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温故知新】
列举:从春秋战国到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历程。
【课标·考点】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自主复习】
一、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
1、经济:
2、政治:
3、思想文化:
二、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表现
(一)“异端”思想家李贽
1、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步思想主张:
(1)鞭挞 ,否定 。
(2)认为人皆有私,追求物质享受乃“秉赋之自然”,强调个性自由发展。
(3)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
(4)提出“万物皆生于两”,否定“ ”的存在。
4、评价:
积极:
消极:①对世界本原的探讨不切实际 ②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
1、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王夫之
(1)代表作:《读通鉴论》
(2)思想主张:
程朱理学 王夫之
世界本原 理在气先
方法论 格物致知
(修养观)天理与人欲的关系 存天理,灭人欲
2、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的黄宗羲
(1)代表作:《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
(2)思想主张:
① 批判君主专制。
君臣关系:
限制君权:
④ 提出工商皆本。
3、大力倡导经世致用的顾炎武
(1)代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
(2)思想主张:
①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提出“ ”的主张。
请归纳: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三、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影响
1、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 。
2、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冲击了当时的专制统治,对后世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具有启蒙作用。
3、思想上,对理学的反思、批判,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具有时代特色和解放思想的进步意义。
4、学术上,经世致用思潮影响深远。其重视 ( http: / / www.21cnjy.com )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而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也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
【问题探究】
1、猜谜语:明代万历年间,李贽在麻城著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讲学。李贽讲学跟别的先生不一样:别的先生只收男生,李贽偏偏要男女收在一起教;别人教书专讲“四书”、“五经”,李贽却宣扬物质享受,捍卫个性和自由。他还经常出谜语逗学生们玩:
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公公拉着媳妇手,细伢打破老子头。
你能猜出谜底吗?
2、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是如何批、继承并发展儒家思想的?
孔子、孟子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朱熹言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存天理,灭人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3、追寻儒家思想发展历程,探寻思想演变的规律,做文化上的中国人
4、结合材料,你怎样理解“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典型例题】
1.(2010年高考江苏)“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
A.朱熹 B.李贽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C.陆九渊 D.黄宗羲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2.(2010年高考海南)“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3.(2011·北京文综·15)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4.(2011·海南单科·7)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5、(2008年上海高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二 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2)“一些最敏锐的心灵”主要是指哪些思想家?他们思考了哪些重要问题?(6分)
5、(2011·江苏单科)(1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 理学之曰:“《论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2分)
(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3分)
(4)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