一夸它。(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也用这样的句式夸一夸小花、叶子、葫芦藤吗?能夸夸妈妈吗?能夸夸小猫咪吗?
师:小葫芦这么可爱,所以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那你能连起来夸一夸小葫芦吗?指生读第一自然段: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让我们带着心中的喜爱再美美地读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让葫芦在我们脑海里生根、开花、结果。
指导写字。
A.这段话里,有两个字宝宝,长得非常像,你能找出来吗?
生找出“哇”、“挂”。
B.交流识字方法。动作识记“挂”、张嘴识记“哇”
C.你能给它们换个偏旁变成别的生字吗?
D.这里有一首儿歌可以帮助你们记忆。
张口一声哇,用手往上挂。有水是水洼,女孩爱娃娃,捉虫小青蛙。
E.知道书写“哇”、“挂”。
观察占格,怎样才能写好。师范写。反馈评价,再次练写。
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叶子绿的时候,葫芦就长得特别好。可是有一天,叶子生了蚜虫了。那个人是怎么做的呢?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2.指生说。
预设:
他心里想:有几个蚜虫怕什么?(说明了什么?有几个蚜虫不用怕。)
他自言自语地说。(理解自言自语)
今天早上,我起床发现天气特别好,我就自言自语地说:今天又是一个艳阳天啊!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说说看。
3.那我们再回过来看一看,那个人自言自语说了什么:“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学习第三自然段:
4.分角色读课文。
那邻居看见了是怎么说的,那个人又是怎么说的?请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
5.指生分角色读课文。
6.你想对这个人说点什么吗?
7.那个人要是能早点听到你们的劝告就好啦!这么多人都给他说,他肯定会听,不过,可惜的是,他最终都没有去治蚜虫,所以他的小葫芦一个一个都掉光了。
四、总结提升
师:老师把这个故事还改变成了一首儿歌,如果你都能读下来,说明这节课的生字你全部都掌握了。
1.生自由读。
葫芦藤儿细又长,葫芦叶儿绿又密,小葫芦,多可爱。有个人,盯着看,乐得心里开了花,小葫芦,快长大,长得赛过大南瓜!邻居劝他就不听,叶儿黄,藤儿枯,小葫芦,掉光啦!
2.拍手有节奏地读。
3.咱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作业
1.续讲故事:第二年春天,那个人又种了葫芦……
2.练写生字“哇、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