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
君子之争
解 题
答司马谏议书
答:答复
司马谏议:
司马光曾担任右谏议大夫
书:书信
谏院是宋代设立的舆论机关,负责在朝廷中搜集建议和评论。谏院中设谏官和御史,御史负责组织各种官员收集民间的意见;谏官议论施政的得失,供皇帝参考,有时还可纠正皇帝的错误。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 ,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佑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佑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
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 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 ,世称涑(sù)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佑元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
知人
论世
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为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主持变法,推行富国强兵政策。因守旧派反对,前后两次被罢相,后退居江宁。司马光执政后尽废新法(除置将法外),王安石忧愤去世。因封荆国公,故称“王荆公”,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有《临川先生文集》。
知人
论世
王安石大权在握,皇帝询问他对司马光的看法,王安石大加赞赏,称司马光为“国之栋梁”,对他的人品、能力、文学造诣都给了很高的评价。正因为如此,虽然司马光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但是并没有因为大权旁落而陷人悲惨的境地,总而得以从容地“退江湖之远”,吟诗作赋,锦衣玉食。
神宗死后,司马光担任宰相。皇帝询问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时,司马光说:“王安石嫉恶如仇胸怀坦荡,忠心耿耿。”皇帝说了一句话“卿等皆君子也!”1086年,王安石去世。司马光预感到王安石身后,可能会遭受世俗的鄙薄和小人的凌辱。他立即抱病作书,告诉右相吕公著“介甫文章节义,过人之处甚.....方矫其失,革其弊,不幸介甫谢世,反复之徒必诋毁百端,光意以谓朝廷宜优加厚礼,以振起浮薄之风。”
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甚为怡当、王安石的文章在气势上常人所不能及,所发议论多带锋芒、无平庸之气。朝廷根据司马光的建议,追赠王安石为太傅,赠谥号为“文”。
政
敌
与
诤
友
背景
王安石变法
变法自熙宁二年开始,至元丰八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
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
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
但是,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元丰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终。
王安石与司马光相交十分深厚,早年,二人皆同在包拯管辖的群牧司工作,后来同为翰林学士,二人不但经常一起谈论经学,还进行诗歌创作交流。但是二人在变法上态度大相径庭,常产生激烈的争论。司马光多次致书王安石,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读了司马光的第一封信,颇不高兴,出于礼节,只回了一封短信,没有就司马光的意见作实质性答复。司马光心有不甘,又写了第二封信,进一步阐明变法(青苗法)的不当之处,其意仍在说教。王安石接信后,又回了封信,就司马光第一封信作了较为具体的答复,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答司马谏议书》。
此文言辞犀利,针锋相对,是古代的驳论名篇之一。
司马牛vs拗相公
带着问题走进文本(用原文词句回答)
带着问题走进文本(用原文词句回答)
●1.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
●2.本文是一-篇书信体的驳论文,作者批驳了司马光的什么观
点带着问题走进文本(用原文词句回答)
●1.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
●2.本文是一-篇书信体的驳论文,作者批驳了司马光的什么观
点
●3.作者认为判断是非的原则是什么
●4.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3.作者认为判断是非的原则是什么
.4.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1.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
●2.本文是一篇书信体的驳论文,作者批驳了司马光的什么观
点
●3.作者认为判断是非的原则是什么
●4.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整体感知
带着问题走进文本(用原文词句回答)
1.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
2.本文是一篇书信体的驳论文,作者批驳了司马光的什么观点
3.作者认为判断是非的原则是什么
4.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①士大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
②人:“习于苟且” ③上:“欲变此”
疏通文意
第一段
安石敬曰:昨日承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认为与您同游共处互相友好(交往深厚密切)的日子很久了,可是在议论国事时常常意见分歧,这是因为我们对事情有不同的主张和办法的缘故吧。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chǔ)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qiǎng)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chóng)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直:正直。谅:信义。便辟:辟,读如僻。便辟,谄媚奉承。善柔:当面恭维,背后非议。便佞:巧言口辩,夸夸其谈。
王安石和司马光的关系:
“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朋友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光不材,不足以辱介甫为友,然自接待以来,十有余年,屡尝同僚,亦不可谓之无一日之雅也。虽愧多闻,至于直谅,不敢不勉,若乃便辟、善柔、便佞,则固不敢为也。
——益友
司马光把自己当作王安石的“益友”,所以才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对方写信,陈述自己对于老友主导的这次政治改革的不同意见:“故敢一陈其志,以自达于介甫,以终益友之义,其舍之取之,则在介甫矣!”于私尽朋友之谊,于公推心置腹,可谓光风霁月,贤者情怀。
但是他们两位大贤友情的断绝就始于这两封书信。《宋史· 王安石传》记载:“安石与光素厚,光援朋友责善之义,三诒(yí)书反覆劝之,安石不乐。”
“呜呼!二公之贤多同,至议新法不合绝交,惜哉!
