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促织
何为促织?
促织又名蟋蟀。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趋织鸣,懒妇惊。”——幽州谚语
促织一叫,仿佛催促妇女赶紧织布。
“谓其声如急织也。”——晋·崔豹《古今注》
形容蟋蟀鸣唱如织布机的声音时高时低,仿佛催促织女飞梭速织,这也是促织得名的由来。
《促织》一文的故事脉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以促织为线索串联起一条故事情节的主线,
另一方面以主人公成名的心理变化为线索连接起一条人物情感变化的主线。
1、小说以“促织”为核心演绎出一个清晰完整的故事,请根据以下提示,紧扣“促织”来梳理小说情节。
开端:征促织
发展:( 觅 )促织——( 卜 )促织——( 得 )促织
高潮:( 失 )促织——( 化 )促织——( 斗 )促织
结局:( 献 )促织
作者议促织
活动一:梳理情节,分析人物
2、全文围绕促织的得与失,作者刻画了成名的心理变化,请结合原文概括在“失促织”和“斗促织”情节中成名的心理变化。
(失促织,在促织死后)“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死后)“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儿有气息后)“喜置榻上”——(看蟋蟀笼虚)“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时)“惊起”“喜而捕之”——(将献公堂)“惴惴”——(小促织战胜蟹壳青和公鸡后)“大喜”“骇立愕呼”“顿足失色”“益惊喜”
由此可以看出一只小小的促织,使成名的心情此起彼伏,也联系着成名一家的福祸安危。可以说,成名是一个在官府逼迫下挣扎的社会底层的读书人。
活动一:梳理情节,分析人物
3、《促织》情节由两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是常规虚构;后半部分是奇幻虚构,带有传奇色彩。这种传奇色彩是怎样形成的呢?
活动一:梳理情节,分析人物
突转一:卜促织,绝处逢生。
成名因为找不到中意的促织身陷困境,“唯思自尽”;恰巧村中来一神巫,为他指点迷津;由此找到促织中的“战斗机”——青麻头,成名心中大慰。
突转二:失促织,横生枝节。
成名不在家,9 岁的儿子“窃发盆”,青麻头被儿子“扑死”,母亲吓唬,儿子坠井,成名悲不自胜。
突转三:斗促织,喜出望外。
成名子魂化小促织,小促织其貌不扬,成名心中抑郁,不曾想这只促织有极强的战斗力,成名大喜过望。
正是突转的反复运用,加强了文章的传奇性,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摇曳生姿,引人入胜。
活动一:梳理情节,分析人物
4、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些诸如“求神问卜”“魂化促织”的离奇情节?
(1)成名夫妻求神问卜,捕获促织
——这个情节提炼了现实生活,求神问卜是百姓在解决不了现实矛盾、备受煎熬后的一种共性选择和出路,文中燃香长拜、竦立以听的虔诚,体现了走投无路的人最后希望。
(2)成子起死回生,魂化促织
——九岁孩子,宁愿去做一只促织,只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从而让成名绝地逢生,并因进献之功,转贫为富,震撼人心,给人深思。
活动一:梳理情节,分析人物
1、 你认为《促织》这篇小说是悲剧还是喜剧?
观点1:喜剧。
根据小说的结局“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抚军亦厚赉成”等,可以看出从上到下皆大欢喜,成名一家也因祸得福,因此这是喜剧。
观点2:悲剧。
成名一家的悲剧是深刻的,正是由于成名的质朴、善良而被“报充里正役”,这样就引来后面更大的灾祸……直到成子魂化促织,历经险厄,才把全家从灾难中拯救了出来。喜剧结局的前提下是成子魂化促织百战百胜,而孩子魂化促织是不可能,摆脱厄运也就纯属幻想。
活动二:比较阅读,体悟真实
2、《促织》的题材取自史实,比较《促织》与吕毖《明朝小史》,你更喜欢哪个结局?为什么?
