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浮力 单元检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章 浮力 单元检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2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4-16 23:2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章 浮力 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放有适量水的烧杯置于水平桌面上,将一小木块浸没到水中一定深度后撤去外力,木块开始上浮,最后漂浮。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不变
B.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
C.木块在浸没和漂浮两种情况下,水对杯底的压强相等
D.木块漂浮时,木块的重力等于浮力
2.水平桌面上,完全相同的甲、乙、丙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分别将体积相同的三个实心小球放入容器中,静止时三容器中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则(  )
A.丙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乙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C.丙杯容器底受到的压强最大 D.乙杯中小球受到的重力最大
3.094型战略核潜艇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核潜艇,下列有关该潜艇说法正确的是(  )

A.核潜艇通过改变浮力大小来实现上浮和下沉
B.浸没在水中的核潜艇所受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C.浸没在水中的核潜艇下潜时,深度越深浮力越大
D.漂浮在水面的核潜艇所受的浮力与自身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4.2020年,我国的“奋斗者”号载人潜航器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至10909m,刷新了我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海面下的“奋斗者”号匀速下潜的过程中(海水的密度不变)(  )
A.所受压强不变 B.所受浮力不变
C.所受压强变小 D.所受浮力变大
5.如图1所示,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将物体从装有水的烧杯中匀速拉出,烧杯的底面积为100cm2,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水=1.0×103kg/m3,g取10N/kg)(  )

A.上升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浮力不断变小
B.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5N
C.物体的密度是2.5×103kg/m3
D.物体离开水面后,水对烧杯底的压强变化了400Pa
6.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溢水杯,装满不同密度的液体。现将小球A分别放入两溢水杯中,小球静止时的情景和溢出的液体如图所示,从甲杯中溢出的液体所受重力为G甲 =0.9N,从乙杯中溢出的液体所受重力为G乙=0.8N,小球在甲杯中所受的浮力为F甲,在乙杯中所受的浮力为F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A在乙杯中排开的液体体积较大,所以有F乙>F甲
B.A的重力为0.9N,它在乙杯中受到浮力为0.8N
C.液体对甲杯底的压强等于液体对乙杯底的压强
D.甲杯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力
7.将质量为 5N 的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 3N 的水,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
A.5N B.8N C.2N D.3N
8.如图所示,取一根质量为8g,横截面积为4cm2且足够长的薄壁平底试管,向管内倒入40g水,使它竖直自由漂浮于足够深的某种液体中,试管正上方用细绳悬挂一质量为18g的实心金属小球,管内液面比管外液面高2cm。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管外液体密度为1.25×103kg/m3
B.若继续向试管内加水,两液面之间高度差逐渐增大
C.若在试管上加竖直向下0.06N的力,稳定时管内外液面恰好相平
D.若剪断细绳,小球落入试管中静止后,管内外液面恰好相平,则ρ球=3g/cm3
9.如图是同学们在家庭实验室中的一些小制作、小发明,对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用圆珠笔芯制作的密度计,它的刻度是越往上越小
B.乙图是制作的水气压计,试管口的塞子要多打孔与大气相通
C.丙图是用注射器制作的潜艇,其原理是通过吸水、排水的方法改变其重力,实现沉与浮的
D.丁图是一个冷热水混合淋浴器,它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0.如图所示,把装满水的烧杯放在盘子里,再把空的饮料罐缓缓下压按入水中,下面关于下压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饮料罐受到的浮力会变大 B.水对烧杯底的压力不变
C.烧杯底部对托盘的压力渐渐增大 D.饮料罐对手的力和手对饮料罐的力是相互作用力
二、填空题
11.船闸、茶壶是利用 原理工作的,如图所示的密度计是利用 原理工作的;意大利科学家 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
12.实在“测定石块密度”的实验中,验原理是 ,用电子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为50克,测量石块体积过程如图所示,该石块的密度为 千克/米3;如图所示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情景,由(a)、(c)两图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 ;由(b)、(c)两图得出 。
13.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和下潜的,向潜水艇的水舱中充入适当的海水后,潜水艇在海水中由漂浮变为悬浮,潜水艇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该潜水艇由海水中潜入长江中仍然保持悬浮,应该 (选填“增大”或“减小”)潜水艇水舱中水的质量(ρ海水>ρ水)
14.如图所示,重20牛的物体A静止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牛,则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 牛,浮力与重力的合力为 牛;若此时物体A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2牛,则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 牛。剪断测力计挂钩上细绳的瞬间,物体A所受合力为 牛。
15.把一个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当把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少了2N,此时浮力为 N,剪断绳子后,物体处于 状态。
三、实验题
16.物理兴趣小组在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用弹簧测力计提着一个实心圆柱体A,图甲中 a、b、c、d、 e 分别为实验情景。(g取10 N/kg)

(1) 通过a、c两次实验可知, 圆柱体A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是 N;
(2)(控制变量法)通过 两次实验,可以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的关系;
(3)小丽又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她找来薄铜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铜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铜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铜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小丽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的结论,小丽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
(4)在利用某种液体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记录实验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读数与圆柱体 A下表面浸入深度的关系图像,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kg/ m3。
17.小明在假期出游时采集到一 小块矿石(不吸水),他想像勘探人员一样利用物质 密度鉴别矿石的种类。

(1)利用实验室的器材测量其密度。
① 首先要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
②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正确测量矿石质量时的情景如图甲所示,则该矿石质量的测量值是 g;
③接下来,他先在量筒中倒入 30mL 的水,如图乙所示;再将用细线系好的矿石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此时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矿石体积的测量值是 cm;
④根据以上测量数据计算出该矿石密度的测量值是 kg/m3;
(2)学校创新小组利用家里的电子秤、玻璃杯和水也测量出小矿石的密度。
①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测出矿石的质量为m0;
②把一盛有适量水的玻璃杯放在电子秤上,记下此时电子秤的示数为m1;
③用手提着系在细线下端的矿石使之缓慢浸没在水中(矿石没有碰触杯底且水未溢出),如图丁所示,记下此时电子秤的示数为m2;
则矿石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F= , 矿石的密度为 = ( 已知水的密度为,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四、计算题
18.潜水艇截面如图所示,通过向水舱中充水或从水舱向外排水来改变潜水艇的自重,从而使其下沉或上浮。我国某型号潜水艇的总体积为2×103m3,水舱未充海水时潜水艇总重为1.2×107N,最大下潜深度可达400m。海水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求:
(1)最大下潜深度处的海水压强;
(2)潜水艇完全潜入海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潜水艇悬浮在海水中时,水舱中充入海水的质量?

19.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有一底面积为60cm2盛有水的柱形容器,侧壁上固定了一块水平挡板,挡板的体积忽略不计。挡板下方有一个重为0.4N,体积为100cm3的木块,此时容器底部所处的深度为0.4m。求:
(1)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
(2)挡板对木块的压力;
(3)撤去挡板后,木块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

五、作图题
20.浸在水中的铁块会下沉,如图所示。请画出铁块触底前的受力分析示意图(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参考答案:
1.C
2.D
3.D
4.B
5.C
6.B
7.D
8.B
9.B
10.C
11. 连通器 物体的漂浮条件 托里拆利
12.
13. 变大 减小
14. 8 12 10 12
15. 2 下沉
16. 0.5 c、d 没有控制排开液体体积相同 0.8×103
17. 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36 15
18.(1)4×106Pa;(2)2×107N;(3)8×105kg
19.(1)4×103 Pa;(2)0.6N;(3)100Pa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