1、《答司马谏议书》第一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2、措辞有何特点?
3、体现了王安石什么样的形象?
思考问题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2、措辞有何特点。
①措辞彬彬有礼(蒙教,上报,见恕……)
3、体现了王安石什么样的形象。
有礼节、有风度、有风骨的政治家形象。
②语调含蓄委婉
(强聒,不宜卤莽,冀君实或见恕也)
③暗藏锋芒(终必不蒙见察)
安石启:昨日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意以为跟您友好相处的日子很久了,但讨论国事往往意见不同,这是由于所采取的政治主张和方法不同的缘故。我虽然想硬在你耳边罗嗦(强作辩解),恐怕结果一定不会得到您的谅解。后来又想到您看待我一向很好,对于书信往来是不应简慢无礼的,因而我在详细地说出我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谅解我。
第二段
本来知书识礼的读书人所争辩的,尤其注重于名实是否相符。如果名和实已经辨明,天下的是非的大道理也就清楚了。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wéi)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wéi)生事;为(wèi)天下理财,不为(wéi)征利;辟(bì)邪说,难(nàn)壬(rén)人,不为(wéi)拒谏。至于怨诽(fěi)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PK 司马牛 拗相公
侵官 夫侵官,乱政也。介甫更以为治术而称施之。
生事 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争利 今介甫为政,首建制置条例司,大讲财利之事;又命薛向行均输法于江淮,欲尽夺商贾之利
拒谏 介甫素刚直,每议事于人主前,如与朋友争辩于私室,不少降辞气,视斧钺鼎镬如无也。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不便者,介甫辄艴然加怒,或诟骂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不待其辞之毕也。
君子之争:《与王介甫书》vs《答司马谏议书》
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举先王之政,
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为天下理财,
不为征利。
辟邪说,难壬人,
不为拒谏。
名实之辩
名实之辩是中国哲学史和逻辑思想史上对名实关系的研究和争论。
名正则言顺而事行。但站在不同立场,对同样一样事就会有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看法。
名:名称;形式 实:实际内容
在《答司马谏议书》中:
名:
实:
司马光给新法冠上的罪名
王安石变法的实际内容(性质)
PK 司马牛 拗相公
侵官 夫侵官,乱政也。介甫更以为治术而称施之。 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生事 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争利 今介甫为政,首建制置条例司,大讲财利之事;又命薛向行均输法于江淮,欲尽夺商贾之利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拒谏 介甫素刚直,每议事于人主前,如与朋友争辩于私室,不少降辞气,视斧钺鼎镬如无也。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不便者,介甫辄艴然加怒,或诟骂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不待其辞之毕也。 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名 实 之 辩
扰乱职权
君主任命
违背“无为而治”
沿袭美政
与民争利
为国谋利
抗谏违言
远佞明立场
王安石如何一一反驳司马光的观点?
②先驳“侵官”:指出变法是 “受命于人主”,自己与大家在朝廷公开地议论修订,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推行,“侵官”之说便不攻自破。“受——议——授”使新法从决策到、制定到推行名正言顺。
③次驳“生事”:“举先王之政”是理论根据,“兴利除弊”是根本目的。这样的“事”,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姓,自然不是“生事扰民”。
①在辩驳之前,先高屋建瓴地提出“名实问题”,先立于高处,揭露事情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驳倒对方的责难,为变法正名。(先问是不是,再说好与坏)
⑥最后讲到“怨诽之多”:却不再从正面反驳,仅用“固前知其如此”一语带过,大有对此不屑一顾的轻蔑意味。
⑤然后驳“拒谏”:只有拒绝正确的批评,文过饰非才叫拒谏,因此,“辟邪说,难壬人”便与拒谏风马牛不相及。
④再驳“征利”:只用“为天下理财”一句已足。因为问题不在于是否征利,而在于为谁征利。根本出发点正确,“征利”的责难也就站不住脚。
司马光的言辞攻击、
指责非难(nàn)
王安石完美防守
守中有攻
思考:第二段中王安石的辩驳有何特点?