“宣宗酷好促织之戏,遣取之江南,价贵数十金。枫桥一粮长以郡督遣觅,得一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谓骏马所易,必有异,窃视之;跃出,为鸡啄死。惧,自缢死。夫归,伤其妻,且畏法,亦自经焉。”
——吕毖《明朝小史》
活动二:比较阅读,体悟真实
示例1:吕毖是以史学家的身份,用历史事实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人间悲剧,夫妻双双因为一只促织自缢,带给人强烈的震撼。
示例2:蒲松龄是以小说家的身份,通过艺术的手法,把悲剧改成喜剧。喜剧的结局,掩盖不住现实的悲剧,我们在喜剧的背后可以看到是作者更多的悲哀。是成名一家、成名的个人命运维系在一只小小促织上的悲哀,也是全天下的百姓将自己的命运维系在“天子偶用一物”上的悲哀。
活动二:比较阅读,体悟真实
好的小说家,往往能够把假的写成真的,所谓虚构,其实是到达一种更高的、想象的真实。
——谢有顺
小结:通过比较阅读,可见吕毖《明朝小史》展现的是历史的真实;《促织》作为小说是虚构的,“人”变成“虫”这种“变形”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但它是作者对真实世界洞察后抽象再具体的结果,合乎现实社会的逻辑,可以说它展现的是艺术的真实。
活动二:比较阅读,体悟真实
3、同样是写“人变虫”,不同于西方《变形记》中主人公默默死去的悲惨结局,《促织》的结局是主人公“以促织富,裘马扬扬”的喜剧,请分析其中体现了中国文学怎么样的审美观。
中国自古就崇尚“中和”、“哀而不伤”的美学观,《梁祝》便是典型的例子,而与《梁祝》情节相似的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却是以悲剧结局。满足人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心理也是中国文学的传统,作者不忍心让善良老实的成名家破人亡,所以在最后说“天将以酬长厚者”,然而在现实中又找不到出路,只好借助“志怪”和传奇的浪漫主义手法让好人得到好报,在虚幻世界中实现。
——田菡君
活动二:比较阅读,体悟真实
1、蒲松龄在《促织》结尾采用了与《史记》“太史公曰”一样的写法,用“异史氏曰”来总结评论,有何作用?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以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活动三:知人论世,探究主旨
小说总体采用荒诞滑稽的故事情节,在皆大欢喜结局后作者总结点题,借古讽今:
一是斗促织之风过甚,视百姓性命如草芥;
二是官场腐败,贪腐成风;
三是苛捐杂税,民不聊生;
四是皇帝自身行为不加限制,上梁不正下梁歪。
同时诫示当朝:“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有直指皇上的劝诫,也有对贪官的针砭,更有对普通百姓的深深同情和对现实的讽喻。
1、蒲松龄在《促织》结尾采用了与《史记》“太史公曰”一样的写法,用“异史氏曰”来总结评论,有何作用?
任何一种文学都有与之匹配的文化背景,也有它与之相对的文化诉求,《促织》的诉求是显性的,他在提醒君主,你的一喜一怒、一动一用,都会涉及天下。天下可以因为你而幸福,也可能因为你而倒霉……蒲松龄所做的工作依然是“借古讽今”,拿明朝的人说大清的事。
——毕飞宇《看苍山绵延,听波涛汹涌——读蒲松林<促织>》
活动三:知人论世,探究主旨
2、有人说“文学作品往往是作者情感的代言人,是作者内心思想的外现。”请结合蒲松龄的生平,思考作者熔铸在《促织》中的情感。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
他天资聪颖,19岁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试第一中秀才,受到文学家施闰章的奖誉。
此后屡应乡试不中,在科举途中挣扎了大半生,直到古稀之年,方得到岁贡生的科名,不数年便辞世。
一生位卑家贫。
活动三:知人论世,探究主旨
蒲松龄一生深受科举之害,对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戕害有着清醒的认识。 黑暗的现实告诉他, 它表面是选拔人才,实际是选拔奴才。真正有学识的正直之士得不到重用,处处受压制。
《促织》熔铸着蒲松龄一生的辛酸、深广的忧愤。文中的成名屡考不中,成了老童生,最后成为秀才是因为他顺从皇命进的一只蟋蟀得到了皇帝的欢心,而不是因为他的才能。
可见在这样一个社会“读书没用,不如抓蟋蟀;做人没用,不如做蟋蟀”。写成名实际是写自己,写成名的痛苦挣扎感同身受,在成名这一人物身上寄托了作者的深切同情和人文关怀。
活动三:知人论世,探究主旨
总结:
蒲松龄以艺术家的敏锐目光,发现了封建专制压迫,官僚腐化荒淫,人间世态炎凉,人民苦难深重的荒诞的社会现实,以人变形为虫的故事,在更高层次上象征性地表现了人类生存境况的本质与真实。
活动三:知人论世,探究主旨
如果让你来改写《促织》的结尾,你会怎么写,请说明理由。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