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BDCDB
DDADD
CBCBC
ABCBA
CBCBC
CBBAA
CAAAB
36.(1)地处地震带,地壳活动活跃,断裂构造发育;岩层破碎,地表多松散物质;地形起伏大,坡陡谷深;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2)毁林开荒,破坏植被;开矿;工程建设等。
(3)加强宣传,提高民众对泥石流灾害的认识;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对灾害发生的监控能力,完善预警系统;加快减轻或防避泥石流的工程措施的建设;恢复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 37.(1)干旱频次分布不均匀,干旱频次大致从西南向东北增多;
原因 :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不稳定,年降水量时间和空间变化大。该省东部多属于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地表水下渗严重,地表水缺乏;西部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水分的存留时间短。
(2)加强区域内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选育抗旱品种,提高抗旱能力;节约用水,合理灌溉;植树造林,提高土壤保水能力等。 38.(1)纬度较高,气候严寒;半岛上多火山活动及地震,生存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对外吸引力不强;资源开发难度大;地理位置过于偏远。
(2)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纬度较低,气候相对温暖;沿海地区,地势较为平坦;距离最高的火山相对较远,受火山的影响较小;地方首府,经济发达,就业机会较多等。长春市第五中学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一学程考试
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地
理
试
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35题,满分70分)
1.读江苏省江阴市各种资源可承载人口规模上限示意图,江
可承载人口规模上限(万人)
土地资源
阴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可能为()
A.600万人B.200万人C.700万人D.400万人
水环境
水资源
2023年10月15日,阿富汗西北部地区发生6.3级地
100
震,震源深度82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0
500-
2.此次地震的震源所在圈层具有的特点是()
700
大气环境
能源
A.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B.其物质的运动形成了地球的磁场
C.纵波无法通过
D.有高大山脉的地方会更厚
3.应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地震救援,正确的做法是()
A.应用RS技术确定地震震级
B.应用GNSS技术制定灾区重建计划
C.应用GIS技术设计救援最优路线
D.应用AR技术统计伤亡人数
下图为长江上游某区域多年月平均降雨
20
多拒月平均路用
10
180-
量与地质灾害数量统计图。读图,完成下
目160
10
120
面小题。
80
4.该区域内地质灾害主要是()
6D
A.地震B.洪涝
40
20
C.火山喷发D.滑坡、泥石流
5.可有效减少该类灾害发生的主要途径是()
A.拍摄卫星遥感影像B.建设加固陡坡等工程
C.开展防灾减灾教育D.建立救灾物资储备库
下图是2020年12月最后一周福州的天气预报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今大(1226)
明大(1227)
州·(12/2)
成二(1229)
时三(123)
剂四(1231)
阴陵晴
晴
$公
客公
密公转晴
啃
11117t:
12123℃
12/1y:
12/23
3/15'
3/10
良口
优
优门
优]
优]
优
守然无风向微风
时絃无风向微风
北城35级
材絃无风向做风村纹无风向微风材絃无风向做风
1/8
6.福州气温最低且昼夜温差小的日期是()
A.12月28日
B.12月29日
C.12月30日
D.12月31日
7.造成此轮福州气温波动的是()
A.洪涝
B.干旱
C.台风
D.寒潮
2023年7月29日8时至8月1日11时,河北省涿州市出现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全市平均降
水量355.1毫米,造成严重洪涝灾害。完成下面小题。
8.此次涿州市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有()
①地势平坦,排水不畅②降水集中,强度大③海水倒灌,河流排水慢④气温高,蒸发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为减轻洪涝灾害的影响,下列做法合理的有()
①灾前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
②灾中及时向地势低平的地方转移
③灾中尽快购买应急生活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④灾后不吃洪水泡过的食物,待电器干燥后再使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2023年6月27日汶川县突发山洪泥石流形成堰塞体堵塞河道,短时间内水位上涨形成堰塞
湖。面对突发的险情,政府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各种预案和救援。险情发生后,监测灾情和确
定救灾路线分别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
C.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结合表格,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年生物量/(吨)
可承载人口/(人)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km)
东北地区
105100
23000
229
长江中下游地区
88600
22000
395
青海、西藏
10000
1000
11.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的主导因素是()
A.科技水平
B.开放程度
C.自然资源
D.消费水平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