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2 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8 13: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答司马谏议书
学习任务:王安石与司马光同朝为臣,素有私谊,但在变法问题上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很多方面甚至针锋相对。从他们的立场出发,体会古代士人的担当精神。
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熙丰变法)
发生在宋神宗时期的改革,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
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
但是,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最终结果是失败的。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 ,世称涑(sù)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宋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祐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列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
王安石与司马光的关系
1、文学上相敬的诤友
一个反对新法的官员死后,司马光为其作墓志铭,其中有讽刺变法的话。有好事者将这个墓志铭献给王安石,以为王安石会迁怒于司马光。不料,王安石却将铭文挂在墙上,向其门下之士赞曰:“君实之文,西汉之文也。”而《邵氏见闻录》引司马光的《斋记》记载,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为:“好读书,能强记。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错意,文成,观者皆服其精妙。”
2、政治上不相容的政敌
熙宁元年(1068),司马光与王安石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辩。其时因河北受灾,国用不足,宰相曾公亮等建议举行南郊典礼时停止赏赐。神宗把这个意见交学士院讨论。司马光从节流方面着眼,认为救灾节用,宜从贵近者开始,主张停止赏赐。王安石却从开源方面立论,认为国用不足是没有任用善于理财者的缘故。两人的意见截然相反,各不相让。这是新法实行前的一次交锋。
后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副相),主持变法。司马光反对新法,与王安石有过无数次交锋,书信往来只为其一。
神宗死后,司马光担任宰相。皇帝询问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时,司马光说:“王安石嫉恶如仇胸怀坦荡,忠心耿耿。”皇帝感叹说:“卿等皆君子也!”
1086年,王安石去世。司马光预感到王安石身后,可能会遭受世俗的鄙薄和小人的凌辱。他立即抱病作书,告诉右相吕公著:
“介甫文章节义,过人之处甚多......方矫其失,革其弊,不幸介甫谢世,反复之徒必诋毁百端,光意以谓朝廷宜优加厚礼,以振起浮薄之风 。”
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也甚为恰当,认为王安石的文章在气势上常人所不能及,所发议论多带锋芒、无平庸之气。朝廷根据司马光的建议,追赠王安石为太傅,赠谥号为“文”。
王安石大权在握之时,皇帝询问他对司马光的看法,王安石大加赞赏,称司马光为“国之栋梁”,对他的人品、能力、文学造诣都给了很高的评价。正因为如此,虽然司马光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但是并没有因为大权旁落而陷入悲惨的境地,总而得以从容地“退江湖之远”,吟诗作赋,锦衣玉食。
“光今所言,正逆介甫之意,明知其不合也,然光与介甫趣向虽殊,大归则同,介甫方欲得位,以行其道,泽天下之民;光方欲辞位,以行其志,救天下之民,此所谓和而不同者也。故敢一陈其志,以自达于介甫,以终益友之义,其舍之取之,则在介甫矣。”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之道,出、处、语、默,安可同也?然其志则皆欲立身行道、辅世养民,此其所以和也。”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探究任务:比较《答司马议谏书》与《与王介甫书》,请同学们说一说作为“士人”的担当精神。
观点 目的 相同点
《与王介甫书》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天下怨谤 介甫方欲得位,以行其道,泽天下之民; 光方欲辞位,以行其志,救天下之民。
为国而忧、为百姓计
《答司马谏议书》 受命于人主,修之于朝廷,授之于有司; 举先王之政,兴利除弊; 为天下理财; 辟邪说,难壬人; 固前知其如此; “士人”的担当精神
立场 担当
司马光 守旧 “立身行道、辅世养民”
王安石 革新
“虽然政见不同,可是他们的出发点都是
站在‘福国利民’四个字上面,所以两人往复辩论,态度是光明磊落的。”
——龙榆生《古今名人书牍选》
什么是“士”?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士,事也。”意为善于做事情有能力的人。
班固在《白虎通》中解释为:“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班固在《汉 书·食货志》中又解释为:“学以居位曰士。”
范晔《后汉书·仲长统传》中解释为 :“以才智用者谓之士。”
总括起来,“士”就是指有知识、有思想、有能力、有一定地位的读书人。
孔子和早期儒家对士人的塑造,从一开始即郑重赋予使命感、责任感。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2.孟子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孟子·公孙丑下》
余英时先生在《士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认为: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现象。
士人既是国家政治的参与者,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是中华文明所独有的一个精英社会群体。他们以其特有的士人精神,在薪火相传的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有一种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他们以儒家“入世”的积极态度,参与政治,关注民生,“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彰显士人的家国情怀。
魏征上陈《谏太宗十思疏》,王安石回书《答司马谏议书》,他们两人均为古代名臣,一位以直言敢谏知名,一位以锐意革新著称,堪称古代士人的楷模。
忧国爱民,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诗人苏轼在说:“窃怀忧国爱民之意,自为小官,即好僭议朝政,屡以此获罪,然受命于天,不能尽改。”在这里,苏轼把关心朝政的担当情怀看成是“受命于天”,违天则不祥。一百余年之后,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在《跋东坡帖》里由衷地赞许道:“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
士人精神的历史光影
“士人”精神的现实意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往今来,众多仁人志士自觉承担匡世济民的责任,积极建言献策,勇于变法图强。他们忧国忧民,心怀天下,坚守道义,敢于担当,令后人崇敬景仰。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饱经忧患、历尽劫难而绵延不绝地发展壮大,其中传统士人这种家国情怀的士人精神,始终在起着脊梁般的支撑作用。他们是今天的我们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发奋图强的不竭动力。
某:自我的谦称。
窃:谦辞,私自、私下。
区区:自称的谦辞。
聒:吵扰,此处用作谦辞。
蒙:敬辞。承蒙。
有司:因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但“有司”并不是某个具体的部门,而是代指官吏。
谏议: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专掌议论。
文化常识梳理: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