②抓住问题实质,从大处高处着眼(在驳斥的同时指责司马光忤逆“人主”旨意,违背“先王”之政,不愿为天下兴利除弊,将司马光置于壬人邪说代言人的难堪境地)【扣帽子】
①思路清楚、逻辑明晰【辩论高手】
③言辞锐利,气势逼人,锋芒毕露(不为侵官/不为生事/不为征利/不为拒谏/固前知其如此)【咄咄逼人】
我们读书人所要争论的,特别是在“名称”(概念、理论)与“实际”是否符合上。“名称”与“实际”的关系明确了,天下的真理也就有正确的认识了。现在您所用来教诲我的,是以为我“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的人都怨恨和诽谤我。我却认为接受皇上的命令,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决定,交给主管官署却执行,不算是“侵官”。发扬(恢复)前代贤君的治国原则,以便兴利除弊,这不算是“生事”。替国家整理财政,这不算“征利”。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批驳巧言谄媚的坏人,这不算“拒谏”。至于怨恨毁谤的很多,那是本来早就该料到会这样的。
第三段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wéi)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wèi)怨者故改其度(dù),度(duó)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思考:作为“11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在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非凡的政治胆略?
(1)“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改革前就已经将这种情况洞明于心,却敢于挑战,体现非凡的胆略。
(2)“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直斥当时苟且偷安,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的现象,不回避,不妥协,不遮掩,体现一种直言不讳的勇气。
(3)明知寡不敌众,却“欲出力助上以抗之”,有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决。
(4)在论辩中面对司马光这样的政敌,强烈反诘“何为而不汹汹然?”,反守为攻,体现其强硬。
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的守旧之风已经不是一天了,做官的人又大多不为国家大事操心,以附和旧俗之见来讨好众人为美德。皇上却想改变这种现状,而我又不顾政敌的多少,想尽力去帮助皇上抵制他们,那么,众人怎么会不大吵大闹呢?过去商王盘庚迁都,群起怨恨的是老百姓,不仅是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并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他的计划;他考虑理由正当,然后做去,他认为正确,看不出有值得悔改的地方。如果您责备我执政很久了,没有能够帮助皇上大大地做一番事业,以此造福人民,那我自知有罪了。但如果说今天应当什么事也不必干,只是守着老规矩就行了,那就不是我所敢领教的了。
没有会面的机会,不胜(实在)诚心仰慕得很。
结 构 梳 理
答司马谏议书
第1段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交代写信的原因和目的
驳斥谬论
明确立场和态度
书信常规结尾
中心论点:
论据
论证方法:
驳斥侵官、生事、征利、
拒谏,以致天下怨谤
理论:
事实:
名实相符原则
①新法的实际情况 ②盘庚迁殷
①道理论证
②举例论证
行文简洁、结构严谨。
反驳方法多样,直接反驳、举出根据进行反驳、举出史实进行反驳。
气势磅礴,寓刚于柔。立足于理,理足则气势,并擅于排比、反语。
王安石的这篇驳论有何写作特色?
比较阅读
悟说理艺术
听士人声音
在封建社会,非常讲究君臣秩序,君臣之间、同僚之间的交往要格外小心,稍有不慎,就会招致“忤逆”或“欺君”等罪名,但即使如此,魏征和王安石,一个对君主,一个对同僚,都达到了很好的或劝说或驳斥的效果,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请完成如下表格,悟说理艺术,听士人声音。
篇目 体式 观点 针对的问题 作者身份 写作对象
《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奏章
居安思危,
积其德义
君王取得政绩后,逐渐骄奢
臣子
唐太宗
书信
坚持变法,驳斥责难
新法推行受阻
同僚
司马光
《谏太宗十思疏》写于唐王朝国力上升的阶段侧重建议君主如何“守成”;《答司马谏议书》写于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时代强调臣子如何帮助君主“除弊”。虽时代不同,但两篇文章都极具现实针对性,良臣贤士的担当精神也如出一辙。魏征批“龙鳞”,逆“圣听”,展现了他尽忠进谏的勇气和智慧;王安石不畏责难,展现了他矢志变法的决心。
《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相同点 面对问题上 立足点上 表达上 不同点 论证思路
论证方法
语言风格